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DNA的复制.ppt_第1页
第03章 DNA的复制.ppt_第2页
第03章 DNA的复制.ppt_第3页
第03章 DNA的复制.ppt_第4页
第03章 DNA的复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8/12,1,DNA的复制,第三章,2,2020/8/12,第一节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和共同特点 第二节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第三节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第四节 某些病毒DNA的复制,3,2020/8/12,DNA,Ribosome,tRNA,rRNA,mRNA,Protein,中心法则 (Cental Dogma),4,2020/8/12,DNA的生物合成复制(Replication)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transcrip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Translation),中心法则 (Cental Dogma),5,2020/8/12,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递到子

2、代DNA分子,复制,亲代DNA,子代DNA,6,2020/8/12,第一节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和共同特点,一、DNA复制需要的酶及其化学反应特点 二、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三、DNA复制的保真性,7,2020/8/12,一、DNA复制需要的酶及其化学反应特点,复制需要的材料 亲代DNA模板 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 多种酶和蛋白因子,复制的化学反应,(dNMP)n+dNTP,(dNMP)n+1+PPi,8,2020/8/12,二、DNA复制的基本过程,复制起点(origin of replication) 一个或多个位富含AT的短重复序列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3、 复制起点解链后形成的叉状结构,(一)DNA复制的起始,9,2020/8/12,(二)DNA链的延伸过程,复制起始位点识别 DNA双链解链 RNA引物合成,10,2020/8/12,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DNA复制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引发体(primosome),由多种酶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引发前体+引物酶,前导链 (leading strand),能连续合成,DNA复制相关概念(1),11,2020/8/12,分段合成(不连续合成),半不连续复制,一条链(前导链)连续合成,另一条 链(随后链)不连续合成,随后链 (lagging strand),冈崎

4、片段 (Okazaki fragment),随后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先 合成许多不连续片段,称冈崎片段,DNA复制相关概念(2),12,2020/8/12,(三)复制的终止, RNA引物去除 冈崎片段连接 在特殊的终止结构区域停止,13,2020/8/12,三、DNA复制的保真性, DNA聚合酶对碱基配对的选择作用,保证严 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DNA聚合酶对模板的识别作用 DNA聚合酶35外切活性的校正作用,复 制出错时有即时的纠错功能,14,2020/8/12,第二节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一、复制过程的主要特点 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三、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复制的起点、方向

5、和方式 四、原核基因组DNA复制的典型模式 五、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调节,15,2020/8/12,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从起点向两个相反方向复制 复制的速度快,大约每秒延伸500 bp RNA引物和冈崎片段均较长 可以连续发动复制,一、复制过程的主要特点,16,2020/8/12,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1958年,Kornberg在E.coli中发现,17,2020/8/12,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特性,18,2020/8/12,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比较,19,2020/8/12,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起始的主要蛋白分子,20,2020/8/12,三、原核生物基因组DNA复制的起点、方向和方

6、式,1. 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控制复制起始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2. 复制方向,多数双向,3. 复制方式,型,型复制,21,2020/8/12,原核生物基因组DNA复制的起始复合体,22,2020/8/12,一个起点,两个复制叉,双向复制,DNA双向复制,23,2020/8/12,四、原核基因组DNA复制的典型模式,1. 型复制 2滚环复制或型复制 3成环滚动复制,24,2020/8/12,五、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调节,生长条件好 合成代谢活跃复制起始因子的浓度快速积累 发动连续复制 高复制起始频率,(1)复制起始频率,25,2020/8/12,(2)保证复制频率与细胞分裂周期相适应的机制,甲基

7、化抑制因子抑制子代DNA甲基化 细胞周期完成 抑制因子脱离 GATC序列中的A甲基化 复制起点激活,26,2020/8/12,第三节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一、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的共同特点 二、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过程 三、线粒体DNA的复制 四、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调控,27,2020/8/12,一、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的共同特点,复制速度慢 多点复制 RNA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 组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周期的S期与DNA复制同步 复制完成以前不会发动新一轮复制,28,2020/8/12,二、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过程,(一)真核生物DNA复制的DNA聚合酶与辅助因

8、子,29,2020/8/12,真核生物DNA聚合酶,30,2020/8/12,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辅助因子,31,2020/8/12,(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和终止, 与原核生物基本相似 起始与终止了解较少,32,2020/8/12,(三)端粒结构和端粒酶在真核生物基因组 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膨出结构。端粒DNA由短的高度重复序列组成,不同生物的重复序列不同,端粒(telomere),端粒酶(telomerase),为反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共同组成,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反复延伸端粒的重复序列,33,2020/8/12,端粒酶延伸的端

9、粒序列,34,2020/8/12,(四)复制过程中核小体的装配,35,2020/8/12,三、线粒体DNA的复制,线粒体DNA的D环复制,36,2020/8/12,四、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调控,1.细胞周期过程中的调控,复制许可因子保证一个细胞周期内只进行一次基因组复制,2.染色体水平的调控,不同染色体或同一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复制子按先后顺序在S期的不同时间复制时间起始复制,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对复制的起始,包括复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RNA引物的合成进行调控,3.复制子水平的调控,37,2020/8/12,第四节 某些病毒DNA的复制,一、腺病毒DNA的复制 二、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三、单链

10、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复制,38,2020/8/12,一、腺病毒DNA的复制,腺病毒基因组结构 双链线性DNA 两端有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ITR) 复制 需要6种蛋白 病毒基因编码: DNA结合蛋白,前末端蛋白, DNA聚合酶pol 宿主细胞提供: 核因子I ,II ,III,39,2020/8/12,复制过程 核因子I 、III、DNA结合蛋白结合到复制起点 前末端蛋白(pTP)和聚合酶Pol形成的复合物与DNA结合 pTP上的dCMP-OH为引物起始DNA链的复制 聚合酶Pol与pTP解离后结合到DBP分子上 pTP经

11、过修饰变成TP留在新合成链的5 端,40,2020/8/12,二、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结构特点 两端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在LTR中有转录和复制的起始信号及引物的结合位点,41,2020/8/12,复制过程 正链RNA病毒 入侵细胞 病毒的反转录酶将它反转录成DNA(原病毒) 宿主细胞的转录酶转录出RNA(以原病毒DNA为模板),42,2020/8/12,三、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结构特点 基因组较小 只编码A蛋白、外壳蛋白和复制酶等 分类 正链单链RNA病毒 负链单链RNA病毒,43,2020/8/12,复制特点 复制正链:只需要复制酶 复制负链:以正链为模板,需要复制酶和宿主核 糖体蛋白S1、延伸因子EF-Tu和延伸 因子EF-Ts结合成全酶。 复制酶全酶对负链的亲和力大于对正链的亲和力,得到的正链总比负链多 正、负链只在复制酶工作的位置上结成双链,44,2020/8/12,四、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组结构特点 双链DNA 负链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