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x_第1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x_第2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x_第3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x_第4页
第二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领先世界,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领先世界,宋代人均GDP达2280美元,宋代占世界GDP的65%,有80%的说法,是中国历史最丰富的王朝。 清朝康干盛世的1750年,即清朝干隆十五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32%,几乎1/3的1830年,即清道光10年,在鸦片战争发生的10年前,中国从康熙盛世的顶端衰退,但GDP仍占世界总量的29%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引领世界的条件是? 1 .获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2 .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3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善4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5 .生产组织

2、的小型化(个人农耕)6.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7 .土地制度的变化适应(国有私有租佃制),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征1 .国际地位:长期领先2 .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1.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从经济采集到经济栽培2 .地域差异:南稻北粟3 .标志特征:五谷六畜(菽稻麦麸稻稻稻稻麦麸麻)、精耕细作、【概念】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1)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2)生产工具的持续改善(3)水利设施的持续完善(4)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个人农耕),概述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趋势,1 .农具的材质2 .农具的种类3 .农具的种类4 .生产技术、石头、木器到

3、铁器借助牛力, 自然力从单一到丰富日益完善、进步,概括了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特点;1 .历史悠久的大禹治水2 .生产力从自然依存到人工工程的推进3 .黄河的管理是重点4 .政府机关5 .土地方便,区域特色6 .农书总结经验。 从工具、土地、耕作、水利、模式方面概括春秋战国时代的“农业革命”。 1、工具:木器石器铁器牛耕; 2 .土地:土地共有土地私有3 .耕作:集体耕作个体耕作; 4 .水利:依靠自然人工工程5 .模式:刀耕种精耕细作。 列举了图像识别突破点、图像识别突破点、都江堰的重大社会价值:洪水灌溉请创造天府、设计科学至今仍在使用、旅游资源不堪收获、运河、白渠、运河、渠道、下水道、小农经济

4、条件、特点、优点、缺点(一)条件: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2)特征:家庭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优点:稳定性和积极性,负担国家税务的服务,精耕细作,(4)缺点:规模狭小(分散),分工简单(封闭),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落后),教科书第6页“考虑阅读”第2、3句:多年辛苦,负担沉重的第4、5句:非常脆弱对于商品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拥有一定的土地,【重点突破】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区别(2014福建文综合13 )明、清皇帝每年春天举行祭祀仪式。 透析得到的核心情报是() a皇室祭祀的盛大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达到c的以农为基础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

5、荣昌盛,c,(2012海南单科卷1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的周天子亲率服从耕作,被称为“藉田”。 三月王妃的亲率由妃子举行采桑养蚕仪式,被称为“亲蚕”。 此后,历代皇帝、皇后反复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以后代被严格实践的b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非常慢的c重农制商从周代开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2009福建文综合14 )古代有“福建人以海为田”的说法,这个说法是福建人(福建文综合14 )。 a临海的居住方式b强调围海的c,(2012广东文综卷12 )有学者认为商代可能出现牛耕,对他来说最有利的证据是()从a商代遗迹出土了牛骨b诗经中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兜耕字伯牛,名字是耕,牛二字d字学者是甲骨家家户户守住村子的工作,白头偕老不出门。 诗中的描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b,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着特征。 你通过材料摘要用什么样的方面来表现这个特征呢?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