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鱼类.ppt_第1页
3-鱼类.ppt_第2页
3-鱼类.ppt_第3页
3-鱼类.ppt_第4页
3-鱼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Pisces 软骨鱼(Chondrichthyes) 硬骨鱼(Osteichthyes),思考 1. 日常生活中被称为鱼的动物,如桃花鱼、墨鱼、章鱼、鱿鱼、鲎鱼、衣鱼、娃娃鱼(鲵鱼)、甲鱼、鳄鱼、鲸鱼等是不是属于鱼类? 2. 四大家鱼是指哪四种鱼?,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适应水栖生活的种类。对水环境的适应构成了鱼类区别于其他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被鳞片、 以鳃呼吸、 用鳍运动、以颌取食。 志留纪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鱼类的祖先一支具上下颌的脊椎动物,进而出现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邦达克鰕虎鱼,内容提要:,一、鱼类水生面临主要问题 二、 鱼纲的主要特征 1. 外部形态 2. 皮肤及其

2、衍生物 3. 骨骼系统 4. 肌肉系统 5. 消化系统 6. 呼吸系统 7. 循环系统,8. 排泄系统 9.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10.生殖系统 11.洄游 三、鱼类的分类 四、小结与思考,水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密度大的水,既可成为水中运动的阻力,也可产生大的浮力使鱼体的重力作用减弱。 适应终生水生,重要的是减少运动阻力。 呼吸。 体液渗透压维持。,二、 鱼纲的主要特征 1. 外部形态 1.1 体型:适应不同栖息环境形成多种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1.2体式划分:分为头、躯干和尾,1.2鳍划分: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胸鳍、腹鳍),胸鳍(平衡、控制方向),腹鳍(稳定身体、辅

3、助升降),背鳍(维持身体垂直),尾鳍(舵和推进作用),臀鳍(同背鳍),约氏黑角鮟鱇,第一背鳍特化成“钓竿”,伍氏栉鰕虎鱼,左右腹鳍连接在一起呈吸盘状,食蚊鱼,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在2008年5月,日本NHK电视台的职员在屋久岛海岸附近拍摄到一段飞鱼飞行的视频片段,时间长达45秒钟,这是目前最长的飞鱼飞行视频记录。之前的世界记录为42秒 。飞鱼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它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空中停留的最长时间是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有400多米。飞鱼的背部颜色

4、和海水接近,它经常在海水表面活动。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实现,破浪前进的情景十分壮观,是南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按尾鳍划分:分为原尾、歪尾和正尾,原尾型(protocercal) :尾椎末端平直,将尾鳍分成对称的上、下两叶。刚孵化的幼鱼为原尾型。 歪尾型(heterocercal) :尾椎末端上翘,伸入尾鳍上叶,将尾鳍分成不对称的二部分,为软骨鱼类的尾型。 正尾型(homocercal) :尾椎末端仅达尾鳍基部,末端稍上翘,但尾鳍外形对称。为硬骨鱼尾型。,2 皮肤及其衍生物 2.1 皮肤,具旺盛分生能力,富含单细胞腺,表皮层,真皮层,腺层,生发层,疏松层,鳞片,致密层,外膜层,2.2 真

5、皮衍生物之一鳞片 真皮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是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同时在游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如盾鳞的棘突和栉鳞后缘的栉状突可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流。,软骨鱼类为盾鳞,由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硬骨鱼类为硬鳞、骨鳞,骨鳞可分为圆鳞和栉鳞。,鳄雀鳝(硬鳞鱼),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比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 ,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5 8,鳍式:D、A、C、P、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

6、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示二者分离;“” 表示变化范围。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1819;P,1618;V,89;A,56;C2022。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3. 毒腺、发光器与色素细胞 毒腺:表皮细胞集合沉入真皮层内,外包结缔组织特化而成的、能分泌有毒物质的腺体(如魟鱼的毒刺)。 发光器:包括发光腺、晶体、反射层和色素罩。具照明、觅食和同类识别作用。 色素细胞主要包括4种: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

