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的国标与日本JIS标准的区别对照表(检测方法)_第1页
汽车玻璃的国标与日本JIS标准的区别对照表(检测方法)_第2页
汽车玻璃的国标与日本JIS标准的区别对照表(检测方法)_第3页
汽车玻璃的国标与日本JIS标准的区别对照表(检测方法)_第4页
汽车玻璃的国标与日本JIS标准的区别对照表(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玻璃的日本JIS标准与国标的区别对照表(针对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试验场所的条件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环境条件试验之前,试样保持温度及试验时试验装置内的温度或湿度必须符合3.23.19规定:(1)试验场所的温度 2015注(1)JIS Z8703规定的标准状态的温度及允许差值。(2) 试验场所的大气压:0.86102 1.06102 KPa(3)试验场所的相对温度:(6020)%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温度:205大气压力: 8.60104 1.06105 Pa相对湿度:40801. 夹层玻璃、钢化玻璃的厚度与偏差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测定安全玻璃厚

2、度的试验(2)试样:制品及试验片(100100mm,300300mm,1100500mm)做为试样(3)使用器具:JIS B7502规定,目测精度0.01mm的测微仪或是精度不底于0.01mm的测量仪器。(4)流程:使用(3)规定的器具,距试样边缘25mm以内,按大致相等的间隔任意测定几个点的厚度,测定值按JIS Z8401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但是,对于在设计上厚度不均一的制品,测定点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使用符合GB/T 1216规定的千分尺或与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每边的中点,每边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厚度值,测量值作为厚度值,测量值应精确到0.01mm。2. 钢化玻璃碎片状态(测试范

3、围及对应测试后的状态)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钢化玻璃破碎后,碎片状态必须保证安全性的试验(2)试样:取3个平面或单一曲面制品作为试样,取4个多曲面制品作为试样(3)装置及使用器具(3.1)用尖端曲率半径为0.20.05mm的锤或冲头(3.2)用50mm50mm或100mm100mm的计数框(4)冲击点:选择以下冲击点点1:试样的尖端曲率半径最小距边缘30mm的点,左侧右侧均可。点2:试样最短或最长的中心线上距离边缘30mm的点点3:试样的中心点点4:适用于多曲面试样,在试样最长的中心线上,曲率半径最小的点多曲面试样的冲击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但是,点1、点2及点4在图

4、上标示2处,满足上述条件的点可以任意选择一点图2 冲击点的位置(5)流程(5.1)试样破碎后,碎片保持不飞散(5.2)用锤和冲头按图2所示的冲击点位置进行破坏试验。一个冲击点使用1个试样。(5.3)直接观察碎片的状态。以(6)为基准测定对用感光纸感光得到映像进行测定(6)碎片的测定方法(6.1)选择碎片最粗和碎片最细的部分,计算在5050mm的计数框内的碎片个数,但是厚度小于3.5mm的玻璃最多碎片数不足40个时,计算在100100mm的计数框内的碎片个数,计数框边缘的碎片按0.5个计算。(6.2)测定碎片面积大于3cm2的碎片个数及面积(6.3)计算长75mm的细长碎片的个数,并测量其长度。

5、(6.4)测定试样周边达到试样边缘的细长碎片与边缘的角度,及碎片的长度。(6.5)距离玻璃周边20mm及离冲击点中心半径为75mm的圆内,测定对象以外的碎片情况。1.试验目的:评价安全玻璃破碎时碎片引起伤害的可能性。2.装置和器具:使用安全玻璃破碎的工具,如尖头小锤或自动冲头。3.试样:制品4.试验程序将试样放在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第二块试样上,在两块试样之间放上感光纸,并用透明胶带纸沿周边粘牢。感光纸应在冲击后10s内开始曝光并且在冲击后3min内结束。只分析那些线条最深的初始裂纹。冲击点的位置如下:点1:在一个角距边部30mm处(若是不规则形状的安全玻璃取其最尖角)。点2:在中心纸距最近边部3

6、0mm处。点3:在试样的几何中心。当用整块前风窗玻璃制品时,在主视区的中心。点4:对于弯型玻璃制品取其长中心纸弯曲最大的点作为冲击点。冲击其凸面,必要时,也可以冲击凹面。5.结果表达根据感光图上碎片的尺寸、形状和分布状态评价碎片状态。3. 冲击性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测定安全玻璃在飞行小硬物冲击时,最低强度限度和最低粘着性限度的试验(2)试样:试样是使用相同方法制造的大小约300300mm的夹层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平面制品大小约300300mm,曲面制品的平面部分大小接近300300mm的试样。试样个数见表1表1 试样个数种类前车窗前车窗以外,大

