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车身及附件的检测与诊断,主要内容: 车身的检测与诊断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车速表的检测 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检测诊断,第一节 车身的检测与诊断,一、概述 1.车身损伤检测与诊断的意义 2车身损伤故障分析 1)车身常见损伤及原因 2)车身碰撞的损伤形式,工作条件恶劣引起损伤 意外损伤 车身结构设计缺陷引起损伤 车身制造工艺不良引起损伤,直接损伤 波及损伤 诱发损伤 惯性损伤,一、概述,1车身检测诊断的意义 彻底修复事故受损车身的前提; 制定车身修理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 制定车身修复方法的重要依据; 提高维修效率的重要手段,保证维修质量的关键; 在车身矫正过程中,提高
2、矫正质量; 在车身整形过程中,保证车身恢复原样; 在车身修复过程中,保证修复的质量和性能。,2车身损伤故障分析 找出损伤的主要原因,确定损伤的主要类型,分析损伤倾向及产生的影响、波及的范围。,车身常见损伤及原因 车身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碰撞,导致损伤。,其中,车身钣金件常见的损伤有:磨损、裂纹、断裂、腐蚀、脱焊、金属板面凸凹、折皱、弯曲和歪扭。,车身损伤主要原因,汽车车身长期处于严酷条件下(风吹雨打、日晒夜露、风沙冲击)工作引起的损伤。,车辆行驶时,由于车身振动,车身表面承受交变载荷。这些交变载荷在车身钣金表面应力集中和结构薄弱的部位,将导致车身钣金产生断裂。 化学作用(如腐蚀性大气、盐雾、
3、融雪剂)能造成钣金件的腐蚀。 摩擦作用造成车身表面划伤、保护层破坏。,机构损伤。,由意外事故引起的车身表面凹陷和凸起、钣金的撕裂和褶皱、车身的弯曲与歪扭、车身焊接部位的脱离与断裂。 由不正确驾驶或使用,如在不平路面高速行车、经常性的突然加速、紧急制动、急转弯等。都可能造成车身的裂纹、变形等损伤。,车身结构设计缺陷引起的损伤,如设计部件连接不牢固造成的断裂; 部件设计强度不够,引起的裂纹、撕裂和钣面的凸凹; 构件的结构不合理,可以引起车身的断裂、磨损和腐蚀。,PS:目前仿真设计分析手段,如有限元分析等等,不能完全解决以上问题。,车身工艺设计问题引起的损伤,车身装配质量差(焊接和喷漆等),引起的车
4、身断裂和腐蚀; 车身加工质量的问题,引起的车身变形和断裂等损伤。,举例:所有挖掘机大臂,焊接完毕之后,都要有相当长的时间(1周到10天),释放应力集中。,轿车车身通常产生断裂损伤的部位,侧围立柱与门槛和顶边梁的连接处; 车身开口框架的转弯连接处; 前立柱与前围档板、前围横梁的连接处; 底板加强梁的连接处; 前后纵梁。,轿车车身通常产生腐蚀损伤的部位,多为车身底部的外露结构件、挡泥板和车身上的流水槽等。,轿车车身几何尺寸容易受到破坏的部位,前后风窗玻璃安装口、车门开口、发动机罩开口、前后纵梁等处。,因此,车身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上部位!,车身碰撞的损伤形式,汽车车身的碰撞,实际上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
5、用,这种作用是车身变形和破坏。按其损伤的原因,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直接损伤 波及损伤 诱发损伤 惯性损伤,1.直接损伤。,车身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而导致的损伤。具有的特征是:车身以外的物体直接触及车身,并与着力点处形成擦伤、撞痕、撕裂为主要形态的显著损坏。,2.波及损伤,碰撞的力作用于车身,并分解后,其分力通过车身结构件的过程中,在薄弱环节上形成的损伤。形成弯曲、扭曲、剪切、折叠为主要形态的损伤。,3.诱发损伤,诱发损伤是指车身结构发生变形后,同时引起相邻或装配在一起的其他构件的变形。其余波及损伤的不同点在于:这种损伤是由于关联件的压迫、拉伸导致的诱发性损坏,而不是在碰撞中承载导致的。,4.惯
6、性损伤,惯性损伤是指汽车运动状态发生急剧变化,由强大惯性力作用而导致的损伤。汽车碰撞时,其车身产生强大的惯性里阻碍车身的运动而引起的车身变形。惯性损坏的主要特征是:在车身装配的结合部位或强度、刚度的薄弱环节产生局部变形、拉断、撕裂和碰撞等形态。,二、车身检测与诊断的基本步骤,以目检确定车身碰撞位置。 以目检确定碰撞力的方向及其大小。 初步检查车身及其他部件可能发生的损伤。 沿着碰撞路线系统地检查部件的损伤。 测量车身各参照点的位置尺寸。 用适当的工具或检测装置检查整个车身。 对车身的所有故障作出诊断。,二、车身损伤的目检诊断,1目检碰撞部位,找出损伤构件,根据碰撞部位所显示出的,结构变形或者断
