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话跟踪检测(31)人口特征和数量变化一、选择题以下说明不属于人口特性()A.某田鼠人口中的暗数比例约为1: 1B.某市值近3年移民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C.槲树种子分散能力弱,经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据统计,一个池塘的生物种类多样,包含150多种生物分析:D母池塘里生活着150多种生物,属于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的特征。2.以下关于人口的叙述是正确的()A.性别比例是所有人口的特征。B.根据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知道其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D.用样品方法及标志再捕获法调查的群体密度均为估计值分析:挑选

2、D的人群没有岩手性别(玉米)牙齿,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族都有的特征。种群密度仅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种群数量,不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和迁移率。用样品方法和徽标再布法调查的群体密度都是估计值。3.抽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对样品方法的叙述是正确的()A.用抽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的丰富度时,需要平均多方面的数据。B.蚜虫具有簇分布,因此渡边杏利用样品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群体密度需要在植物生长密度高的地方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根据扇形决定取样方法。分析:

3、选择D用抽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要调查植物的种类总数,不能平均。蚜虫的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要使用抽样方法调查群体密度。调查人口密度的抽样方法的核心是随机抽样。采样方法取决于地段的形状。4.(2018年长沙调查)与以下“培养液中酵母种群的变化探索”实验有关的操作()A.先把培养液放在结算室,然后把盖子放在结算室。B.从瓶子里吸出培养液来计算之前,不必均匀摇动瓶子的培养液C.培养基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不需要灭菌D.为了便于酵母菌的计算,应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进行计算分析:在D选择“探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变化”实验中,首先要在计数室放置盖子,然后用吸管吸出培养液,使其落在

4、盖子边缘,自行渗透。从瓶子里吸取培养液,计算之前,要把瓶子的培养液搅拌均匀。培养基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也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酵母菌的繁殖力很强,培养后期酵母菌的数量很多,为了便于酵母菌的数量,培养液必须先稀释后计算。5.与下一次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的数字和实际数字相比,可能会稍微小一些的是()A.段宜恩重炮法在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下降。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的数量时,只统计正方形内的菌体。C.取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稠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分析:选择B表明,根据标记重炮法的计算公式,标记物下降时统计种群密度较大。用

5、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的数量时,要计算复选框和复选框中被压的酵母的数量,按复选框中被压的酵母要按“左右,数,数,数”的原则计算,因此,如果只计算复选框中的细菌,计算值将小于实际值。在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选择比较密集的区域,统计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调查,患者家庭调查结果可能会很大。6.(2018年南昌某)科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啮齿动物的发生情况,对田鼠个体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第一个月内,人口数每天增加1.5%,这是错误的。A.研究者通常使用标记物捕获法估算牙齿地区的田鼠群。B.第一个月内,田鼠群生长模型可能由NT=N0 T组成,其中为1.015

6、。C.头一个月田鼠的生存环境空间条件充足,食物充足,气候适宜D.数月后,当田鼠群体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预防鼠害的最佳时期。分析:选择D-voles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要使用标牌重炮法调查其群量。据问题间信息显示,人口每天增长1.5%,当天数量是前一天数量(1.5%)的两倍,即=1.015,表示人口头一个月内“J”型增长。种群呈现“J”型增长,表明该环境空间充足,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达到了K值,此时已经错过了预防鼠害的最佳时机。7.组数增量曲线的标记错误,如图所示:()A.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率放缓B.第二阶段人口增长率先增加,然后减少C.人口的k值为K1

7、。D.自第四阶段以来,人口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曲线斜率和基数来确定选择C。第一阶段种群的数量在慢慢增加。从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第二阶段人口增长率先增加,然后减少。人口k值为k2。第四阶段以后,种内斗争将加剧,天敌增加等,人口数量将迅速减少。8.以下是郡守特性的两个茄子概念图。与分析相关的错误是()A.在图1中,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B.图1中的c是人口最基本的数量特性C.图2中的丁表示与图1中的A相同的含义。D.图2中,C是性别比率,主要影响生育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分析:在C图1中,选择A只影响出生率,B同时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由此可以看出,A是成比例的,

8、B是由年龄组成的,C是群密度。图2是图1的变形图。图2中的甲增加了种群密度,应是生育率和迁移率。使用的话,人口密度减少,所以要成为死亡率和移动率。c只影响出生率,应该是性别比例。郑由年龄组成。图1中,B由年龄组成,是预测人口数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图1中C为群体密度,是群体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图2中亭由年龄组成,图1中的A是性别比。图2中,C以性别比率主要影响生育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9.(2018强化20教联合试验)人口在理想环境下“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环境阻力条件下“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B)。人口增长曲线的以下说明为()A.曲线甲是“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保持不变B.曲线

9、b是“s”型增长,e点时增长率达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d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的余量应在c点左右。分析:选择D曲线甲为“J”型增长,增长率保持不变,每年增长的个体数逐渐增加,曲线B中E点不再变化,增长率为0。防治蝗灾要在B点以前进行。超过b点,蝗虫增长率加快,灭虫效果下降。渔业捕捞必须在超过K/2时进行,各捕捞后的余量应保持在C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10.研究人员调查了一个养兔农场8年来的种群数量变化,据此绘制了图中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A.人口密度是人口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人口密度的因素是年龄构成和性别比例B.第2 4年兔子群体的年龄构成是增长型的C.8年来,兔

