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 了解心理应激的概念 熟悉各种心理应激源 掌握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学会应对心理应激,1,2,3,金融危机,股市狂跌,4,指当个体觉察需求与满足要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身心紧张状态,其结果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心理应激(也称心理压力):,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需求的来源即应激源,应激的反应,指个体内部和外部的资源,第一节 应激的概念,一、心理应激的定义,5,第一节 心理应激的概念,二、心理应激的过程模式,输入,心理应激源,觉察与认知评价、心理防御机制、生理中介机智,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适应,适应不良,环境需求,中介机制,反应与应对,结果,6,第一节 心理应激的概念,生理性应激源:指
2、作用于人的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指那些造成人生活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生活情景和事件。 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民族性格等引起心理应激的刺激或情景。,7,灾难性事件,南方雪灾,拉萨暴力事件,地震,8,慢性应激原,人口过剩 艾滋病 经济困难,9,个体日常生活事件,夫妻吵架 失业 挫折,10,心理应激的研究者注意到“认知”在应激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不存在对每一个人都可作为应激源的生活事件。如离婚可能被一个人察觉为极度应激,而另一个人可能高兴。 只有他们被察觉为威胁或可以引起伤
3、害或丧失时,才属于应激源。换句话说,良好应激归根到底不是应激,因为它引起的是良好情感。,11,反 应,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anxiety)、恐惧(fear)、愤怒(anger)、抑郁(depression)等情绪反应。 生理反应:是身体对应激的适应调整活动,又是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12,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应激源:应激源本身的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与应激反应的强弱有关。 认知评价:认知因素是影响应激反应产生和强弱程度的重要因素。 个性特征:性格特征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 身体素质:应激反应与个体的生理特征有关。 应对能力:善于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正确自我评价。 社会支持系统:来
4、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13,个性特征,(1)AB型行为类型(type AB behavioral pattern) 是Friedman及Rosenman(1959年)提出的。典型的A型行为类型者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 一般认为行为类型的人属于易感应激人格,B型行为者相反。 (2)坚韧人格(hardy personality) Kobassa(1979年) 发现,这种人格有助于对抗应激与疾病。有坚韧人格者具有以下心身特征:血压不高,很少生病,个性愉快,很少烦恼。此外与坚韧有关的三个人格归因是:奉献、控制和转变。,14,第二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
5、影响,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 必要条件。,15,第二节 心理应激与健康,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以以症状和体征的 形式表现出来。,2、加重已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3、心理应激同其他因素一起引起新的疾病。,、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16,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为一种在强烈的应激源作用下而发生的精神障碍. 应激源常为突如其来,且个体难以承受的创伤性体验,或对生命具有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如严重的交通事故、配偶或
6、子女突然亡故、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等。,17,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排除标准:须排除器质性病变,18,第三节 应激反应的适应和应对,适应:是机体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或调整其功能对应激源所产生的动态反应过程。 分为无意识的心理应对和有意识的心理应对,19,无意识的心理应对,否认作用 曲解作用 投射作用 摄入作用
7、 退行作用 幻想作用 转移作用,反向作用 抵消作用 合理化作用 压抑作用 补偿作用 升华作用 幽默作用,20,防御机制(1),1、压抑(repression):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21,防御机制(2),2、升华(sublimation):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22,防御机制(3),3、转移替代(displacement):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 4、否认(denial):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23,防御机制(4),5、反向/反应生成(r
8、eaction formation):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6、合理化(intellectualization):又称文饰作用,指个人遭到挫折达不到目的,或其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以避免精神上苦恼维护自尊,24,防御机制(5),7、投射(projection): 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25,防御机制(6),退行作用 幻想作用 转移作用 抵消作用 补偿作用,26,有意识的心理应对,消除或减弱应激源 暂时远离应激源 从认知评价入手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面对现实、修正目标,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寻求社会支持 精神宣泄 参加适当的运动 学会放松技术,27,社会关系与应激,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人,能较好地应对问题、处理应激,以及防止心身障碍。这些保护效应的真实机制不明,有两种解释。 1直接效应学说 广泛的社会网络有抗应激效应,这种效应的本质是防护,因为寂寞与孤独对许多躯体和心理疾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物理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单位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师大附中2025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龙门式加工中心或龙门式卧式铣床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名校2025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管理办法
- 公司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 2025届河北省秦皇岛市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LED照明有关国家标准及对应国际标准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
- 文创产品定制合同范本
- 科普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同步练习
- 2024年巴西血液透析膜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2024全新标准黄金回收合同任意下载
- 《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
- 奇瑞汽车在线测评题库
- 初中英语语法、词汇及固定搭配专题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浙江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能效对标管理制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