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1绪论.ppt_第1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1绪论.ppt_第2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1绪论.ppt_第3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1绪论.ppt_第4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1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人文学院 主讲:王东 Email:,第一讲,绪论,思索:,挖去西方心理学的东西,中国的心理学还剩下些什么? 中国有自己的心理学吗? 我们可以说中国心理学 我们可以说中国心理学史吗?,一、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心理学史是研究中国心理学的诞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范畴及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1.形神 即身心关系,身体是形,灵魂是神。荀子的天论提出“形具而神生”,形为第一,神为第二。 范缜把唯物主义无神论和神灭论提高到了极点,“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是神之基础,神随形而消亡。,咱俩谁

2、跟谁啊?,2.心物,即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的产生依据于身体,还依据于外在世界。荀子提出“精合感应”。 王充提出“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北宋张载“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咱俩是一家的吗?,3.天人,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荀子的自然天道观把人间灾难说成自然的变化。他还主张人定胜天“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天在人中抑或人在天下,4.人禽,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 孟子尤重视人之存心,“人能知义,禽兽不能知义也。”,咱俩以前可能是一家的,现在呢?,5知虑,即感知与思维及其关系,孔子提出“多闻,多见,三思,九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闻为感,思即思维

3、。孟子提出“耳目之官不思,心之观则思。”,6.情欲,情感与需要,周易中记载情分爱恶,左传提出“六情”说,孔子提出,“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 礼记提出情“感于物而动” 尚书最早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孔子以“欲”来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荀子认为,“欲者,情之应也”。,情欲何求?,7.志意,目的与动机,我国古代很重视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意”即“心之所发” 志与意的区别,志是“公然主张”的目的,意即“私地潜行”的动机。志“未有事而预订,”之自觉地心理活动,意“因一时之感动”之任意非自觉性质。,8.智能,智力与能力。智能先天基础论,源于孟子;智能后天发展论,孔子持之

4、;智能相对独立论,孔子;智能天人结合论,周易,庄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相制约论,孔子等。,9.性习,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孔孟人性皆善 荀子“人之性恶”,这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10.知行,知即感知,行即行动。老子“不出户,知天下”荀子“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孔子墨子生活于春秋,孟子,荀子,韩非子生活于战国。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导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的局面。,2.汉代的独尊儒术,董仲舒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野心,在对策中建议,3.魏晋的儒道合流和

5、佛老交融,汉末,朝政混乱,4.六朝隋唐尊儒崇道,宣扬佛教,5.宋元明儒释道的三位一体,6.明末清初“天崩地裂”,16、17世纪之交,中国处于一个转变时期,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著作都含有反抗封建制度的思想。这是一个“暴风雨降临的时代”。,三、近代心理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立,19世纪末,颜永京就已经开始学习西方哲学心理学,将心灵哲学译成中文心灵学;1907年,王国维翻译心理学概论 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时,开设了心理学实验课。1918年,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为中国心理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20世纪20年代,留学回国的心理学家陆续回国,使心理学

6、继续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引下有了新的发展。 1953年起,开始学习苏联特别是巴甫洛夫的理论,但存在教条主义。 1959年,召开心理学工作者会议,心理学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60年代中期,姚文元给心理学一记沉重的打击,给心理学扣上“资产阶级”帽子,贬为“伪科学”。心理学变得万马齐喑的瘫痪状态。直至1977年国务院恢复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的活动。 自此,中国的心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四、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一)指导思想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要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但不能避而不谈唯心主义。 对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评估要掌握分寸。 对于古代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也不宜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二)研究院则,1.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互补的原则 2.外在逻辑与内在逻辑融合的原则 3.挖掘整理与诠释建构统一的原则,(三)研究方法,1.挖掘整理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