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赤壁 杜牧,第一课时,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 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

2、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简介:,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惜惺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写作背景:,诗句理解: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听读课文,注意

3、句子的朗读节奏和容易读错的字音,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听读课文:,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整体感知:,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

4、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整体感知:,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辛酸、愤懑,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用典,悲痛、怅惘,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比喻,富有哲理,豁达、进取,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积极、昂扬,辛酸愤懑、坚定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题: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

5、任由自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板书设计:,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和容易读错的字音,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周瑜之妻。,诗句理解: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是前朝(的物品)。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

6、二乔。,听读课文:,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作者简介:,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

7、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写作背景:,小结: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一、二句: 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感,不禁“发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 三、四句: 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处。,整体感知:,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这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合作探究:,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赤 壁 杜牧,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小结: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