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ppt_第1页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ppt_第2页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ppt_第3页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ppt_第4页
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1980s:以上海经济区为特征事件的第一阶段(空间上的点状城市发展阶段) 1990s:以浦东开发为特征事件的第二阶段(空间上的线状城市发展阶段) 2000s:以举办世博会为特征事件的第三阶段(空间上的面状城市发展阶段),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阶段,为什么的问题(背景):世界级都市带(MCR-Mega city region) 是什么的问题(目标):综合发展框架(CDF-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ramework) 怎么样的问题(动力):区域良好治理(RGG-Good region governance),长江三角洲与

2、第六都市带,长三角都市带发展的新维度,以城市区域为内容的空间发展,以区域治理为内容的管理整合,以三维发展为内容的综合发展,1.思考之一: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区域,21世纪的中国需要发展世界级的大都市带 世界层面:代表中国参与城市世纪的全球经济竞争 国内层面:中国进入以大都市带为基础的发展阶段 带内层面:从单个城市到城市组合的区域发展阶段,1.1世界背景:特大城市区域正在形成(2002),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部分,有一种新的城市现象正在形成,即巨大城市区域(Mega-city region)。-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20世纪末的新兴城市形式,并将在21世纪普及。 Peter Hall(2002),

3、大都市带是全球经济的积聚地区,全球经济的两个基本单位:跨国公司与城市区域 国家作为单位过于笼统,城市作为单位过于单薄 巨大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全球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大都市带是世界经济的增长级和发动机,美国大都市带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实力,美国三大都市带占整个经济的67%(67000多亿),高于整个日本(世界第二) 纽约大都市带的经济占全国的24%(30000多亿),高于整个德国(世界第三) 洛杉矶大都市带的经济占全国的21%,高于整个中国(世界第六) 芝加哥大都市带的经济全国的20%,高于整个韩国(4211多亿),戈特曼(1957)提到的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都市连绵带

4、美国: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连绵带 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大都市连绵带 英国:伦敦-伯明翰大都市连绵带 欧洲:阿姆斯特丹-巴黎-德国大都市连绵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带(潜在的地区),美国东部大都市带,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连绵带,美国东部大都市带,大都市带的城市组团和城市功能,纽约大都市带五个大都市圈的不同功能 波士顿大都市圈:大学城科技城 纽约大都市圈:世界经济城市港口城市 费城大都市圈:工业城市 巴尔的摩大都市圈:文化城市 华盛顿大都市圈:首都城市 东京大都市带三个大都市圈的不同功能 东京大都市圈:世界经济城市首都城市 横滨:港口城市 大阪大都市圈: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神户:港口

5、城市 京都:文化城市 名古屋大都市圈:人类文化遗产城市,1.2中国战略:中国发展大都市带的三个理由,城市化的分布问题:从均衡式战略到集中式战略 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从孤立式镇战略到城市群战略 城市化的动力问题:从就地式战略到移民式战略,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要求,用较少的土地占用吸纳较多的人口 空间分布集中(东部适宜发展地区) 土地使用集约(不能超过4.5%或40万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密集(解决城市的就业生活环境) 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 缺少中心城市功能支撑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发展不足) 缺少周遍城镇功能补充的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不当) 高密度、组团式的大都市群模式,(3)战略: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统筹

6、目标,30%,70%,孤立城市化发展阶段,组团城市化发展阶段(2001-2020年),都市连绵带发展阶段,(1)大都市带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关键,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 社会上可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生态上可以缓解城市化的压力,大都市圈对美国可持续发展贡献(1999),中国三个大都市带的基本现状,(2)中国东部是大都市带积极发展区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地区:中国东部地区(40-50%)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适度发展地区:中国中部地区(20-30%) 东北都市带郑州-武汉-长沙都市带 控制发展地区:中国西部地区(10-20%) 成都-重庆都市带西安-兰州都市带,中国3个区域

7、的7个大都市带,(3)长三角都市带对中国发展的带动作用,1.3区域目标:长三角都市带的发展目标,从国家级都市带到世界级都市带 世界第六大都市带 从线状的都市带到面状大都市带 城市层级与城市组团(5-6个大都市圈) 线状联系与面状联系(上海的四条辐射曲线) 中心辐射与网络结构(放射线与包络线),(1)长三角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都市带的节点,2010年:构造世界级大都市带的框架 上海建设成为区域级世界级城市 交通设施的大都市化(三个项目) 2020年:初步建设成为洲际级大都市带 上海建设成为洲际型世界级城市 城市功能的大都市化(形成5-6个大都市圈) 2050年:建设成为全球级大都市带 上海建设成为

