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1页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2页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3页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4页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成本计算法,3.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及其基本原理,3.1.1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 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创建的。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成本动因的选择,提供相对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决策,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系统。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地追踪反应和作业分析,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提高顾客价值,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对各种作业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对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革新。,传统计算方法是以某一总量为基础,计算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分摊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以便于存货计价和利润计算。这种以产品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或直接工时总量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的方法,在间接费用项目较少,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日益发展,对机器人,特殊机器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程序的不断增加,使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加。 作业成本法由于对不同作业的间接成本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因此,它能够克服

3、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正确分析作业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进行资本支出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1)技术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变革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且不确定,这使得企业的经营,生产环境也随之变化。管理者普遍认识到,旧的经营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创新。 (2)社会背景 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市场寿命缩短并加剧了生产者的竞争,从消费者角度看,竞争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彭增,人们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企业不得不改变其生产模

4、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传统成本管理会计方法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变革传统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势在必行。,(3)电子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作业成本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本身内在的新因素要成长,而且还要有邻近学科的配合及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基础,因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的诞生和成长,为实现多元化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4)作业成本计算理论研究的深入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作业成本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教授科勒斯托布斯的长期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的。由

5、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西方会计学家开始对传统的成本会计提供的质量表示怀疑,试图对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进行改革,于是提出将作业成本会计与适时生产制度管理方法相结合。,3)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局限 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法是以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台时等作为分配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按传统成本计算法,某产品的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间接费用的计算公式是:某产品间接费用=该产品直接工时(或台时数)总数*间接费用分配率 间接费用分配率=,在这种方法下,从总体看,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多,间接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越大,从而间接费用分

6、配率就越小。在间接费用总额和单位工时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间接费用分配率越低,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这就可能引导许多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而进行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实际上,间接费用并不与产量成正比,因此,这种方法又将造成产品成本计算结果的不正确。,产生,发展,美国大会计师埃里克科勒,在其1952年编制的会计师词典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作业”和“作业会计”等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会计学界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普及以及适时制的产生与发展,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有了质的飞跃。,此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学术界也掀起

7、了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高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詹姆斯布林逊于1991年编著的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 当前,作业成本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地域范围来看,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已由美国、加拿大、英国,迅速地向澳洲、亚洲、南美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扩展。,4)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3.1.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制造费用归于各个作业,然后再将各个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上。因此进行作业成本计算,首先必须明确作业成本计算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业与作业中心、作业链与价值链及成本动因。,1)作业与作业中心,作业中心:将类似的会发生成本且具有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归集在

8、一起便构成了作业中心。 2)作业链和价值链 作业链: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一个企业的作业链可以表示为:,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称之为价值链。 3)成本动因 所谓的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一般通称为分配基础。 作业成本的分配必须符合相关性的要求,因此就应该解决如何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成本动因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3.1.3.作业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 1)作业成本会计的“成本驱动论” 企

9、业间接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必须进行的各种作业,这些费用数额的大小与产品的产量无关,而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相关,这就是所谓的成本驱动论。 在成本驱动论中,将决定成本发生的作业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因而,作业会计采用的分配基础是作业的数量化。 2)作业的种类 作业一般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生产批次,接收货物 订单数目,发送货物 订单数目,采购数目,供应订单 数目,生产计划 的制定,产品检验,材料管理,设备调试,收货发货 部门成本 的发生,作业成本计算通过对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进行划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是使比重日益增长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

10、明细化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 3)费用的分类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采用,使成本性态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制造费用上,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 与作业时间相关的费用 B 与作业次数相关的费用 C 与生产能力形成有关而与作业量无直接关系的费用 4)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原则 在作业成本制度下,间接费用的分配与其来源密切相关,即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联系起来,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首先了解产生成本的原因,根据其原因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费用的控制,汇集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下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确定某项成本费用产生的原因,3.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程序及使用条件,3.

