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复习考试_第1页
排水工程复习考试_第2页
排水工程复习考试_第3页
排水工程复习考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排水体制系统1、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 P192、排水体制: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即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 193、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废水排放口4、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P19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P19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

2、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特点: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雨天时,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完全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合流于一条管渠,全部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特点:卫生条件好,在街道下,管道综合也较方便,但工程量大,初期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不便,采用者不多。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分为: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特点: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对城市管渠的一次性投资较大,适用于新建

3、城市。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使之成为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环境,但工程费用较大,目前使用不多。适用于污染较严重地区。5、污水管网系统:排除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管网系统称为污水管网系统6、雨水管网系统:排除雨水的管网系统称为雨水管网系统。7、混合排水体制: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 P20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程序8、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工作程序:明确规划任务,确定规划编制依

4、据。调查收集必须的基础资料,进行现场勘察。在掌握资料与了解现状和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用水定额,估算用水量与排水量,这是确定给水排水工程规模的依据,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才能确定。制定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期限,提出分期实施规划的步骤和措施,控制和引导给水排水工程有序建设,节省资金,有利于城镇和工业区的持续发展,增强规划工程的可实施性,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编制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文件,绘制工程规划图纸,完成规划成果文本。 P25三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

5、序进行布置。 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 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 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四、排水管网布置形式:排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状网,根据地形不同,可采用两种基本布置形式-平行式和正交式。其它的还有截流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9、平行式: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而主干管则与等高线基本垂直。 平行式布置适应于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可以减少管道的埋深,避免设置过多的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10、正交式: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

6、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 正交式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适用于雨水排水系统。大流量干管坡度小,小流量支管坡度大。 P33五、排水工作内容:11、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力计算。 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与设计。 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12、排放系数: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用水,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称为排放系数。13、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即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建筑排放的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水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

7、用水定额的80%-90%计算,即排放系数为0.8-0.9。 P20714、工业废水量定额:一般以单位产值、单位数量产品或单位生产设备所排出的废水量表示。15、污水量日变化系数Kd: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16、污水量时变化系数Kh: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P20817、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Kz=Kd*Kh18、总变化系数Kz的数值主要与排水系统中接纳的污水总量的大小有关。总变化系数Kz的计算:Kz=2.3 (Qd=5) Kz=2.7/Qd0.11 (5Qd=1000)19、

8、生产废水水量比较均匀,日变化系数较小,多数情形下,日变化系数Kd可近似取值为1。20、工业企业生活用水量变化系数,一般车间采用3.0,高温车间采用2.5。 P21021、设计流量: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是设计期限(20-30年)终了时的最大日(或最大班)最大时的污水流量。包括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宜适当考虑地下水渗入量。22、地下水入渗量应当根据测定资料确定,缺乏测定资料时,可按平均日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量的10%-15%计。 P21323、管段:在设计计算时,将污水管网中流量和管道敷设坡度不变的一段管道称为管段。24、管段设计流量:将上述该管段的上游端汇入

9、污水流量和该管段的收集污水量作为管段的输水流量,称为管段设计流量。25、污水管网的节点:每个设计管段的上游端和下游端被称为污水管网的节点。26、在进行污水管网设计时,采用最高日最高时的污水流量作为设计流量。27、节点流量:污水管网的节点流量是该节点下游的一条管段所连接的用户污水流量与该节点所接纳的集中污水流量之和,前者称为本段沿线污水流量,简称本段流量,后者称为集中污水流量,简称集中流量。 P21528、设计充满度:在一个设计管段中,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对于明渠,设计规范规定设计超高(即渠中水面到渠顶的高度)不小于0.2m。29、设计流速: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

10、度相对应的水流平均流速称为设计流速。30、最小设计流速: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产生淤积的流速。这一最低设计流速的限值与污水中所含悬浮物的成分和粒度有关,与管道的水力半径和管壁的粗糙系数有关。污水管渠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P22030、采用较大的管径,可选用较小管道坡度。31、在居住区和厂区内的污水支管最小管径为200mm,干管最小管径为300mm。在城镇道路下的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mm。32、最小设计坡度: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管道坡度称为最小设计坡度。管径相同

11、的管道,因充满度不同,其最小坡度也不同。当在给定的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越小。规范规定最小管径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值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P22133、管道埋深: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亦简称为管道埋深。管道埋深是影响管道造价的重要因素,是污水管道的重要设计参数。在实际工程中,污水管道的造价由选用的管道材料、管道直径、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和管道埋设深度等四个主要因素决定。34、覆土厚度:管道的顶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覆土厚度。35、最小覆土厚度:为了保证污水管道不受外界压力

12、和冰冻的影响和破坏,管道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一定的最小限值,这一最小限值称为最小覆土厚度。 P22236、最大允许埋深:管道允许埋设深度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允许埋深。一般在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37、管道衔接时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其二,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38、管道的常用衔接方法有:水面平接、管顶平接、管底平接。39、水面平接一般适于上、下游管道直径相同时,特别是在平坦地区采用,因为这种衔接方法较管顶平接方法要求下游埋深小。40、管顶平接就是设计时使上、下游管道顶部

13、保持等高。管顶平接法一般会使上、下游管道内水平有一定落差,因而不容易产生回水,但下游管道的埋深可能增加,在地面平坦地区会增大管网造价。管顶平接法适于地面坡度较大或下游管道直径大于上游管道直径时采用。41、管底平接即保持上、下游管道底部等高。在特殊情况下,如下游管道地面坡度急增时,下游管径可能小于上游管道,此时应采用管底平接的方法。42、当管道粗糙系数为n=0.014时,对于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2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当设计流量小于9.19L/s时,可以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对于街道下的最小管径300mm,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当设计流量小于33L/s时,可以直接采用最小管径。 P

14、224-22543、降雨量累积曲线:以降雨时间为横坐标和以累计降雨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降雨量累积曲线。44、降雨瞬时强度:降雨量累积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即为该时间的降雨瞬时强度。45、平均降雨强度:将降雨量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量除以该时间段长度,即为该段降雨历时的平均降雨强度。46、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47、降雨历时:在降雨量累积曲线上取某一时间段,称为降雨历时。48、暴雨强度:如果该降雨历时覆盖了降雨的雨峰时间,则上面计算的数值即为对应于该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区间取得越宽,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就越小。49、重现期:重现期是指在多次的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等于

15、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重现期越大,降雨强度越大。重现期的最小值不宜低于0.33年;重要干道、重要立交路口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损失的地区,选用的重现期可达10-20年。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选用0.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选用2-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统一。50、降雨面积: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即降雨范围。51、汇水面积(也称为流域面积):指的是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52、集水时间: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53、地面集水时间:对于雨水管道始端的管道

16、断面,上述集水时间即指地面集水时间,就是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位于雨水管道起始端点第一个雨水口所需的地面流行时间。 P236-24354、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步骤(内容):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划分设计管段与沿线汇水面积。 确定设计计算基本数据。 确定管渠的最小埋深。 设计流量的计算。 雨水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雨水管道的坡度、管径和埋深计算确定出各设计管段的管径、坡度、流速、沟底标高和沟道埋深。 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55、雨水管渠的充满度按满管流设计,即h/D=1,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0.2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等于或大于0.03m的超高。/满流时,管道内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一般明渠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金属管最大流速为10m/s,非金属最大流速为5m/s。56、街区内,最小坡度一般不宜小于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