7、胞(iridocyte)。,澳大利亚著名野生动物保护者、响誉全球的“鳄鱼猎手”史蒂夫欧文2007年9月4日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大堡礁附近潜水时被带有巨毒的魟鱼鱼尾刺穿胸部而死亡。事故发生时,欧文正在拍摄一个名为最危险海洋生物的新纪录片。欧文当时在水下与片中的“主角”距离过近而惊动了不会主动袭击人的魟鱼。,(三)骨骼系统,头 骨,按性质划分: 软骨:圆口纲和软骨鱼。 硬骨:从发生上,分为软骨化骨(软骨骨化而来)和膜骨(结缔组织骨化)。 功能和位置划分:中轴骨骼(头骨、脊柱)和附肢骨骼(偶鳍骨和奇鳍骨)。,1. 头骨 skull 由比较容易区分的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1.1 脑颅 软骨鱼的脑颅构造

8、简单,只是一个软骨脑箱保护着脑。硬骨鱼的脑颅则由许多骨片合成。硬骨鱼头骨有180块,两栖类和爬行类有5090块,哺乳动物35块,人类只有22块。,1.2 咽颅 由左右对称且分节的骨块构成,位于脑颅下方并围绕着消化管的前段。 1.2.1 颌弓 初生颌的构成: 上颌(腭方软骨)和下颌(麦氏软骨) 次生颌的构成: 腭方软骨前部骨化成腭骨、后部骨化成方骨,余部由膜原骨的前颌骨和上颌骨代替;麦氏软骨后端骨化成关节骨,前部为膜原骨齿骨和隅骨等包围,这种由膜原骨形成的上下颌为次生颌。,1.2.2 舌弓(hyoid arch),软骨鱼:舌颌软骨和角舌软骨、单块的基舌软骨,构成舌弓支持舌器(hyoid appa

9、ratus)。 硬骨鱼:骨化为舌颌骨、角舌骨、上下舌骨及尾舌骨等各舌骨、单块的基舌骨。 把脑颅与咽颅连为一体。,1.2.3 鳃弓branchial arch :,三七对为鳃弓。 软骨鱼:每对鳃弓由背至腹由成对的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及单个的基鳃软骨构成。 硬骨与软骨鱼的鳃弓基本相似。骨化为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骨、下鳃骨及基鳃骨。其中第五对鳃弓特化成一对下咽骨,上生有咽喉齿,其数目和排列行数是鲤科分类的重要依据。,水生脊椎动物的咽颅与脑颅关系不密切; 陆栖脊椎动物因咽颅发生深刻改造,颌弓与脑颅关系愈加密切,甚至愈合在一起,加强了颌弓摄食和咀嚼食物的功能。 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有几种类

10、型。两接型(amphistyly) 颌弓经上颌骨本身韧带、舌颌骨与脑颅相连,如原始软骨鱼和总鳍鱼。 舌接型(hyostyly) 颌弓经舌颌骨与脑颅相连,如多数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自接型(autostyly) 颌弓不以舌颌骨作为悬器,上颌直接与脑颅相连,如肺鱼和大多数四足动物头骨属于此型; 哺乳动物的上颌与脑颅愈合,单一的下颌齿骨直接与脑颅相关节,可单列为颅接型(craniostyly)。,脑颅和咽颅联结,2. 脊柱 vertebral column 鱼类的脊柱分化程度很低,只有躯干椎(具肋骨)和尾椎(具血管弧),但脊椎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较圆口类有较大的进步。,每一脊椎的椎体圆盘状,前后面都

11、是凹形,称为双凹型椎体(amphicoelous centrum),相邻的两个椎骨间以前后关节突相连,为鱼类所特有的类型。,脊椎骨的结构:,3. 附肢骨 可分为奇鳍骨骼和偶鳍骨骼两部分。鱼类成对的附肢骨骼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这也是鱼类骨骼系统的特点之一。 3.1 奇鳍骨骼包括担鳍骨和鳍条。,硬骨鱼类担鳍骨深入体躯肌肉中,鳍条起着支持整个鳍的作用。软骨鱼类虽有角质鳍条,但担鳍骨担任着主要作用,延伸至身体外面支持整个鳍。 尾椎骨部分愈合为尾杆骨,其上的骨片(软骨片)愈合而成的上叶和下叶起着担鳍骨的作用。,3.2 偶鳍骨骼包括带骨、担鳍骨和鳍条 带骨包括肩带和腰带。,(四)肌肉系统 鱼类的肌肉系统分