7、型特殊汽车的前车窗夹层玻璃A塑玻复合材料104夹层玻璃B64钢化玻璃6有机玻璃12(1) 装置及使用器具(3.1)钢球:质量2272g,直径约38mm表面光滑的钢球(3.2)落球装置。使用从表2所示的高度自然下落的钢球制成的装置参考:允许使用试验结果与该标准值等同的其它试验装置,例如:ISO3537中5.22所规定的“所使用钢球发射装置,其钢球冲击速度允许差值为自然落下速度的1”,表2 落下高度种类使用的部位厚度(mm)下落高度40-2023夹层玻璃A塑玻复合材料前车窗t4.598.5_4.5t5.5109_5.5t6.5119.5_6.5t1210_夹层玻璃B大型特殊汽车的前车窗任意_9夹层

8、玻璃A夹层玻璃B塑玻复合材料前车窗以外的车窗t5.5_55.5t6.5_66.5_7钢化玻璃有机玻璃前车窗以外的车窗及大型特殊汽车的前车窗t3.5_23.5t_2.5(3.3)支持框用图3所示的钢制框架图3 支持框注(4)JIS K6253的A类锥状测定物(2) 流程(4.1)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使用于前车窗时,试验前,试样保证在402及-202的环境温度中放置至少4小时。夹层玻璃B及使用于前车窗以外车窗的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试验前,试样保证放在232的环境温度中至少4小时。有机玻璃试样保证放置在232及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至少4小时。(4.2)支持框水平放置,玻璃外侧面向上(

9、4.3)钢球从表2所示的高度,由静止状态自由下落到试样的中心部分。试样的中心点距离落下点的范围:落球高度6m以下时,应在25mm以内。落球高度超过6m时,应在50mm以内。且,1个试样只限做一次冲击试验(4.4)试样为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时,试验后观察试样有无穿透;膜有裂缝发生时,测定冲击面反面剥离的碎片总重量。试样为钢化玻璃时,观察试样有无破坏发生。试样为有机玻璃时,观察试样有无破断产生。没有新的破断产生时,观察钢球通过试样的孔有无裂口产生。1.试验目的:确定在小钢体冲击下的安全玻璃是否保持某一最低强度和粘结强度2.装置和器具2.1淬火钢球:质量为2272g,直径约为38mm。2.2装置能

10、使钢球从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装置或能使钢球产生相当自由落下速度的投球装置。当使用投球装置时,其最终球速与自由落球最终速度容许偏差为1。2.3试样支架由两个经机械加工的钢框组成,周边宽度15mm,在两个钢框接触面上分别衬以厚度为3mm、宽度为15mm、硬度为邵尔A45度的橡胶垫。下钢框安放在高度约为150mm的钢箱上,试样放在质量约为3kg的上钢框下面。支承钢箱被焊在厚12mm的钢板上,钢箱与地面之间衬以厚3mm,硬度为邵尔A45度的橡胶板。2.4天平:精度为0.05g。3.试样试样的边长300-010mm的正方形平型试验片。4. 试验程序试样应保存在规定的温度下至少4h,然后立即进行试验。将试样

11、放在符合2.3条的试样支架上。试样的冲击面与钢球入射方向应垂直,允许偏差在3度以内。必要时,可将试样夹紧在试样支架上,以确保在试验过程中,试样沿着试样支架内周边上任一点的移动距离不超过2mm。当冲击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钢球冲击点应位于试样中心25mm范围内;当冲击高度大于6m时,钢球冲击点应位于试样中心50mm范围内。钢球所冲击的试样表面应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安全玻璃的外表面。每块试样只允许冲击一次。5. 结果表达评价试样破坏的形式和程度,如果碎片与试样分离,则应分别称取冲击面反侧剥离的碎片的总质量和最大碎片的质量,精确到0.1g。4. 抗穿透性:夹层玻璃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

