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培训——感染诊断与标本送检.ppt_第1页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培训——感染诊断与标本送检.ppt_第2页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培训——感染诊断与标本送检.ppt_第3页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培训——感染诊断与标本送检.ppt_第4页
感控医生、感控护士培训——感染诊断与标本送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院感染诊断、感觉控制医师、感觉控制护士系列培训、医院感觉、c、目录、一、医院感染的现状和特点、我院感染病例的漏报严重、各科室感染的当前感染率、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一)临床表现的非典型性。 2 .住院时接受抗感染治疗,减轻炎症表现,不典型3 .医院感染容易多菌或混合菌感染,抗生素应用中出现双重感染,临床表现复杂。 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二),感染流行特征:1.感染的发生多与侵袭性操作有关2 .手的污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通过被污染的手,可以直接、间接引起感染和感染的流行,感染的诊断、诊断在临床资料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血液、尿、粪、血液生化病原体分离

2、免疫学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等检查(包括腔镜等)“经实验室检查,但不能依赖实验室诊断”,诊断感染时考虑,支持的临床诊断对3330 c反应蛋白等的估计是最可能的病原体:感染部位、基础性疾病、发病状况, 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可推测的病原体抗菌药物用药结果出现前的经验用药:基于验证医学观察治疗反应是否必要,咨询微生物学家、传染病医生的药剂师,定植:微生物踏入人体体内一定的环境或解剖位置。 适宜的生态空间、黏附性、繁殖性、拮抗性(主要取决于宿主正常菌群)、易位两相性。 定植被感染了吗? 例如肺部感染。 血液培养是菌血症的确诊依据,但不一定能够得到阳性培养,特别是大量使用抗菌药后,可以作为临床菌

3、血症进行诊断。 (二)医院感染监测以显性感染为主,但包括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多药耐药性菌株的携带者,如MRSA、VRE、ESBLs携带者等。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2001年,以下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48小时原则: 2与上次住院有关。 3又分离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中和产后得到的感染。 5通过诊疗措施活化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菌等的感染。 6医疗从业者在医院工作期间得到的感染。 医院诊断标准常见医院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2天)包括鼻咽、鼻窦炎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在病原学诊断的临床

4、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应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以下两项之一即可诊断: 1症状-咳嗽,痰粘稠,体征-肺部罗音(1)可能有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2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稳定期-(15天)急性感染病原学改变(住院时、急性感染时)急性感染x线胸片明显改变或新病变,病原学诊断可符合下述6条之一诊断。 一次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被分离成相同的病原体。 2痰菌定量培养病原菌数106cfum1。 3血液培养或胸腔积液分离为病原体。

5、 经4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我院无5痰或下呼吸道取样非呼吸道定植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组织病理病原诊断的证据。解释: 1痰液筛选标准为痰液涂膜镜检查鳞状上皮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免疫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患者同时存在柱状上皮细胞或锥状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数不必严格限定。 2应排除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胸片改变。 3病变-气道者是支气管炎的肺实质炎症(x线显示)者是肺炎(包括肺脓肿)。 结果临床、辅助检查识别,(3)、胸膜腔感染、临床诊断发热、胸痛、胸水呈脓性或带臭味。 胸水常规:白细胞订正数1000X106/L。 病原学

6、诊断符合以下两个方面之一。 胸水培养分离为病原菌。 2胸水涂膜可见细菌。 说明:1胸水可发现病原菌,建立病原学诊断。 2应该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的感染自然扩散,医院感染中没有被列举的诊断操作会催促感染扩散者进行医院感染。 四结核性胸膜炎自然发展为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患者同时发生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报告下呼吸道感染(4),腹部和消化系统,1,感染性拉肚子2,胃肠道感染3,抗菌药相关性拉肚子4,病毒性肝炎(略) 5,腹(盆)腔内组织感染(略) 6。 (1)急性拉肚子、粪便通常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 .急性拉肚子、(症状体征)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

7、3)急性拉肚子,连续2天或1天水拉肚子5次以上。 急性拉肚子次数为3次24小时,说明: (1)急性拉肚子次数为3次24小时。 (2)排除慢性拉肚子急性发作和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拉肚子。 病原学诊断(很少)可以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下述4个条件之一进行诊断。 (1)从粪便或肛门拭子标本培养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测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和粪便中检测出病原体抗原和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从4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为肠道病原体引起。 2、胃肠道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发热(38 ),恶心、呕吐和(或)腹痛、拉肚子,原因不明。 病原学诊断合符合下述三条之一从外科手术或内