12、化程度不高。躯干肌和尾部肌肉由分节的肌节组成。,1. 头肌主要包括由脑神经控制活动的眼肌和鳃节肌构成。 1.1 眼肌 extrinsic eyeball muscles : 眼肌包括六条,由咽区的前三对肌节演化而来,很保守,在脊椎动物各纲中基本一致。,动眼神经()支配,滑车神经()支配,外展神经()支配,1.2 鳃节肌 branchiomeric muscles : 着生在颌弓、舌弓和鳃弓上,分别管理上下颌的开关、鳃盖活动和呼吸动作。,受三叉 、颜面 、舌咽 和迷走神经支配,鳃盖的提起:,2. 躯干肌可分为大侧肌和棱肌两部分 2.1 大侧肌 m.lateralis :沿水平体轴的水平骨骼将大侧

13、肌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红肌(持久)和白肌(快速运动),2.2 棱肌 carinate muscle: 包括牵引肌、迁缩肌、倾肌,控制奇鳍的升降。,3. 鳍肌 appendicular muscles : 包括展肌、缩肌、收肌(控制偶鳍向外的伸展和内收)和尾鳍肌(控制尾的弯曲)。,4. 发电器官 electric organ 由肌肉转变而来,肌细胞特化为电细胞,能放电以进行攻击或防御,电鲶发电器官是真皮腺特化形成。,电鳗,(五)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肛门等。 1. 消化管结构 由表及里由四层组成:,2. 完全消化系统 2.1 口咽腔 :齿(颌齿、腭齿、 梨齿、舌齿、咽喉齿 )、舌、

14、鳃(鳃耙),2.2 胃 :前后以贲门、幽门和食管及肠相通;具胃腺,可分泌盐酸,有些种类在幽门和十二指肠交界处有突出的幽门垂。 2.3 肠:肠的分化程度因种类、食性而异。草食性种类少分化、肠管长;肉食性种类分化较高,肠管较短。比如鲨鱼肠分化为十二指肠、 螺旋瓣肠和直肠三部分。,2.4 消化腺:肝脏、胰脏,肝胰脏,鲤科鱼类的肝脏呈弥散性分布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因混杂有胰细胞而称为,(六)呼吸系统鳃 gill源于外胚层 1. 鳃的结构 1.1 一些概念 鳃囊即咽囊:胚胎时期左右两侧咽壁上出现的小凹。 鳃裂:鳃囊洞穿咽壁形成的裂缝。鳃裂开裂于咽喉的一侧称内鳃裂,开裂于体外的称外鳃裂。 硬骨鱼类和大多

15、数软骨鱼类具5对鳃裂。硬骨鱼鳃裂外侧有鳃盖。,鳃间隔:相邻两鳃裂中间的间隔。鳃间隔基部有鳃弓支持。软骨鱼鳃间隔发达,硬骨鱼鳃间隔退化。 鳃丝:鳃间隔前后两壁上的许多梳齿状或板条状突起。 鳃片(鳃瓣):一列鳃丝整齐排列在一起组成的片状物。,半鳃:一列鳃片称为一个半鳃。鳃间隔前方的半鳃称前半鳃,后方的半鳃称后半鳃。 全鳃:每一鳃间隔前后两半鳃合称一个全鳃。 软骨鱼类具4对半全鳃即9个半鳃;硬骨鱼类具4对全鳃即8个半鳃。,不论硬骨鱼类还是软骨鱼类,鳃都具备以下特点: 面积大: 体表面积的1060倍; 鳃壁薄:血液和水流之间仅有13um的间隔; 鳃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逆流循环: 当水流经过鳃瓣进

