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自 主 学 习,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信息的概念 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的种类,光、声、温度,物理,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特殊,蜜蜂跳舞,孔雀开屏,二、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其应用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回声定位,繁衍,植物开花,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食”与“被食”,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_的产量。 (2)对_进行控制。,农产品或畜产品,有害动物,农民常在农田中捆扎“稻草人”以驱赶鸟类,这是利用了哪种信息传递作用? 提示:“稻草人”对鸟类构成了“物理信息”。,

2、?思考,新 知 解 读,根据信息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过程的差异,一般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知识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Y,(1)三类信息比较,(2)信息传递的存在范围 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外激素、舞蹈等)、异种生物个体之间(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中的警示作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的光、磁等)。,(3)信息传递的模式: 形式: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来源:可来自环境,也可来自生物。 (4)方向: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 (1)从信息传递的途径判断。例如,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

3、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例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知识贴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X,典例 1,B,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4、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项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故B项错。要提高麻皮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C项正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D项正确。,迁移应用1如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

5、。,C,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知识点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Y,2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1)家禽饲养中,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产蛋率。 (2)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 (3)利用植物可以分泌化学信息来吸引昆虫的特性,用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提高果树及作物的传粉率和结实率。,3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 (2)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在田间施放适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或者利用人工合成的性

6、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3)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害虫进行诱杀,大量消灭害虫,减少其对农作物的破坏。,害虫防治的几种常用方法比较,知识贴士,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解析草与食草动物,狼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调节的是生物的种间关系。,X,典例 2,C,迁移应用

7、2农场中种植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A,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圈养家畜、散养家禽不是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知 识 构 建,问 题 释 疑,一、第4节部分

8、(一)问题探讨 1提示:通过跳圆圈舞来传递这一信息。 2提示:教材中例子很多。 (二)思考讨论 提示:参见本节参考资料。,(三)资料分析 1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莴苣、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2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3将烟草、蛾和蛾幼虫的天敌三种生物联系起来。 4是。 5信息传递对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指 点 迷 津,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比较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又称信息流,此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消耗。但是信息流不像物质流那样是循环的,也不像能量流那样是单向的

9、,而往往是双向的,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 2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比较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又各有不同。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 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区别和联系,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典例 3,A,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

10、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信息传递 解析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故A项错误。,(2015新课标,4,改编)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正确。,B,课要求 一.上课前的准备: 1.在听到铃声后快速进教室,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练习本,文具统一放在桌面的左上角;2.进入教室后自己复习或预习,等待老师上课.禁止大声喧哗/打闹.三.上课期间:不能吃食物喝饮料,不能摆弄笔本,不能随便下位,;坐姿端正(不趴下/不侧坐/不喧哗/不说笑/不打闹,双手放在桌上,眼睛注视老师).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边听边想别人在说什么,说的对不对,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