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三节(1).ppt_第1页
第二章-第二、三节(1).ppt_第2页
第二章-第二、三节(1).ppt_第3页
第二章-第二、三节(1).ppt_第4页
第二章-第二、三节(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诊断学,济宁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吕 琳,E-mail:,诊断学教研室:南实验楼338 电话:3616309 诊断学实验1实验室:诊断学教研室西边 诊断学实验2实验室:南实验楼438、434 诊断学实验2共六次,每两周一个内容 1.血液检查 2.骨髓检查(带红蓝铅笔) 3.PT、APTT 4.尿液检查 5.血糖检查 6.病例分析,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血液一般检测(WBC+DC、 Ret 、ESR等) 重点内容: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检查的参考值临床意义,病例分析,患者男性,44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3年,加重2周入院。 体格检查:全

2、身皮肤苍白,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脾肋下2cm。 实验室检查:Hb 56g/L,RBC 1.31012/L,WBC 2.2109/L,PLT 32109/L,Ret 4%,血片可见球形细胞、点彩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尿Rous试验阳性,蔗糖溶血试验阳性,Ham试验阳性。 问题: 患者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和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有哪些? 初步诊断及主要诊断依据有哪些?,分析: 红细胞破坏增加和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包括:Ret显著增高;血片可见球形细胞、点彩红细胞、红细胞碎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为主;尿Rous试验阳性。 初步

3、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诊断依据:蔗糖溶血试验阳性,Ham试验阳性;尿Rous试验阳性;有红细胞破坏增加和贫血的证据。,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P260),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HA) 指各种原因导致RBC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造血功能不能补偿其损失时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分类,RBC本身缺陷所致 与遗传因素有关 RBC外在因素所致 免疫、化学、物理、机械、感染等,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室检查,一、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检查 (一)、RBC破坏增加的依据 1. RBC生存缩短、破坏增加的证据 RBC寿命测定:51Cr标记测定RBC半衰期 RBC形态

4、变化: 涂片染色镜检,2. 血浆游离Hb增高的检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 :血管内溶血明显增高 血清结合珠蛋白(Hp) :血管内外溶血均降低,血管内溶血明显 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MHA) :阳性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principle】:病理情况下(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大部分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其中的一部分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并在细胞内代谢成含铁血黄素,当这些细胞脱落至尿中,可用铁染色法(普鲁士蓝)检出。 【normal value】:正常人呈阴性。 【Clinic

5、al significance】: 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主要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图中蓝黑色块状物为染色后的铁,3. 胆红素代谢异常的检验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尿液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阴性,黄疸 (jaundice),(二)、RBC代偿性生成增加的依据 Ret增多 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 骨髓幼红细胞明显增多,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贫的检测,4,1,2,3,二、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特殊检查,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酸化溶血试验,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特殊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

6、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principle】:系测定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水中,从开始溶血到完全溶血的界限。,红细胞溶解示意图,左管红细胞开始溶解,右管红细胞完全溶解,【reference value】: 开始溶血:4.24.6g/L NaCl溶液; 完全溶血:2.83.4g/L NaCl溶液。,【Clinical significance】: 脆性增加: 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 脆性减低: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等。,红细胞(R)电镜图 红细胞变形穿越脾 血窦内皮细胞(E)间隙,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

7、扫描电镜图,Osmotic Fragility,酸化溶血试验(Ham试验)(P265),【principl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的红细胞膜有缺陷,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的正常血清中,经37孵育,易破坏溶血。 【normal value】:正常人为阴性。 【Clinical significance】: 阳性:主要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PNH的确诊试验。,酸化溶血示意图,左管上清红色为溶血试验阳性,右管上清无色为阴性,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特殊检查,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P262),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principle】:在有足量的NADPH存在下,反应

8、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含量正常时,由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生成的NADPH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还原反应。反之,则还原速度减慢,甚至不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试验示意图,右边试管为G-6-PD含量正常,左边试管为G-6-PD含量降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故呈黑褐色,【Clinical significance】: 还原率降低: 见于蚕豆病、药物反应(如伯氨喹啉、磺胺吡啶等),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血红蛋白电泳,溶血性贫血常用的特殊检查,【reference val

9、ue】: 琼脂胶电泳:HbA 95%,HbA2 1.63.5%, HbF 0.21.0%。,【Clinical significance】: HbA2增高: 主要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亦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HbA2降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检测 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principle】:红细胞的膜电位使二个红细胞间保持一定距离。不完全抗体(IgG)无法架接两个邻近的红细胞而只能和一个红细胞抗原相结合。抗人球蛋白抗体是完全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相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10、。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病人红细胞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体。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着不完全抗体。,直接Coombs试验,不完全抗体,检测红细胞上抗体,间接Coombs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红细胞抗体,【Clinical significance】: 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间接Coombs试验阳性: 主要用于Rh或ABO妊娠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第三节骨髓细胞学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适应证,(1)外周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异常: 出现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