12、该试验是为了观察前车窗使用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时最低限度耐穿透性的试验(2)试样:制品是用相同方法制造的约300300mm的平面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或从曲面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制品上切取的约300300mm的平面部分做为试样,取6个做为试样。(3)装置及使用器具(3.1)使用质量为226020g,直径约82mm表面光滑的钢球。(3.2)落球装置:用高度至少4m的自然下落的钢球做成的装置。(3.3)支持框为图3所规定的钢制框架(4)流程(4.1)试样在做实验前放置在232的室内保持至少4小时(4.2)水平放置支持框,车玻璃的内侧面向上(4.3)钢球从4m高处,静止状态自由下落到试样表面的

13、中心部分。下落点距离试样中心点的距离在25mm以内。1个试样只限做一次冲击试验。(4.4)观察冲击后5秒内,钢球是否能穿透试样1.试验目的:评价安全玻璃的抗穿透性能。2.装置和器具2.1淬火钢球:质量为226020g,直径约为82mm。2.2装置能使钢球从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装置或能使钢球产生相当自由落下速度的投球装置。当使用投球装置时,其最终球速与自由落球最终速度容许偏差为1。2.3试样支架由两个经机械加工的钢框组成,周边宽度15mm,在两个钢框接触面上分别衬以厚度为3mm、宽度为15mm、硬度为邵尔A45度的橡胶垫。下钢框安放在高度约为150mm的钢箱上,试样放在质量约为3kg的上钢框下面。

14、支承钢箱被焊在厚12mm的钢板上,钢箱与地面之间衬以厚3mm,硬度为邵尔A45度的橡胶板。3.试样试样的边长300-010mm的正方形平型试验片,或从前风窗玻璃制品或其他弯型安全玻璃的最平整部位切取的试验片。如果用前风窗玻璃制品或其它弯型安全玻璃进行试验,应保证在安全玻璃与试样支架之间有良好的接触。4.试验程序试样应保存在规定的温度下至少4h,然后立即进行试验。将试样放在符合2.3条的试样支架上。试样的冲击面与钢铁入射方向应垂直,允许偏差在3度以内。必要时,可将试样夹紧在试样支架上,以确保在试验过程中,试样沿着夹具内周边上不超过2mm。冲击点应位于试样中心25mm范围内。钢球所冲击试样的表面应

15、是安装在车辆上的安全玻璃的内表面。每块试样只允许冲击一次。6. 结果表达如果在冲击后5S内,钢球完全穿透试样,结果就记录为“穿透”;如果钢球仍在试样上部或楔在孔内5s或5s以上,结果就记录为“未穿透”。5.人头模型冲击5.1制品为试样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为了确定在人头模型冲击下,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抗穿透性的程度,并且测试中间膜或塑胶层的粘接性能。确定区域钢化玻璃在受到大于人头冲击力不很多的冲击力作用后,玻璃情况如何。(2)试样:安全玻璃使用于前车窗时,用相同方法制造的约1100500mm的平面或曲面试验片6个或制品4个做为试样。夹层玻璃A使用于前车窗以外车窗

16、时,取制品和用相同方法制造的约1100500mm的平面试验片6个做为试样。(3)装置及使用的器具(3.1)人头模型:质量为100.2kg,构造如图4所示图4 人头模型试验装置及使用器具(3.2)下落装置:人头模型从表2的高度自然下落制成的试验装置。(3.3)试样的支撑台(3.3.1)试验片做为试样时,如图5所示,支撑台由上下两个钢框组成,并且上下框由至少8个螺栓固定在一起。这时,试样距离试验装置的距离为300mm以上。图5 螺栓固定图(3.3.2)制品做为试样时,将硬度70IRHD(6)厚度3mm的橡胶板,粘在木制或树脂制成的支撑台上,并内嵌于固定支持架中与试样的接触宽度约15mm。注(6)相

17、当于JIS K6253的A类锥状测定物参考:IRHD是ISO48所规定的国际橡胶硬度的缩写(4) 流程(4.1)试样是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时,试验前将试样放在温度为232的环境中保持至少4小时。(4.2)试样的支撑方法(a)试验片做为试样时,试样水平放置在下框上,尽量将试样的周边与橡胶板的接触面积均等,试样上面放置上框。要是试样是实车时,车内侧面玻璃做为测试区,人头模型冲击试验时为了不脱离框架,上下框之间用螺栓或油压式螺钉固定。(b)制品作为试样时,试样放置在支撑台上,试样与支撑台周边的接触宽度约为15mm,试样为实车时,取车内侧面作为测试区。(4.3)人头模型从表3所示高度,静止状态自由

