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_第1页
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_第2页
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_第3页
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_第4页
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 核磁共振,(1) 1H-NMR的基本原理 (2) 1H-NMR的化学位移 (3)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4) 积分曲线与质子的数目 (5) 1H-NMR的谱图解析 (6) 13C-NMR谱简介(自学),NMR是由磁性核受幅射而发生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是1H核的NMR,可用PMR或1H NMR表示。 NMR给出的信息(高P162图7-7): 化学位移:各种结构的1H、13C有不同的化学位移,对结构敏感。(有点像IR中的特征吸收) 磁性核附近的取代情况及空间排列:通过偶合常数J和自旋自旋裂分来判断。(IR谱中没有) 核磁共振谱中的每一个峰都有归属! 峰面

2、积(积分高度): a. 用于结构分析:各种化学环境相同的核(1H)的个数; b. 用于成分分析:由特征峰定量。,(三)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1H-NMR的基本原理,(甲) 原子核的自旋 (乙) 核磁共振的条件 (丙) 核磁共振仪,(甲) 原子核的自旋,1H核带一个正电荷,它可以像电子那样自旋而产生磁矩(就像极小的磁铁)。,在外加磁场(HO)中,质子自旋所产生的磁矩有两种取向: 与HO同向或反向,对应于或两个自旋态。,1H核自旋能级分裂及其与H0的强弱有关:,(乙) 核磁共振的条件,根据量子化学,有:,磁旋比;h

3、普朗克常数;H0 外加磁场强度。 如果用一个处于射频范围的电磁波照射处于H0中的1H,当电磁波的频率射恰好满足,DEh ,时,处于低能级态的1H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态,发生核磁共振。,发生核磁共振时,必须满足下式:,式称为核磁共振基本关系式。 可见,固定H0,改变射或固定射,改变H0都可满足式,发生核磁共振。 但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后一种方法。,(丙) 核磁共振仪,a. 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根据,连续改变RF或H0,使观测核一一被激发。,扫频:固定H0,改变RF; 扫场:固定RF,改变H0(操作更为方便)。 连续波仪器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因而有被PFT仪器取代的趋势。 B b.

4、脉冲付里叶变换(PFT)核磁共振谱仪 采用射频脉冲激发在一定范围内所有的欲观测的核,通过付里叶变换得到NMR谱图。 PFT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工作效率。,(高P161图7-5),(2) 1H-NMR的化学位移,什么是化学位移? (甲) 化学位移的来源 (乙)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丙)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电负性 各向异性效应 氢键,(2) 1H-NMR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由于化学环境不同所引起的NMR信号位置的变化。 化学位移常用表示。 例如: 乙酸苄酯的NMR谱图。 其分子中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会在NMR谱图中出现三个峰。,(甲) 化学位移的来源,有机

5、化合物分子中的氢核与裸露的质子不同,其周围还有电子!各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核,其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也不同。 在H0作用下,核外电子的环流运动会产生一感应磁场H感应。而H感应的方向总是与H0相反,用化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核外电子的存在使1H核受到了屏蔽作用。1H核真正感受到的磁场强度H实为:,在真实分子中,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这里是屏蔽常数。 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因其周围电子云密度不同,裸露程度不同,其值也不同,从而发生核磁共振的H0不同。这就是化学位移的来源。 所以,化学位移也可定义为由于屏蔽程度不同而引起的NMR吸收峰位置的变化。,(乙)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在实际测量中,化学位移不是以裸露的

6、1H为标准,而是以某一标准物为标准,测得样品共振峰与标准样共振峰的距离。以表示:,样品样品的共振频率;标样标准样的共振频率; 0 仪器的工作频率;乘106是为了读数方便。 标样TMS((CH3)4Si)。其分子中只有一种1H,且屏蔽作用特大,在高场出峰。 一般有机物的0,在TMS的低场(左边)出峰。,例:在60MHz的仪器上,测得CHCl3与TMS间吸收频率之差为437Hz,则CHCl3中1H的化学位移为:,常见的各种1H的化学位移如下:,(丙)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i) 电负性 YH中Y的电负性越大,1H周围电子云密度越低,屏蔽效应越小,值越大,越靠近低场出峰。 例1:,例2:,(ii)

