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
2、发。【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
3、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设计意图:在师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理解重点字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
4、,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汇报板书:(一)1.谦虚 2.求实 3.勤奋3.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这两部分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两部分所蕴含的学习上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可谓一举两得,】四、拓展。学习了这两部分,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进行指导五、作业1.
5、背诵这两部分。2.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设计意图:拓展这个环节,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文意。3.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谁来说说论语三则的意思?2.朱熹的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篇文章。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夯实基础,并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师补充
6、:恒:恒心 自足:自我满足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试着解释意思。【设计意图:以自学为主,通过自学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细读课文,深入把握。1.默读课文,思考: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生读课文,总结并汇报:板书:有志 有识 有恒2.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生总结,汇报板书:有志-不甘为下流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3.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加以引
7、导,生汇报板书: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降低文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四、再读文章,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生畅所欲言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六、作业背诵这三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三篇文章的意思。【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扩大眼界,扩大积累。】谦虚一 求实勤奋心到 古人谈读书 二 眼到口到有志-不甘为下流 三
8、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从正反两方面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加以论证【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2.在教学中,我还通过抓重点词句,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论语的其他几则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同学的指导不够详细,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
9、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教育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合同
- 商业建筑设计与施工监理合同
- 开场热舞活动方案
- 开封图书馆新年活动方案
- 开展踏青摄影活动方案
- 开展领导宣讲活动方案
- 开业游玩活动方案
- 开工礼仪活动方案
- 开展健身活动活动方案
- 心里拓展游戏活动方案
- 医共体医保管理工作制度
- 顾问销售培训课件
- 储量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 2025年经济学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暨选考意向导引卷历史学科试题(原卷版)
- 贵州省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2025年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DB31/ 638-2012铸钢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肾肿瘤超声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