18、落下,落到试样表面的中心部分,落下点距离试样中心点的距离为40mm以内。1个试样只限做1次冲击试验表3 人头模型下落高度适用部位玻璃的种类试样的种类人头模型落下的高度(7)前车窗 夹层玻璃A 塑玻复合材料试验片4制品1.5区域钢化玻璃试验片1.5制品1.5(但是,玻璃面积(8)1.2m2以上时为2m)前车窗以外车窗夹层玻璃A 试验片注(7)试样的上表面与人头模型的最下端之间的距离(8)玻璃面积按以下公式计算试样的面积为展开图的最小外接长方形的面积(4.4)观察人头模型下落到试样表面后的试样状态(4.4.1)试样为制品时(a)试样为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测量冲击点距离最近的圆形裂纹中心的距离观

19、察距离冲击点中心60mm以内有无玻璃与中间膜或塑胶层接粘物剥离现象,测量剥离的宽度。测量中间膜裸露的面积 (冲击面上)测量中间膜的裂口长度(b)试样为区域钢化玻璃有无破坏(4.4.2)试样为试验片时(a)试样为夹层玻璃A及塑玻复合材料有无穿透剥离物的大小(b)试样为区域钢化玻璃有无破坏1. 试验目的:评价在钝物冲击下安全玻璃是否具有最低强度或粘结强度。如果需要,试验可在前风窗玻璃制品上进行。2. 装置与器具2.1人头模型:由硬木球体和横梁组成。球体和横梁之间有一由相同材质制成的颈形物连接,在横梁上部有一连接杆,球体下半部套上可更换的毛毡赗,其总重量为100.2kg。2.2装置:能使人头规定高度

20、自由落下的装置或能使人头模型产生相当自由落下速度的投射装置。当使用这种投射装置时,其最终速度与自由落下最终速度容许偏差为1。2.3试样支架:对于平形试验片的支架,由两个经机械加工的槽型钢框组成。钢框的边部尺寸50mm,其中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面,中间衬以宽度15mm、厚度3mm、硬度为邵尔A70度橡胶垫。上、下钢框至少用8个M20的螺栓压紧试验片。施加于M20螺栓的最小扭矩为30Nm。2.4试样:长度为1100502mm,宽度为5005-2mm的平型试验片,或采用制品作为试样。3.试验程序3.1平型试验片的试验平型试验片应保持在205温度下至少4h,然后立即进行试验。将平型试验片安放在2.3条试

21、样支架上的上钢框和下钢框之间。每个螺栓上施加的扭矩,应保证在试验时,试样的移动不超过2mm。试样的平面应与人头模型入射方向垂直。将人头模型提升到规定高度后自由落下,落点必须在试样中心40mm范围内,冲击的表面应是安装到车辆上的安全玻璃的内表面,每块试样只允许冲击一次。3.2制品的试验本试验仅适用于落体高度小于或等于1.5m。将制品自由地放置在支架上,其冲击面应是安装在车辆上时朝向乘客的那一面。支架由一与制品武装一致的钢体构成,支撑面覆盖一层厚3mm,宽15mm,硬度为邵尔A70度的橡胶垫。支架置于一刚性物面上,其间垫一层厚约3mm,硬度为邵尔A70度的橡胶垫。制品表面应与冲击方向垂直。人头模型

22、应落在制品中心40mm范围内。4.结果表达根据不同速度钝物冲击下的试样破坏程度评价安全玻璃的强度或粘结力。对于按3.2条试验的安全玻璃,根据玻璃与中间层的粘结力情况以及中间层撕裂的尺寸、形式评价试验结果。6.耐磨性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为了测试夹层玻璃、有机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在磨损时最低限度的耐磨损性(9)注(9)前车窗在被安装的雨刷金属板或砂石磨损时,设定的玻璃面磨损试验。(2)试样:制品是用相同方法制造的约100100mm的平面试验片,取3个做为试样(3)使用器具(3.1)磨损试验机:锥形的磨损试验机或和以上磨损试验机性能相同的实验装置。图6的磨损机是由转速55

