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_第1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_第2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_第3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_第4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implementary provisions for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of employer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26工作程序和

2、内容37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5附录a(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6附录b(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7附录c(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和内容举例11附录d(资料性附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3参考文献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的指示精神,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借鉴

3、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结合山东省职业病防治的实际编制本标准。职业病隐患是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失效,进而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事故。开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和纠正,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职业病隐患分级和分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与内容、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

4、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 37/t 288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3 术语和定义db 37/t 28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职业病隐患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在职业病危害现场管理和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工人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3.2职业病隐患排查 screening of occupation

5、al disease hidden risk企业组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查找本单位职业病隐患的工作过程。3.3职业病隐患治理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指消除或控制职业病隐患的活动或过程。4 基本原则4.1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4.2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

6、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2.1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4.2.2 用人单位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4.2.3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组织工作,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治理。4.3 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表,组织对重大隐患进行治理,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4.4 用人单位应开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4.

7、5 存在外委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5 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5.1 职业病隐患分类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两大类。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指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的缺陷,一般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发现。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

8、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运行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需要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5.2 职业病隐患分级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职业病隐患和重大职业病隐患。一般职业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包括: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以下(包含中度)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工作地点; 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工作地点;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超过 2msv 但小于或等于10 msv 时; 基础管理类隐患; 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不符合;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符合。重大职业病隐患,

9、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或者因某种原因致使用人单位自身难以消除。包括: 粉尘和化学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的工作地点; 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的工作地点;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超过 10msv但小于或等于20 msv时;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失效; 应急救援设施和用品不符合或者无效。6 工作程序和内容6.1 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6.1.1 基本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运行和职业病危害特点,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基础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可根据职

10、业卫生基础管理要求按照附录a1编制,基础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举例参见附录b;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应以风险点为单元,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管控措施要求按照附录a 2 编制,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和内容举例参见附录c。6.1.2 编制依据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依据以下内容进行编制: 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国内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企业以往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和职业病发病情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以往的编制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6

11、.1.3 评审和修订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对职业病隐患项目清单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对职业病隐患项目清单进行修订: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生产工艺、设备及其操作参数、原辅材料、作业岗位发生重大改变的; 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事故或对发生的相关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发生重大变化。 6.2 职业病隐患排查 6.2.1 确定排查项目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和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其管控要求,按照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

12、清单内容确定针对性的排查项目。6.2.2 组织实施6.2.2.1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6.2.2.2 隐患排查应采用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具体可采用以下检查方式: 日常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各自的职责结合生产活动进行经常的职业病隐患排查; 专项检查。针对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职业病隐患排查,例如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等; 综合检查。对照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的所有内容进行的全面检查。6.2.2.3 用人单位可根据排查方式确定隐患排查周期如下:

13、 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可将职业病隐患排查纳入巡检内容,实时进行隐患排查; 车间直接管理人员(主任、安全员)可结合现场专业检查,每周至少一次隐患排查; 基层单位(分厂、子公司)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 用人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职业病隐患专项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检查,两者可结合进行。6.3 职业病隐患评估6.3.1 职业病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组织评估并由排查部门对责任部门按照a 3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经评估属于重大职业病隐患的,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及时进行分析,编制重大职业病隐患评估报告书。重大职业病隐患评估报告书内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

14、产生原因;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方案。6.4 职业病隐患治理 6.4.1 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6.4.2 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6.4.2.1 对于能够立即整改一般职业病隐患,应由用人单位各级责任部门(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6.4.2.2 对于暂时不能整改的一般职业病隐患,责任部门应按要求制定整改计划, 限期整改。整改计划内容包括: 存在问题原

15、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资金来源; 整改负责人和责任人; 整改期限; 整改前采取的防范措施或预案。6.4.3 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6.4.3.1 现场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6.4.3.2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包括: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措施和应急预案。7 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7.1 职业病隐患治理项目验收7.1.1 职业病隐患治理完成后,用人单位应组织本单位工程、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部门和生产、维护、施工、安装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16、。7.1.2 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预防措施),防范同类隐患再次发生。7.2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 装置原辅料、工艺、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 外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7.3 文件管理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经排查、治理和验收后应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d,并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和治理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

17、其它过程资料。aab附录a (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a1 基础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责任单位责任人排查结果a2 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序号风险点名称所属单位风险等级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责任单位责任人排查结果a3 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名称隐患类别隐患级别排查人排查时间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资金来源资金额验收时间验收人附录b (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序号排查项目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责任单位责任人排查结果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情况和存档情况;人员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

18、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以书面文件形式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并将其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档案二)。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所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责任清晰,符合岗位实际;与单位实际存在的岗位相符合。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

19、,劳动者超过100人,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

20、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度应针对本单位实际和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制定,并在运行中体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有效性。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定针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5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的培训,

21、应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应有相关记录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教材或资料、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图片资料等;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6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档案分类和内容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档案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有专人管理;有

22、专门的档案橱或档案盒;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并编号登记。7职业病危害申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时间、内容及回执情况。将职业病危害识别出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全面进行申报;有申报回执单;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

23、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8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情况;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与档案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编制预评报告,竣工验收前或试运行期间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职

24、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施工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告和设计进行评审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和验收工作;评价和设计工作过程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备查;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9职业健康监护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情况;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情况;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情况;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

25、职工的安排情况;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情况。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100%;查体项目和查体周期必须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查体结果必须及时处理,包括复查、诊断、治疗、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有处理记录;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10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情况;用人单位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检测项目和因素覆盖率要与实际情况一致;检测点覆盖率要达到100%;11职业卫生投入职业卫生投资制度

26、建立情况;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情况。建立制度确保投入到位;每年年初要有职业卫生投入概算;职业卫生投入至少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用品费用、个人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12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情况;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情况。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应急救援制度;成立应急

27、救援指挥机构;有符合单位实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每年组织1-2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13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情况。告知应符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合同告知的内容和样式符合告知范本的要求;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内容符合岗位实际;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内容符合告知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符合告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书面告知记录。14外委作业管理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情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

28、员配备情况;承包商人员查体情况;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承包商工人培训情况。建立健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承包商资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文件;承包商人员查体明细;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一览表;入厂教育合格记录;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协议。bc附录c (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和内容举例c.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包括: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情况。c.2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c.2.1 总体布局包括: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高温车间纵轴按照全年主导风向合理设置;热源合理布置; 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的竖向布置情况;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在多层厂房的布置情况; 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