7、各向异性效应,实验数据:,Why?,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双键及叁键上的质子也有各向异性效应:,(iii) 氢键,氢键有去屏蔽效应,使质子的值显著增大。但原因不明。 例:PhOH中酚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与浓度的关系:,此外,Van der Waals效应、质子交换、温度、溶剂及溶液浓度等也对化学位移有影响。,(3)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甲) 自旋偶合的起因 (乙) 偶合常数 (丙) 磁等性质子和磁不等性质子 (丁) 一级谱图和(n+1)规律,(3)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甲) 自旋偶合的起因 以1,1,2三溴乙烷为例。 (链接图),峰的裂分是由于质子自旋偶合而引起的

8、。 相邻碳原子上氢核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偶合。,CHBr2-CH2Br中质子的偶合及峰的裂分:,a b,(乙) 偶合常数,偶合常数反映两核之间自旋偶合作用大小的量度,用J表示。 J常常等于两裂分峰之间的裂距,一般在20Hz以下。 偶合常数也是重要的结构信息。例如:,偶合常数的特点: J与H0无关。不同H0作用下或不同场强的仪器测得的J值相同。 两组相互干扰的核J值相同。 例如,CH2ClCHCl2中三重峰间裂距等于二重峰间裂距。 在复杂体系中,J裂距!解析图谱时,需进行繁杂的计算以求得和J。,(丙) 磁等性质子和磁不等性质子,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的核。 磁等价核:值相同,而且组内任一核对组

9、外某一磁性核的偶合常数也相同。 磁不等价核:化学等价,但对组外磁性核的偶合常数不同。,例:,可见:化学不等价的核,磁不等价; 化学等价的核,可能磁等价,也可能磁不等价!,(丁) 一级谱图和(n+1)规律,一级谱图:满足((/J)6)条件的谱图。 化学位移之差; J 偶合常数。 (n+1)规律一个信号被裂分的数目取决于相邻碳上1H的数目,如果相邻碳上有n个氢,则该信号被裂分为(n+1)重峰。裂分峰强度比符合二项式展开系数比,可由巴斯卡三角形求得。, 相互偶合的两组峰的外形特点是“中间高,两边低”; 等价质子间不发生峰的裂分。 例如:CH3CH3的NMR只有一个单峰。 ClCH2CH2Cl的NMR

10、只有一个单峰。 (n+1)规律只适用于一级谱((/J)6)。,注 意:,例1:CH3CH2CH2NO2的NMR谱。,通常,只有相邻碳上1H才相互偶合。,例2:CH3CH2OH的NMR谱。,1,1,2-三溴乙烷,(4) 积分曲线与质子的数目,积分曲线的高度与其相对应的一组吸收峰的峰面积成正比,而峰面积与一组磁等价质子的数目成正比。 以乙醇的NMR为例。,(5) 1H-NMR的谱图解析,(甲) 解析步骤 谱图中有几组峰?几种氢? 各种氢核的个数? 各峰的归属? 常见结构的化学位移大致范围: (见表格),(乙) 解析实例,例1:C3H7Cl的NMR。,例2:下列谱图是否 的NMR?,所以,该图是2,

11、3,4-三氯苯甲醚的NMR。,3.9(单峰) -OCH3,6.77.3 苯环氢,苯氢,与氧原子相 连的甲基氢,例3:下图与A、B、C哪个化合物的结构符合?,例4:芳香酮C8H7ClO的NMR谱。,(连在羰基上),例5:指出C6H5CH2CH2OCOCH3的NMR谱图中各峰的归属。,(苯氢),(与氧原子相连 的亚甲基氢),(与羰基相连 的甲基氢),(6) 13C-NMR谱简介,早期的13C谱只能采用多次连续扫描迭加法。 其原因有: 13C的天然丰度低,(13C为1.1%,1H为99.98%) 13C的磁旋比小:,当H0相同时,, 没有PFT技术的支持。,所以:,由于13C1H偶合,早期13C谱的

12、谱形复杂,不易解析。直到1965年,13CNMR技术上的一大突破质子宽带去偶技术的应用,才使13C谱的研究得以蓬勃发展。 PFTNMR仪的出现,使实验效率大为提高,灵敏度大为改善。 今天,13C谱已经成为有机化学家的常规分析手段。,13C谱的特点, 灵敏度低,分辨力高; 谱图容易解析; 可直接观测不带氢的官能团; 常规13C谱不提供积分曲线等定量数据。,(甲) 13C-NMR的化学位移,内标:TMS。以其中的13C核的化学位移为标准。 变化范围:0250ppm。 各种常见的13C核的化学位移如下:,(乙) 13C-NMR的谱图,采取不同的去偶技术,可得到不同的13C-NMR图谱。 常见的有宽带