11、2.1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程序 从广义的作业成本法看,不仅要对过去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而且要对未来的成本进行计划,从狭义的作业成本法看,作业成本法主要是指事后计算作业成本。 1)选择成本基础 选择成本基础就是将与企业间接费用发生有关的作业活动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产品的生产,其作业活动的领域不同,选择的成本基础也就不同。 2)追踪资源或将同性质的活动归集为作业中心 一般来说,每一项活动都会耗用某些资源,如果将每项活动的成本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度将比传统成本计算要高,但是,由于产品生产的作业活动复杂繁多,往往应将同性质的活动归集为作业中心,然后根据作业中心与产品的关系分配该作

12、业中心成本。通常作业中心可分为以下四大类:,(1)与产品产量有关的作业中心 这类作业中心的成本与产量相关,或属于以产品产量为基础的变动成本。 (2)与产品批次有关的作业中心 这类作业中心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相关,但与特定批次的产量多少无关。就生产批次而言,此类成本的性质为变动成本,但就某一批产品而言,它属于固定成本。 (3)与产品项目有关的作业中心 这类作业中心的成本与产品项目的多少有关,但与某类产品的生产批次和生产数量无关。换句话说,此类成本随着产品的类别增加而增加,但就某类特定产品而言,它属于此类产品的固定成本。 (4)与产品实施有关的作业中心 此类作业中心的成本与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有关。它

13、属于各类产品的共同成本,与产品项目,某类产品生产批次,某批产品的产量无关。,3)按作业中心归集成本 在确定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对发生的费用,应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记录,并归集于相应的作业中心,最后进行汇总。按作业中心归集成本有利于衡量企业各项作业活动的效果和业绩。 4)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就是根据追踪的资源,选择分配各作业中心成本的标准。 5)确定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率 当作业中心已经确认,成本已经汇集,成本动因已经确立后,就可以将该作业中心的成本除以预计的交易量,计算以成本动因为单位的分配率。 6)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各批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动因交易量和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率,就可以求得

14、该批产品所应负担的成本,包括应负担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另外,应当指出,进行作业成本计算所涉及的会计账户设置与传统成本计算不同。作业成本计算的程序是根据资源动因将成本追踪到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品。按传统方法核算的部门成本分解为作业成本,虽然会大大增加账户的数量,但可以使得账户的设置与成本核算费用保持一致。,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直接成本:按传统方法核算,间接成本:按性质设立成本库,维持性作业成本,无效作业成本,3.2.2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区别 根本区别: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中心,传统成本计算法是以“产品”为中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成本计算

15、程序不同,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分摊于各生产部门,再按生产部门确定费用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计算法,3.2.3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适用条件 1)作业成本分配费用的类别 2)要有积极的成本管理意识 3)要有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 4)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5)间接费用较高 6)产品种类较多 7)产品需要技术服务的程度不同 8)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成本 9)管理层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信息准确程度不满意 10)

16、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 11)有素质较高的成本会计人员,3.2.4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作用及局限性 1)作业成本法的作用 (1)可以准确的进行存货估价 (2)为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了依据 (3)可以更好地对各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 (4)可以更好地编制预算 (5)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6)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7)作业成本法在产品定价决策中的应用,2)作业成本法的局限 (1)从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看其实效性 A 适时制度 B “零存货” C 可操作性 (2)从成本动因的确认和选择问题上看其存在的问题 从现行的财务制度下,并未对成本动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进行明确的界定与规范,因此企业对成本动

17、因的确认具有相当大的主观随意性,这使得成本管理人员对成本动因有关信息不能连贯可信的获得,而只是凭主观臆断对其进行归集和整理。另外,作业成本计算法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间接费用进行归集,这就不可避免的增大了成本计算及分配的工作量,从而使得提供成本信息的代价加大。,3.3作业成本计算法举例,3.3.1 作业成本计算资料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量、批次、成本、工时等资料见表31:,该企业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见表3-2 表3-2,3.3.2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 按传统成本计算法,制造费用可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 =4.2

18、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00000*4.2=168000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60000*4.2=672000(元) 根据上述分析和计算可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见表3-3) 表3-3,3.3.3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计算的关键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处理不是完全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配,而是根据作业中心与成本动因,确定各类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下面分别确定表62中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率: (1)对于材料验收成本、产品检验成本和开工成本,其成本动因是生产与定购次数,可以此作为这三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为: 材料验收成本分配率 21428.57(元) 产品检验成本

19、分配率 33571.43(元),开工成本分配率 15714.29(元) (2)对于设备折旧费用、燃料与水电费用,其成本动因是机器制造工时,可以机器制造工时作为这两项费用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为: 设备折旧费用分配率 0.53571(元) 燃料与水电费分配率 0.717857(元) (3)对于职工福利支出,其成本动因是直接人工成本,可以直接人工成本作为职工福利支出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为: 职工福利支出分配率 0.05278(元),(4)对于厂房折旧和经营者薪金,其成本曾因是产品产销量,厂房折旧和经营者薪金可以此为分配标准。其分配率为: 厂房折旧费用分配率 0.9583(元) 经营者薪金分配率 0.41667(元) (5)对于材料储存成本,其成本动因是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