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城山记 (2)_第1页
1、小石城山记 (2)_第2页
1、小石城山记 (2)_第3页
1、小石城山记 (2)_第4页
1、小石城山记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注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这里指水边山地。村坞:村落。,(1)“风惊夜来雨”在藏海诗话中宋人吴可说 “惊字甚奇”,你怎么理解?(4分) “惊”字。用了拟人手法,夜雨乍晴,沾在树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写活了小雨点,饶有情趣 (2)“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写心中感受,恰好今天心中无忧烦之事,信步走出,大自然便如热情好客的主人,捧出奇异的美景招待我,真让我欣喜

2、不已又感激万分。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之情。,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其父柳镇,是一位正直而富学识的中下级官吏;其母卢氏也很有文才。 柳宗元四岁读书,十三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辞。二十一岁中进士。年轻的柳宗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很高的声誉。,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 唐宪宗李纯上台后,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 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 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 事件”。司马为编外闲 职,实为流放之别名。 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3、。,写作背景,柳宗元在永州谪居十年。一代文豪,十年楚客。处于逆境之中的柳宗元开始了他一生中创作的辉煌时期。除了写出了许多抒发自己孤寂苦闷之情的诗歌(如江雪等)外,还写出了三戒、捕蛇者说等寓言、散文和史传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最为出色的是他寓居愚溪五年中所写“清莹秀澈,锵鸣金石”的“永州八记”。本文便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最后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牯姆潭记 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永州八记,山水游记始于柳宗元 山水诗始于谢灵运,以前学过的带有“记”字的文章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记”是一种形成于唐

4、代、始于柳宗元的、用于记游且发表议论的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旨趣与性质 纯寓言 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篇名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正字正音,梁 (l) 疏数(c),垠(yn) 睥睨(p n),偃(yn)仰 傥(tng),更(gng)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j),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以写景为主, 第二段以议论抒情为主,整体感知,记游 议论,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从西山道口一直往北

5、,翻越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路向西伸展,沿这条路寻找风景,没有发现好的景; 另一条稍稍向北又望东,走了不到四十丈的路程,只见地层断裂,河道分开,有一大堆积聚的山石形成的山冈横挡在路端。,课文阅读第一段,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积石上面,构成垛墙望楼、栋梁的形状; 它的旁边矗立着一座天然的堡垒,有一个像门一样的洞穴。往里看去,一片漆黑,把一块小石头投进去,发出咚咚的回声,仿佛激荡的水声,那声音宏亮回旋,过了很久才消逝。 环绕攀登,可以登上

6、山顶,能眺望很远的地方。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秀丽的树木和修美的竹子,使它更加显得奇特而坚实。山石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写了小石城山的奇特景物。 2、作者主要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写?试用一个字概括。 奇 3、小石城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中划出来。 (1)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3)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4)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4、文中所写的洞穴很深,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用原文回答。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

7、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5、此段文字的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第一条路写得简略,第二条路写得详细。 6、举例说明这段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例如:“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描写,例如:“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哦!我怀疑造物者是否存在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越发相信它确实存在了。 可是又奇怪它不把这样的美景安排在在中原地区,却将它布置在偏僻的荒远之地,因

8、而虽经历了千百年之久却没有向人们不能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安排吧,要是这样的话,造物者果真是没有的啊!,课文阅读第二段,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有人说:“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有人说:“这儿天地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造就美妙的山水,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稀少而富有奇特的岩石。” 对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1、在作者眼中到底有没有“造物者”呢? 没有,从“神者傥不宜如是。”一句,以及对“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

9、,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这两种观点的不相信都可看出。,有的人说,造物者用这些美景来安慰你们这些人,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被贬到这里虽挺可怜,但至少还有美景相伴,可以游山玩水,也该知足了。 柳宗元不相信第一种说法,表明他并不满足于在游山玩水中悠游度日。 还有人说,永州这个地方的灵气只合适造奇石而非人才,言外之意是永州没有人才,所以不被朝廷重视也是正常的。作者不相信第二种说法,说明他不认为永州没有人才,而只是人才没有被发现和利用。 2、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身世之慨”? 抒发了自己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课文小结,(一) 记叙小石城山景(奇,类智者所施设也)。

