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15年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_第1页
历史总复习-15年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_第2页
历史总复习-15年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_第3页
历史总复习-15年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_第4页
历史总复习-15年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年历史学业考试,参考答案,闭卷(一),小小邮票,方寸之间,铭刻下历史的记忆与情怀。(共11分),上列邮票中,图A所示的发明为 ; 图B为 ;图C为火器(火药);图D为 。,A,B,C,D,指南针,活字印刷,印刷术,(司南、指南车),造纸术,架火战车,2.图B中左侧的人物是 ,他生活于 (朝代)时期;图D中左侧人物是 ,他生活 于 (朝代)时期。,A,B,C,D,毕昇,北宋,宋,蔡伦,东汉,汉,闭卷(一),闭卷(一),3. 有人推测,邮票面值的差异反映了设计者的认识:四大发明的价值并不等同。你认为这一认识有道理吗?为什么?(4分),作出判断即得2分,能从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播

2、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或从发明的唯一性等任一角度加以阐述,言之成理即得2分 。,闭卷(二),A,B,C,D,1. 上述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用字母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国率先确立工厂制度,劳动效率和生产能力极大提高,成为“世界工厂”。,B、C,第一个空格全部答对得1分。,英,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改变观念,也改变着历史。,闭卷(二),A,B,C,D,2. 上述发明,有三项出自美国,它们是 (用字母表示)和 D 。美国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政治前提是 。,A、C,第一个空格全部答对得1分。,国家独立 (或联邦制度确立、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等),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改变观

3、念,也改变着历史。,闭卷(二),A,B,C,D,3. 对上述发明,可作如下分类: (1)以“动力技术”为标准,B、C以 机为动力; A、D以 机为动力。 (2)以“自然资源”为标准,依赖煤炭的是 (用字母表示);依赖石油的是 (用字母表示)。,B、C,蒸汽,内燃,全部答对各得1分。,A、D,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改变观念,也改变着历史。,闭卷(二),A,B,C,D,4. 这些发明在极大地便利人类生产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 、 等负面影响。,回答具体内容也可得分,但大小概念不得并列,顺序可颠倒,每条1分。,环境污染,过度能源消耗,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社会,改变观念,也改变着历史。,观察中国漫画家创

4、作于抗战时期的中日战争的结局,回答问题(共9分) 1.下列与前三格漫画喻义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有( )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 C.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 D.南京大屠杀、渡江战役,闭卷(三),A,抗战漫画向国民揭示亡国的惨痛,唤起抗敌的信心。,2.漫画作者意在( ) A.表明中国军力强大 B.揭露卖国者的野心 C.表达中国必胜信念 D.嘲笑侵略者的懦弱,C,闭卷(三),抗战漫画向国民揭示亡国的惨痛,唤起抗敌的信心。,3.该漫画曾被美国纽约时报转载,其意图当是( ) A.赞赏反法西斯联盟的精诚合作 B.引发美国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关注 C.代表政府表达对中国人的同情 D.斥责

5、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丑恶行径,B,闭卷(三),抗战漫画向国民揭示亡国的惨痛,唤起抗敌的信心。,4.漫画也是历史的证据。综合上述判断,它们可以说明: (1) ; (2) ; (3) 。,创作者对抗战的情感、态度与认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征,作品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闭卷(三),抗战漫画向国民揭示亡国的惨痛,唤起抗敌的信心。,(顺序可以颠倒,每条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图一中与尼克松握手的是 (姓名),闭卷(四),毛泽东,新闻画刊再现现实场景,彰显历史话语。,图一,图二,2.人民画报发布这一消息,意在告诉世人( ) A.美国将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可能步入正

6、常化轨道 C.美国赞同“一国两制”构想 D.中国将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B,闭卷(四),新闻画刊再现现实场景,彰显历史话语。,3.时代周刊以大大的“友”字配发尼克松访华的四幅照片,说明该周刊对此事的看法是,闭卷(四),新闻画刊再现现实场景,彰显历史话语。,认为此事重大而加以关注; 认为中美有可能从敌对变成朋友。,(任答一条即得2分),4.这一事件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简要解释你的回答。,从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之间的关系变 化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得4分,闭卷(四),新闻画刊再现现实场景,彰显历史话语。,观察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共10分),开卷(一),A,路,是人走出来的;史,是人写下