16、行气体交换时,水流方向与次级鳃丝毛细血管中的血流方向相反,这种逆流系统保证了接触鳃的水总是在更新,提高血液对水中氧的摄入率(80%,若同方向,则仅为10%)。,2. 呼吸动作,口腔瓣,鳃膜,鱼类主要靠口、口咽腔、鳃盖的运动,使水进入鳃区,完成呼吸活动。,3. 鳔 gas bladder 位于消化道背方的一个白色薄囊,囊内充满气体,囊壁中含有小板状的鸟粪素结晶而使鳔呈白色。它是在胚胎期由消化管突起分离出来的辅助呼吸器官。,辅助呼吸器官: 皮肤、肠、口咽腔表皮、褶鳃、鳔,花鳗鲡,滩涂鱼,鲶鱼,黄鳝,泥鳅,乌鳢,3.1 鳔的类型 有鳔的鱼类,按鳔内气体调节方式分为两类: 3.1.1 开鳔类Physo

17、stomous: 具和食管相通的鳔管 pneumatic duct ; 直接通过鳔管由口吞咽或吐出空气来调节鳔内气体,也可由血管分泌或由血管吸收一部分气体。,网中分泌气体到鳔内;鳔的另一特殊的卵圆窗 能行气体的重吸收。,3.1.2 闭鳔类Physoclistous 不具鳔管 鳔内具气体分泌和重吸收的系统,其中的红腺red g1and 能从具有动脉和静脉对流系的毛细血管,3.2 鳔的作用 辅助呼吸:在多鳍鱼、肺鱼,鳔起肺的作用。 调节身体比重:大多数鱼类鳔的基本功能是调节身体比重,使鱼类在不同水层升降自如。 鳔的比重调节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急剧升降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有鳔的鱼类大都生活在

18、比较固定的水层;而急速游泳的鲨鱼,以及大多数底栖生活鱼类,深海鱼类,和急流中的栖息的鱼类都没有鳔。, 听觉辅助器:韦伯氏器(Webers organ) 鲤形目鱼类的鳔和内耳之间有由舟骨、间插骨、三脚骨等骨组成的韦伯氏器相联系 。 水中声波引起鳔内气体同样振幅的波动,借韦伯氏器传导到内耳,产生类似于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3.3 鳔的演化,(七)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和管道两部分 1. 心脏 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圆锥(或动脉球)组成。 动脉圆锥是软骨鱼心室的延伸,可主动收缩;动脉球是硬骨鱼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无收缩能力。,瓣膜 窦耳瓣、耳室瓣、半月瓣,作用在于提高血压和防止血液逆流。,瓣膜,2.

19、 血液循环 鱼类的血液循环属单循环,即血液循环途径为一个大圈,而且每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具体流程如下: 心室(缺氧血)入鳃动脉出鳃动脉(多氧血) 背大动脉(至全身)毛细血管静脉(缺氧血)心房心室,鲨鱼的静脉系统: 前、后主静脉汇合形成总主静脉,或称居维叶氏管,然后通入静脉窦。侧腹静脉也注入总主静脉内。这种“H”型主静脉的体静脉系统是水栖脊椎动物所特有的。,头部血液,身体后部和肾脏,体侧和偶鳍,消化道(胃、肠)、胰、脾,尾部,3. 组织液和淋巴液 3.1 组织液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透过毛细血管壁滤出到组织中形成组织液,其成分包含血浆内除血细胞外的一切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不包括蛋白质)。是血管

20、中的血液与血管外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交换后被静脉毛细血管重新吸收送回心脏。,3.2 淋巴液 组织细胞间少量未被静脉毛细血管吸收的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淋巴管起始盲端,逐级汇集形成大淋巴管,在最后一枚尾椎骨的下方,膨大形成具搏动能力的淋巴心,最后将淋巴液送入后主静脉。 淋巴管、淋巴液、淋巴心构成淋巴系统,辅助血管系统送组织液回心脏,协助静脉系统带走多余的细胞间液、清除代谢废物及促进受伤组织的再生。,脾脏 spleen 是造血、过滤血液、破坏衰老红细胞的中心场所,可分为外层红色制造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红髓和内层白色生产淋巴球和白细胞的白髓。,(八)排泄系统肾脏 鱼类的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

