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课用).ppt_第1页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课用).ppt_第2页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课用).ppt_第3页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课用).ppt_第4页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上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图片,问题探讨,口腔上皮细胞,血细胞,洋葱根尖分生细胞,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尖分生细胞,洋葱表皮细胞,造成不同种类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结论:不同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千差万别 细胞具有多样性,结论: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 细胞具有统一性。,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根本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核:有核

2、膜、核仁和染色体(见P53) 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共性:都有遗传物质DNA,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拟核。,二、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念珠藻,1、蓝藻,(自养),蓝球藻,颤藻,发菜,在我国多产于西北草地和荒漠,因和“发财”谐音,有人争相食之,过度的采挖破坏了生态。我国已将其定为保护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核糖体细胞器,宏观:,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可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咸水区域)、水华(淡水区域),聚集的蓝藻,水华,赤潮,(自养生物),原核生物的主要

3、类群,2、细菌,细菌的三种形态: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多为腐生或寄生,异养,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放线菌/细菌/蓝藻/衣原体,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有膜核、核仁、染色体),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为拟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较小(110m),较大(10100m),有各种细胞器,仅核糖体无其它细胞器,动物、植物、真菌等,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无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原核细胞: 例如放线菌、细菌(杆、球、螺旋、弧)、蓝藻(念蓝发颤)等,4.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类: 3

4、,真核细胞: 例如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蘑菇和霉菌)等。,核结构:,细胞质结构:,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质(体),仅核糖体,无复杂细胞器,核结构:,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有染色质(体),细胞质结构:,除核糖体外还有复杂细胞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性。(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五无一小,真菌、植物、动物,衣原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生物类群,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核,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只有核糖

5、体 一种细胞器,细胞质,主要成分: 果胶和纤维素,主要成分: 肽聚糖,细胞壁,较大,较小,细胞大小,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类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学说建立的大致过程? 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完成P12讨论题,主要由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1543年,

6、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的人体构造 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 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1838年,施莱登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的人体构造,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7、,1838年,施莱登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肉眼观察,显微观察,修正,理论和实验,细胞学说的启发(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

8、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目镜,镜 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 臂,镜 柱,镜 座,反光镜,压片夹,遮光器,载物台,通光孔,物镜,转换器,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目镜:5,10,15,物镜:10(低倍),40(高倍),遮光器:调节通光量,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很小。,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1)成像特点(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是倒置的,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位置相同。 (2)装片移动方向的判断 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与载玻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

9、移动装片时,应按照同向原则,即物像往哪偏离就将装片往哪移动,就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计算,在放大倍数 1010 的视野中能看到单行排列的细胞是64个,转换到放大倍数 1040 的视野中,则可以看到单行排列的细胞应为64416 个。(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在放大倍数 1010 的视野中能看到 64 个细胞充满整个圆形视野,转换到放大倍数 1040 的视野中,则可以看到的

10、细胞应为64424 个。(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5使用步骤 (1)一般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4低倍镜与高倍镜视野的区别,物正目距反,换用高倍镜时,可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即可。 换用高倍镜后,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特别提醒 显微镜操作歌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要领 观察时应先使用低倍镜,然后换用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前,应先把要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中央。,3.高倍

11、显微镜使用要点: “一个原理两个数字三个关系四个变化五个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倒 立,放大的是长或宽 总倍数:目物,物正 目距反,调反光镜和光圈,找目标移中央 换高倍调清晰,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所见细胞大而少,视野小而暗,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装片上,偏哪移哪,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

12、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2使用方法,8,11,10,9,将要观察的物像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清楚为止,视野太暗可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片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染色,1、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 ) A. B. C. D.,D,2、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