土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问题详解.doc_第1页
土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问题详解.doc_第2页
土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问题详解.doc_第3页
土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问题详解.doc_第4页
土力学网上作业题参考问题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力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1 地基。2 基础。3 持力层。4 下卧层。5 下卧层。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一、填空1 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 土粒。2 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3 粒度。4 粒度成分。5 Cu5 ,Cu越大, Cu10 。6 结合水和自由水 ,吸着水(强结合水)和薄膜水(弱结合水)。7 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8 液限、塑限和缩限。9 塑性指数。10 液性指数。11 :12 碎石土 。13 大于2mm ,大于0.075mm 。14 细粒土 。15 含水量和击实功能。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证明题1证

2、明:证明:设2证明:证明:设3证明(2)证明:设四、计算题1某地基土层,用体积为72cm3的环刀取样,测得环刀加湿土重170g,环刀重40g,烘干后土重122g,土粒相对密度为2.70,问该土样的、和各为多少?并比较各种重度的大小。解:V=72cm3,m=17040=130g,mS=122g,mW=130122=8gkN/m3kN/m3 kN/m3kN/m32一土样重200g,已知含水率为16%,若要制备含水率为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加水后土样重量为多少?解:已知:m1=200g,则:将m1=200g带入得:=27.6g,=6.9g加水后土样重量为:m2=m1+=200+6.9=206.9

3、g3某土坝施工中,上坝土料的2.7,10,上坝时虚土12KN/m3,要求碾压后95,16.8KN/m3,若每日填土5000m3,文每日上坝虚土多少m3?共需加水多少t?解:(1),由于碾压前后土粒重力不变,(2) 8400(0.2140.1)958t 8400(0.2140.1)958t五、简答题1简述击实功能对粘性土压实性的影响?1.土料的和不是常量,随着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则随着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然而,这种增大或减小的速率是递减的,因此只靠增加击实功能来提高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2.当较低时,击实功能影响较显著,而当含水量较高时,击实曲线接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功能是无效的。第二章

4、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一、填空题1 渗流或渗透。2 渗流量与过水断面面积以及水头损失 , 断面间距 。3 一次方 。4 常水头试验 。5 变水头试验 。6 渗透系数 。7 渗透力。8 渗透变形。9 流土和管涌。10 流土 ,地基或土坝下游渗流逸出处。11 管涌 。12 渗透系数, 二、判断题1 ()2 ()3 ()三、证明题1证明证明:四、计算题板桩支挡结构如图所示,由于基坑内外土层存在水位差而发生渗流,渗流流网如图中所示。已知土层渗透系数2.6103cms,A点、B点分别位于基坑底面以干1.2m和2.6m。试求:(1)整个渗流区的单宽流量;(2)AB段的平均渗透速度(A点、B点所在流网网格1.5

5、m);(3)图中A点和B点的孔隙水压力与。(4)流网网格abcA的网格长度m,判断基坑中的ab段渗流逸出处是否发生流土?(地基土KN/m3)解:(1)m4,n9,h51.512.5m,m3/dm(2)h,5.4104cm/s(3)HA=(101.5)70.31(51.2)2.53m,102.5325.3KPaHB=(101.5)60.31(52.6)4.24m,104.2442.4KPa(4),流网网格abcA的平均水力梯度为所以,渠底ab段渗流溢出处不会发生流土。五、简答题1简述流网的四点基本性质?1.流线与等势线相互正交,所构成的流网网格为曲边正方形,即 。2.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

6、相等;3.任意两相邻流线间的单位渗流量相等;4.在确定流网中等势线数量 时,上下游的透水边界各为一条等势线;在确定流网中流线数量 时,基础的地下轮廓线及渗流区边界线各为一条流线。2简述常用的防渗技术措施?1.减小水力梯度(1)降低水头(2)增加渗径2.在渗流逸出处加设铺盖或铺设反滤层反滤层可以滤土排水,防止细小颗粒流失,同时通畅地排除渗透水流。反滤层一般为13层,由砂、卵石、砾石、碎石构成,每层粒径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增大。3.在建筑物下游设置减压井、减压沟等,使渗透水流有畅通的出路。第三章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一、填空1 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2 基底压力, 地基反力。3 基础的刚度和地基的变形条件

7、。4 马鞍形分布、抛物线形分布以及钟形分布。5 基底附加压力。6 深宽比和长宽比 。二、判断1 ()2 ()3 ()三、计算题1一矩形基础,宽为3m,长为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NF十G1200kN。偏心距为多少时,基底不会出现拉应力?试问当0时,最大压应力为多少?解:(1)要保证基底不出现拉应力,偏心距应满足:4/60.67m (2)当时,0, 200kPa2一矩形基础,宽为3m,长为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裁NF十G1440kN ,偏心距为0.7m。试问基底最大地基反力为多少?解: 0.7m4/60.67m,246.15 kPa四、简答题1图示说明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的分布规律