7、裂迹象。对车身做整体评估,并从碰撞的位置估计车辆受伤情况,并判断碰撞能量的扩散情况,以及造成的附加损伤。,检查损伤时,先从外表上查看车身的扭曲、弯曲和变形情况。然后,查看车身各个部位,确定其余损伤位置、确定所有损伤是否由同一碰撞产生。,以上目检测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情况是:,碰撞力的能量冲击波很容易穿过车身的坚固部位,最终抵达并损坏薄弱环节,随后扩散深入至车身内部的特性。,有时,碰撞点的损伤迹象并不明显,碰撞能量却有可能穿过碰撞点,传递至车身内部很深的地方,直接导致车身内部薄弱环节的损伤更严重。,车身损伤容易从下列部位的检查中发现,车身构件的油漆层、内涂层及保护层的裂纹和剥落情况,是碰撞能量传递
8、和构件变形的直接体现,应严加检查。 各钢板间的连接点错位,反映出相连钢板变形或连接处损坏。 车身构件截面的突变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结构件容易断裂或产生裂缝。 结构件的棱角或者边缘处,传递冲击力时,变形损伤比较明显。,2检查车身每一部位的间隙和配合,车身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和间隙是有严格要求的,若目测检查的结果与标准之间相差较大,则说明相关构件变形严重。 通过车身可拆卸部位的装配间隙、与车身基体的高低差和平行度的检查可以发现车身结构件的变形程度。,通过开关车门,观察车门的下垂以及间隙情况,可以诊断支柱的变形故障; 检查车门与顶侧板或车门槛板的间隙和水平差异,判断结构件的变形损伤情况。,3检查车身
9、的惯性损伤,当汽车收到碰撞时,一些沉重部件的惯性转化为总用力,使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发生冲击。因此,对此种部件的固定件(螺栓等)、钢板等进行重点检查。,三、车身损伤的检测与诊断 1车身测量系统 在现代车身维修技术中,检测和诊断车身变形常用车身测量系统。这种测量系统往往集先进的测量技术、多种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于一身,可同时检测车身上多个检测点的三维坐标值,且测量简易、迅速、准确。常见的测量系统有机械式测量系统、激光测量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三类。,(1)机械式测量系统,1)桥式测量架 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式测量系统,由测量桥、导轨、移动式测量柱、测量杆和测量针组成。,测量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测量架
10、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测量针根据车身尺寸参数及检测点的状况调整位置,使得测量真接触到车身的同时,能够直接从测量架上读出对应的测量值。,2)台式测量系统(车身矫正系统),系统主要由测量纵桥、滑动横臂、垂直套管、检测头、测量架和工作台组成。,系统组成,测量纵桥,滑动横臂,垂直套管,检测头,工作台,测量纵桥:位于测量架工作台上,从车头到车尾,体现车身测量的基准面和中心线。 滑动横臂:安装在纵桥上,相当于测量横桥。 垂直套管:安装在滑动横臂上,上部接检测接头,可上下移动。 检测测头:安装在垂直套管上,用于不同位置的检测。 测量架:通过横桥安装在纵桥上,用于车身上部的测量。,检测前,将车身按规定的定位点卡装
11、在测试台上。测量纵桥在测试台上定位,并安装其他测量装置。 检测时,根据车身参照点的位置,选择规定的检测测头,调节测量装置,使检测测头与参照基准点的螺栓或孔洞配合,然后针对其他参照点进行检测。 最后,将参照点的实测值与标准值比较,进而判断车身各部分变形的情况。若某参照点的实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相同,则说明该处位置正常;否则,说明该处变形,差异越大,变形就越严重。,(2)激光测量系统,所谓激光测量系统,是指利用激光对车身参照点进行检测的系统。 测量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光束分解器、激光导向器和标靶组成。,激光发生器:提供安全、低强度激光束; 光束分解器:将激光光束按角度精确投射; 激光导向器:将激光
12、光束按90度直角反射; 标 靶:激光照射的参照点目标位置。,测量原理,检测时,测量系统发出一束激光,通过光束分解器使光束照射到标靶上。 如果光束正好照射到标靶上,则说明参照点位置正确,否则说明车身变形。,(3)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车身矫正机上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主机及显示器组成。传感器就是检测触头,它用来反映检测点的空间位置;主机用来接受并处理传感器送入的信号;显示器则用来显示测量结果。 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可以利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迅速算出各种尺寸偏差,实现测量过程电子化,结果显示数字化。由于它采用了自动跟踪车身检查点矫正移动的测量系统,所以它可在车身矫正过程中,做到边矫正边测量
