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方法探讨-论文_第1页
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方法探讨-论文_第2页
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方法探讨-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期 化学分析计量 CHEM I CAL ANAL YS I S AND M E TERAGE Vo 1 2 4 No 2 M a r 2 Ol 5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8 - - 6 1 4 5 2 0 1 5 0 2 0 3 0 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方法探讨 蒲玲 , 李萌, 王鹏 , 张婧瑜 , 唐浩 , 张佳仁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上海2 0 1 1 1 4 ) 摘要介绍 了直接测汞仪 的原理 和结构 , 对其校 准方法和主要计量校准项 目如 线性误 差与相关 系数 、 检 出限 、 测 量重复性, 以及具体技术指标进

2、行 了探讨。技术指标如下: 线性误差在 1 0 之 内, 线性相关系数 r 0 9 9 7 , 检 出 限不大于 0 0 2n g , 重复性不超过 5 ( , z = 7 ) 。提出了直接测汞仪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 词直接测汞仪 ; 校 准方法; 校准项 目 中图分类号 : 06 5 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6 1 4 5 ( 2 0 1 5 ) 0 2 0 1 0 0 - 0 3 Di s c us s i o n o i l t he Ca l i br a t i o n M e t h od f o r Di r e c t M e r

3、 c ur y Ana l yz e r P u L i n g , Li Me n g , W a n g P e n g , Zh a n g J i n g y u , T a n g Ha o , Zh a n g J i a r e n ( S h a n g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S h a n g h a i 2 0 1 l 1 4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The p

4、 r i nc i pl e a nd s t r uc t ur e of d i r e c t me r c ur y a na l y z e r we r e i nwod uc e dThe c a l i b r at i o n me t ho d a n d t h e ma i n c a l i b r a t i o n i t e ms s u c h a s l i n e a r e r r o r ,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fi c i e n t , d e t e c t i o n l i mi t a n d t h

5、e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o f me a s u r e me n t , a s we l l a s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Th e t e c h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 t h e l i n e a r i t y e r r o r wa s wi t h i n 1 0 , t h e l i n e a r c o rre l a t i o n

6、c o e ffi c i e n t wa s n o t I e s s t h a n 0 9 9 7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l i mi t wa s n o t mo r e t h a n 0 0 2 n g , t h e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R S D ) wa s l e s s t h a n 5 : 7 ) T h e a t t e n t i o n s i n d i r e c t me r c u r y a n a l y z e r c a l i b r a t i o n we r e p u

7、t f o r wa r d Ke y wo r d s d i r e c t me r c u r y a n a l y z e r ; c a l i b r a t i o n m e t h o d ; c a l i b r a t i o n i t e m 目前测汞的常用方法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法 、 冷原子吸收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 色谱法等 。 这些方法需要大量化学试剂, 且样品处理耗时长。直 接测汞仪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直接对样品进行测试 , 无试剂污染 , 具有取样量少 、 灵敏度高 、 精密度好、 省 时简便等优点, 在液态和固态物质汞含量测定方面应 用越来越广

8、泛 , 如食 品、 奶粉 、 饮用水 、 化妆品及土壤 和煤中汞含量的测定等 j 。 目前还 没有专 门针对 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 的 相关规程 。J J G 5 4 8 - 2 0 0 4测汞仪检定规程主要适用 于冷原子吸收及冷原子荧光测汞仪的计量, 而 J J G 6 9 4 - 2 0 0 9 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适用 于火 焰原子化法和石墨炉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 计量。笔者根据直接测汞仪 的原理 , 对其计量校准 方法 、 校准项 目及技术指标进行 了探讨。 1 直接测汞仪的原理 汞原子蒸气对波长 2 5 3 7 n m 的共振线具有强 烈 的特征 吸收 , 遵循 朗伯 比

9、耳定律 , 在一定 浓度 范 围内, 其吸收光度与汞含量成正比。直接测汞仪是 将称好的样品放人样品舟内, 仪器将样品自动送进 热解炉。样 品经加热干燥后被高温氧化分解 , 含汞 产物被还原为汞原子 , 其它含 卤素及氮硫的氧化物 等分解产物被催化床捕获 。汞蒸气 由载气带入释 放炉 , 而后被齐化器进行 收集 , 其它不 含汞的蒸气 和分解产物 由气流带 出系统 。随后迅速加热齐化 器释放 出汞 , 载气将汞蒸气带入具单波长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池中, 在 2 5 3 7 n m的波 长下测量 汞 的吸收。 图 1 为某公 司生产 的直接测汞仪 的结 构示意图 l O J L = 长吸收池