11、肿大。 (3)诊断恶性疾病骨髓转移。 (4)治疗监测。,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等。,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低倍镜检查: 观察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以有核细胞的量来反映。一般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比例。通常分为五级:增生极度活跃(1:1)、明显活跃(1:10)、 活跃(1:20)、 减低(1:50)、 明显减低(1:200) 。 观察巨核细胞。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巨核细胞,转移癌细胞,增生程度示意图,骨髓增生程度的临床意义:,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

12、种增生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以及正常儿童及青年的骨髓象。,骨髓增生程度的临床意义,增生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正常,见于正常人骨髓象等。 增生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障等。 增生明显减低: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见再障(急性型)、骨髓坏死等。,油镜检查内容,有核细胞分类计数:连续分类计数200个或500个有核细胞,按细胞的不同系列和不同发育阶段分别计数,计算各阶段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再累计粒细胞系总数和幼红细胞总数,计算粒红比例(G : E),正常为24 :1。 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分类计数时,同时观察形态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细胞,寄生虫等。,骨髓检查结果分析,增生程度:正常

13、为增生活跃( 1:20 ) 各系列细胞及发育阶段的比例 粒 系 :5060% 红 系 :20%,粒:红为(24):1 淋 巴 系:2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单 核 系:5%,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 浆 细 胞 系:2%,以成熟浆细胞为主 巨核细胞系:因参数不同而有较大波动,外周血象检查 WBC分类计数:注意有无形态异常或幼稚细胞 成熟RBC有无形态异常 估计PLT数量及其形态有无异常 注意有无寄生虫,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示意图,T,B淋巴系祖细胞,红系,巨核系,嗜酸,嗜 碱系,粒-单核系祖细胞,向下分化,向下分化,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的一般规律,细胞体积:大小,巨核细胞小大 核质比例:大

14、小,巨核细胞相反 细胞质: 量:少多,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 颜色:深蓝浅蓝,红系逐渐变为桔红色 颗粒变化: )无有 )非特异性颗粒特异性颗粒,细胞核: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核形:由圆形不规则形,粒系最后呈分叶状,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核形变化不大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密集浓集呈块状 核膜:不明显明显 核仁:有无(核仁是原始细胞的重要标志),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红细胞系统,原红细胞,晚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粒细胞系统,晚幼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粒细胞系统,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系统,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

15、核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原浆细胞,幼浆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系统,颗粒型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原巨核细胞,血小板,巨核细胞裸核,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P272),【principle】: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有POX,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物H2O2,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1.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Clinical significance】: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 呈弱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

1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阴性反应。,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principle】:(偶氮偶联法)血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在pH为9.49.6的条件下将基质中的磷酸萘酚钠水解,产生-萘酚与重氮盐偶联形成灰黑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内酶活性所在之处。,正常人的白细胞碱性磷酸酶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及杆状核)可见。 判断标准及分级 计算积分值 油镜下计数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别记录其分级情况,全部阳性反应之和,即为阳性率。将各种积分的百分率乘以该积分数,然后相加,即为总积分值。NAP阳性率1040%,积分4080。,NAP染色判断标准及分级,- 0分 胞质中无阳性染色颗粒+ 1分 胞

17、质中含少量颗粒或弥漫浅色+ 2分 胞质中含中等量颗粒或弥漫深色 + 3分 胞质中含较多颗粒或弥漫较深色+ 4分 胞质充满粗大颗粒或弥漫深色,NAP用于下列疾病的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化脓菌感染NAP 病毒性感染NAP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类白血病反应 PNH ,AA(再障)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铁染色:,【principle】:骨髓内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细胞外铁)和幼红细胞内的铁粒(细胞内铁)在盐酸环境下与亚铁氰化钾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铁,在普鲁士蓝染色中,铁可染成蓝色颗粒,小珠及小块。,铁染色示意图,图中蓝色箭头所指为细胞内铁, 黑色箭头所指为细胞外铁,+,+,+,+,细胞外铁分级示意图,【reference value】: 细胞外铁:正常人细胞外铁为“十”“十十”。“十”有少量铁粒或仅见少量铁小珠;“十十”有多量铁粒和铁珠; 细胞内铁(铁粒幼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