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_第1页
《呐喊》自序_第2页
《呐喊》自序_第3页
《呐喊》自序_第4页
《呐喊》自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呐喊自序,1,PPT学习交流,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2,PPT学习交流,关于鲁迅的评价:,鲁迅生在十九世纪而死在二十世纪。 这是一个奇异的生命现象。然而,他并不像别的伟大人物那样,带给世间的惟是静止于历史的或一阶段的炫目的光辉;与其说,他带来的是“欣慰的纪念”,凯旋门,缤纷的花束,无宁说是围城的缺口,断裂的盾,漫天无花的蔷薇。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3,PPT学习交流,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出生于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

2、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4,PPT学习交流,5,PPT学习交流,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散文集 野草 朝花夕拾 杂文集16本 翻译,6,PPT学习交流,呐喊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叛逆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7,PPT学习交流,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 (1922.12) (2)狂人

3、日记 (1918.4) (3)孔乙己 (1919.3) (4)药 (1919.4) (5)明天 (1920.6) (6)一件小事 (1920.7) (7)头发的故事 (1920.10) (8)风波 (1920.10) (9)故乡 (1921.1) (10)阿Q正传 (1921.12) (11)端午节 (1922.6) (12)白光 (1922.6) (13)兔和猫 (1922.10) (14)鸭的戏剧 (1922.10) (15)社戏 (1922.10),8,PPT学习交流,阅读思考:,1.鲁迅年轻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在此期间作过什么样的“梦”?这些“梦”与呐喊的写作有什

4、么关系? 2.注意标注作者的议论,并思考它的含义。,9,PPT学习交流,10,PPT学习交流,鲁迅的行踪及思想发展:,地点 事件 思想发展 绍兴 (家道中落) 世态炎凉 南京 (进入学堂) 立志学医 仙台 (看时事片) 弃医从文 东京 (杂志失败) 自我反省 北京 (誊抄古碑) 失望彷徨 北京 (朋友索稿) 奋起战斗,11,PPT学习交流,鲁迅的梦:,梦主观的精神发展,内心体验的历史。 读书应试梦? 医学救国梦? 文学启蒙梦?,12,PPT学习交流,探究“文学启蒙梦”对鲁迅的影响,筹办新生失败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 提示:一方面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悲哀”和“寂寞”暗示着社会和国民如一潭

5、死水,投入一块石子,激不起半点涟漪;另一方面,终于看清楚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当时同样具有青年人的特点:有热情、有勇气、有闯劲;血气方刚,激昂慷慨。但往往对自己、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估计过高,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认识还不深刻。,看时事片后,鲁迅的思想状况如何?,提示:“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13,PPT学习交流,金心异的来访,对鲁迅的思想有何影响?,提示:“铁屋子”用来比喻 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 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用来比

6、喻 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毁坏这铁屋”用来比喻 摧毁这黑暗的旧世界。 这正是鲁迅创作呐喊的原因,14,PPT学习交流,篇章结构:,一、(1)总括叙述呐喊小说集是由不能全部忘却的“梦”而形成的。 二、(222)具体分述鲁迅思想变化过程:学医救国,弃医从文,寂寞苦闷,著文呐喊。 三、(2324)记述小说成集并且付印,并说明命名呐喊原由。,15,PPT学习交流,救国救民,呐喊自序鲁迅,不能全忘的 一部分的“梦” 总起,绍兴侍父 看透世态 ,南京求学 想走异路 ,仙台学医 治病从军 ,惨遭打击 领悟“要著” (4),东京治文 无可措手 (69),“呐喊”含义:唤醒民众,毁坏铁屋;慰藉(j

7、i)猛士,不惮前驱。,弃医从文 ,作文呐喊(2124),北京抄碑 寂寞苦闷 (1011),心异来访 铁屋之争(1220),16,PPT学习交流,练习:,叙述:选取典型事例,以一当十,要言不烦; 议论:运用形象比喻,具体生动,寓意深广。,夹叙夹议,“梦”: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叫喊于生人中, 而生人并无反应”: “铁屋子”: “熟睡的人们”:,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明的、 麻木不仁的人们。,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青年时救国救民的理想。,写作方法分析:,17,PPT学习交流,18,PPT学习交流,阅读材料,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 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 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 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 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