23、75转/分运转的转动台和间距为653mm固定一起的一对圆滑的磨损轮构成。图6 磨损试验机(a) 转动台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平台,各磨损轮给试样施加的压力为4.9N(b) 磨损轮是直径为4550mm,厚度为12.5mm,硬度为725IRHD的橡胶制成的研磨装置,转动方向上不产生振动。参考1.一般使用的磨损轮都是锥形的,符合NO.CS-10F2.硬度72IRHD相当于JIS K6253的A类锥状测定物。(3.2)散光测量仪是由图7所示的光源、积分球和感光部件构成,测定磨损的痕迹使光发生散乱的程度,应具备以下条件。(a) 光源:色温为285650K的白炽灯或是有相同亮度的光源作为点光源(b) 光源部:通

24、过凸透镜得到几乎平行的光束,远离光源一侧插入一个光阑,通过修正将光束限制在直径71mm(c) 感光部:是由光电池、无反射壁及标准反射板构成的积分球图7 散光测量仪(4) 流程(4.1)清洗试样(4.2)在磨损试验前,用散光测量仪测出磨损轮将要做磨损试验的玻璃,间隔相等的4处的雾度,求出平均值(4.3)试样放置在磨损试验机的转动轮上,车外侧或内侧均设置为磨损面进行试验,各磨损轮重量为4.9N,按表4做转动磨损试验表4 磨损轮的转数 单位转数试样的种类车外侧车内侧夹层玻璃1000有机玻璃100100塑玻复合材料1000100(4.4)做完磨损试验后清洗试样(4.5)做磨损试验之后,用散光测量仪测出

25、磨损轮磨损后的玻璃间隔相等的4处的雾度,求出平均值,并且将试样的磨损面放置在光源一侧(4.6)雾度如表5所示,求得测量值,按以下公式计算:全透过率 Tt()T2/T1 100 (1) T4T3(T2/T1)散乱透过率: Td() 100 T1T3 雾度: H()Td/Tt100表5 测定的条件测定值的种类测定的条件试样无反射壁标准反射板入射光量T1无无有试样的全光线透过量T2有无有装置散乱光的量T3无有无装置及试样散乱光的量T4有有无(4.7)磨损后的雾度除以磨损前的雾度,得到磨损值1. 试验目的:确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某一最低限度的耐磨性。2. 装置和器具2.1磨耗仪包括:一个以逆时针旋转的水

26、平回转台及中心夹紧装置,其转速为55r/min-75r/min。两个平行加载臂,各装有一个特制的磨轮,磨轮装在滚动轴承的水平心轴上,可自由旋转;每个磨轮施加500g质量的压力并置于试样上。磨耗仪的回转台应旋转平稳,并保持在一水平面上(距转台周边1.6mm处,水平面偏差不大于0.05mm。当磨轮与旋转着的试样接触时,两个磨轮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在大约30cm2的环形轨迹上沿着曲线对试样施加压磨作用。试样每转一圈爱压磨两次。注:1)磨耗仪可采用美国Teledyne Taber公司的产品,或与之同等性能的仪器。2.2磨轮直径4550mm,厚度12.5mm,由经细筛分选的特种磨料嵌入中等硬度的橡胶中制成

27、。磨轮的硬度为邵尔A725度,在磨轮表面中心线上,沿磨轮直径垂直地施加压力,在等距4个点按GB531测量硬度,在完全加压10s后开始读数。这种磨轮是用来慢磨平玻璃表面的。2.3光源白炽灯,其灯丝包含在1.5mm1.5mm3mm的平行六面体内。加于灯端的电压应使色温为285650K。该电压应稳定在1/1000内。测量电压的仪表应有相应的精度。2.4光学系统由经校正色差的透镜组成。该透镜的孔径不超过焦距(f)的1/20。为了获得基本平行的光束,该光源之间的距离应能调整。远离光源一侧距透镜10050mm处插入一光阑,将光束直径限制在71mm内。2.5测量散射光设备由一光电池和一直径为200250mm

