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冈中考零距离】备战2011届化学中考黄冈同步创新-专题突破之二压轴计算大题复习教学案【中考命题特点】计算与分析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的最后一道大题,在历年中考中所占分值在10%之间,主要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结合溶液的计算、图像表格数据计算、社会热点计算等。列比例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化学计算在中考中的题型是多样化的,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与环保有关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环保意识和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考点精讲】【一、化学式计算考点复习】【复习重难点】一、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的基本计算即由化学式计算相
2、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二、熟悉有关化学式的逆运算如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推求化学式或化学式中某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三、利用化学式进行样品纯度的计算、化合物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算,四、熟悉关系式法,利用化学式进行巧算。一、化学式计算中需掌握的基本概念1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一般是比较简单的,这类计算的核心是化学式的概念及化学式所反映的数量关系,它是计算的理论依据,如果对化学式的意义认识不足,在计算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差错。如求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时,有同学列式计算如下:10010017.
3、5,这是没有弄清楚一个NH4NO3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也有的同学列式计算为:10010035,这样计算,尽管结果正确,但概念却是错误的。这是因为N2表示一个氮分子,但每个NH4NO3分子中并不含1个氮分子,而是含有两个氮原子,因此正确的计算式为:10010035。由此可见,利用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必须充分认识并正确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注意: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学式则称为分子式,此时化学式也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五个水分子可表示为5H2O。若物质由离子构成,化学式则表示这种物质中阴、阳离子的最简整数比。3化学式的写法化合物: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酸、碱、
4、盐中正价左、负价右、原子个数不能漏。二、常见化学式计算的题型1计算依据:任何纯净物的组成和构成是固定的。【二、 化学方程式计算考点复习】【复习重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有:(1)有关求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2)含有一定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3)有关混合物的计算(4)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5)有关差量的计算(6)无数据或缺少数据或多数据等技巧性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反应物或生成物含杂质的计算3无数据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关于天平平衡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根据题意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
5、程式。3根据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4按正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5计算未知数的值。6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后,简明地写出答案。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注意以下问题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依据,因此必须书写正确,否则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能正确反映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例如电解水的反应,写成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数据虽然正确,但由于化学方程式错误,没有正确反映客观事实,因此不正确。再如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等的有关计算都是错误的。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必须计算正确,准确无误。3在题中写有关物质相
6、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时,相对分子质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下面,相应的已知量、未知量写在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面。4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1)(2)纯度指纯物质占不纯物质总质量的质量分数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是纯物质的质量,若要求的是混合物或溶液的质量,应结合纯度或质量分数公式再进行换算。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和已知关系,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
7、有什么联系,也就是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要进行哪些换算、本题的突破口在哪里。通过分析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根据思路,完整规范地完成解题过程。【三、溶液计算考点复习】一、知识结构二、【复习重难点】1、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有关计算公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ab(增加溶剂)b(4)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ab()c(5)溶液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者之间关系式如下: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四、综合计算知识要点复习】综合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的重点、难
8、点,这类型题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计算头绪多,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虽然近几年中考计算降低了难度,但计算题仍是很多同学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才能使问题顺利解决综合计算既是三种基本类型计算技能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这种类型题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
9、有关知识。综合计算是中考中必考的重要考点,命题的热点多以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结合起来的综合题题型主要是综合计算题【解题技巧和方法】化学计算题的思维策略:审清计算类型 分析相关数据 找到相应公式(或化学方程式) 代入计算求解【例1】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
10、检测合格。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答案】(1)126 6114 66.7% (2)0.49% 目的是提高牛奶中含氮量,造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高或合格的假象 【解析】(1)C3H6N6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146=126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46)=6:1:1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66.7 (2)加入三聚氰胺后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000g0.36%+2g66.7%4.9g 100%0.49%【规律小
11、结】化学式的计算要看清元素符合右下角的数字,这些数字是解题的关键。【例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 g;(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答案】(1)10 90 (2)50【解析】(1)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10%=10g,水的质量=100g10g = 90g(2)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20%x=100g10% X=50g【规律小结】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稀释题的关键是利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例3】某班一次社会实践
12、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 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1分)84 58.5 44x y 4.4 g8444x4.4 g= x 8.4
13、 g 58.544y4.4 g= y 5.85 g 8.4 g9.3 g(1)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90.3%(2)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 g + (9.3 g - 8.4 g)9.3 g+25.1 g-4.4 g 100% 22.5%答:略(或其他合理解法)。【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及反应的关键所在,从图中可知,当消耗掉25.1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例4】 20g硫酸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所生成的沉淀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6.