8、(a) (b)图38 集中力作用于地表时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一、填空1 土的压缩性。2 土的固结。 100kPa ,200kPa 。3 侧限压缩模量。4 前期固结压力 。5 超固结比, OCR=1 ,OCR1 ,OCR1 。6 e0.42e0 。7 大于0.4b, 20 ,10 。8 强度变化和变形 。9 孔隙水压力 ,附加有效应力 。10 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11 二、判断题1 ()2 ()3 ()三、绘图题1用经验作图法确定前期固结压力,并说明具体步骤。(1)在曲线拐弯处找出曲率半径最小的点A,过A点作水平线A1和切线A2;(2)作LA2的平分线A

9、3,与曲线直线段的延长线交于B点;(3)B点所对应的有效应力即为前期固结压力。四、计算题1今有两粘土层(A、B),土质和土层排水条件相同,两土层都受到100kPa的连续均布荷载,土层厚度HA:HB=2:1,在A土层内孔隙比从1.060减至0.982,B土层内孔隙比从0.910减至0.850,已知当Ut=50%时所需时间tA:tB=5:1,试求kA:kB=?解:A、B均受到连续均布荷载作用,且Ut相同,=22/5=4/5,=kA:kB=0.964:12设厚度为12m的粘土层的边界条件如右图所示,固结度与时间因数关系如下图所示。上下层面处均为排水砂层,地面上作用着无限均布荷载=300kPa,已知粘

10、土层的初始孔隙比0.81,渗透系数2cm/y6.3108cm/s,压缩系数a0.025102/kPa。试求:(1)粘土层最终沉降量为多少?(2)加荷1年后,地基的沉降量为多少?(3)加荷后历时多久,粘土层的固结度达到90%?解:(1)求粘土层最终沉降量无限大均布荷载作用,粘土层中附加应力呈矩形分布:=300kPa,=1cm(2)求加荷1年后,地基的沉降量竖向固结系数:=14.48m2/y双面排水:,=1,查表得0.749.70.734.8cm(3)求双面排水且固结度达到90%时所需要的时间=0.9,=1,查表得=0.848=t=0.84836/14.48=2.1年附图 固结度与时间因数的关系曲

11、线五、简答题1简述太沙基一维渗流固结理论的六点基本假定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一、填空1 土的抗剪强度 。2 受剪 ,剪切破坏 土的抗剪强度 。3 内摩阻力 , 内摩阻力和粘聚力 。4 原始粘聚力、固化粘聚力和毛细粘聚力。5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6 越大。二、判断1 ()2 ()三、计算题1土样内摩擦角为23,粘聚力为=18kPa,土中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分别为=200kPa,=100kPa,试用两种方法判断该土样是否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解:(1)应用土体极限平衡条件,令200kPa,则计算结果表明,可判定该土样处于稳定平衡状态。(2)应用土体极限平衡条件,令100kPa,则计算结果表明,可判定该土样处

12、于稳定平衡状态。2一个砂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竖向应力100kP,破坏时57.7kPa。试问此时的大、小主应力、为多少?解:由题意可知,100kP,57.7kPa。根据库仑定律有:57.7/100=0.57730砂土0,根据土体极限平衡条件,3,60,1000.5(3)0.5(3)cos12066.67kPa3366.67200kPa3某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试样进行UU试验,得到=0,=20kPa,对同样的土进行CU试验,得到=0,=30。若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破坏,试求剪切破坏时的和。解:3 20kPa332060kPa五、简答题1简述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1.土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和级配的影响2.

13、含水量的影响3.原始密度的影响4.粘性土触变性的影响5.土的应力历史的影响2简述直接剪切试验的优缺点1.优点直剪试验具有设备简单,土样制备及试验操作方便等优点,因而至今仍为国内一般工程所广泛使用。2.缺点(1)剪切面限定在上下盒之间的平面,而不是沿土样最薄弱的面剪切破坏;(2)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且竖向荷载会发生偏转(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都是变化的;(3)在剪切过程中,土样剪切面逐渐缩小,而在计算抗剪强度时仍按土样的原截面积计算;(4)试验时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并且不能量测孔隙水压力;(5)试验时上下盒之间的缝隙中易嵌入砂粒,使试验结果偏大。第六章 土压力计算一、填空1 静止土压力、

14、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2 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 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4 挡土结构的位移 。5 处。二、判断1 ()三、计算题1已知挡土墙高4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填土10kPa,20,0.66,17kNm3,试求在下述三种情况下,作用在墙上土压力的合力及作用点的位置:(1)挡土墙无位移;(2)挡土墙向着远离土体方向发生微小位移;(3)挡土墙向着土体发生微小位移。解:(1)挡土墙没有位移,产生静止土压力,则0.517420.6689.76 kN/m土压力作用点:y=h/34/31.33m(2)挡土墙向着远离土体方向发生微小位移,产生主动土压力,则主动土压力系数:0.49拉应力区