21、及输尿管组成。胚胎时期为前位肾,成体为后位肾。 1. 泌尿机能 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于体腔背壁,是一对狭长的紫红色器官。一些硬骨鱼类每一肾的前端为一头肾,无泌尿功能,为拟淋巴腺。,鲤鱼的排泄系统,肾脏由许多肾小体(renal corpuscle)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glomerulus)和肾小囊(renal tuble)两部分。肾小管壁向内凹陷形成的杯状结构,把肾小球包起来形成肾小囊。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单位。,肾小球是背大动脉分支在肾小管的肾口旁形成的一个毛细血管团。,2. 渗透压的调节 肾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废物;另一功能是调节身体内部渗透压和盐水的平衡。 2.1 海生硬骨鱼

22、血液和体液的浓度比水环境要低,大量吞饮海水维持平衡。体内的过多的盐分通过位于鳃上皮的泌氯腺排出;为减少泌尿量,肾脏的肾小体很退化,甚至完全消失(如鮟鱇鱼)。,2.2 海生软骨鱼 血液中积累2%-2.5%的尿素(其它脊椎动物一般为0.010.03%),血液渗透压比海水高。多余水分经肾脏排出,盐分经直肠背面的直肠腺(rectal gland)排出,如鲨鱼 。 2.3 淡水硬骨鱼 血液浓度高于周围水环境,水分就不断地从体外渗透到体内。肾小体数目极多,不断地排出大量几乎等于清水的尿液,以保持恒定;淡水鱼类的鳃上泌盐细胞能向血液中增添盐分。,(九)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鱼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外周

23、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三部分。 1.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 1.1 高级中枢部位脑: 包在脑颅内,结构简单且体积小,已分为明显的端脑、间脑(diencephalon)、中脑(mesencephalon)、小脑(cerebellum)、延脑(myelencephalon)等5个部分。,端脑,大脑:由古纹状体组成,为鱼类嗅觉和运动协调中枢; 间脑:神经分泌现象 中脑:视觉中枢,还是综合各部感觉的高级部位(与侧线、体表、小脑、延脑等有神经联系); 小脑:调节动物运动的中枢,又是听觉和侧线感觉的共同中枢; 延脑:司呼吸、循环、听觉及皮肤、侧线感觉、调节色素细

24、胞作用的中枢。,嗅球,1.2 低级中枢部位脊髓: 一条扁圆形的柱状管,包藏在椎骨的髓弓内,前与延脑连接,后延伸至最后一枚椎骨。,灰质gray matter:蝶形,神经元本体,可完成最基本的发射活动; 白质white matter:灰质周围,内有神经纤维,传导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2.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包括由脑发出的10对脑神经和由脊髓在每1体节发出1对脊神经,作用在于通过外周神经将皮肤、肌肉、内脏器官所来的感觉冲动传递到中枢神经或由中枢向这些部位传递运动冲动。 2.1 脑神经 脑神经10对,鱼类脑神经的名称、出发处及分布部位在无羊膜类各纲中大致

25、相同。,鱼类脑神经的分布与机能,2.2 脊神经: 脊神经是由背根和腹根愈合而成。背根将感觉传入脊髓,故又称感觉根;腹根自脊髓发出,将神经冲动传到身体各部,又称运动根。每一脊神经包括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背神经节,背、腹根在穿出椎间孔之前并和,并在椎间孔外分成3支:背支、腹支、脏支; 腹支在偶鳍处形成神经丛,分别称臂丛(branchial plexus)和腰丛(lumbral plexus),通往胸鳍和腹鳍,以实现较复杂的协同运动。,3.植物性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专门支配和调节内脏平滑肌、心脏肌、内分泌腺血管扩张和收缩活动的神经。植物性神经由脑或脊髓发出,

26、但不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而是先通过节前纤维到达交感神经节,再由节后纤维分布到各器官。,植物性别神经可分为将神经冲动传导至各器官、由躯干部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将各器官所受刺激传导至中枢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 鱼类的植物性神经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软骨鱼类头部和皮肤还没有交感神经,这在脊椎动物中还是一种独特的情况。,4. 感觉器官 4.1 皮肤感受器 4.1.1 侧线系统lateral line system 是适应水生生活的一种重要皮肤感受器,分布在头部和躯干两