10、 快 门I - - 1 汞 灯 0 检测器 滤光片r- 氧气流量调 节器 短吸收池 齐 化 器 释 放 炉 1 m _百 图 1 D MA - 8 0直接测汞仪结构示意图 由图 1 所示 , 直接测汞仪主要由 自动进样器 、 分 联系人 : 蒲玲 ; E ma i l : p u l i n g s q i o r g c n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2 _ 2 4 = = U一 蒲玲 , 等 : 直接测汞仪计量校准方法探讨 1 01 解炉 、 催化炉 、 释放炉 ( 齐化器 ) 、 汞灯 、 吸收池 、 检测 器 、 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2 校准项 目、 校准方法及指标 2 1

11、 线性 误差 及相 关 系数 2 1 1 标准溶液配制 汞 标 准 溶 液 : 1 0 0 0 g g mL, 编 号 为 GB W( E ) 0 8 0 1 2 4 ,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汞标 准储备溶液 : 用 5 H NO 溶液稀 释汞标 准 溶液 , 制 得 1 0 g g mL或 1 0 g g mL汞标 准 储 备液。 2 1 2 校准方法及指标 根 据仪器不 同使用 范围配制不 同的标 准溶液 系列。分别移取 0 , 1 0 , 2 0 , 3 0 , 4 0 的 1 0 g mL汞 标准储 备液 , 制备低 含量标准 系列 : 0 , 1 0 , 2 0 , 3 0 ,

12、 4 0 n g; 分 别移取 0 , 1 0 , 2 0 , 3 0 , 4 0 的 1 0 t g mL储备 液制 备高含量标 准系列 : 0 , 1 0 0 , 2 0 0 , 3 0 0 , 4 0 0 n g ( 也 可选择其它适合的标准系列 ) 。 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将仪器预热并 设置合适的参数。根据仪器的测量范围选择低含量 标准系列或高含量标准系列。对每个标准点测量 3 次, 取各个标准点响应值的平均值, 根据线性回归法 按式 ( 1 ) 计算标 准曲线 的截距 ( a ) 、 斜率 ( 6 ) 、 线性相 关系数 , 按照式 ( 2 ) 、 式 ( 3 ) 计算线性

13、误差 1 1 - 1 2 o Z=a +b m ( 1 ) m = ( 2 ) =丝 二 1 0 0 ( 3 ) nt 式中:Z 3 次吸光度测量值的平均值 ; 口 工作曲线的截距; 工作曲线的斜率 , n g; 厂一 根据线性方程计算 出的第 i 点测得 的 汞的量 , n g; m。 。 第 i 点汞标准量 , n g 。 仪器 的线性误差 鲥 应在 1 0 之 内, 线性相 关系数 , _ 0 9 9 7 。 2 2检 出限 在与 2 1 2相同仪器条件下, 对空白样品舟进 行 1 1 次吸光度测定 , 根据式 ( 4 ) 、 式 ( 5 ) 计算检出 限 : Q L = 3 s A b

14、 ( 4 ) 旦 式中:Q 检出限 ; 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 ; 厶 厂一 空 白单次测量吸光度值 ; , z 次空白测量吸光度平均值 ; , z 测量次数 。 仪器的检出限应不大于0 0 2 n g 。 2 3 测 量重 复性 取 2 0 L或 3 0 L 1 0 g g mL或 1 0 g g mL汞 标准储备液, 重复测量 7 次, 按式 ( 6 ) 、 式 ( 7 ) 计算仪 器的相对标准偏差 1 1 - 1 2 : 了 = 厶 ( 6 ) R s 。:T ,v 。 7 仪器测量重复性 ( R S D) 应小于 5 。 3 直接测汞仪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1 ) 每次使用样品舟前

