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个基本公式(1) n = N / NA (2) n = m / M (3) Vm = V / n (4) cB = nB / V 其他推导公式(5)cB=1000w/M (6)M=22.4(标况下) (7)c稀v稀=c浓v浓 (8)m稀w稀=m浓w浓 (9)等温等压下:V1/V2=n1/n2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2、+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有嗞嗞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

3、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

4、(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 聚沉 电泳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性质:能否导电;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

5、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

6、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

7、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装置:与制O2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

8、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

9、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

10、O2点燃=2S+2H2O 十一、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

11、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 常见物质俗名 苏打、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熟石灰:Ca(OH)2;生石灰:CaO;绿矾:FeSO4?7H2O;硫磺:S;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胆矾:CuSO4?5H2O;石膏:CaSO4?2H2O;明矾:KAl(SO4)2?12H2O 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