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1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9.1 溶液、溶液的组成及配制一、选择题1【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 B苏打粉 C花生油 D牛奶【答案】B【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因没有阻挡光线的微粒,所以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面粉和水形成的是浊液,花生油、牛奶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苏打和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选B 2【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扑,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钠C泥土D乳胶漆【答案】B 3【2017年山西省】“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

2、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A、加水稀释NaOH溶液,pH不会小于7,错误;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由于溶液不饱和会先溶解一部分,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未滴加BaCl2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起点应在原点,错误;D、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镁带的质量小于氧化镁的质量,

3、固体质量会增大,不是不变,错误。故选B。4【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牙膏 B蔗糖 C面粉 D豆油 【答案】B【解析】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B蔗糖。A牙膏,C面粉 ,D豆油,均形成浊液。 5【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 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答案】C 6【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

4、其中错误的是A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B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C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D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答案】D【解析】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

5、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选D7【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O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答案】A 8【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

6、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温度不相同时,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形成的是溶液,属于溶解现象;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所得溶液温度升高。选A9【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灼烧羊毛线,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答案】A【解析】A、硝

7、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错误;B、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故灼烧羊毛线时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确;D、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正确;故选A10【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B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D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答案】A 11【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凡是均一的、稳

8、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A【解析】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故A正确。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错误。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无色透明的。故C错误。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D错误。12【2017年海南省】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 B蔗糖 C小苏打 D花生油【答案】D【解析】A选项味精能溶于水,形成溶液;B选项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C选项小苏打能溶于水,形成溶液;D选项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答案选择D13【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CuFe

9、2O4-x做催化剂,光分解水制氢气与氧气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答案】D【解析】A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A错误。B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应稍微增加。故B错误。C开始没有沉淀,硫酸反应完后,开始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PH应无限接近于7.故D正确。14【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的水锈【答案】D【解析】A选项油渍与汽油能相互溶解,形成溶液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洗洁精可乳化餐

10、具上的油污,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酒精不能洗涤瓷砖上的水垢;故答案选择D15【2017年海南省】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答案】C 16【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物质C铝表面的氧化铝薄

11、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答案】B 17. 【2017年海南省】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 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 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答案】D【解析】A选项烧碱和纯碱的溶液均显碱性不能用酚酞试剂鉴别;B选项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无法鉴别;C选项氮气和氧气均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鉴别;D显酸性生石灰和熟石灰采用加水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熟石灰无明显现象,能进行鉴别;故答案选择D18【2017年福建省】欲配制10.0%的NaC

12、l溶液50 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左物右码”,错误;C、读取液体的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D、装瓶后要贴好标签,正确。故选D。19【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答案】C【解析】U型管内液面a低于b,说明广口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气体的

13、量增多。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B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 D纯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选C20【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食盐C白酒D蔗糖【答案】A二、非选择题21【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第17题图(1)乙烧杯中的溶液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 氯化钠饱和溶液(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1) 可能是 (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解析】(1)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

14、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所以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丙、丁一定是饱和溶液;(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很小,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使氯化钠结晶析出,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快液面空气流速,加快水的蒸发。22【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500ml品名:盐酸 化学式:HC1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ml溶质质量分数:38%报据标签计算。(1) HCl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国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g。(3)现要配制3

15、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g,需要这种浓盐酸 瓶。【答案】(1)2:71 (2)595 (3)1000 2【解析】(1) HCl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5.5=2:71;(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00ml1.19g/ml=595 g;(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3800g10%38%=1000g;需要这种浓盐酸为:1000g595 g2.23【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1)生活中可以用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组成的。(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6% (填“”“”或“ = ”)。【答案】(1)肥皂水;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