13、,同时电脑屏上显示测量检查的瞬时位置,便于工作人员矫正。,几种新的三维扫描测量重建系统,主动光源大尺度三维扫描,不需要反光靶标。单束激光由旋转镜头折射发出。,基于光学三角测量法的图像式三维测量仪,几种新的三维扫描测量重建系统,靶标式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球式靶标,手持机,2车身的检测基准,基准面 基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汽车底面平行,且与此底面有一定距离的平面。 用于作为所有车身垂直轮廓测量的参照标准,车身参照点的高度尺寸均以其为基准。,车身检测中,检测的基准就是车身的尺寸参照基准。 主要包括:基准面、中心线和参照点。,中心线,所谓中心线是指,将汽车车身分为左右相等两半的中心平面在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14、一般,中心线的位置通常会写在整车俯视图的尺寸表中。 在有些车上的车顶或车底板能看到一系列的中心标记点。 利用这些标记点,可以方便、迅速的测量车身横向尺寸。,参照点,所谓参照点是车身维修时,用来测量、检验车身是否恢复至原来尺寸的一些特殊标记点。 对于特定车型,参照点具有标准的位置参数,是车身维修的检测基准。 参照点往往是车身上便于测量的特殊点。如:空、特殊的螺栓、螺母、钣金件的边缘等。 现代轿车车身尺寸图均注明所有参照点和其他标准位置的参数。,某车型尺寸图如右图所示:,其中第一行数字1-12为检测参照点序号; 第二行字母H-F为检测测头的型号; 第三行符号为检测测头的外形形状; 第四行为检测参照
15、点的相对高度尺寸,即专用检测头的标准高度尺寸。,2车身诊断的基本方法,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根据测量工具实际测得的变形车身参照点的数据,与同参照点的标准参数比较,从而诊断车身变形故障的一种方法。 对比法 对比法是指依赖测量工具实际测得的变形车身参数,与相同车身定位参数对比,从而诊断车身变形故障的一种方法。,根据检测基准的不同,车身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参数法和对比法。,第二节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测与诊断,一、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概述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它可对汽车驾驶者及前排乘员起辅助安全保护作用,因此,安全气囊系统也称为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16、 System),简称SRS。,现代汽车的气囊系统一般是由主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机电式碰撞传感器,电子式碰撞传感器,水银式碰撞传感器,执行器,警示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高速碰撞且超过某一设定强度时,ECU则立即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指令,启动充气装置,使气囊迅速充气膨胀,在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将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的碰撞转化为弹性碰撞,并通过气囊产生的变形来吸收人体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使驾驶者及前排乘员免遭严重伤害。,二、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诊断,1利用SRS指示灯诊断 2利用SRS故障码诊断 读取故障码 根据故障码
17、诊断故障 清除故障码 3深入检测诊断故障,1利用SRS指示灯诊断,在起动之前,点火开关转到ACC或ON位置时,SRS指示灯点亮,大约6s后指示灯应自动熄灭,这时系统是正常的。在发动机起动后及正常行驶中,SRS指示灯不应点亮。 当点火开关转到ACC或ON位置时,SRS指示灯一直亮或闪烁,说明气囊的自诊断系统已检测出故障并储存了故障码。,2利用SRS故障码诊断,安全气囊系统发生故障时,调取故障码后,根据故障码所提示的故障内容和检查部位,进行检修。,注意事项,在检修安全气囊系统时,如果不按正确顺序操作,一方面很可能使乘员约束系统在维修过程中意外动作,造成严重事故; 也可能使故障不仅不能得以排除,而且
18、还会使安全气囊系统失效,造成在需要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保护时它却不起作用。 另外还可能使汽车其他系统不能工作。 因此,在检修乘员约束系统(包括安全气囊系统和安全带预紧装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时,应首先提取故障代码。 因为安全气囊系统失效时没有故障现象,无法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当安全气囊系统出现故障时,自诊断系统提供的故障代码就成为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安全气囊系统各零部件的检修和测试必须在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且将蓄电池搭铁线拆下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 因为安全气囊系统配有备用电源,若从蓄电池上拆下负极搭铁线不到规定时间就开始维修工作,则很容易因备