10、子种群数量增加到了“s”。D.第八年兔子人口密度小于早期人口密度。分析:D决定群体密度的因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迁移率和迁移率。第二、第四年小于1,意味着当年郡守低于上一年,郡守在减少,因此年龄构成必须呈衰退型。图分析表明,在过去4年中,郡守呈减少的趋势,在8年中,郡守不是“S”型增长。假设起始人口密度为N0,则第一年的人口密度为0.5N0,第二年的人口密度为0.50.5N0=0.25N0,第三年的人口密度约为0.750.25N0,第四至第六年的人口密度保持不变,第七年的人口密度约为0.25N11.在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和种群数量增长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电视电视剧,海

11、洋)下的相关陈述是正确的。A.图中,a点人口的年龄由增长型构成,c点人口的年龄由衰退型构成B.与a点和C点相对应的群体增长率相同,因此种内斗争的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完好的情况下,牙齿海域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D.用标记物捕获法调查牙齿军密度时,如果标记的个体易受捕食,则估计值低。分析:C点人口增长率大于0,人口年龄由增长型组成。c点比A点人口多,所以种内斗争的程度更为激烈。种群的增长率是K/2中大小最大的,因此牙齿海域黄鱼种群的K值为2B。标记如果个人很容易被捕获,则根据公式,显示对象数/群数=重新捕获显示对象数/重新捕获数。因为,如果重新捕获显示对象数小,则军需估计值会大幅增加。(威廉

12、莎士比亚、温弗瑞、捕食、捕食、捕食、捕食、捕食)12.以下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是正确的()A.甲道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几代,后代中宇成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在乙度,氧浓度与A点相对应的浓度调节时,对蔬菜储存最有利在C.C. C .土壤中一种元素的浓度为B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对植物生长最有利。D.在定都,人口增长受到人口密度的限制解决方法:D杂合子Aa连续跨几代,后代中净合子的比例增加,明确净合子所占的比例接近1/2。乙图中,氧浓度在调节与B点相对应的浓度时,蔬菜的呼吸作用最弱,有机物分解最小,对蔬菜储存最有利。在病害图中,土壤中一种元素的浓度为B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牙齿时再施含该

13、元素的肥料,生长速度就会下降。因在正投中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种内斗争加剧,群体的增加受到群体密度的限制。二、选择题13.研究人员为了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 4组实验(每个组的接种酵母数量一致),测量了随时间的人口变化。各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 mL培养液。实验B组:20毫升培养液和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毫升培养液,A时补充适量培养液一次。实验d组是理想条件。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A、B、C、D组酵母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于图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曲线人口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

14、于_ _ _ _ _ _ _ _ _ _ _(用“数学”或“物理”填充)模型。(2)抽样酵母数量时,请注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人口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通过自然选择方向改变人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图的阴影部分根据达尔文的理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_ _ _ _ _ _分析:(1)实验A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迅速增加,随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最终减少,相应曲线;实验B组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酵母种群数量达到新的K值(K1),在一定时间内保持K1值,相应的曲线I。实验C组酵母群数量变化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酵母群数量迅速增加,随后群体数量保持比较稳定,在A点补充适量培养液一次,K值增加,然后群体减少,相应的曲线II。(阿尔伯特爱因斯坦,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电视剧)实验D组作为理想条件,酵母菌群的数量增加到了“J”。人口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数学模型。(2

16、)取样酵母菌数时,应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操作时应先盖上盖子,然后放入酵母菌培养液。(3)群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通过自然选择方向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问题的阴影部分可以根据达尔文的理论解释为被自然选择淘汰的个人。答:(1) 、“J”型数学(2)血球计算板盖幻灯片(3)基因频率自然脱落的个人14.(2017南昌阿姨)下图回答了相关的问题,显示了某个群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量、死亡量、军密度之间的关系。(1)K值也称为环境容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随着人口密度逐渐增加,人口增长率的

17、变化趋势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在自然条件下,人口的人口密度_ _ _ _ _ _ _ _ _ _(用“可能”或“不可能”填充)超过k值。(3)从空白坐标绘制牙齿群的生育率、死亡率、群密度的关系。(k点后也必须绘制)解决方法:(1)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空间内可以维持的最大群数,即K值。(2)K/2点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可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该集团的增长率逐渐下降。在自然条件下,牙齿群的群密度最大值在K值上下波动,因此可以超过K值。(3)根据问题的分析,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如果人口

18、密度为K,则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同。答案:(1)环境条件完好(2)K/2可以逐渐减少(3)(注意:必须写横坐标)15.(2018太原模拟)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的两个茄子生物体当年的郡守(Nt)和一年后的郡守(NT 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 1=NT。k对策种的种群动态曲线中有两个茄子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高于X时,种群可以上升到S,但如果种群数小于X,就会走向灭绝,这就是很多稀有濒危动物面临的情况。r对策种只有一个稳定的平衡点,没有灭绝点。这就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危害的情况。请回答。(1)人口基数小的时候,人口增长成为负值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对策。军队人数少的时候,群体在短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