14、9g,试求:(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1)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配制200g这种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多少毫升?【剖析】 本题为综合计算考查的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本题要求学生解题时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利用反应后产生的BaSO4沉淀求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再依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利用(1)的结果,根据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不变,列出等式即可求出(2)【答案】 (1)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H2
15、SO4BaCl2BaSO42HCl98233x6.9gx2.9g100%14.5%答:略【例5】燃烧含硫的煤和放鞭炮都会产生污染空气的SO2气体据报道,某年春节期间,某市燃放了2亿个鞭炮,若平均每个鞭炮释放0.05g SO2,2亿个鞭炮释放的SO2相当于燃烧含硫1%(质量分数)的煤多少吨?燃放鞭炮除造成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外,还会给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哪些污染?【剖析】 本题的亮点是将化学计算与环境污染相结合通过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渗透了小鞭炮,含硫煤会造成大污染的教育这种在试题中穿插环境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是当前试题改革的方向)的有效途径【答案】 解:燃放鞭炮释放的SO2的质量为
16、:0.05g/个2108个1107g10t设产生10t SO2,需燃烧硫的质量为xSO2SO23264x10tx5t燃烧含硫1%的煤的质量为:500t噪声污染、纸屑污染等答:略【例6】金属钠跟硫酸铜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向74.24g硫酸铜溶液中加入2.76g钠,恰好反应完全(溶剂水有剩余)计算:(1)生成氢气和沉淀各多少克? (2)反应停止后,滤去沉淀,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剖析】 本题是一道依据新信息进行计算的试题题目考查了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巧妙应用质量守恒规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答案】 设:反应生成的Na2S
17、O4、Cu(OH)2、H2的质量分别为x、y、z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46142 98 22.76gx y zx8.52gy5.88gz0.12g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100%12.0%(或12%)答:(1)生成氢气0.12g,氢氧化铜沉淀5.88g; (2)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0%(或12%)【例7】将Na2O和NaOH的混合物22.2g加入177.8g水中,完全溶解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321.4 g某浓度的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1.4g沉淀,将沉淀滤出得澄清溶液求:(1)除去沉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原
18、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剖析】 本题属于综合计算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所给的众多数据中,抓住关键的数据21.4gFe(OH)3沉淀,代入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能分析出隐含的化学反应Na2OH2O2NaOH中新生成的NaOH和混合物中NaOH一起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及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步步深入的分析、最终计算解答出这道较难的题【答案】 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x3NaOHFeCl3Fe(OH)33NaCl 107 358.5 21.4g xx35.1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02%原混合物
19、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62.2%答:略【例8】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12.4g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2.2g气体,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假设溶质溶解在允许范围内)【点拨】 解本题的关键(1)是能分析出混合物中的Na2CO3可与稀H2SO4反应,而Na2SO4不与稀H2SO4反应;(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NaSO4的质量应是新生成的H2SO4与原混合物中含的H2SO4的质量之和(原混合物中的H2SO4易被忽视,而成为易错点)(3)题中所给的数据12.4g、100g均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用的是2.2gCO2的质量解:设原混合
20、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2SO4的质量为yNa2CO3H2SO4Na2SO4CO2H2O106 142 44z y 2.2 gx5.3gy7.1g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溶质Na2SO4的质量为:7.1 g(12.4g5.3g)14.2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9%答:反应后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9%【例9】将40g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溶液A与未知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B以mAmB11.5的质量比相混合取混合液49g,跟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6g水求:(1)在氧气中燃烧的氢气的质量;(2)B溶液中H2SO4的质量
21、分数【点拨】 本题中涉及了两个化学反应:FeH2SO4FeSO4H2、2H2O22H2O,解题的思路:用生成的3.6g水求参加反应的H2的质量;用H2求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根据已知硫酸溶液A与硫酸溶液B是以mAmB11.5的质量混合,先求出mB的质量,再设B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z,依据溶液A中的H2SO4与溶液B中的H2SO4质量之和相于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可求出B溶液的质量分数解:(1)设在O2中燃烧的H2的质量为x2H2O22H2O4 36 x 3.6 gx0.4g(2)设混合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yH2SO4FeFeSO4H298 2y 0.4g y19.6g已知mAm
22、B11.5, 40gmB11.5 mB60g设B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zmA25%mBz19.6 g40 g25%60 gz19.6 gz16% 答:(1)在氧气中燃烧的氢气质量是0.4g (2)B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16% 【例0】)将一定质量的某易燃的有机化合物(只含C、H、O元素)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后点燃,使其全部反应,然后将全部产物依次通过如图410所示装置(通过各装置时均完全反应),可观察到装置A中粉末变蓝,装置(B)、(D)中均出现白色沉淀问:ABCD图410(1)装置(B)、(D)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2)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一