19、用电源而使气囊充气张开,造成严重事故。另外,若拆开安全气囊电线插接器时点火开关不在“LOCK”位置而在“ON”或“ACC”位置,安全气囊系统还会出现故障代码。,无论发生何种强度的碰撞(即使发生了轻微碰撞,安全气囊并不动作),都应对前碰撞传感器及安全气囊组件进行检查。 更换零件时,应使用本车型安全气囊系统的新件,切勿使用其他车辆的零件。,不允许对SRS ECU进行敲击、跌落、振动或酸、碱、油、水的浸蚀,若在修理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对传感器有冲击作用的震动,则应在修理前拆下碰撞传感器。 绝对不允许测量安全气囊引爆管的电阻,因为这样做很容易使气囊张开而造成事故。,不要拆卸和修理前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组件
20、、SRS-ECU,因为它们均为一次性零部件,根本不用拆卸和修理。若前碰撞传感器、SRS-ECU或安全气囊组件曾被摔过,或者其上有裂纹、凹痕,或其表面有缺陷等,均应更换新件。不可将前碰撞传感器、SRS-ECU以及安全气囊组件正对热空气或火焰。,检查电路时应使用高阻抗(大于10k/V)的电压/电阻表。 安全气囊系统中各部件的外表贴有标签,其上有使用说明,必须严格遵守。 安全气囊系统维修完毕后,应检查安全气囊报警灯工作是否正常。,下面以丰田凌志LS400型轿车故障码11为例说明安全气囊系统的诊断方法。,1故障检查准备 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拆下蓄电池负极电缆端子,等待20s以上时间后,拆下SR
21、S气囊组件(注意:放置时,SRS气囊组件装饰盖表面必须朝上)。,2检查前碰撞传感器电路 拔下SRS-ECU的线束插头,先检测线束插头上+SR与-SR端子、+SL与-SL端子之间的电阻,正常阻值应为755885。如果阻值不正常,说明端子+SR、-SR、+SL或-SL至前碰撞传感器之间的线束搭铁或前碰撞传感器电路搭铁。 再检测+SR、+SL端子与车身(搭铁)之间的电阻,正常阻值应为无穷大。如阻值正常,则说明线束良好,故障出在传感器,即前碰撞传感器需要更换;如阻值不为无穷大,说明端子+SR或+SL至前碰撞传感器之间的线束搭铁,需要修理或更换线束。,3检查前碰撞传感器 脱开前碰撞传感器线束连接插头,用
22、万用表检测传感器插头各端子之间的电阻,阻值应当符合下表数值。若阻值不符,应当更换传感器。,4检查SRS气囊点火器线路和螺旋线束 拔开SRS气囊组件与螺旋形线束之间连接器插头,用万用表检测螺旋形线束一侧插头上端子D+、D-之间的电阻,正常阻值为无穷大。如阻值不正常,则将SRS-ECU与螺旋形线束之间的连接器拔开,再次检测螺旋形线束一侧端子D+、D-之间的电阻,正常阻值为零(因为螺旋线束靠近SRS-ECU一侧的插头上设有防误爆的短接片)。如阻值不为零,需要修理或更换螺旋形线束。,5通过调取故障码检查SRS-ECU 先将SRS-ECU线束插头插上,然后用导线将靠近SRS气囊组件一端的螺旋线束插头端子
23、D+、D-连接起来,再将蓄电池负极电缆端子接上。等待20s以上后,将点火开关转到ACC或ON位置。再等待20s以上后,用跨接线将诊断插座TDCL上的端子TC、E1跨接,同时用SRS指示灯读取故障码。如无故障码输出或不输出11号故障码,说明SRS-ECU正常;如输出11号故障码:说明与SRS-ECU安装在一起的防护碰撞传感器有故障,需要更换SRS-ECU。当输出代码11以外的故障码时,可按故障码代号表示的故障进行检查。,6通过调取故障码检查SRS气囊点火器 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拆下蓄电池负极电缆端子,至少等待20s以上时间后将SRS气囊组件连接器插上,再将蓄电池负极电缆端子接上。等待20
24、s以上时间后,将点火开 关转到ACC或ON位置。再等待20s以上时间后,用跨接线将诊断座TDCL上的端子TC、E1跨接,同时利用SRS指示灯读取故障码。如无故障码输出或不输出11号故障码,说明SRS气囊点火器故障,需要更换SRS气囊组件。当输出代码11以外的故障码时,可按故障码代号表示的故障进行检查。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安全气囊各种电气部件的电参数(如电压、电流、电阻等)都是一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丰田凌志LS400型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标准电参数,第三节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对照明系统必须满足的要求: 1、保证运行安全 2、符合交通法规,灯具大体分为照明用的灯具和信号及标志用的灯具。 照明
