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三首(一)》课件1-1.ppt_第1页
《词三首(一)》课件1-1.ppt_第2页
《词三首(一)》课件1-1.ppt_第3页
《词三首(一)》课件1-1.ppt_第4页
《词三首(一)》课件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 课 词三首(一),1记:了解作者及婉约词,积累作者名句。 2读: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词的 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3写:进行一段明显体现气氛特征的景物描写。 4练:学习鉴赏诗歌中对比的修辞技巧。,学习重点,柳永(?约1053),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行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有乐章集。,课前阅读识

2、记了解文学常识,李清照 (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有漱玉词, 另有李清照集。词作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之情。其词独辟蹊径,善用白描手法,言辞清新婉丽。,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李煜(937978),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在亡国后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3、, 已为苏辛“豪放”派埋下了伏笔。他也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后人把他和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南唐二主词。,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1.字正音准,(1)字音识记,rn,yn,nn,zh,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辨形组词,2.近义词辨析,(1)风流风采 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b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惆怅愁楚 a我的内

4、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 b他愁楚地说:“原来我们盘算这粮站是临时的,打榆林是十来八天的事。”,2.近义词辨析,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阅读八声甘州,回答: 1阅读八声甘州上阕,找出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答案雨潇潇江天洒秋清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楼残照红翠衰减物华休长江水无语东流,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2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

5、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意象境界开阔、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思乡之情。,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阅读声声慢,回答: 3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答案淡酒,秋风,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淡酒: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征雁:相思,想

6、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无人堪摘,容颜已去。 梧桐、细雨:倍添愁苦。,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阅读虞美人,回答: 4词中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物?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些景物的?,答案春花秋月、东风、月明。 春花秋月是乐景,这些美好的景物,作者却希望它结束。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月明,曾照见故国的繁华,而今仍旧是这片月而欢乐已逝去,故国已经成为过去的国家,自己是不堪回首,不忍回首。,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1阅读八声甘州,

7、思考: (1)说说八声甘州“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内涵是什么。,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答案 此二句表面看是写景,实则是景中寓情。以流水东逝比喻时间的流逝,寄寓作者年华虚度、功名无就的痛苦。写流水无情,反衬词人的痛苦心情。暗示江水东流,山高路远,引发出邈远的思乡念人之情。,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请分析八声甘州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

8、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答案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既表现景物的凄清,又体现人物内心的愁苦。,语言浅显,状物传情,纯用白描。如“潇潇”状写雨声,“洗”方显清寒,“凄紧”“冷落”“残照”皆有苍凉的情味。,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请分析八声甘州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

9、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源于高峰秋月北固晚望中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加上“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 “红衰翠减”源于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衣愁煞人”。,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阅读声声慢,思考: (1)声声慢中女词人表达了哪些“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

10、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亡国之恨、丧夫之哀、沦落之悲、孀居之苦。,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请简要分析声声慢词中开头的叠词有怎样的作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

11、凄凉悲苦,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3阅读虞美人,思考: (1)虞美人中“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品读文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思考李煜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愁情,表达效果怎样。,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化一腔愁绪为有形的流水,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夸张。夸大其词,写出愁水之多、之深、之绵长无尽。一江春水,这哪里是一江春水,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大胆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他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4八声甘州之中是否有国破家亡之恨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

13、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答案没有。 作者柳永, 1034年进士及第,卒于1053年。其所属的时期主要属于北宋仁宗时期,这一时期属于宋朝比较强大、政治昌明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文人,少有国运衰微、国破家亡之感。,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5根据虞美人这首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 亡国之恨、 往事之叹、 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6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如本课八声甘州一词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一句选取了“暮雨”“江天”“秋”等意象,形成了一种凄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