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城市美学.ppt_第1页
第3章 城市美学.ppt_第2页
第3章 城市美学.ppt_第3页
第3章 城市美学.ppt_第4页
第3章 城市美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 城市美学,3.1 城市与场所 3.2 城市美学 3.3 城市景观之美,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和构建。它把世界变得热闹而复杂,改变了世界的形态和走向,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观念,使之成为地球上最宏大、最集中、最精彩的活动舞台。,人类居住方式: 树栖 穴居 宅居 逐水草而居 定居 分散的乡村聚居 更为集中的城市聚居 中外的居民点系列: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农业活动,非农活动,城 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袭击。,中国最早的城起源于传说的三皇五帝之都。考古发掘最早的古城为4000多年前夏代所筑。,防御性构筑物。早在夏代就有“

2、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之说“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早时的城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场等一般城市应具备的物质要素。,有人认为,原始的只有防御功能而没有商品交换为目的地商业市场的城不能作为城市。有的认为应将其作为城市的雏形。,市 商品交易的场所,“市井”,随商品经济发展,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位置。城市开始产生。,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刘易斯芒福德、格茨福普、安东尼吉登斯、周礼考工记、段汉明等都有相关的论述,3.1城市与场所 3.1.1城市 一、城市的本质与特征 城市的本质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

3、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最好的、最生动的写照。,城市的基本特征、历史、文化 (1)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人创造的,人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活生生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城市是社会的延伸,是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文化、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 城市是“类人体”,有着自身的生成发展衰亡规律,但这个规律又不同程度地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 城市有自己的“

4、波粒二重性”,即既是物质的科学技术的堆砌物,又是精神、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2)城市与城市历史 城市的历史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和周围的世界,同时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3)城市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延伸,人类文明的象征,表现出城市特有的气质与风度。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文化中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积累、保存前人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 刘易斯芒福德、吴良镛、郑时龄、陈立旭、张鸿雁等都有论述。,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1现代复杂性科学概述 什么是复杂性? 复杂性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已有40多种复杂性

5、定义,如香农信息、费谢尔熵分数维、随机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混沌边缘等等,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W Weaver、西蒙、普利高津、哈肯、盖尔曼、钱学森、杨永福、成思危、姜璐等都有论述。 2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1)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复杂性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城市子系统数量巨大、层次众多、关联复杂 城市系统生成、发展的演化过程复杂 (2)城市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复杂 城市是自然社会人工环境的关联系统 所处不同地域表现出了不同的关联形态 (3)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人社会系统对城市系统具有主导作用,正是城市系统与人社会系统的本质联系,城市系统也是一个复杂

6、适应系统。 (4)城市系统复杂性的特征 交织; 独特; 超越。,三、城市与居住者的互动机理,互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居住者受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同时主动的改造、建设着城市,以形成城市新的结构、形态、文化,城市新的结构、形态、文化又影响着新的居住者或下一代居住者。城市与居住者这种连续不间断的互动过程,使城市不断具有新的、时代感的结构、形态和城市文化,同时也孕育着城市中的一代又一代的居住者,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城市与居住者,你就是我,我就是你。,3.2城市美学 3.2.1城市美学的定义与内涵,城市美,场所,环境,建筑,文化,城市美学是一门涉及众学科的综合学科,是以城市美为主要研

7、究对象的城市艺术哲学、城市生活哲学和城市发展哲学。,城市美的主要来源 城市特有的自然景观系统 特定的场所 城市特有的功能 城市的历史脉络系统 城市人口聚散所形成的综合、杂交过程 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 审美时尚的变迁 不同的观赏角度、观赏方式和观赏者的期望值 城市元素的美化与建设,3.2.2城市美的本质和特征 一、城市美的本质 1城市与自然、人类和社会文明的关系 2城市发展的二重性 3城市形态的多样性,城市来源于自然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标志,城市是人类有目的地建设和创造;同时又有自身运作的规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城市,二、城市美的特征 1继承性 2民族性