23、定含有_(3)本实验需用纯净的氧气,若用KMnO4制氧气,应采用法收集,然后再进行_处理(4)若反应前放入m g这种有机化合物,n g氧气;反应后装置A增重了a g,装置C内粉末质量减轻了c g,装置B、D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为b g、d g,则当_n时,可以确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点拨】 由于装置(B)、(D)装有澄清石灰水,它们遇CO2后变浑浊,则产生的白色沉淀是CaCO3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C、H元素,可看是否生成CO2和H2O(元素守恒),由于A装置中CuSO4粉末变蓝说明有H2O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则原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但氧元素必须通过定量方法测定有机物燃烧一
24、般生成H2O和CO2,但当O2不充足时,也可产生部分CO,从题中所给条件知C装置内的CuO也完全反应,说明有CO生成,故有机物与O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一定有H2O、CO2、CO要收集到纯净O2用排水取气法比向上排空气法好,但其中易含水蒸气,所以还要进行干燥处理依题意可用下式表示: 由此可推断当b ga gc n时,有机物中一定含氧元素【答案】 (1)CaCO3 (2)CO2、H2O、CO (3)排水集气 干燥【点拨】 由于装置(B)、(D)装有澄清石灰水,它们遇CO2后变浑浊,则产生的白色沉淀是CaCO3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C、H元素,可看是否生成CO2和H2O(元素守恒),由于A装置中CuSO
25、4粉末变蓝说明有H2O产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则原有机物中一定含C、H元素,但氧元素必须通过定量方法测定有机物燃烧一般生成H2O和CO2,但当O2不充足时,也可产生部分CO,从题中所给条件知C装置内的CuO也完全反应,说明有CO生成,故有机物与O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一定有H2O、CO2、CO要收集到纯净O2用排水取气法比向上排空气法好,但其中易含水蒸气,所以还要进行干燥处理依题意可用下式表示: O2CO2H2OCOmg n g b g a g c g(由于A装置增重a g,则可生成H2O质量是a g,代入上式中)(由于B装置中产生沉淀为b g,依据化学方程式:设参加反应的CO2质量为
26、xCO2Ca(OH)2CaCO3H2O44 100x b gxb g代入上式中)(由于C装置内粉末质量减少了c g,这是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差量法”可求CO的质量设CO的质量为yCOCuOCuCO2 固体质量减少28 80 64 4416yc gyc g代入上式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总和为:b g100%a g100%c g100%b ga gc g 由此可推断当b ga gc n时,有机物中一定含氧元素【答案】 (1)CaCO3 (2)CO2、H2O、CO (3)排水集气 干燥 (4)b ga gc或bd或b ga gc附:化学图像型计算解析
27、在历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图像型综合计算以设置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能够巧妙地考察学生基本化学素养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考察学生提炼、搜集、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一、一般思路归纳: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第二步,结合图像分析每段图像对应的化学反应,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化学含义,确定相关物质质量;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质量时,
28、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二、下面举几例分析说明该类题型的分析方法。典型例题解析:(一)图像呈上升趋势型【例1】在一烧杯中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析】由题意知:在Na2CO3和NaCl组
29、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只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即:图像中OA段表示的反应过程;A点表示: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产生CO2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且其质量为反应生成的NaCl和原混合物中含有的NaCl质量之和。从A到B段,表示滴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无反应发生。故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除了NaCl以外还应该有过量的HCl。【答案】(1)4.4 ;(2)NaCl 、HCl;(3)解:73 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73 g10%=7.3 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 + 2HCl
30、= 2NaCl + CO2 + H2O 106 73 117 X 7.3 g y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答:略(二)图像呈下降趋势型【例2】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 g。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分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020秒,m逐渐减少,其原因必然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20秒开始,m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0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公用物资使用管理办法
- 红心猕猴桃品质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现代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化管理规范研究
- 教师职业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 公共财物授权管理办法
-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
- 国际金融治理中的主权边界问题研究
- 生活艺术与创意表达
- 2024年质量工程师备考常见问答试题及答案
- 三通四通尺寸数据及标准表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管道运输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安庆市桐城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JJF 2244-2025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审查规范
- 警犬基地人员管理制度
- 2025年甘肃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ICU感控管理分析报告
- 垃圾分类创新创业项目
- 体育赛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 建材家居业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