25、用的灯具有前照灯、防雾灯、后照灯、牌照灯、顶灯、仪表灯和工作灯等。 信号及标志用灯具有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小灯、尾灯、指示灯和警报灯等。,一、前照灯评价指标 1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是表示光源发光强弱的物理量,计量单位是坎德拉(cd)。 一个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 Hz的单色辐射,若在一定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瓦特每球面度),则此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1cd。,2.照度,所谓照度,指的是受光物表面,被光源照明的程度,单位是勒克斯(lx) 受照物表面的照度与光源发光强度成正比; 受照物表面的照度与离开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利用前照灯检测仪等,测取距离前照灯一定距离处的
26、受照物体表面的照度值,可以间接测量前照灯的发光强度。,配光特性是指用等照度曲线表示的明亮度分布特征,亦称光形分布特性,它可反映受照物体各部位照度的大小。有对称配光特性和非对称配光特性两种。,3配光特性,等照度曲线:照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等照度曲线,汽车前照灯的两种光束:,前照灯远光光强较强,车前100m以内路段照明 前照灯近光光强较弱,会车时用,车前30m以内路段照明,前照灯近光远光的不同配光特性,前照灯的近光非对称配光特性:非对称形,有明显的明暗截止线,该线的上方是暗区,该线的下方是亮区。,前照灯的远光对称配光特性:对称椭圆,中心区域最亮,水平方向宽,垂直方向窄。,4光束照射位置 如果把
27、前照灯光线最亮的地方看作是光轴的中心,则光束照射位置可用该中心对某一水平、垂直坐标轴的偏离量来表示。,光轴 所谓光轴是指:前照灯几何中心与汽车正前方测量屏幕上光束投影中心(远光光束中心);或近光光束中心(明暗截止线转角)的连线处。,二、前照灯检测标准,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注: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四个远光光束;对于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 其中两只对称的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也视为合格。,前照灯检测标准,2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要求 测量基准线:从前照灯基准中心引出,在水平方向上与汽车纵向中心线平行,在垂直方向上呈水平状态的虚拟直线。,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在距离屏
28、幕10m处。,检测前照灯灯光光束时,将光线照射在距离10m的屏幕上,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 乘用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7H0.9H,其他汽车应为 0.6H0.8H。汽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 前照灯远光光束及远光单光束灯照射位置 乘用车前照灯光束中心离地高度为0.85H0.95H,其他汽车为0.8H0.95H。汽车前照灯远光光束水平位置要求,左灯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灯向左或向右偏均不允许超过350mm。,三、前照灯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GB7258-2004规定: 可用
29、屏幕法或前照灯检测仪对前照灯技术状况进行检测; 汽车安全性检验,宜采用前照灯检测仪检验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测试条件: 场地平整,屏幕与场地应垂直 汽车垂直置于屏幕前,前照灯基准中心距屏幕l0m 汽车空载,胎压正常,乘坐一名驾驶员,(一)屏幕法测试,三条垂直线:V左-V左、V-V 、V右-V右 三条水平线:H、H1为0.85H0.90H 、H2为0.60H0.80H,屏幕法检测前照灯的缺点:只能人工检测,效率低,占用场地大,需暗房,需经常更换屏幕以适应不同车型,(二) 前照灯检测仪检测法,1. 检测原理 一个体积较小的光接收箱在较近的距离上置于前照灯前,用来代替屏幕法中的暗房和大屏幕。,光接收