27、侧,能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等,可以判断水流的动态,对于鱼类取食、避敌和求偶具重要的作用。,头部侧线受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支配。躯干部的侧线器官受迷走神经的侧线支的支配。,4.1.2 窝感受器(pit organ) 位于头的背面和两侧,是外胚层形成后陷入皮肤内形成的陷窝,窝内有感觉细胞,受面神经分支的支配。同侧线器官一样也是水流感受器,见于所有鱼类。,4.1.3 罗伦氏壶腹ampulla of Lorenzini 软骨鱼类吻部还有特殊的皮肤感受器称罗伦氏壶腹,由罗伦瓮、罗伦管和管孔三部分组成。罗伦瓮内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有面神经的分支连于其上。,罗伦氏壶腹是水流、水压、水温感受器,还是电感受器

28、,能接受微弱的电刺激。,4.2听平衡觉器官 鱼类的听觉器官是一对内耳,因其结构复杂也称为膜迷路membrane labryinth。 内耳位于眼睛的后方,包埋在听囊内的外淋巴液中,其内充满内淋巴液。,鱼类的内耳已具备脊椎动物内耳的基本结构: 上部包括椭圆囊和3个半规管,壶腹内形成听嵴,上部是鱼体平衡机制的中心; 下部包括球状囊和瓶状囊,囊内具35块耳石和听斑,可产生听觉。,4.3视觉器官 optic organ眼 鱼类眼的基本结构和一般脊椎动物相同。,脉络膜向前延伸形成,中央的孔即瞳孔,产生视觉作用的部位,内含司光觉的圆柱细胞和感知色觉的圆锥细胞。,巩膜在前方形成,保护眼睛,由外向内分为银膜、

29、血管膜和色素膜,水样液,玻璃液,晶体缩肌,鱼类眼睛和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没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软骨鱼具有能动的第三眼睑即瞬膜; 没有泪腺,因此鱼类是不流眼泪的; 角膜平坦、晶体大而圆且紧挨角膜之后,适于近视,籍镰状突(falciform process)来移动晶体的位置进行视觉调节; 虹膜内肌肉不发达,因之瞳孔的大小不能改变; 具银膜或亮膜使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域中看清周围物体。,4.4嗅觉器官 嗅囊一对,为圆形的盲囊,不与口腔相通,由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嗅囊能感受食物发出的气味刺激,还有识别同类和辨别水质的作用。,(十)生殖系统 鱼类的生殖系统有生殖腺及输导管共同组成,营体内受精的鱼类雄

30、性还具有交配器。生殖腺籍系膜悬系在腹腔背壁上。 1. 同体、两性异形与性逆转 有些种类表现出两性别异形现象:大小、第二性征、 婚色、 珠星(追星)等。 也有雌雄同体的鱼类,比如鮨属的许多种类为永久性的雌雄同体;黄鳝的卵巢产卵后逐渐转变为精巢,这种转变称为性逆转(sex reversal)。,雌雄雙型(Sexual dimorphism)是深海鮟鱇魚一個很大的特徵,雌雄成魚魚體有相當大的差異,雌魚越來越大,但是雄魚的釣竿結構慢慢會退化剩下基骨,通常他們的成體大概都只有1-2公分左右,這樣的雄魚我們稱為矮雄(dwarf male),而雌魚成體最大甚至可達1公尺以上。這樣的發展是為了讓雄魚方便寄生在

31、雌魚身上。看到寄生在這尾柄鮟鱇(Caulophryne jordani)的腹部的雄魚了嗎?,金鱼的追星,2. 生殖器官 2.1雄性精巢与输精管 精巢成对,成熟时乳白色,俗称鱼白。,软骨鱼类雄鱼的输尿管兼有输精管的作用;硬骨鱼类的输精管则由腹膜所围成的精巢膜向后延伸而成,与肾脏无任何联系,这种现象在其它脊椎动物中是没有的。,2.2雌性卵巢与输卵管 成熟卵多为黄色,也可呈别的颜色:比如橘红色(大麻哈鱼)、绿色(鲇鱼等)。 游离卵巢:表面不包有腹膜形成的卵巢膜,卵巢内有许多滤泡,每一滤泡含有一枚卵子,成熟卵子经腹腔进入由一部分前肾管形成的输卵管。比如软骨鱼类和肺鱼类。 封闭卵巢:卵巢外被腹膜形成的卵