8、全球型世界级城市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上海一日交流圈的过去、现在和展望,(2)长三角世界级都市带的功能分工,核心:上海大都市圈(100公里半径内,包括苏州都市区和嘉兴都市区) 世界级都市圈-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 北翼:江苏大都市圈(300公里半径内) 锡常大都市圈-世界性信息产业带 南京大都市圈-世界性大学科研城 (南通大都市圈) 南翼:浙江大都市圈(300公里半径内) 杭州大都市圈-世界性东方旅游城 宁波大都市圈-世界性国际航运港 (温州大都市圈),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杭州,南通,国际海运,国际航空,湖州,嘉兴,国际海运,宁波,舟山,绍兴,国际海运,(

9、3)推进交通引导的区域空间统筹,长江三角洲交通层级,城市圈内 1小时交通,大都市带 核心城市 对外交通,长三角 城市带内 3小时交通,城市 内部交通,区域主通道,市域交通射线,城际交通走廊,市内交通体系,交通类型,通道功能,高速城际交通是大都市带发展的基础,孤散城市阶段:城市各自分散型的发展 城市积聚阶段:以一般铁路为主的城市之间联系 城市密集阶段: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城市之间联系 城市连绵阶段:以高速铁路为特征的城市功能整合,大都市带两种高速公路交通圈,1小时日常交通圈: 以单一中心城市为核心,1小时距离原则有明显作用 半径在100公里左右,周围城镇对中心城市有很大依赖性 大都市带内各都市圈内的

10、交通联系形式 3小时一日交通圈: 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内部有若干个日常都市圈 半径可达300公里左右,其范围反映了世界级城市最直接的经济腹地 大都市带内各都市圈之间的交通联系形式,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的示范,世界城市与大都市连绵带的四个空间,10-15,1000人,首位城市,中心与边缘城市,单个大都市圈,2.思考之二:三生协调的人居区域,人力资本,有形资本,自然资本,社会治理结构 (社会资本),人类福利 与 人类发展,增长,直接,直接,间接,能力层面,目标层面,资本层面,2.1世界背景:综合发展的世界浪潮(世界银行2001年),用人类发展衡量现代化的水平,高人类发展(0.8-1.0):世界上现

11、有48个国家和地区 中人类发展(0.5-0.79):世界上现有78个国家和地区 低人类发展(0.0-0.49):世界上现有36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能级与生活质量的三种关系(2000年),两者适应的发展类型 挪威(2):经济发展3,人类发展1 日本(2):经济发展11,人类发展9 德国(-2):经济发展15,人类发展17 中国(0):经济发展96,人类发展96 低经济增长-高人类发展的类型 澳大利亚(7):经济发展12,人类发展5 加拿大(4):经济发展7,人类发展3 高经济增长-低人类发展的类型 卢森堡(-15):经济发展1,人类发展16 美国(-4):经济发展2,人类发展6,Environme

12、nt,Economy,Society,从经济增长到三维发展,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生活质量指标,经济增长,60年代,90年代,A上升的指标:婴儿存活率、蛋白质摄入等,B不敏感指标:中学入学率、收入的吉尼系数等,C下降的指标:人均二氧化碳、人均二氧化硫等,A,B,C,发展中国家,世界级都市带三个发展系统的特征,经济的世界性(经济): 具有世界级城市并在国家和世界经济中起枢纽作用 中心城市占区域经济的1/3(单个)到50%(多个)以上,占全国的10%以上 全带经济规模在2000亿美圆以上,占全国的20%以上 区域产业有一定的匹配 社会的整合性(社会): 人口城市化率在50-70%以上 吸纳10

13、%以上的人口并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人均收入与人类发展) 空间半径在300公里左右,包含两个以上大都市区或大都市圈 城市规模形成梯度和体系,城市功能各具特色并且区域整合 设施的系统性(环境): 大多沿交通轴线呈带状发展并连接到港口 大都市内建成3小时高速公路或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 大都市圈内形成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 区域生态环境达到共同的管治,2.2中国战略: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2003年),以人为本发展观念,统筹发展的制度建设,人与 自然 统筹,经济 社会 统筹,城乡 统筹,区域 统筹,国内 国外 统筹,操作层,制度层,观念层,中国统筹发展的领域目标,2.3区域目标:三生协调的人居区域,经济方

14、面:提高经济增长的全国比重(到2020年占全国的30%) 社会方面:提高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到2020年超过0.93) 环境方面:提高区域发展的生态效率(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建立三生协调的大都市带,长三角都市带的发展指标,经济:全带经济规模在5000亿美圆以上, 中心城市占区域经济的1/3,占全国的8-10%以上 城市:至少有1个世界级的城市,城市规模和功能形成梯度和体系 人口在1.5亿以上(占全国10%),城市化率50%-70%以上 交通:有港口城市和综合交通体系,建成1小时通勤交通圈和3小时日常交通圈 大都市带的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直径为200-300公里并形成5-6个大都市圈,吸引三

