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_第1页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_第2页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_第3页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_第4页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中 情与景的关系,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鉴赏中几种题型的答题步骤,做到要点全面,力求准确。 2、把握情与景的关系,理解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来抒发感情的。,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 返照:阳光倒影。 不道:不是说。,(8)诗的前三联写出了南湖早春妩媚可人之态,诗人又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1、作者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答出四种景象即可)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景象进行

2、了突出的描绘。(2分) 2、绘形绘色(或远近结合),动静结合(2分) 3、写出了南湖早春妩媚可人之态。(1分),(9)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6分),1、全诗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反衬手法亦可)。(2分) 2、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1分),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1分) 3、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2分),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叙述。,

3、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一),答题步骤:,这是一幅恬静优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步骤二),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步骤三),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自主学习,选取诗歌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意象,说说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达“游子意”、“故人情”的。,合作探究,选取诗歌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意象,说说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达“

4、游子意”、“故人情”的。,答案示例,孤蓬,飞蓬,枯后根易折,随风飞旋。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步骤一) 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步骤二) 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步骤三),浮云、落日、班马,都可作为分析对象。,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自主学习,1、试分析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运用的表达技巧,刘熙载艺概:“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 这句话强调了诗歌须以具象景物表现抽象情思的道理,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精讲点拨,景情一致,借景抒

5、情,合作探究,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 候新”的表现。,颔联写诗人远眺时的所见,红霞、红梅、红日和碧海、蓝天、绿柳、清江,在海阔天空的宏大背景中描画出江南早春瑰丽迷人的风物。,颈联写温暖的春气使万物复苏,连黄鹂的鸣叫也似乎是由它“催促”所致;晴朗的阳光照射到水面上,使水中的萍草也很快由嫩绿“转”为深绿。动词“催”与“转” 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萌动和春光的和煦。,合作探究,(1)、试分析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运用的表达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技巧。(步骤一),中间两联描画出江南早春的风物: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

6、。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步骤二),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而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江南景越美,思乡情越重。(步骤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春天的新鲜风光里对中原故土的无限思念之情,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步骤四),试分析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运用的表达技巧。,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情与景的辩证关系,诗歌须以具象景物表现抽象情思的道理, 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正衬,反衬,“乐”景正

7、衬“乐”情,“哀”景正衬“哀”情,以乐景 写哀情,良辰美景的气氛 忧思愁苦的心情,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一、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二、表现手法: 想象、象征、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 比喻(比兴) 夸张 借代 四、行文结构:过渡 铺垫(伏笔) 照应,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问:作者是如何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思乡之情的?,随堂训练,答案示例: 作者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步骤一)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步骤二)衬托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步骤三),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随堂训练,分析作者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运用的表达技巧。,答案示例:这首是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方法。(步骤一)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