32、巢膜,卵巢膜往后延伸成输卵管,成熟卵子不经腹腔直接进入输卵管。硬骨鱼类卵巢类型属于此类。,3. 受精与发育 多数鱼类行体外受精,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行体内受精。体内受精的鱼类,雄鱼具有交接器官,例如软骨鱼类的鳍脚clasper、魟鳉的生殖足等。,鱼类受精和发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卵生oviparity,见于多数鱼类;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卵生,卵子在体外受精后被纳入亲体内部去发育。非洲鲫鱼的雌体将卵子吞入口中孵化,鲇科的一种鱼雄体将受精卵吞入胃中孵化。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在生殖道内受精,受精后产出体外完成发育过程。如软骨鱼中的虎鲨、硬骨鱼中霍鳉等。, 体内受精,体内发

33、育:卵子的受精和发育都在母体内完成,包括卵胎生和假胎生。 卵胎生是指卵滞留在子宫内靠自身卵黄发育完全后产出,如真鲨科等软骨鱼类和柳条鱼、虹鳉等硬骨鱼都属于此类; 假胎生是指卵靠自身的卵黄发育,但后期卵黄囊与母体“子宫”壁(子宫由卵黄囊扩大形成)相连形成卵黄囊胎盘,由母体供给后期营养,如星鲨、灰刺魟。,(十一)洄游 migration 洄游是在一定时期沿一定路线进行的集群性迁移活动。洄游是一种适应现象,借以达到某种生理活动的特殊要求或避开不利的环境,使个体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得到可靠的保证。洄游原因和路线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根据活动目的的不同,洄游可以分为三类:,1. 生殖洄游 bre

34、eding : 从越冬或索饵场向产卵地的迁移。 2. 索饵洄游 feeding : 为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洄游。索饵洄游一般在生殖洄游之后进行。 3. 越冬洄游 overwintering :为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进行的洄游。越冬洄游一般在索饵洄游之后进行。,三、 鱼类的分类 全世界约有22000多种现生鱼类 鲨形总目 板鳃亚纲 鳐形总目 软骨鱼类 全头亚纲 鱼类 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 硬骨鱼类 肺鱼总目 硬鳞总目 辐鳍鱼亚纲等8个总目,(一)软骨鱼系(Chondrichthyes) 软骨;被盾鳞;口腹位;肠中具螺旋瓣;鳃隔发达,鳃裂一般5对,直通体外,无鳔;体内受精,雄体有鳍脚,卵生或卵胎生;歪尾

35、,血液中保存大量溶解的尿素。我国约分布有190种软骨鱼类。,(二)硬骨鱼系 (Osteichthyes) 硬骨,体被骨鳞,少数被硬鳞或无鳞;口多端位,肠中不具螺旋瓣;鳃隔退化,具骨质鳃盖;皮肤粘液腺发达;多正尾;多数具鳔;多数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发育经变态。,主要特征,软骨鱼系共分两个亚纲,即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1)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两鳃瓣之间的鳃间隔特别发达,甚至与体表相连,形成宽大的板状,故名板鳃类,鳃裂57对,不具鳃盖。口位于头部吻的腹面,宽大而横裂,亦有横口鱼类之称,大多数眼后有喷水孔1个。皮肤鳍条为角质鳍条,歪尾形,不具鳔。输卵管前端开口于体腔。具泄殖腔,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本纲现存鱼类有鲨目和鳐目。,1)侧孔总目Squa1ifomes鲨又叫鲨鱼或鲛,是本目的统称。为一群比较凶猛的大型食肉型软骨鱼类,共分14科,约有250300种,我国海域中约有130多种,最大的鲸鲨体重可达5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