30、箱中: 前面:聚光透镜;后面:测量屏幕和光学测量仪器; 前照灯发出的光束经透镜会聚,投射到测量屏幕,成像为按比例缩小的光斑。,2发光强度光学测量仪原理 光电池受光产生光电流,带动光度计指针(电流表)摆动指示光强。,3光轴偏移量检测原理,四块光电池,光电池S上、S下接有上下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上下偏移量; S左、S右接有左右偏移指示计,用于测量光轴的左右偏移量。若上下或左右光电池受光不等,则上下偏移指示计或左右偏移指示计有电流通过,指针摆动,于是测出了汽车前照灯光轴偏移量 。,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四、前照灯检测仪,五、前照灯检测方法,1检测前的准备 2检测方法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有多
31、种类型,其具体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使用时,应根据检测仪规定的步骤进行检测。,前照灯检测方法,第四节 车速表的检测,一、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原理 二、车速表试验台 三、车速表试验台的测速方法 四、诊断参数标准,一、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原理,1、车速表误差的形成,(1)车轮滚动半径因磨损而减小; (2)轮胎气压不足; (3)车速表内轴承齿轮等机械零件的自然磨损、 (4)磁性元件的退磁变化等。 为了获得车速表的指示误差,需借助车速表试验台适时对汽车上的车速表进行检测。,车速表检测标准,按照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3.10条规定,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20%5%。,当车速表检验台
32、速度指示仪表(实际车速)的指示值为40kmh时,读取该机动车车速表的指示值,当的读数在3848kmh范周内为合格。,二、车速表试验台,分类:按有无驱动装置 a. 标准型:被测汽车驱动轮驱动滚筒转 b. 电机驱动型:电动机驱动滚筒转,滚筒驱动车轮转。 c. 此外,综合式:车速表试验台+制动试验台+底盘测功机(组合)。目前,检测站使用最广的是标准型滚筒式车速表试验台。,1. 车速表试验台结构 (1)标准型车速表试验台,二、车速表试验台,举升器:举升器置于前后两根滚筒之间,多为气动装置,也有液压驱动和电机驱动的。 滚筒部分:试验台左右各有两根滚筒,用于支撑汽车的驱动轮。在测试中,前面的两根滚筒用联轴器联在一起,是为了防止汽车的差速器起作用而造成左右驱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细胞3D打印技术-洞察及研究
- 【正版授权】 IEC 62488-1:2025 F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pplications - Part 1: Planning of analogue and digital power line carrier systems operating over HV e
- 【正版授权】 ISO/IEC 21794-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lenoptic image coding system (JPEG Pleno) - Part 6: Learning-based point cloud coding
- 【正版授权】 IWA 44:2025 EN Global Media Identifier (GMI) for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brands
- 【《电位器盖冲裁件工艺分析及计算案例》1900字】
- 【《某调度绞车总体方案设计说明概述》2200字】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 卓越绩效管理课件
- 洪山高中中考数学试卷
- 健康红薯课件下载手机版
- 房地产开发全流程培训讲义课件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车赛场服务 基本要求-(高清现行)
- 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云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
- DB15T 933-2015 内蒙古地区极端高温、低温和降雨标准
- 有键螺旋桨及尾轴安装质量要求标准
- 工伤责任保险单
- 固体废物采样培训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打印版
- 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生字表
- 新型曼海姆法年产2万吨硫酸钾生产线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写作模板-融资招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