7、来的。,1.上图所示路线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其开辟者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2.这条路成为沟通古代中华文明与西亚文明、 文明、 文明 的桥梁,促进了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 (或佛教、南亚),罗马 (或基督教、欧洲),(顺序可颠倒,但不可同义反复,每条2分),开卷(一),路,是人走出来的;史,是人写下来的。,3.这条路以“丝绸”命名是否有道理?简要说明理由。,作出判断即得2分。能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理由得2分,能综合下述两个方面阐述理由得4分,本大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如回答“同意”,理由可从丝绸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8、等视角加以说明。 如回答“不同意”,理由可从除丝绸之外,其它物品(如瓷器等)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地位,以及丝绸所不能涵盖的文化交流、其它区域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等视角加以说明。,开卷(一),路,是人走出来的;史,是人写下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我总是认为,所有的人应该自由每当我听到有人在为奴隶制辩护,我就有一股冲动,想让他尝尝亲身当一下奴隶的滋味。 1837年林肯出任伊利诺斯州议员时的演说,开卷(二),听其言,观其行,究其意,历史人物当如是看。,1.从材料一看,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是( ) A.拥护 B.反对 C.无视 D.称赞,B,材料二:政府无意干涉各州现存的蓄奴

9、制度,决定这场严酷内战的权利操在你们手里,政府不会进攻你们我却有最庄严的警言,决心维持、保护和捍卫联邦政府。 1861年林肯总统就职时的演说,2.从材料二看,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是( ) A.鼎力支持 B.立即废除 C.武力解决 D.维持原状,开卷(二),听其言,观其行,究其意,历史人物当如是看。,D,材料三:公民同胞们,由于我们遇到新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把自由赋予奴隶的时候,我们保证自由人获得自由。我们必须解放自己,然后才可以拯救我们的国家。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后的演说,3.材料三中,“新的情况”是指( ) A.北方握有军事优势 B.美国遭遇外敌入侵 C.南方宣告停战投降 D.国家处

10、于分裂状态,D,开卷(二),听其言,观其行,究其意,历史人物当如是看。,开卷(二),听其言,观其行,究其意,历史人物当如是看。,4.综合上述材料,林肯对奴隶制态度的多次转变是否毫无原则?简要说明理由。,否(2分),林肯是反对奴隶制的,但在不同形势下,其最高原则是维护联邦制度,捍卫国家统一。 (言之有理即得2分),开卷(三),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1.哥伦布坚信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最终也能到达东方,这得益于当时( ) A.“地心说”的传播 B.“地圆说”的传播 C.“日心说”的传播 D.“地方说”的传播,B,依次回答下列问题。(第1-5小题每题2分,第6题4分,共14分),开

11、卷(三),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2.左图为“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表现出人类母亲的温柔和与慈爱。这类画作在文艺复兴时期不断涌现,无疑受到了( ) A.雅典民主政治的洗礼 B.罗马法治精神的感召 C.基督教会教义的熏陶 D.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D,开卷(三),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3.左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思想原因是( ) A.种姓观念的根深蒂固 B.君权神授的大力倡导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西学东渐的推波助澜,C,开卷(三),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4.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直接推动了( ) A.圈地运动 B.殖民扩张 C

12、.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D,5.十月革命的思想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圣西门、傅立叶 B.但丁、达芬奇 C.马克思、恩格斯 D.列宁、斯大林,C,开卷(三),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6.综合上述分析,归纳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是:,请任选一个中国史的例子说明这一关系:,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分); 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与检验(1分),举例:可从“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事例中任选一例说明。(2分),材料一: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

13、,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1912年3月),1.材料一可以作为研究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迁的( ) A.原始史料 B.转手史料 C.间接史料 D.无意史料,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A,2.民国政府在建立之初就颁布上述法令,试图表明( ) A.对国民卫生状况的关注 B.与清朝满人统治的彻底决裂 C.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效仿 D.以儒家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本,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B,3.从材料二中被剪辫者的神态看,他们对剪辫的态度是否一致?简

14、要说明理由。,不一致(1分) 前者坦然、从容,后者被迫、恐惧(2分),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图二,图一,材料三:(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他(七斤)的鼻尖说,“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 鲁迅风波,4.鲁迅的不少小说直接取材于他生活的时代,是( ) A.具有回忆录性质的口试史料 B.作者对社会百态的忠实认识 C.再现新文化运动的直接证据 D.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认识,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

15、变迁总是渐进的。,D,材料三:(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他(七斤)的鼻尖说,“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 鲁迅风波,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5.材料三体现出当时人们对“剪辫”的态度是什么?,反对(或不安、抗拒等)(2分),6.有人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你同意吗?运用上述材料,从“动机与效果”的视角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清晰;视角明确;史论结合;150字左右),开卷(四),相较于政权更替的骤变,社会风俗的变迁总是渐进的。,6.有人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你同意吗?运用上述材料,从“动机与效果”的视角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清晰;视角明确;史论结合;150字左右),本小题评分可从如下四个层次考虑: 层次1:只作判断,不作说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