10、(二) 抒写美景“千百年不得一售”的叹惜之情。 主旨:(藉小石城山奇景不在中州,疑造物者之有无)抒写自己怀才不遇,遭受贬谪的感叹。,课堂小结 文章以凝炼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小石城山的奇特景物,并借以抒发了自已被贬于荒远之地,不能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悲愤心情。 文章的前半段描写小石城山的奇异景色,后半段借景抒情,以佳胜之地被埋没不彰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字里行间,隐隐含有对当时最高统治者昏聩不明的强烈讥刺。,文章特色 凝炼而生动的语言 后半篇的议论抑扬宛转,余味无穷。 象征手法,將个人的身世之感放入山水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本文的象征手法,即物我

11、相融的具体表现,小石城山被冷落象征什么?,柳宗元遭贬不遇的处境,小石城山上的幽景奇观象征什么?,柳宗元峻洁孤高的人格,一词多义,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名词,小路)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名词,路) 邦无道则愚 (名词,正确的治国方法)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动词,说)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名词,方法)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名词,思想、主张),道,其疏数偃仰 (形容词,密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名词,数量) 骑千余,卒数万人 (数词,几) 广故数言欲亡 (副词,多次)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动词,列举罪状)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名词,法则) 胜负之数,存亡之

12、理 (名词,运数),数,投以小石(介词,拿,用)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介词,用) 楚人伐宋以救郑(表示目的,来)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任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动词,率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介词,在)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连词,表目的,来) 而吾以捕蛇独存(连词,表原因,因为),以,愈以为诚有 (副词,确实)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 (连词,如果)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副词,确实)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名词,诚心)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副词,确实),诚,古今异义,土断而川分 古义:道

13、路。 今义:泥土。 不过四十丈 古义:不超过。 今义:只是,仅仅。,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 古义:城墙上的女墙。 今义: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特殊句式,被动句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辱,表被动,被辱) 状语后置句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应为“以小石头投”),始得西山宴游记,僇(l)人:受屈被贬之人 隟(x):通隙,空隙、闲暇 施施(yy):形容缓慢 其徒:自己的随从 梦亦同趣:通趋 斫(zhu):砍 榛莽(zhn) 茅茷(f),衽(rn)席 岈(xi)然:山谷空阔的样子 垤(di):土堆 攒(cun)蹙(c):聚集收拢 培塿(pulu):小山丘 颢(ho)气:自然之气、空气 觞(shng):

14、酒杯,注释:,课堂练习,1、下面句中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几项是( )A、则披草而坐披:披着 B、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未始:没有开始 C、因坐法华西亭 因:由于 D、缘染溪,斫榛莽缘:沿着 E、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向来 F、故为之文以志 志:志向,A/B/E/F,拨开,未曾,原先,记,2、说说下面各个“之”的用法和意义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始指异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知日之入 故为之文以志 3、作者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游历过永州的不少景点了,为何还要说“游于是乎始”? “始”是指作者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也开始获得游玩的乐趣。因为这一次宴游之后,作者终于能摆脱被贬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而

15、获得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自由感受。,结构助词,的,代词,它,指西山,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代词,指代这次游西山,表明作者心境的语句:,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望西山,始指异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讨论:思考探究练习三,两文情感的不同之处:,小石城山记含蓄、形象,借小石城山来表明心迹;始得西山宴游记直白与含蓄相结合。 小石城山记单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层次变化。,练习1.1.ppt,1、你也曾游览过一些风景名胜,请写写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按游览顺序写一则游记,要求写出该景物的特征及任务的心情。 2、你已学过不

16、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课后作业(二选一),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附参考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瞭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

17、异。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来记述。,练习1.1.ppt,刘禹锡与柳宗元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政治上,两人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在创作上,两人诗文俱佳,趣味相投,一起进京应试,同榜进士,同朝为官,一起共事,一起被贬。 十年后,当他们先后结束贬官生涯聚会长安。很快,又双双被贬。柳被贬柳州,刘被贬到更远在贵州的播州。柳宗元虽然对自己的境遇非常失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