8、3整体性 4协调性 5延续性,积累、连续性,民族、地方特色,和谐,继承中发展,有机契合,三、城市美的艺术标准 1城市艺术的整体和谐 2城市艺术的发展与变化 3城市艺术的特色与风格 4城市艺术的韵律节奏 5城市艺术的群体观念,3.3城市景观之美 3.3.1城市文明与城市景观 最初的文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中提出的文明的三个标准:要有城市要有文字要有复杂点的礼仪建筑。 城市和复杂的礼仪建筑是文明判别的重要标志。 四大古代文明: 尼罗河文明,距今6000余年; 黄河文明,距今5000余年; 底格里斯河和幼法拉底河的两河文明,距今约5000年; 印度河文明,距今4000余年,古代埃及,古埃及地图 埃及是尼

9、罗河的赠礼 希罗多德历史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 河谷带来大量沃土, 使得埃及成为古代 农民的乐土。,埃及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500年的前王朝时期,下至公元395年结束的罗马治下的埃及时期。 古埃及祭司曼尼托(前4世纪前3世纪)把古埃及历史划分为31个王朝,沿用至今,称曼尼托纪年。 金字塔时代:曼尼托纪年的第三至第八王朝 第四王朝的埃及,国力达到顶峰,第一任国王斯涅弗鲁造了三座金字塔,此后三代国王胡夫、哈夫拉、门卡拉建造了著名的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又称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

10、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人赞叹。 至少10万人参加工程,仅建造墓室和运送石料的道路的开通就用了10年,金字塔本身则建造了20年。 浩大的工程说明,埃及全盛时期的巨大国力和当时国王对于全国人力物力资源的绝对掌控的权威和神性。,金字塔: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和宗教信仰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热切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

11、生。 角锥体金字塔形式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古埃及太阳神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金字塔:古埃及精妙的科学技术 奇迹一:体量巨大。原高146.59米,剥蚀了将近10米。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一公里。 奇迹二:结构精巧。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历时数千年,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历数

12、千年而不倒。 奇迹三:力学原理。塔身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宗教对古埃及人生活的影响 影响古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 修造陵墓、留下祭祀基金,创作祈祷文 保存尸体,制成木乃伊 举行复杂隆重的墓葬仪式。他们认为:这种仪式是代表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站,是人们从短暂的现世走向来世、走向永恒生命的必由之路,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

13、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没有天然险阻可以抵挡入侵者,所以有着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美索不达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古巴比伦,建筑学和园艺学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传说是当时的国王尼布甲尼撒大帝为其妻子而建的。 据说空中花园就是在缺水干旱的沙漠地带中建起一座山,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叹为观止。,通常所说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它并不仅指今天的印度,而是包括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或天竺。,古代印度,摩亨左

14、达罗卫城布局,居民区遗址,摩亨左达罗大浴池,加尔各答耆那教寺庙,1、中国文明 的摇篮 黄河流域 中国夏文明兴 起于公元前21 世纪,主要活 动区域在今河 南、河北、山 西、山东四省 交汇地。,古代中国,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

15、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清朝-公元1644-1911年,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

16、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偃师二里头 夏宫复原图,3.3.2城市社会生活之美 一、城市社会生活美的内涵 生活美是人对自身现实生活过程、状态的欣赏,是人类现实生活本身呈现出的审美属性,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的审美形态,它是人的自我赞美与欣赏,是以审美奖赏自我、提升生活。 生活美包括: 个体美:外在与内在 人情美:人情味儿 环境美:建筑群、交通网、信息场、生态系统等,二、城市景观设计的市民性 1重视市民主要活动空间的建设 2城市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 3城市景观开放性,环境美的主要构成因素: 1良好的生态环境 2高度的社会文明 3美观而富有特色的建筑环境 4有明快

17、的色彩和格调 5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景观是依附于环境,并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实施,将环境创造出人们需要的价值和感受。 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3.3.3城市环境之美 一、城市环境美的构成,三、城市环境美学 城市环境美学主要是研究城市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科学,美的环境有益于人的精神舒畅和体质健康,有益于人的生存,有益于创造和发展(城市美的重要性) 环境美学尚处于开端时期,已有研究显示出其大致走向: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关系的再思考 “宜居”和“宜乐”是环境美学的出发点 城市环境是环境美学关注的重点 生态、工程与环境的关系成为环境美学走向现实生活的中介 构建环境的美学评估体系,人与城市相互补充:城市是居住者的城市,人是城市的灵魂。,3.3.4城市公共艺术 一、公共艺术概念 什么是公共艺术,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把它夸张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