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刘建中 副校长).ppt_第1页
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刘建中 副校长).ppt_第2页
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刘建中 副校长).ppt_第3页
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刘建中 副校长).ppt_第4页
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刘建中 副校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肥学院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刘建中 2015.12.26,目 录,合肥学院基本情况,01,“六个合作”,实施卓越人才培养,02,“四个保障”,支持卓越人才培养,03,成效与思考,04,第一部分 合肥学院基本情况,PART ONE,(一)对德合作基本情况,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合肥联合大学(Fachhochschule),按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建设一所示范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开放性,理念借鉴,服务面向,(二)学校借鉴德国经验,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应用型,服务平台,2003年: 学校办学定位: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地方性,国际

2、化,学科专业适应地方 科研创新服务地方 文化传承引领地方,(二)学校借鉴德国经验,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2009年,学校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与实践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学校突破学科定势,打造模块化课程,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学校改革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 德国总理默克尔:“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三)学校“卓越计划”实施概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人才计划,卓越经济师计划,卓越会计师计划,卓越工程师计

3、划,卓越教师计划,软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省级,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粉体材料与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会计学,经济学,小学教育,借鉴并确定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工作思路。,我们学习借鉴德国等国高校工程师培养的最大体会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核心问题:校企深度合作!,(三)学校“卓越计划”实施概况,在多年研究和剖析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应用科学大学现场工程师培养和法国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着力提高

4、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复杂工程技术环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关键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现场工程师人才。,我们的思路与目标是:,(三)学校“卓越计划”实施概况,二、“六个合作”,实施卓越人才培养,PART TWO,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1,校企合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2,校企合作,完成学生企业学习任务,3,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4,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5,国际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6,学 校 办 学 定 位,人 才 培 养 方 案,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5、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应用型学术研究与技术转化,合肥学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模块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借鉴德国经验,校企联合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一)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一)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2.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构建“九学期四阶段”的人才模式。,第1-4学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5学期“专业认知实习”,第6、7学期“专业模块学习”,第8、9学期“企业实训及毕业设计”,(一)校企合作,共建

6、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分为四个阶段,认知实习,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专业实习,企业培养,毕业设计,2.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构建“九学期四阶段”的人才模式。,化工专业学生在安徽氯碱集团实习,自动化专业学生在英特电力公司实习答辩,打破课程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重组;整合后的教学内容面向能力、素质培养,模块之间内容不重复。 公共基础课(如工程应用数学)、专业基础课(例如物理与电路类课程整合)、引入行业新技术及规范、强化自主学习等。,模块(Modul),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模块是以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当学生修完某

7、一模块后,就应该能够获得相关方面的能力。,(二)校企合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行业、企业的深度调研,确定专业 核心能力,分解成 子能力,确定子能力 对应的知识点,构建模块,组合成模块化 课程体系,(二)校企合作,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从以知识输入为导向(In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变成以知识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ation)的教学理念=“哪些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获得的”,(三)校企合作,完成学生企业学习任务,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方案也由双方共同编制,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1.共同编制企业学习计划,2011级自动化专业卓越班企业培

8、养协议,企业代表与校内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安排,(三)校企合作,完成学生企业学习任务,“化工工程师之家”创新训练平台,模拟企业运作模式,每学期对200人次左右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开设office、AutoCAD等10余种类型的基础知识培训,以及工艺、设备、工程制图等技能方面的培训,有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校企老师共同完成企业模块教学任务,化工专业卓越班企业教师案列分析,化工专业卓越班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四)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将企业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管理,进行渗透式教育,促进学生基础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不同的模块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用项目驱动、工程

9、案例研究法、 PBL教学法;CDIO;项目驱动式;项目伴随式等教学方法,,运行采用双导师制和企业化管理,同时,强调开发流程的规范化,从项目需求到项目设计开发,完全模拟企业的运作模式。,依托校内实习基地和工程实训平台,向学生开设以现代生产过程、企业场景模拟为内容的工程实训项目,实训题目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委托项目,或是教师科研课题及国内外竞赛项目。,(五)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1)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化工专业卓越班校企指导教师在“中盐红四方”集团,共同进行毕业设计课题讨论与分析。,(2)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企业(真题真做),(六)国际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六)国

10、际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每年邀请德国教授来我校为卓越班学生教授专业课程。 每年接受德国学生来我系选修专业课程和派遣卓越班学生去德国高校学习德国高校化工课程。 选派卓越计划的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国学习模块化课程体系学习。,Quass 教授在为2010级机制卓越班上课,德国巴登-符腾堡州Heilbronn应用科技大学交换生我校化工专业学习,三、“四个保障”,支持卓越人才培养,PART THREE,合肥学院,国外高校,企业机构,政府,协同育人平台,学生,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成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市人民政府,德国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 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毕

11、业论文均实行真题真做 实习企业真实环境,(一)组织保障,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二)师资保障,注重提高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通过“双聘双挂”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和30多家企业建立了“双挂”(教师到企业,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双聘”制度(学校、系部两个层面聘任企业人才)。聘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对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指导。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实施教师实训计划,选派青年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个任期内到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受过实训的教师在评聘

12、职称中优先考虑。,建立“双进双培”制度,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通过应用型学术研究与技术转化,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企业指导教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三)平台保障,(1)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训练中心 (2)企业网络,共同建设协同育人平台,现有深圳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其中中软国际为共建高校),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国物流协会合肥分会等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另有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余个。,合肥学院与企业联合申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情况,企

13、业网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质量保障,注重质量评价由内部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评价向结果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转变。,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应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校企联合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评价体系。,企业参与: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过程,分析评价结果,参与持续改进。,四、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成效与思考,PART FOUR,(一)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成效,我校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5年,2011级自动化(卓越)班共有毕业生30人,其中24人实现就业,5人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1人出国,就业率为100%。,科大讯飞股份有限

14、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公司智能语音核心技术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2014年,“科大讯飞”在皖招收150名应届毕业生,我院计算机类学生70名,占46.7%。,案例:,2010年前,科大讯飞明确提出只要“211”毕业生;截止2015年底,我校计科系的毕业生在该公司(含总部及其他子公司)就业者已达到三百余人。,(一)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成效,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 特等奖(全省高校第一个获得)、 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省高校第一个获得)、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等奖(全省高校第一个获得) 、二等奖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本科组 一等奖(全省高校第一个

15、获得) 葡萄牙机器人公开赛季军 全国高校计算机仿真设计大赛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挑战杯世博会大赛 一等奖、 二等奖 挑战杯科技大赛 二等奖 、三等奖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银奖和铜奖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全国总决赛 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总决赛 二等奖 华帝热水器工业设计大赛 银奖 “德中同行”全国大赛第 第二名 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大赛 二等奖 网上零售大赛、化工、基础力学、会计、铜都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一)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成效,校企合作要真正地“落地”,(二)协同培养卓越人才的五点思考,校企要深度合

16、作,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双师型课程、实习到毕业论文等环节实现多方联动。企业提供多元化资源,包括工程案例、复杂工程问题、真实工程环境,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出台有利于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引导或要求企业进入高校参与高等教育。发挥企业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教师选聘机制改革,支持高校从企业引进高水平的工程师,明确将企业任职经历和成果作为高校新聘工程技术类教师的必要条件。建议设置基金,鼓励校企共建“人才驿站”,探索“企业预聘、学校长聘”的“双聘”制度。引进人才在聘期后,企业、高校、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