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与衰老...ppt_第1页
端粒与衰老...ppt_第2页
端粒与衰老...ppt_第3页
端粒与衰老...ppt_第4页
端粒与衰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elomeres 端粒与衰老,生物四班 卢姗 12308005,一。端粒的结构,四膜虫(Tetrahymen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分布在全球的淡水水域中,属于原生生物门(Protista)纤毛虫纲(Ciliophora),与一般人所熟知的草履虫(Paramecium)在型态生理上十分相似。四膜虫外观呈椭圆长梨状,体长约50微米,全身布满数百根长约46微米长的纤毛,纤毛排列成数十条纵列,是不同种间纤毛虫分类的特征之一。四膜虫身体前端具有口器(oral apparatus),有三组三列的口部纤毛,早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看似有四列膜状构造,因此据以命名。,四膜虫的重复序列,CCCCAA TT

2、GGGG,5末端 称为C链,3末端 称为G链,一.端粒DNA的结构 端粒DNA有三个结构功能区:端粒相关序列、端粒重复序列和3单链悬突(两个重复序列的长度)。不同物种的端粒DNA长度差别很大。重复序列长度也不一样。 3单链悬突可能是端粒的一个普遍特征。 真核生物的端粒DNA序列相当保守,一般有58bp 串联重复组成,特征是富含G/C,在3端超出互补链1216个核苷酸。,端粒相关序列,端粒重复序列,3端悬突,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的元件,一般都很小,为相对比较简单的重复原件,但也具有明显的例外情况,例如黑腹果蝇,人们已经证实有些生物体内具有G链悬突,并认为是端粒普遍存在的保守特征。,(二)端粒酶 什

3、麽是端粒酶?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很特殊的核蛋白复合物。 端粒酶的作用:端粒酶RNA含有与端粒DNA互补的序列,并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端粒酶负责端粒DNA合成。,U,Hayflick limit,小结一 : 1.由实验得出:虽然培养基中来自正常年轻人的体细胞的最高分裂能力因细胞种类及供体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但却都在50100次这个范围之内。 2.实验证实了体细胞有限的增生能力以及种属寿命与细胞寿命之间的关系性。,一.端粒和末端复制问题,0,0,0.5,0,0,0.5,0.5,1,+,0,0,0.5,+,0.5,0.5,1,经过两轮分裂后,单一染色体的4个子染色体的预计缺失情况如图所示

4、,数字代表不完全复制的“单位”,指染色体末端到最末端冈崎片段的5端DNA的距离。半框表示单链的缺失。,如果端粒的长度的得不到维持,真核细胞将经历一系列的分裂,最后细胞周期停止或细胞死亡,或者成为永生化细胞。,细胞永生化:是指体外培养的细胞经过自发的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增殖衰老危机中逃离,从而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过程。,如果5末端的冈崎片段RNA引物不能启动对应模板链的3最末端DNA的合成,或者RNA引物被水解掉,那么就可以看到有50%的端粒将会呈现平头末端,剩下的50%则为3悬突。3悬突的长度反映出RNA引物的长度和模板链3末端距冈崎片段复制起点的长度。但该模型仍需进一步证实。,二.人类细胞与

5、组织中的端粒长度与端粒酶,通过特定的端粒酶活性测定方法,可以测得体内/体外各种细胞或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Kim et al.)。目前已知道,人的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没有明显的端粒酶活性,因此也就面临着末端复制的问题。,来源 表现型 组织来源 端粒动力学 端粒酶活性 培养 非用分化(分裂) 皮肤、肺、血管、卵巢 变短或n.t 0/25+ 细胞 非永生化(不分裂) 结缔组织(肺、皮肤) 稳定 0/3+ 非永生化(寿命延长)肾胚 变短 0/5+ 永生化(转化系) 肾、前列腺、肺、视网膜 稳定或n.t 8/10+ 正常 永生化 睾丸 稳定 2/2+ 组织 结缔组织 变短 非永生化 血管内膜 变短 060

6、+ 其他(乳腺、前列腺、子宫 n.t 肠、肾、肝、肺) 肿瘤 乳腺 n.t 组织 原发,无淋巴结转移 1/4+ 导管型,有淋巴结转移 14/15+ 卵巢癌 稳定 7/7+,种系细胞:端粒酶阳性,干细胞?,正常体细胞:端粒酶阴性,转化事件,前危机期细胞:端粒酶阴性,永生化肿瘤细胞:端粒酶阳性,M1 M2 Hayflick限制 危机期,15 M1 57 M2 24,TRF(kbp),复制龄级,支持上述模型的实验数据: 1。在雌、雄生殖细胞中,极易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而且在性细胞中可稳定维持较长的端粒 2。对于检测的大多数出生后的躯体组织和细胞而言,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均难以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并且

7、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逐渐变短。 3。在转化有病毒癌蛋白的前危机期体细胞群内,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且端粒也持续缩短 4。在后危机期(细胞获得永生化后)转化的细胞以及在肿瘤细胞系中都可以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而且端粒长度保持稳定。,三。细胞衰老及永生化的端粒假说 对于衰老的细胞而言,端粒丢失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在多种类型的衰老细胞中,都呈现出共同的平均端粒长度。 2.与端粒丢失有关的染色体畸变,在体外衰老的细胞中及体内淋巴细胞中聚集 3.通过对TRF中端粒DNA数量的估计可以看出,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末端端粒重复序列。,四。早衰症中的端粒,对患有郝-吉二氏病儿童的成纤维细胞进行

8、体外培养后发现,其端粒长度与同龄正常细胞相比明显变短,这与细胞的复制能力降低相一致。目前尚未发现来自早衰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就具有较快的的端粒丢失速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这些个体究竟是在出生时就具有较短的端粒还是具有较快的体内细胞更新速度。,Downs syndrome:又名21三体综合症,已被认定为早老样综合症。由于一些唐氏综合症患者的发病与免疫系统的老化有关,所以,引人注意的是,唐氏综合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可判断出供体年龄的端粒丢失程度是同龄正常人的三倍之多。 同郝-吉二氏患者不同的是,唐氏综合症患者在出生或接近出生时最初的端粒长度同正常同龄人无显著差异。然而,是否在

9、每次细胞分裂是端粒的丢失速度均不同,唐氏综合症是否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再生等这些问题都还不清楚。,1.患儿具明显的特殊面容体征,如眼距宽,鼻根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眦赘皮,外耳小,舌胖,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头前、后径短,枕部平呈扁头。颈短、皮肤宽松。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前囟闭合晚,顶枕中线可有第三囟门。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指骨短,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常见通贯掌纹、草鞋足,拇趾球部约半数患儿呈弓形皮纹。 2.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智商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 3.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并且有可能生育。 4.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增高1030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