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_第1页
孟子见梁惠王_第2页
孟子见梁惠王_第3页
孟子见梁惠王_第4页
孟子见梁惠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8/5,1,孟子见梁惠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020/8/5,2,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2020/8/5,3,“为往圣继绝学”私淑弟子 孟子虽然没能倾听孔子教诲,却凭借“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私淑弟子的身份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推行仁义

2、之道。当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迅速确立霸主地位,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霸道”时,孟子却独树一帜,举起了“王道”大旗,虽然二者都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但毕竟“霸道”的效果来得快且明显,而“王道”却要贯彻仁义精神等很长时间。所以,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孟子有点儿不识时务。与孔子当年游学各国的命运一样,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但他从不怨天尤人,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后来也如孔子一样退隐,并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以德性和言论安身立命。,2020/8/5,4,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

3、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梁惠王上下;2、公孙丑上下; 3、滕文公上下;4、离娄; 5、万章上下; 6、告子上下; 7、尽心上下。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核心是“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2020/8/5,5,孟子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2020/8/5,6,性善说: 人性本善,成为“仁政说”的基础。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

4、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认为:四端与生俱来,人人都是相同的,未能成为善人,不是人性本质有什么差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以致逐渐失去本性。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因此,“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2020/8/5,7,仁政说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说:“民

5、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2020/8/5,8,道德伦理,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仁、义、礼、智。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

6、范。,2020/8/5,9,孟子人生三乐,孟子说“人生有三乐也,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父母亲都健在,兄弟都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一种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我心无愧于天地,这是人生的第二乐。“得天下英才而教授之,人生三乐也”,能够得到天下英才来教育,这是人生的第三种快乐。,2020/8/5,10,孟子时代的社会现实,“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是一幅活脱脱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景象。“庖有肥肉,廊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大概。君主自己过着奢靡的生活,消耗了大量的

7、财富,不知道体恤百姓的痛苦,和野兽们差不多,都在吞食老百姓的血肉啊! 责任:“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2020/8/5,11,以义治国,何必言利,【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020/8/5,12,【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

8、:“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

9、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2020/8/5,13,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答案:充分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贵精神。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孟子的精神人格,2020/8/5,14,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国界,在熠熠生辉!,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2020/8/5,15,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王宫,游说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

10、王认为实行仁政实在是太难而且也太飘渺了,就干脆说:“我不行,因为我有个毛病,我贪财”。孟子不以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劝道:“你贪财不要紧,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你能以自己对财物的喜爱中体会到别的人,老百姓也同样喜爱财物,并且努力在满足自己贪财欲望的同时,让老百姓也富裕起来,也满足他们对财物的需求,那就是行仁政了”。齐宣王还是很犹豫,又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好色”。孟子回答到:“当年的圣人太王宣父也好美色,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大圣人。可见善好美色也不能成为不行仁政的藉口。只要你自己好美色的时候想到老百姓也喜好美色并在满足自己好色愿望的同时也满足老百姓对美色的喜好,那也是在仁政了”。 朱熹孟子集注说

11、:“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麽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君子爱利,取之有道;君子爱色,纳之以礼。,孟子对“利”的观点,2020/8/5,16,论辩特色,1.讲求章法 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破对方的观点 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2.善于铺排,2020/8/5,17,与民同乐-其乐无穷,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

12、,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2020/8/5,18,【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

13、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2020/8/5,19,父母官的职责-民本思想,【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

14、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2020/8/5,20,【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

15、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2020/8/5,21,其实,儒家并非如法家般是济世之急的学问,而是长治久安的学问。一个在本,一个在标,是一目了然的。但是战国乱世,群雄并起,是需要先治标然后才能治本的,所谓救亡图存,人人都在为国土争斗,胆颤心惊过纷乱日子时,需要法家来出谋划策,将一个或几个君王推向强盛,最后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只有这样,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儒家思想方能显出再次展现出来,滋润万物。 孟子之所以明知不通,却百般说服君王,实际上也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16、学圣贤之道,却不入世,不加以推行,那儒家就不成其为儒家,孟子也不成其为亚圣。如果孟子如庄子般推崇自然,超然物外,那就是道家之思维了。 同时,孟子那种屡次遭遇坎坷,却仍然坚守正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发扬。,2020/8/5,22,孟子经典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2020/8/5,2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

17、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2020/8/5,24,(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020/8/5,25,(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

18、,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2020/8/5,26,(21)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2020/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