28、的积分球组成。积分球上应有光的入口和出口,入口为圆形,其直径至少是光束直径两倍。根据4.3条所描述的程序要求,积分球的出口装置有一吸光罩或标准反射器,当无试样插入光束中时,吸光罩应将光全部吸收。光束的轴线必须通过入口和出口的中心。光出口孔的直径b应等于2atg4度。a是积分球的内直径。光电池必须装在从入口或标准反射器趋势射来的光不能达到的位置。积分球的内表面和标准反射器内表面应具有基本相等的反射率,并且是无光泽和无选择性的。在所使用的发光强度范围内,光电池的输出必须是线性的,其误差在2以内。该仪器的设计应使积分球内部处于黑暗状态时,电流计显示为零。整套装置定期用雾度标准样板检查。如果用其他设备

29、或方法测定雾度,其结果必须与上述装置所测定的结果进行修正,达到与上述测定结果一致。7. 耐热性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测试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高温下的耐久性(2)试样:制品是用同样方法制造的大小约300300mm的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取3个做为试样,如果是从制品上切下的试验片,该试验片的一条边应是制品的上边的一部分。(3)装置:煮沸槽或恒温槽(4)流程(4.1)试样是夹层玻璃时(a)试样用支架支撑(b)将试样放入沸腾(10)的煮沸槽,尽量垂直放置2小时,但是不要让急速沸腾的水流冲击试样,缓慢加热。注(10)沸腾水的温度为1000-2(c)试样取出后,观察是否满足

30、JISR3211的表15(煮沸后的状态)的条件1.试验目的:评价安全玻璃经受一定时间的高温作用后,其外观质量是否出现变化。2.试验程序:将尺寸300mm300mm的一块或多块试样加热至100,保温2h,然后让试样自然冷却至室温。若安全玻璃的两个外表面均为无机材料,试验时可将试样垂直浸入沸水中至规定时间。注意避免过分的热冲击。若试样切自制品,则试样的一边应是制品一条边的一部分。7. 结果表达根据上述试验观察试样中产生的气泡和其他缺陷。距非切割边15mm,距切割边25mm或距可能产生的任何裂纹10mm内的缺陷,不作考虑。注:1)试样应制品相同的材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做,或直接从制品上切取。若试

31、样的裂纹扩展到混淆试验结果的程度,则该试样报废,再换上另一试样试验。8.耐光性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测试夹层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长时间放置在太阳光下的耐久性。(2)试样:前车窗使用制品的试验区域或用同样方法从试验片上切取的试样是大小约300300mm或约30076mm的平面夹层玻璃,及平面塑玻复合材料或是从制品(曲面制品时取最平整部分)上切取大小约300300mm或约30076mm的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取3个做为试样。将准备的材料按试样所需的尺寸分割,制成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试样。(3)装置及使用的器具(3.1)紫外线照射装置:使用功率为75050W的石英玻璃水

32、银灯,或是使用其它具有相同辐射的温度可以调节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3.2)直接测光器:用3.11的(3.2)所规定的器具(4)流程(4.1)按3.11的方法测定紫外线照射前试样的可见光透过率(4.2)试样放置在455的装置内,试样作为车窗玻璃的外侧面放置在光源一侧,离光源距离为230mm(4.3)保持紫外线照射试样100小时(4.4)测定紫外线照射后3.11所示试样的可见光的透过率(4.5)目视观察紫外线照射后试样的状态。1.试验目的:为了确定安全玻璃经一定时间辐照之后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变色或透射比降低的现象。2.装置2.1辐照光源无臭氧石英管式中压水银蒸汽弧光灯。灯壳的轴应是垂直的。灯的标称尺

33、寸是长360mm,直径9.5mm,电弧长30014mm,其工作功率为75650W。可以使用与上述规定的灯等效的其他任何辐照光源。为检查替用光源的等效性,需进行比较,方法是测定波长300nm-450nm的范围内发射的能量,其他波长用合适的滤光片滤去。因此在使用替用光源时应加上滤光片。对于使用条件与本试验无良好相关性的安全玻璃,必须重新考虑试验条件。2.2电源变压器和电容器能够为弧光灯提供最小值为1100V的启动峰压和500V50V的工作电压。2.3试样固定和旋转装置,以15r/min的速度绕着设置在轴心的辐照源旋转,以保证均匀辐照。3.试样:尺寸76mm300mm4.试验程序辐照前按GB5137