13、去偶谱、偏共振去偶谱、DEPT谱等。 下图是2,2,4-三甲基-1,3-戊二醇的13C 的宽带去偶谱:,本章重点:, 红外光谱与有机分子结构的关系,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P156表7-2),红外光谱的解析; 核磁共振谱与有机分子结构的关系,化学位移及n+1规律,核磁共振谱的解析。,乙醇,乙酸苄酯,核磁共振仪,(四 ) 紫外光谱 (Ultra Voilet Spectroscopy),(1) 紫外光谱图 (2) 基本原理 (3) UV图谱的解析,(四 ) 紫外光谱 (Ultra Voilet Spectroscopy),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于有机分子在入射光的作用下,发生了价电子的跃迁,使

14、分子中的价电子由基态E0跃迁到激发态E!。 分子的结构不同,跃迁电子的能级差不同,从而分子UV吸收的max不同;另外,发生各种电子跃迁的机率也不同,反映在紫外吸收上为max不同。 因而可根据max和max了解一些分子结构的信息。,真空紫外区波长范围在200nm以下的区域。 真空紫外区对普通有机物的结构分析的用处不大。 普通紫外区波长范围在200nm400nm之间的区域。 普通紫外区对有机物结构分析的用处最大。共轭体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在此区域内有吸收,是紫外光谱讨论的主要对象。 可见光区波长范围在400nm400nm之间的区域。 可见光区与普通紫外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光源不同,普通紫外区

15、用氢灯,可见光区用钨丝灯。,(1) 紫外光谱图,横坐标波长,以nm表示。 纵坐标吸收强度,以A(吸光度)或(mol吸光系数)表示。,当电子发生跃迁时,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分子振、转能级的改变,加之溶剂的作用,一般UV谱图不会呈现尖锐的吸收峰,而是一些胖胖的平滑的峰包。在识别谱图时,以峰顶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max和最大摩尔吸收系数max为准。 有机化合物UV吸收的max和max在不同溶剂中略有差异。因此,有机物的UV吸收谱图应标明所使用的溶剂。,(2) UV基本原理,(甲) UV光谱的产生 (乙) UV术语 (丙) UV吸收带及其特征 (i) R带来自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ii)

16、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iii) B带来自德文Benzienoid(苯系)和E带来自德文Ethylenic(乙烯型),(2) UV基本原理,(甲) UV光谱的产生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有机分子的分子轨道按能级不同,分为成键、非键和反键轨道;成键轨道或反键轨道又有键和键之分。各级轨道能级如图所示:,通常有机分子处于基态,电子填入成键或非键轨道。但有机分子吸收UV后,则受激变为激发态,电子进入反键轨道。 由图可知:可能的电子跃迁有6种。但实际上,由跃迁能级差和跃迁选律所决定,几乎所有的UV吸收光谱都是由跃迁或n-跃迁所产生的,且n-跃迁一般都是弱吸收(100)。,(乙) UV

17、术语,(a) 发色团 引起电子跃迁的不饱和基团。一般为带有电子的基团例如 :,由于不同的有机分子所含有的发色团不同,组成它们的分子轨道不同,能级不同,发生价电子跃迁的能量不同,故max是UV用于结构分析的主要依据。,(b) 助色团,本身并无近紫外吸收,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常常要影响max和max的基团。例如:,特点:助色团一般是带有p电子的基团。例如:,(c) 红移与蓝移 红移由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的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蓝移由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的max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d)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使最大吸收强度(max)的效应。 减色效应使最大吸收强度(max)的效应。

18、,(丙) UV吸收带及其特征,(i) R带来自德文Radikalartig(基团) 起源:由n-跃迁引起。或者说,由带孤对电子的发色团产生。例如:,特点: max270nm,max100; 溶剂极性时,max发生蓝移。,R带举例:,(ii)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起源:由-跃迁引起。特指共轭体系的-跃迁。 K带是最重要的UV吸收带之一,共轭双烯、,不饱和醛、酮,芳香族醛、酮以及被发色团取代的苯(如苯乙烯)等,都有K带吸收。例如:,特点: max 210270nm,max10000; 溶剂极性时,max不变(双烯)或发生红移(烯酮)。,(iii) B带和E带,起源:均由苯环的-跃迁引起。是苯环的UV特征吸收。 特点: B带为宽峰,有精细结构 (苯的B带在230270nm) max偏低:2003000 (苯的为215); E1带特强,(max 10000) ; E2带中等强度,(2000max 10000) 苯环上引入取代基时,E2红移,但一般不超过210nm。如果E2带红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