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1_第1页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1_第2页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1_第3页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1_第4页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课程标准:第19课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承认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振兴科技的伟大历程。在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世界上领先,在最近几代人落后。自1840年以来,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先进水平,并受到欺凌。新中国正在复兴。首先,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原子弹制导的人造地球卫星,材料1 11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84年和1985年初,该报发表了两篇新闻报道

2、:“一批解密文件显示,1953年,美国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助部队。” 1954年,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考虑使用核武器攻击中国.自1958年夏天以来,中国和苏联在一系列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出于自身需要,苏方建议双方合作在中国建立一个长波电台和一个联合潜艇舰队。然而,中国认为这实际上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并企图控制中国。1960年7月16日,苏联驻华代办苏达利科夫向中方递交照会。该通知单方面宣布召回所有在华专家。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称霸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美苏霸权格局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逐渐形成。材料4:“一定有原子

3、弹。在当今世界,如果我们不被别人欺负,我们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首先,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a .加强国防;打破美国、苏联和其他国家在核武器和空间技术上的垄断。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美国和苏联正在争夺霸权,世界局势紧张。1.“两枚炸弹和一颗卫星”;(2)重大成就:核科学,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当年回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之一。被称为中国的“两个炸弹父亲”。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2.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1.

4、立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在1960年成功复制了短程导弹。1964年,自主研发的中短程导弹成功发射,开启了导弹和火箭发展史的新篇章。钱学森及其家人钱学森(1911-2009)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和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后转到加州理工学院,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计划回国支持祖国建设,但遭到美国当局的阻挠,花了五年时间终于在1955年回到中国。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如

5、果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没有原子弹、氢弹和发射卫星,中国将会毛泽东(3)“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显示了中国的实力,特别是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其他领域(如空间技术)的发展。2)载人航天的发展。(1)1992年,中国政府实施了载人航天飞行(2)自1999年以来,神舟飞船已四次成功实现无人驾驶飞行;(3)自2003年以来,中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经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9点,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太空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的第一人。神

6、舟六号飞船:40岁的费龙军和41岁的聂海胜于2005年10月9日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于2008年9月27日成功发射;翟志刚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因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在太空行走的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已成为高科技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数千亿的经济效益,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包括计算机产业、航天制造业、钢铁工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有人曾经开玩笑说,人类探索太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太多了,希望有一天地球上的一些人会被转移到太空中生活。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它揭示了一个问题:

7、地球上的人太多了!人口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饥饿!摄影师是凯文卡特,他是一名南非摄影师,在1994年获得了普利策奖。照片中没有什么赏心悦目的,陆地,一个垂死的孩子,一只秃鹰盯着孩子,渴望扑向它的猎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2004年8月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报告中指出,世界上有8.52亿人经常遭受饥饿,而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导致500多万儿童死亡。中国农民有这样一句话:“吃饭取决于两个层次,一个取决于邓小平;第二,依靠袁隆平”?为什么中国农民这么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邓小平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8、;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一样高,耳朵像扫帚一样长,谷粒像花生一样大。”我和我的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二。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北京。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稻神”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1960年,一场罕见的人为灾难降临中国。这场大饥荒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袁隆平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严酷而痛苦的现实使他下定决心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1.袁隆平简介;2.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与栽培。19

9、64年发现了天然杂交水稻,1973年育成了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最高的国家奖项。3.袁隆平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人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而且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的饥饿问题。他赢得了许多国际奖项,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和世界的名字,发起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价是:“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是一名农村教师时,他有勇气颠覆世界的权威;当他闻名天下时,他仍然只关注田畴,对名利无动于衷。农民传播智慧,获得财富。他一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

10、离饥饿。我喜欢看稻田里成千上万的波浪,这是袁隆平最浪漫的一次。3.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中国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过程:银河超级计算机于1983年成功开发(运行速度是数亿倍)。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级高性能计算机相继出现。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高性能计算机始终代表着国家计算机发展水平。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成功开发了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其计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的超级计算机“银河”通过了鉴定;1995年,曙光1000主机通过鉴定,峰值达到每秒25亿次;2003年初,曙光公司推出了曙光4000L,这是一款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拥有3万亿次运算。2003年

11、,曙光4.2万亿超级计算机落户中国石油,联想5万亿“沈腾6800”落户中国科学院,曙光10万亿超级计算机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2)功能:加快国家信息化发展。银河超级计算机于1983年研制成功,中国超级计算机之父金怡濂站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宽敞明亮的计算机房里,用红色和黄色组成一个大柜子。这是我国设计开发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其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数十亿次。随着它的诞生,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独立设计和开发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生物技术的发展:(1)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蛋白合成,开创了一个合成蛋白的时代。意义:人造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在理解生命和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意义:到20世纪末,中国依靠基因工程技术,在动植物品种改良和人类重大疾病药物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20世纪三个里程碑式的科学项目:“曼哈顿计划”(原子弹);阿波罗计划(登陆月球);“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党和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正确决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创新求发展;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