8、窥镜获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病原体。 2在上述标本克染色或氢氧化钾浮片上可以看到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3手术或内窥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3、抗菌药相关性拉肚子,临床诊断近期应用抗生素,出现拉肚子,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便血、黏液脓血便或斑条索状伪膜,可见以下情况之一: 1发热38 . 2、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3周围的血白细胞上升。 病原学诊断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进行诊断: 1大便涂片中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明显优势菌群。 (棒状杆菌比) 2情况许可时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2mm20mm灰黄(白)色斑块伪膜。 3、用细菌毒素测定证明。 临床诊断、症状-尿路刺激

9、(频尿、尿急、尿痛等)可发热。 或生命体征下腹部触痛、肾区叩痛,并1尿检查WBC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导尿患者与尿培养结合。 2临床上诊断为泌尿器感染。 在(五)、泌尿系、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的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保留尿(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1、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保留尿液培养细菌菌数103cfuml。 3 .新鲜尿液标本经过离心应用相位差显微镜检查(1X400 ),30个视野中半数视野可见细菌。4无症状菌尿症:患者无症状,但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置管史,尿液培养

10、革兰氏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1,革兰氏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1应看作泌尿系感染。 说明: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有2种以上细菌,考虑到污染的可能性,建议重新检查标本。 2尿标本必须及时接种。 尿液标本如果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其接种培养结果的细菌数即使是104或105cfum1,也不作为诊断的依据,应该重新将标本送到检查。 3尿路感染一般发生在拔管时。 4 .尿常规见霉菌,无症状,不充满诊断,除新鲜尿液外,二次检出霉菌。 (6)手术部位感染、1、浅表手术切口感染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3、脏器(或间隙)感染、1、浅表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相关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在术后30

11、天内。 临床诊断可以诊断以下2个。 (1) .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生诊断的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 1伤口相关感染不属于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污染伤口。 2切口缝合针眼不属于有轻微炎症和少量分泌物。 3 .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 注意鉴别:脂肪液化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与手术切口感染的鉴别、临床表现(全身局部)分泌物鉴别血常规渗出液涂膜显微镜检查渗出液培养结果CRP与PCT检查结果交换效果抗菌药物疗效、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植入术后30天内、植入术后1年内与手术有关, 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具有下述4条之一,(

12、1)可诊断从深部切口引流或穿刺抽吸脓液,感染性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和发热38,局部有疼痛和压痛。 (3)经再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探部切开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根据临床诊断,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3、无器官(或间隙)感染、植入手术后30天、植入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手术相关(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除外)器官或间隙感染。 临床诊断可以满足上述规定,具有下述3个条件的任意一个进行诊断。 (1)脓被引流或穿刺;(2)再手术检查、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器官(或间隙)感染的证据。 (3)临床

13、医生诊断的器官(或缝隙)受到感染。 根据病原学诊断的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1.临床和/或相关检查显示典型手术部位感染:细菌培养阴性也可诊断。 2 .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有感染时,仅报告深部感染。 3切口引流引起的器官(或间隙)感染不需要再次手术,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7)、血液系统、1、血管相关感染2、败血症3、输血相关感染(略)、1、血管相关感染、临床诊断,(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分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2) .沿着导管的皮下行走部位出现疼痛性分散性红斑,除去理化因素。 (3)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其原因不能解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前端培养和/或血液培

14、养可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1.导管管子前端培养的接种方法取导管前端5cm,在血平板表面来回滚动1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为阳性。2 .从穿刺部位采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采血培养的4-10倍,或从对侧同时采血培养同种细菌。 2、败血症、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以伴有寒症,并且可以合并以下情况之一:1.有侵入入口或移动病灶。 2 .有全身中毒症状,无明显感染灶。 3 .皮疹、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其他原因不能解释。 4 .压缩压力低于12kPa(90mmHg )或高于原始压缩压力5.3kPa(40mmHg )。

15、 在病原学诊断的临床诊断基础上,可结合下述两项诊断:1。 血液培养分离病原微生物。 2 .在血液中检测出了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8)、皮肤和软组织、1、皮肤感染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3、脏器(或间隙)感染4、新生儿脓疱疮5、脐炎6、烧伤感染(略) 7、乳腺脓肿或乳腺炎(略)、1 (1) .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疥癣等。 (2) .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有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原因解释者。 在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可结合以下两个因素进行诊断: (1) .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吸引物培养病原体。 (2) .血液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软组织感染、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 临床诊断符合以下3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 (1) .脓液从感染部位排出。 (2) .经外科手术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认感染。 (3) .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原因解释。 在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两个条件即可诊断。 1 .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血清IgM抗体值达到诊断水平,或2份血清IgG升高4倍。 2 .从感染部位的引流或组织中培养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