15、, 最好提前将所有样品舟 空烧一下 , 以去除残 留对分析结果的影 响。 ( 2 ) 汞蒸发时 , 会在催化管 、 齐化管及吸收池 中 残留下来 , 使下一个样品分析发生正偏离 , 汞残 留污 染会使背景信号变高 。为使记忆效应达到最小, 建 议先分析低浓度样 品, 再分析高浓度样品。分析完 高浓度样品再分析低浓度样品时, 可在分析高浓度 样品后做一个空白分 析以减少记忆效应对分析结果 的影响。 ( 3 ) 汞标准溶液的稳定性为 2 4 4 8 h , 一般现用 现配 。 参 考 文 献 1 刘丽萍 , 张妮娜 , 李筱薇, 等 直接测汞仪测定食品中的总汞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2 0 1

16、 0 , 2 2 ( 1 ) : 1 9 - 2 3 2 赵 飞蓉 直接 测汞 仪测 定食用 菌 中的汞 J 上 海预 防医 学, 2 0 1 4 , 2 6 ( 1 1 ) : 6 0 4 - 6 0 5 3 j 李建新 , 李明华, 袁金华 , 等 测汞仪直接测定并评价鲫鱼组织中 汞含量 J 中国卫生检验杂 志, 2 0 1 3 , 2 3 ( 1 ) : 7 0 7 2 4 刘俊妮 , 魏 静, 王冠 使用 A F S和 D MA一 8 O直接测 汞仪测定奶 粉 中汞含量的方法 比较 J 分析与检测, 2 0 1 2 ( 9 ) : 3 3 7 5 赵树 青, 董新 凤 , 赵川 DMA

17、 8 0直接测汞仪测定生 活饮用 水中 汞 J 理化检验 : 化学分册, 2 0 0 9 , 4 5 ( 5 ) : 6 0 1 - 6 0 2 6 董兵 , 范文嘉 , 朱会卷 , 等 直接测汞仪测定化妆品中汞与传统方 法 的比较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 0 1 3 , 2 3 ( 6 ) : 1 3 7 6 _ I l 3 7 7 7 王 欣美 , 夏 晶, 王柯 , 等 直接 测汞 仪法 测定 中药 中的 汞 J 2 01 2, 2 2( 6 ):1 2 45 -1 2 4 7 ( 5 ) ( 下转第 1 0 5页) 毛智慧, 等 : 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 O5

18、 时间长, 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表面金属杂质元素的分析方 法主要有 I C P - MS法和 S I MS法。随着科学技术和分析仪 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 更准确 、 快速, 灵敏度更高的分析方法 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GBT 1 5 5 8 - 2 0 0 9 硅 中代 位碳 原子 含量 红 外吸 收测 量 方法 s 2 GBT 1 5 5 7 - 2 0 0 6 硅 晶体中间隙氧含量 的红外 吸收测量方法 s 3 GBT 2 4 5 8 1 - 2 0 0 9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硅单 晶中 I I I 、 v族杂质含量的测试方法 s 4 S E MI MF 1

19、6 3 0 - 0 7 0 4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法测量硅单 晶 中 I I I 、 v族杂质含量的测试方法 S 5 S E MI MF 1 3 9 1 - 0 7 0 4 硅 中代位碳原子含量红外吸收测 量方法 s 6 AS T M F 1 1 8 8 - 2 0 0 0 用 红外吸收测量 硅中间隙 氧原子含量 的 标准方法 s 7 S E MI MF 1 1 8 8 1 1 0 7 利用短基线红外吸收法测量 硅中间隙氧 含量 的方法 s 8 S E MI MF 1 6 1 9 1 1 0 7 利用在布鲁斯特角进行P型极化入射获 得红外吸收光谱测量硅 晶圆 中间隙氧含量的测试方法 s

20、9 G B T 2 9 8 5 1 - 2 0 1 3 光伏 电池用硅材料 中 B、 A1 受主杂质含量 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 s 1 O G B T2 9 8 5 2 - 2 0 1 3 光伏 电池用硅材料中 P、 As 、 S b施主杂质 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 S 1 1 GBT 2 0 1 7 6 - 2 0 0 6 表 面化学分析二次 离子质谱用均匀 掺杂 物质测定硅 中硼的原 子浓度 S 1 2 何友琴 , 等 现代仪器 , 2 0 1 0 , l 6 ( 3 ) : 3 3 3 2 1 3 何友琴 等 现代仪器, 2 0 1 0 , l 6 ( 2 ) : 4 O _ 4