15、个方面的人群(功能),提高可居住性:居住者的福地(最适宜居住区域) 提高可投资性:投资者的宝地(世界制造业基地) 提高可旅游性:旅游者的胜地(国际旅游目的地),长江三角洲都市带的人口规模,总量人口翻番(7000万-1.5亿): 上海-南通大都市圈(2000-2500万) 苏州-无锡-常州大都市圈(1000/3000万) 南京-镇江-扬州大都市圈(1000/3000万) 杭州-嘉兴-湖州大都市圈(1000/3000万) 宁波-绍兴-舟山大都市圈(1000/3000万),(1)长三角都市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提高人类发展的水平,到2020年人口容量达到1.5亿(占中国10%) 到2020

16、年人类发展指数高于0.9 始终保持人类发展速度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人类发展进步落后于经济增长进步,(3)从过物质化到减物质化,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本消耗,20世纪,21世纪,线形经济时代,循环经济时代,3.思考之三:区域治理的大都市带,3.1世界背景:基于3P模式的区域良好治理,政府间的合作(纵向与横向的) 企业间的合作 社会间的合作(包括学术机构) 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 政府与社会间的合作,区域治理中的三P原则,良好治理的伙伴关系,政府内的伙伴关系(public partnership),民营化与政企关系(privatization),市民参与与政社关系(participation),三个

17、层面的伙伴关系,从竞争性零和关系到合作性非零和关系 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层级的方式(纵向与横向) 政企间的合作关系:制度的方式 政社间的合作关系:非制度方式,P1公共合作关系:区域治理的政府能力,公共伙伴关系是指协力参与者之间的组织性互动关系。它并不必然是一种层级式的机构组织,但它必然是一种相当组织性的关系或网络。协力参与者之间虽无层级性上下主从的约束,但其互动仍高度讲究效率和分工。,P2公私合作关系:区域治理的市场能力,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民间部门以市场机能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与输送。具体地说,就是政府部门通过签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业务由民间部门经营,但政府仍须负责

18、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业绩成败之责任。,P3-公众参与治理:区域治理的社会能力,公民参与治理可定义为政府有关机构在规划、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时,相关民间团体透过市民意识表达参与某种事务的行动,同时也透过各种手段与方法,适切表达其主张与需求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公共事务的决策。,3.2中国战略:统筹发展的体制保障,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之一); 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之二);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统筹之五);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19、统筹之三); 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统筹之四).,中国市场体制的发展阶段,建立阶段(1978-2000): 体制外的变革为主 非公共部门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实现私人物品的充分供给 完善阶段(2001-2020): 体制外的变革为主 公共部门的服务化与责任化 实现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 升华阶段(2021-2050) 体制外与体制内的整合 公私部门的伙伴化与治理化 实现社会福利的充分供给,(1)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的整合,企业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传统的市 场失灵,传统的政 府失灵,第二类政府失灵,第二类市场失灵,三种主要的社会组织,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与社会化,2.公营事业,3

20、.民营事业,1.公共组织,4.非赢利组织,利润,公益,非政府,政府,社会,企业,政府,当代治理型的管理模式,传统统制型的管理模式,公共管理领域的四个变化,公共领域的基础性与社会性,核心公共部门:政府组织 广义公共部门:公司化的国有企业与以业绩为基础的机构 市场与社会部门:私有化或民营化的企业,改进政府服务的三种战略,核心公共部门,广义公共部门,市场与社会部门,加强舆论监督机制,增强遵守规章制度和客尽职守的观念,扩大现有的选择范围,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论述,不能没有政府,也不能只有政府 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战略:收缩范围、提高能力 收缩范围(退的方面):促进公共部门的非政府化(民营化与社会化)

21、 提高能力(进的方面):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协同化与分权化),(2)从全能性管理到有限性管理,全部公共物品,政府,政府,企业组织,第三部门,基础物品,直接提供,协调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基础性职责,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 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 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3.3区域目标:区域治理的示范地区,区域治理的性质问题(合作还是竞合) 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 基于区域合作的公共管理 区域治理的方式问题(行政还是治理) 增加层级与减少层级? 基于城市动员的协商合作 区域整合的范围问题(全部还是局部) 市场物品还是公

22、共物品 基于公共物品的区域治理,长江三角洲区域治理的发展阶段,过去的阶段:政府统制的阶段(无参与) 当前的阶段:公共管理的阶段(有参与) 未来的阶段:区域治理的阶段,(1)城市和区域的外私内公属性,产品,企业,城市,区域,国家,全球,外部竞争性的程度,中国当前城市的特殊性质,内部公共性的差别 (1)中国城市内部属于公共领域的内容仍然过大,许多非公共领域和准公共领域需要划分出去 (2)对内部外部效应的处理仍然采用了行政手段,公共领域许多外部性问题需要引入经济手段 外部竞争性的差别 (1)中国城市的对外竞争把目标集中在经济方面,城市的对外竞争需要转向经济社会综合竞争 (2)对城市官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是层级制,应该让城市政府和官员更多地受到市民约束。,城市之间竞争的合理界限,判定城市竞争是好的竞争还是坏的竞争: (1)是否有利于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