34、.2测定三块试验片的透射比,保护每块试样的一部分,使其免于辐照,然后,置试样于离灯轴230mm处的装置上,并使其长度方向上与灯轴平行。在整个试验中保持试样温度为455。试样面向灯的一面应是装车时朝外的一面。辐照时间为100h。辐照后再测定每块试样辐照区的透射比。5.结果表达比较同一材料辐照前后试样的透射比。其变化用百分数表示。变色评定:置试样于白色背景上,比较辐照区与遮挡区的差别或者测定试样在辐照前后的三原色坐标系,并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F)规定计算色差。9. 耐湿性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确定夹层玻璃、有机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在高湿度的大气中长期放置时,是否有显著的变化

35、(变色、起泡、剥离、浑浊、光泽减退)膨胀、脱落或龟裂的发生。(2)试样:试样是用同样方法制造的大小约300300mm的平面夹层玻璃、平面有机玻璃及平面塑玻复合材料制品或从这类制品上切下的大小约300300mm 的夹层玻璃、有机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试验片,取3个做为试样,从制品上切下的试验片的一条边应是制品的上边的一部分。(3)装置:恒温恒湿槽(4)流程(4.1)调整装置温度为505,相对湿度(954)(4.2)装置内的试样垂直放置,同时放置多个试样时,试样间保持适当的间隔。(4.3)保持2周试验时间。(4.4)取出试样后,目视观察试样的状态。但是,试样是塑玻复合材料时,将试样在大气中放置48小时

36、后再观察试样状态。1.试验目的:为了确定安全玻璃能否经受一定时间的大气湿气的作用。2.试验程序将尺寸至少为300mm300mm的一块或多块试样垂直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历时336h(2周),容器的温度保持在502,相对湿度为9199。在上述条件下试样表面不应产生任何水汽凝结现象。如果几块试样同时试验,试样之间应留适当的空隙。要防止容器顶板和壁面上的凝结水滴到试样上。若试样切自制品,则试样的一边应是制品一条边的一部分。3.结果表达目视检查试验前后试样的外观变化。即:材料间的脱胶现象。按GB5137.2检查透射比的降低。如有必要,等完成试验后48h再进行评价。应评价整块试样的变化情况。评价时距非切割边1

37、0mm或距切割边15mm范围内的变化情况不予考虑。10.可见光透过率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主要是确认安全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是否满足驾驶员视线规定的下限值(2)试样:按以下安全玻璃的种类,制作3个试样(2.1)对于夹层玻璃、有机玻璃及塑玻复合材料:试样为制品的测试区域或提前准备的材料按试样所需的尺寸切割成所需的试验片。但是使用塑玻复合材料、钢化玻璃时,制品的测试区域是从同一块材料板上按试样所需的尺寸切割成的试样。(2.2)区域钢化玻璃,制品的试验区域是同一块玻璃材料板上切割下来的试验片做为试样的试验区域。(2.3)钢化玻璃,制品的试验区域是同一块玻璃材料板上切割下来的试

38、验片做为试样。(3)使用器具:以下器具可任意选择(3.1)分光测光器:波长范围380780mm的分光测光器。(3.2)直接测光器:按以下条件准备的测光装置(a)光源以色温285650K的白炽灯泡(11)做为点光源,或是有同等发光强度的点光源。(b)感光器按JIS Z8701规定的XYZ标准色度系统,对光的感光度符合等色参数y()(12)。(c)光束的横接面大小为2020mm以内(d)入射光方向与试样表面成直角。注(11)相当于JIS Z8701的标准光A(12)等色参数y()是国际照明委员会测量颜色的标准,由观测者通过光谱对照得来。(4)流程(4.1)分光测定法:按JIS Z8722所示求出试

39、样的分光透过率,用标准光A对应的刺激值Y的百分率表示,它的值就是可见光的透过率。(4.2)直接测定法:测定试样的透过光束和入射光束,两者比值的百分率表示可见光的透过率。1.试验目的:测定安全玻璃的透射比。2.试样:应使用制品或试验片,试验片可从制品上相应试验区域切取。3.仪器3.1光源:白炽灯,其灯丝包含在1.5mm1.5mm3mm的平行六面体内。加于灯丝两端的电压使色温为285650K,该电压稳定在1/1000内。用来测量电压的仪表应有相应的精度。3.2光学系统:由焦距f不小于500mm并经过色差校正的两个透镜L1和L2组成。透镜的净口径不应超过f/20。透镜L1与光源的一侧装一光阑A1,把