21、2 1 4 陈密惠, 等 电子科技 , 2 0 1 0 , 2 3 ( 9 ) : 6 8 7 0 1 5 G B T 2 4 5 7 4 - 2 0 0 9 硅单 晶中 一V族 杂质的光致发光 测试 方法 s 1 6 李核, 等 冶金分析 , 2 0 1 1 , 3 1 ( 8 ) : 6 1 6 4 1 7 田俊 , 叶其辉 , 李核 , 等 密闭消解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多晶硅中 1 8 1 9 2 O 2 1 2 2 2 3 2 4 3 6 3 7 3 8 3 9 4 0 4 1 的磷 C 广州 : 第 2 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 , 2 0 0 9 李 闻笛 , 等 化学工

22、业与工程 , 2 0 1 3 , 3 O ( 4 ) : 7 3 7 8 陈刚, 等 分析化学 , 2 0 0 4 , 3 2 ( 1 ) : 1 0 7 1 1 2 S E MI P V1 0 3 0 9 采用高质量分辨率辉光放电质谱法测量太阳 能级硅 中痕量元素的测试方法 s D B 3 2 T 1 8 3 0 - 2 0 1 1 太 阳能级硅中痕量元素的测量方法高分 辨率辉光放电质谱法 s 张金娥 , 等 分析试验室 , 2 0 1 3 , 3 2 ( 9 ) : 5 9 6 2 刘洁 , 等 分析化学 , 2 0 1 2 , 4 0 ( 1 ): 6 7 1 G B T 4 2 9 8

23、 1 9 8 4 半导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的活化分析方法 s 高秀清 , 等 原子能科学技术 , 1 9 8 5 ( 2 ) : 2 l 4 _ _ 2 l 7 胡芳菲 , 等 分析试验室, 2 0 1 3 , 3 2 ( 1 ) : 7 8 8 1 刘志娟, 等 电子科技 , 2 0 1 0 , 2 3 ( 8 ) : 4 O _ _ 4 2 陈黎明 理化检验 : 化学分册 , 2 0 1 3 , 4 9 ( 5 ) : 5 5 6 - 5 6 2 杨毅 , 等 冶金分析 , 2 0 0 9 , 2 9 ( 1 1 ) : 8 - 1 2 Hu b W ,e t a 1 F r e s e n

24、 i u s J o u r n a l o f An a l 3 , t i c a l Ch e mi s t r y, 1 9 9 4, 3 5 0 : 5 8 7 -5 9 2 B u l d i n i PL, e t a 1 T a l a n t a , 1 9 9 8 , 4 7 ( 1 ) : 2 0 3 2 1 2 王春梅 , 等 现代仪器 , 2 0 0 0 ( 6 ) : 2 5 2 6 胡玉燕 , 等 功能材料 , 2 0 0 9 , 4 8 : 8 7 6 - 8 7 8 宁方敏 , 等 核 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2 0 1 0 , 3 0 ( 1 2 ) : 1

25、6 3 7 一l 6 4 0 W o b r a u s c h e k Pe t a 1 Nu c l e a r I n s t r u me n t M e t h o d s i n P h y s i c s Re s e a r c h, 1 9 9 5, 3 6 3 : 61 9 6 2 0 GB T 2 4 5 7 5 - 2 0 0 9 硅和外延片表面 Na 、 A1 、 K和 F e的二次 离子质谱检测方法 s GB T 2 9 8 4 9 - 2 0 1 3 光伏 电池用硅材料 表面金属杂质含量 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 s GB T 2 4 5 8 2 - 2 0 0 9 酸浸取 一电感耦合等 离子质谱仪测定多 晶硅表面金属杂质 S GB T 2 4 5 7 9 - 2 0 0 9 酸浸取 一原子 吸收光谱法 测定多晶硅表 面金属污染物 s 黄曜 , 等 质谱学报 , 2 0 0 7, 2 8 : 5 6 - 5 8 F u c s k 6 J , e t a 1 El e c tr o c h e m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