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半期中古史考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半期中古史考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半期中古史考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三历史半期中古史考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历史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1、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 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 春秋时犹宗周王, 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 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 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 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该材料说明: () A. 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 B. 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C. 春秋时五霸仍不敢称王 D.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动荡的时期 2、秦朝时期的重大决策往往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下来的?() A皇帝制度 B三公决策 C朝议制

2、度 D皇帝独断 3、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 ,驰山泽之禁, 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表明汉朝时: () A政策放松促进了商业发展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C交通便利促进了商业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4、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 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 的是: () A.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春秋战国,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 B.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

3、的推行 C.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D.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 5、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 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 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B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6、 四书训义中写道: “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 。这种观点: () A.肯定了工商

4、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B.指出了大贾富民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 C.论证了商人在合理范围内谋利的合法性 D.强调了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7、.李贽认为: “趋利避害,人人同心” , “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 。这说明他: () A.认为世间没有圣人 B.认为人的自私是无法改变的 C.主张利己主义人性论 D.主张人人有权解释权威经典 8、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 墨子尚贤载: “是故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这 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C

5、.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D.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9、 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 20 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 “州郡数礼请之” ,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 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 件主要反映: () A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九品中正制存在明显弊端 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10、 史记载,战国晚期赵括为将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以买者 买之” 。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铁制农具的推

6、广使用 C.奖励军功的实施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1、明代陕西商人杨老八与娘子李氏商议: “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 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 ” 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明朝已出现雇佣关系漳州商品经济活跃商人重利轻别离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A. B. C. D. 12、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 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 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与

7、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C.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8 分)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个人)以尔食馈之, 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 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 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

8、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 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四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 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五“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 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指孔子)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 大 法 。 ” 朱 熹 材料六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从中体现孔子什么思想或观念?(6

9、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 化的主要原因。 (6 分) (3)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8 分) (4)据材料四,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 分) (5)根据材料五、六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说明从材料三到材料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6 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 分)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 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 “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

10、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 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 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 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 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 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 已 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

1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 伴随通经致用, 讲求义理以 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 等诸多流派。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 援佛入儒, 建构成新儒学体系, 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 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四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艺术方面, 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 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 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 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

12、现。(6 分) (2)据材料二, 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 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4 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8 分) (4)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 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四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2 分) 历史答案: 1B 2C 3A 4A 5A 6A 7C 8B 9D 10B 11A 12C 13、 (28 分) (1)主张国君(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 (2 分)体现:赈济饥民体现了孔 子的仁爱思想(2 分)体现了孔子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威的观念

13、。 (2 分) (2)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仁、义、礼。 (2 分)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 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 (任答 2 点,共 4 分) (3)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4 分) 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4 分) (4)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或多或少维护君臣、长幼秩序)(2 分) 。 (5)材料五:孔子思想是后世不易之大法 (2 分) ;材料六: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2 分) 。说明到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了质疑和挑战(2 分) 。 14、 (24 分) (1)表现: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街巷店铺林立、市坊界限打破;商品交易种类繁多、数 额巨大;娱乐经济繁荣。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2 分)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2 分,任答 1 点 即可) (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