15、的临界深度:=1.68m=22.41kN/m土压力作用点:y=(hz0)/3(41.68)/30.77m(3)挡土墙向着土体方向发生微小位移,产生被动土压力,则被动土压力系数:2.04土体表面处:28.57kPa墙底处:167.29kPa0.5(28.57167.29)4391.72kPa土压力作用点:y=1.53m2已知一挡土墙高4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要求填土在最佳含水率20情况下夯实至最大干重度14.5kNm3,并测得8kPa,22,试求:(1)墙底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和墙背所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2)墙底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和墙背所受被动土压力的合力。解:填土在最佳含水率20

16、情况下夯实至最大干重度14.5kNm3时,所以土体重度17.4 kNm3,则(1)主动土压力系数:0.45拉应力区的临界深度:=1.37m墙底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20.59 kPa墙背所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0.520.59(41.7)=27.08kN/m土压力作用点:y=(hz0)/3(41.37)/30.88m(2)被动土压力系数:2.2土体表面处:23.73kPa墙底处:176.85kPa0.5(23.73176.85)4401.16kPa土压力作用点:y=1.49m第七章 土压力计算一、填空1 滑坡。2 超过 。3 平面 ,圆弧面。4 坡脚圆、坡面圆和中点圆。5 b=0.1R, 土条两侧

17、间 ,土条间竖向剪应力。6 滑动面 。二、判断1 ()三、简答题1简述土坡滑动失稳的原因答:1.外界力的作用破坏了土体内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2.土的抗剪强度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促使土坡失稳破坏。2简述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答:1.滑动面上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即;2.滑动面上抗滑力与滑动力之比,即;3.实有的抗剪强度与土坡中最危险滑动面上产生的剪应力之比,即四、绘图题1用费伦纽斯方法确定0时最危险滑动面圆心的位置,并有必要文字说明。答:(1)BD线与坡面的夹角为、CD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与坡角有关,可查表;(2)BD线及CD线的交点即为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五、计算题1一

18、均质无粘性土土坡,坡度为1:2,=18.4KN/m3,=20%,ds=2.68,=34,试求这个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K?若土坡有沿坡面渗流作用时,该土坡的稳定安全性降低多少?有渗流作用时,为防止发生失稳破坏,应如何设计坡角?解:(1)无渗流作用时:K=(2)有渗流作用时: KN/m3KN/m3 该土坡的稳定安全性降低了(3)有渗流作用时,为防止发生失稳破坏,令,即1:m=1:3。2有一6m高的粘土边坡。根据最危险滑动面计算得到的抗滑力矩为2381.4kNm/m,滑动力矩为2468.75kNm/m,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底脚压载的办法,如图所示,压载重度18kNm3,试计算压载前后边坡的安全系数。

19、解:(1)压载前0.96(2)压载后1.073有地基如图所示。地面下2m深处有一层厚0.8m的软土夹层,在地基上用当地材料修筑土堤,高5m,边坡1:2,土堤与地基均为砂质粘土,20,20kPa,20kN/m3;软土夹层的18kN/m3,0,10kPa,试问该土堤是否会沿软土夹层滑动,安全系数有多大?解:(1)求作用于AB面上的0.49,2.86m,=40.6kPa0.540.6(72.86)84.04kN/m(2)求作用于CD面上的2.04 57.13kPa138.73kPa0.5(57.13138.73)2195.86kN/m(3)求BC面上作用的抗滑力5210m,0.5(27)102090

20、0kN/m1010100kN/m(195.86100)/84.043.52,该土堤不会沿软土夹层滑动。4试计算以下几种情况下土条的稳定安全系数。(1)17kN/m3,18,10kPa;(2)17kN/m3,19kN/m3,10kPa,10kN/m3(3)18kN/m3,5kPa,5kPa(4)土条被浸润线和下游水位分成三部分,各部分土条高度分别为1m,3m,2m,土条重度分别为19kN/m3,20kN/m3,土条宽度5m,弧长5.77m,30,10kPa,。解:(1)滑动面弧长,0.894,0.447,173.52119kN/m1.07(2)滑动面弧长,0.894,0.447,1722(1910)21.595kN/m1.18 (3)滑动面弧长,0.894,0.447,183.52126kN/m 1.0 (4) 0.45(1) (2) (3) (4)第八章 土压力计算一、填空1 极限荷载或极限承载力。 临界荷载。2 压密阶段、剪切阶段和破坏阶段。剪切阶段 。3 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刺入剪切破坏。4 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