40、光束的直径限制在71mm内。第二个光阑A2,应放在与L1具有相同性能的透镜L2前,光源的成像应位于接受器的中心。第三光阑A3,其直径稍大于光源像最大尺寸的横断面,应放在接受器前,以避免由试样产生的散射光落到接受器上。测量点应位于光束中心。3.3测量装置:接受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应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规定的白昼视觉光度接受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基本一致。接受器的敏感表面应用散射介质覆盖,并且至少应是光源像最大尺寸横断面的两倍。若使用积分球,则珠的孔截面至少应为光源像最大尺寸横断面的两倍。接受器及配套指示仪器的线性应等于或在满刻度的2内或在读数量程的10之内,选择小值。8. 试验程序4.1试样

41、放入光路前,调整接受器显示仪表的指示值至100分度。在没有光照射到接受器上时,指示值为零。4.2把试样放入光阑AA和A2之间,调整试样方位,使光束的入射角等于05度。4.3测定试样的透射比,对每一个测量点读取显示仪表的指示值n,透射比等于n/100。5.结果表达:按上述方法,透射比r,应以试样上任意一点的测定值表示。6.只要满足3条规定,可采用给出相同透射比结果的其它方法。11. 光畸变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观察前车窗或侧车窗(驾驶座后方玻璃除外)使用的安全玻璃的光的畸变对驾驶员的视野的妨碍程度。(2)试样:试样取4个制品,(3)装置及使用器具(3.1)投影机:光源

42、为卤钨灯,物镜的焦距为90mm为了得到清晣的影像,可填加必要的光阑(参照图8)图8 投影机(3.2)幻灯片:是指试样按图11所示的位置放置,得到图9所示的影像。图9 荧光屏投影图R1R2D1 4 R1这里:D1:荧光屏投影出的圆形光圈的直径(mm) R1:投影机到试样的距离(参照图11) R2:试样到荧光屏的距离(参照图11)(3.3)荧光屏,是白色的平整的物体(3.4)支持台:试样按实车的装配角度,使用水平方向能转动或移动,坚直方向能移动的装置(3.5)暗室或黑暗的地方,放置在容易观察到光畸变的微暗或黑暗的地方。(3.6)测定器:通过试样的光,在荧光屏上形成明亮的圆形变形投影,用测定器测出变

43、形量。例如图10所示的评价模型。图10 评价模型参考:A是由以下式子决定的 A(mm)=0.145alR2这里:al:光畸变的最大允许值 R2:24(m)(4)流程(4.1)投影机、试样的支持台、荧光屏按图11所示那样设置图11 装置及使用的器具 单位:m(4.2)荧光屏上圆形的光圈的直径D1mm的确认方法(举例:R1R24m,如(3.2)规定的公式算出D18mm)(4.3)试样放置在支持台上,取实车的装配角度(4.4)在测定点G处,与试样相切的直线与投影机和G点连线保持垂直。坚直方向上移动试样至区域A、B、D、E、I或a、b得到各自的投影,测定各投影圆形光圈的大小。(4.5)通过测定的最大变

44、形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求得光畸变最大值。 da= 0.29R2这里:a:光畸变(分)d:最大量(mm)R2:试样与荧光屏的距离(m)1. 试验目的:测定安全玻璃的光畸变。2. 试样:前风窗玻璃制品。3. 仪器及使用器具3.1幻灯机:光源:24V、150W卤钨灯焦距:90mm以上相对孔径:约1/2.5幻灯机光路示于图7中,在透镜前约10mm处放置一直径8mm的光阑。3.2幻灯片:暗背景上的亮园阵列。幻灯片的质量和对比度应符合试验要求,以便把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12. 副像偏离JIS标准要求国标要求测试方法(1)目的:该试验是观察前车窗或侧车窗玻璃(除驾驶员后方车窗)使用安全玻璃形成的副像偏离,对驾驶员的眼睛产生幻觉的程度(2)试样:取4个制品做为试样(3)装置及使用器具(3.1)照明箱:照明箱的尺寸为300mm300mm150mm,正面为了消除色光而涂抹上黑色油漆。该照明箱是由环形的狭缝、照明的聚光圈、橙色的滤光片和适度的照明光源组成。(参照图12)图12 照明箱参考:从聚光圈周边上的一点到环形狭缝内侧最近点的距离D,是由Xm与聚光圈周边上的这点的正交积分求得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