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64-X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pt_第1页
GB50164-X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pt_第2页
GB50164-X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pt_第3页
GB50164-X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pt_第4页
GB50164-X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2012-05-01实施 本标准是GB50164-92版的修订本 讲师:,一、总则,1.目的: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原因: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表观密度2000-2800kg/m3) 混凝土质量控制含现浇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但一些特殊专业工程除外,建设行业一般混凝土都适用。 3.与相关标准的关系: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

2、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环境确定。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的有关规定。 实质本条讲了三个问题:一是选用水泥的原则:按设计,施工要求,工程环境。二是不同工程要求宜采用的水泥品种。三是相关水泥的现行国家标准。须注意的是要注意标准的发行年号,现行指最新的。,水泥质量主要控

3、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有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还有水化热。 如何控制:以出厂检验报告为依据。 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宜采用新型干法窖生产的水泥;(稳定性好),b.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标准要求) c.生产混凝土时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水泥温度过高时拌制混凝土影响混凝土性能) 2.粗骨料 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的规定。,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

4、度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粗骨料在应用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 b.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粒径的规定: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混凝土实心板,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直径不宜小于31.5mm;(与GB50204要求一致) c.对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d.对于

5、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且不应大于8%;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5%和0.2%; e.对粗骨料或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粗骨料。,3.细骨料 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混凝土用海砂应符合现行行标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2010的有关规定。 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

6、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海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包括上述要求外,还应包括贝壳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含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细骨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且300m筛孔的颗粒通过量不宜少于15%; b.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 c.对于高强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范围之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 d.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

7、0.06%和0.02%; e.混凝土用海砂应经过净化处理; f.混凝土用海砂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贝壳含量应符合规定。(见规范表2.3.3-1)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g.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应符合规定。(见规范2.3.3-2表) h.不宜单独采用特细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混凝土; i.河砂,海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试验;人工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砂。,在我区除了e、f、g三款基本不存在外,h款、i款要引起重视,对粗、细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性能,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这也是新

8、版GB50164-2011版与原版GB50164-92版的不同之处。 4.矿物掺合料 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灰,粒化等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各种矿物掺合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有关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矿物掺合料的应用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b.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c.矿物掺合料宜与高效减水剂同时使用; d.高强混凝土

9、或有坑渗、抗冻、抗腐蚀、耐磨等其他要求的混凝土,不宜掺用低于级的粉煤灰;,e.高强混凝土、有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当需采用硅灰时,不宜采用二氧化硅含量小于90%的硅灰。 5.外加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防冻剂JC 475.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的有关规定。 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外加剂的应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求) b.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效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

10、减水剂;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防冻剂; c.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d.宜采用液态外加剂。,6.水 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水泥胶砂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还应包括碱含量。,混凝土用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b.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刷水。,三、混凝土性能要求,1.拌合物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

11、和施工要求。 规范规定了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方法。(因为相同的方法才能有可比性)规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规定;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表示。 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是采用坍落度。因一般工程均采用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或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0-150mm),所以只介绍坍落度。 规范规定了各种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划分等级及允许偏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坍落

12、度设计值允许偏差),混凝土拌合物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设计值不宜大于180mm. 泵送高强度的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600mm。(稠度用扩展度表示)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混凝土拌合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离析或泌水。 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时间和混凝土性能要求。 -规定的依据: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原因是在执行这些规定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的含量限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

13、子最大含量 (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宜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含气量,这是指在一般环境条件洗混凝土而言。对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的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可高于此表规定,但最大含气量宜控制在7.0%以内。 2.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为抗压强度、轴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

14、、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等级划分是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这个概念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界定的。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确定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进行检验评定,并应合格。,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耐久性能、长期性能的控制是以满足设计要求为目标的。长期性能指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混凝土的长期性能、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方法: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

15、-2009。 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用氯离子迁移系数(RCM法)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 注:混凝土龄期应为84d,b.电通量法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 注:混凝土龄期宜为28d,当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与矿物掺合料之和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时龄期可为56d。,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等级划分 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等级划分,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按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评定,并应合格。 大家注意: b.等级代号与混凝土耐久性水平推荐意见对应关系。,四、配合比

16、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有关规定。,JGJ55-2011实施日期是2011年12月1日。原版本是2000年版。新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与2000年以后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增加并突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规定;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和强度标准差;修订了混凝土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称水灰比)计算公式中的胶砂强度取值及回归系数;增加了高强混凝土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增加了强制性条文。,2.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强度以及其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强调配

17、合比设计不仅是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还要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前面已经讲了 要控制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这要通过配合比来进行控制。 3.对首次使用,使用时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 b.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 c.混凝土强度设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d.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使用前进行配合比开盘鉴定是不可省略的,是验证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行为。,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是指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等指标应相同。如水泥是指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

18、同批次的产品。 4.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五、生产控制水平,1.混凝土工程宜采用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生产,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交付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混凝土生产控制水平可按强度校准差()和实测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组数的百分率 (P)表征。 3.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式中:混凝土标准差 :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组数,n值不应小于30,数值均应精确0.1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4.实测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值组

19、数的百分率(P) 按 计标,且P值不应小于95%。 P:统计周期内达到强度标准值组数的百分率, 精度0.1%,n。:统计周期内达到强度标准值的试件组 数。 5.统计周期的规定: 预拌搅拌站和预制构件生产厂的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施工现场搅拌站的统计周期可根据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本章建立了混凝土生产控制水平的参数,统计周期。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是按全国范围统计的标准差数据来确定的。,六、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1.一般规定 混凝土生产施工前应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案,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强制性条文) 原因:运输施工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加水,会严重影响混凝土

