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_第1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_第2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_第3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_第4页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5月24日目 录一、 研究背景 二、 任务来源 三、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四、 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五、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六、 标准方法建立的依据 1、标准的名称 2、标准的范围 3、方法原理 4、前处理条件 5、仪器分析条件 6、线性范围 7、检出限 8、精密度和准确度 七、方法验证 八、验证结论 九、本标准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十、贯彻标准要求和措施建议 十一、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一、研究背景 甜菊

2、糖,俗称甜菊糖甙(stevioside), 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中精提而得,原产于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地。甜菊糖甜度为蔗糖的200350 倍,而热量只有蔗糖的1/300,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新型、保健、天然甜味剂。甜菊糖具有热量低、甜度高、味质好、耐高温、稳定性好等特点,在人体内无残留、安全无毒,有利于调节血糖,促进脑力活动,对心脑血管病、肥胖病、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功能,更有助于防治龋齿,并可作为苯丙尿酮症(pku)病人的糖类替代物。此外,它还具有耐热、稳定、防腐等性能,所以加到食品中,不易变性、变质,对酸碱度要求不严,保存期长,不会结块、褐变。因此,在国内和国外许多国家(地区

3、)被广泛应用于糖果、饮料、食品、医药等行业,被誉为“最佳天然甜味剂”,是继甘蔗、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际上誉为“第三糖源”我国于1984 年将甜菊糖甙作为食品添加剂,并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甜菊糖甙的使用范围为液体和固体饮料、糖果、糕点等,在2000 年以后又批准扩大使用范围增加油炸小食品、调味料、蜜饯和瓜子,按正常生甜菊糖不仅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易溶、味美、耐热、稳定、非发酵性、安全无毒的理想天然甜味剂,而且对人体具有很多保健的功能,所以作为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酿酒、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

4、甜菊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甜菊糖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但是目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没有食品中甜菊糖苷检测方法,因此有必要建立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卫生部门及各检测机构提供技术依据。二、任务来源任务来源:吉林省卫生厅任务编号:dbs22/009 - 2012归口单位:吉林省卫生厅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1、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由于甜菊糖苷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如果不能检测、鉴别其含量,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可能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2、是为国家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的需要 为能够及时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5、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为执法机构的监督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必要建立食品中甜菊糖苷检测的液相色谱方法,严格规范甜菊糖苷在食品中的添加使用量。本标准的制定为国家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3、完善国家标准的需要 目前对于食品中甜菊糖苷含量测定没有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制定此标准可满足检验工作需要,完善国家标准体系。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1、前期工作实验室在2011年,通过查阅最新的资料和技术文献,确定了使用c18液相色谱柱分离测定甜菊糖苷的技术路线,对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一个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能为我省大多数的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方法,为食品中甜菊糖

6、苷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由于目前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中没有测定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方法,据此向吉林省卫生厅提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申请。2、实验室间的验证工作 2012年5月,进行了实验室间的验证工作。通过统计分析各个实验室的检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出限等。参加验证的实验室一致认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甜菊糖苷的含量,具有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五、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

7、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六、标准方法建立的依据1、标准的名称 本标准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甜菊糖苷含量,本标准的名称定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标准的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液相色谱法测定。3、方法原理试样中甜菊糖苷经溶剂提取净化后,液相色谱进样,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4 样品前处理条件 41 液体试样:吸取5.00ml试样,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混匀后,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充分振荡混匀后,过膜待测。4.2 水溶性固体试样:取有代表性的混合均匀试样2.5 g,精确至0.01 g

8、,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适量流动相至试样溶解,充分振荡,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充分振荡混匀后,过膜待测。4.3 水不溶性试样:取有代表性的混合均匀试样2.5 g,精确至0.01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15ml石油醚涡旋振荡5min,在5000 r/min下离心10 min,将上清液弃去,向残渣中再加15ml石油醚,重复以上步骤3次,用氮气吹干残渣。向残渣中加1g无水硫酸钠和8 ml乙腈,涡旋振荡5min,在5000 r/min下离心10 min,将上清液置于25 ml比色管中,重复提取1次,用氮气吹干后,残渣用流动相全量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膜待测。5 仪器

9、分析条件5.1 色谱柱:c18(2504.6 mm,5 m,);5.2 检测波长:210nm;5.3 流动相:0.002mol/l磷酸溶液+乙腈=70+30;5.4 流速:1.0 ml/min;5.5 进样体积:10 l;5.6 柱温:30 。6 线性范围取浓度为5.0100 g/ml系列标准溶液,按照方法依次进样,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样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线性方程:y = 1.6639x 1.9023, r= 0.99807 检出限根据gb/t 5009.1-2003,中a.2.1 色谱法中的计算方法。 检出限=s/b( b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中的斜率。 s 仪器噪声的3倍

10、。) 确认检出限为4.0mg/kg。8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按照上述检验方法,选用3个空白样品,分别加入三个水平的甜菊糖苷标准溶液,每个样品重复6次,对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考察,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一览表(n=6)样品名称添加浓度(mg/kg)回收率范围/(%)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饮料1080.9-102.097.58.965097.0-104.099.27.3830086.4-93.086.86.98糖果1080.6-90.681.75.395094.0-99.095.37.4530096.8-99.097.86.98蛋糕1093.3-100

11、.897.25.655089.0-99.092.56.3630086.1-98.497.36.23 由表1可以看出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要求,其相对标准偏差为5.39%-8.96%,加标回收率为81.7%99.2%。七、方法验证 本方法经三个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方法验证试验,验证试验采用添加法,分别对具有代表性的饮料、糖果和蛋糕进行了10mg/kg、50mg/kg、300mg/kg共3个不同水品的添加回收实验,每水平单独测定3次。八、验证结论经验证该检测方法在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方面完全达到了测定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检测要求,其方法方便、快捷,应推广应用。九、本标准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建议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甜菊糖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十、贯彻标准要求和措施建议1、技术措施要求熟练掌握前处理技术,了解仪器性能、原理,且能熟练操作,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管理措施本技术标准在实施过程,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熟悉检验方法和有关的法规,做到科学、公正、准确、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3、实施方案3.1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厅发布,计划于xxxx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