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陶渊明,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1.晋太元中( ) 2.缘溪行( ) 3.便舍船( ) 4.豁然开朗( ) 5.屋舍俨然( ) 6.阡陌( ) 7.黄发垂髫( ) 8.便要还家( ) 9.遂与外人间隔( ) 10.此中人语云( ) 11.不足为外人道( ) 12.及郡下,诣太守( ) 13.刘
2、子骥( ),jn,yun,sh,hu,sh yn,qin m,tio,yo hun,su jin,wi,jn y,y,j,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中无杂树,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顺着,年号,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 落英 缤纷。,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对感到诧异,代指这种景象,又,穷尽,这里指“走到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 陌 交 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3、,并怡然自乐。,老人,小孩,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仅容一个人通过,kung,yn,整齐的样子,之类,突然,变得开阔敞亮,hu,qin m,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完全,都,喜悦的样子,sh,自得其乐,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 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村中人,渔人,( ),( ),( ),渔人,村中人,从哪里来,yo,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y,jin,( ),渔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
4、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中人,( ),( ),( ),村中人,渔人,渔人,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y,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 向 所 志,遂迷。不复得路。,y,寻找原先所作的标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判断句式,文言知识,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全部,详尽。),词类活用:,复前行,欲穷其林。,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一词多义,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屋舍俨然,(
5、房屋,名词),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寻向所志,(寻找,动词),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渔人的),(其:这、那),一词多义,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屋舍俨然,(房屋,名词),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寻向所志,(寻找,动词),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渔人的),(其:这、那),并驱如故,并怡然自乐,全部),(一起,一同),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为具言所闻,(给),忘路之远近
6、,甚异之,闻之,欣然规往。,(助词 的),(它,代词,所看到的景象),(代词,这件事),词句难点,一个意动用法:,两个借代:,三对同义词:,咸=悉=皆=并,异:认为奇特,黄发、垂髫,缘=扶,要=延,古今异义,2、芳草鲜美,味道鲜美。,1、缘溪行,缘故、缘分 。,3、说如此,这样。,缘,鲜美,如此,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沿,沿着。,鲜艳美丽。,像这样。,古今异义,4、阡陌交通,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交通,古义:,今义:,妻子,,绝境,,专指男子的配偶。,古义:,今义:,与世
7、隔绝的地方;,古义:,今义:,无论,古义:,今义:,指妻子和儿女;,交错相通,不用说、更不用说,古今异义,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开。,7、,间隔,古义:,今义:,距离,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芳香的青草肥嫩鲜美,坠落的桃花纷繁杂乱。,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老人孩子全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处处做标记。,练一练,课堂练习翻译解词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黑体的词
8、语。 1.渔人甚异之 2.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文: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2.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扶:沿着,顺着.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 5.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的人了。果:结果,实现。津:渡口。 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7.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
9、参见教材课后习题,练一练,桃花源记,陶渊明,第二课时,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 2.怎样划分课文结构 ?概括文章内容。 4分钟后抽生回答。,品读课文,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品读课文,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10、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风景幽美),3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4、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5、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自云
11、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7、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8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9、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 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点评此段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写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世外桃源的人接触交往的情况。刻画细腻、语近旨远。先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精神面貌和平安宁,怡然自乐
12、;然后再写他们和渔人的交往,风俗淳朴,平等相交。作者细致描绘了桃花源里的情况,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让人无限向往,增强了感染力。,10、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 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 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 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小结:这两自然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的经过,是事件的结局和尾声。,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关于主题,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教育技术的数字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
- 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节能评估报告(参考范文)
- 可燃冰地层监测设备行业可行性评估报告
- 交通设备制造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 自动驾驶汽车感知与决策算法优化研究报告
- 国内外山系品牌服饰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 宠物诊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2030年中国油田增稠剂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导则》
- 牙齿漂白治疗技术操作指南
- 道路施工工艺培训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课件
- 2025济宁市泗水县泗河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初二化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 核心素养教学落地四大关键策略
- 融资代建合同模板5篇
- 甲方工期回复函
- 直播肖像权使用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