20、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对工程质量危害极大。所以必须严禁加水。当然也可说是针对工程实践常有发生加水的个案。(92年版本中无此规定),2.原材料进场 控制原材料质量是生产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第二章介绍了原材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这章介绍控制采用的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等,外加剂产品应有使用说明书。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本标准第7.1节的规定进行进场检验。,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能用于混凝土工程;出厂超过3个月(硫铝酸盐水泥45d)应进行复检

21、,合格方可使用。 粗、细骨料堆场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环境保护的规定;粗、细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入杂物。 矿物掺合料存储时,应有明显标记,不同矿物掺合料与水泥不得混杂堆放,应,防潮防雨,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3个月时,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 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封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原材料进场控制的重点是检查合格证明

22、文件,无证明文件者不 进场,要注意合格证明文件的齐全、有效。 3.计量 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检。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1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规定如下: (按质量计,%) 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1次,与GB50204规定基本一致,GB50204检验数量规定是:每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大家注意:在原版GB50164中水、外加剂允许偏差是2,但因水、外加剂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所以提高了拌合用水和外

23、加剂的计量控制水平。 原材料计量,应根据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的称量。 4.搅拌 混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机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搅拌时原材料投料的顺序以及顺序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要求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要求。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下表采用。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注:搅拌高强度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 当延迟;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 长30s; 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可在搅拌均匀 的情况下适当缩短搅拌时间; 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指全部材料装入 搅拌筒,到开

24、始卸料为止。,同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性应符合以下规定: a.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b.混凝土稠度两次测量的差值不大于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的绝对值。列表如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 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宜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也可同时加热骨料的方法提高拌合物温度,当拌合用,水和骨料加热时,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拌合用水个骨料的最高加热温度() 当骨料不加热时,拌合用水可加热到6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热水进行搅拌,然后再投入胶凝材料共同搅拌。(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5.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

25、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并应按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广泛采用搅拌罐车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的主要运输工具。 当采用机械翻斗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应平整。 如大的工程项目,现场建有搅拌站,可采用机械翻斗车运输,但如果导读颠簸,,容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故对道路平整有要求。 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料时,搅拌罐车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其目的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符合要求(5) 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 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当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但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

26、确定的预案。这是针对工程实践,经常有因施工现场施工组织不力,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而导致压车,或因交通原因延误运输时间产生的现象,而提出的解决措施,但关键问题是确定掺加适量的减水剂并搅拌均匀以改善拌合物稠度。适当的量是应经过试验来确定的,只就是预案的含意。,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TGT/T10的有关规定。 这是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和不留施工缝的结构混凝土的必备条件。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要求:不宜大于90min,6.浇筑成型 先检查并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GB50204

27、的有关规定,并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接缝的密合情况,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不漏浆。 其实在GB50204中将此环节是划分成若干检验批来进行过程控制的,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控制模板支撑,钢筋安装等各工序的质量。,浇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内及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土、垫层、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宜选择晚间或夜间浇筑混凝土;现场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作浇水降温工作(不得留有积水)并宜采取遮挡措施避免阳光照射金属模板。 标准限制的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入模过高时,对混凝土硬化过程有影响,加大了控制难度,所以应避免高温

28、条件浇筑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保温。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过低,对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发展不利、混凝土易被冻伤。这两点实质是对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这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目标。 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最小内径宜为: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分别为25mm及40mm时,输送管道最小内径分别为125mm及150mm。 混凝土输送泵的泵压应与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匹配,输送管道应支撑稳定,不漏浆。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施工现场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 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泵送混凝土在同一

29、时间段交替浇筑时,输送管道中的混凝土不得混入其他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同一时间段控制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混凝土的要求。在工程实践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低级错误) 当浇筑混凝土时,拌合料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0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目的是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这是控制拌合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采用辅助设备的原因。 如何控制竖向尺寸较大的结构,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宜控制在300-350mm;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清水混凝土浇筑可多安排振捣棒,边浇边振捣,宜连续成型。这样有利形成质量均匀,颜色一致的

30、混凝土表面。要控制分层厚度,是因厚度过大不利振捣,影响混凝土质量。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布料点应结合拌合物特性。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布料点下料间距,避免自密实混凝土流动距离过远,影响混凝土自密实效果。,振捣方式与振捣时间的控制:应按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方式选择。 混凝土振捣宜选用机械振捣。一般无特殊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进行振捣;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可表面振动成型。竖向薄壁且配筋较密的结构或构件可采用附壁振动器进行振捣。总之选用振捣设备要按工程特,点,选用适宜的机械,但要注意不同的振捣设施对模板稳定性的要求

31、也不完全相同。 振捣时间控制。要按拌合物稠度,振捣部位的不同情况控制在10s-30s内。判断振实的原则是拌合物表面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逸出。 大家可以从以上三条注意到。实质、是对内容的完善。是讲清适当的振捣方式。是振捣时间可以 从混凝土振捣这一个施工环节控制标准谈振捣方式,谈,振捣时间,所有的质量控制都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之中,工程的失误往往是微小过程的失误,累积而形成工程质量隐患,隐患的叠加造成质量事故。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控制。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非常重要,尽早完成浇筑有利于浇筑成型各方面的操作。,标准规定的延续时间(m

32、in) 7.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日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 养护方法; b.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 c.模板和保温层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 20时拆模,拆模后混凝土应及时覆盖, 使其慢慢冷却; 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 方可撤除养护措施。,七、混凝土质量检验,第六章第二节谈了在生产混凝土拌合料时对原材料要进行质量控制,但对原材料的检验批量未作规范,本章对原材料的检验批量按相关产品标准作出了规定,同时也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检验,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作出规定。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验 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