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3).ppt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3).ppt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3).ppt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3).ppt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陈子昂简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读文

2、章,朗读指导:,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禁不住泪洒满面!,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品文章,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今人”指谁?写出来作者怎样的境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从时间角度,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遇不到明君,功业未成。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2.后两句诗是

3、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何涕下?,空间角度,空间无限辽阔,在无限的时空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面对此景怎能不怆然涕下?,3.“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 情态和悲愤。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读诗中作者,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陈子昂?说说陈子昂的形象,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 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见一个人有着积极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这是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讲故事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故事,主题探讨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课堂练习,2.文章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指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人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