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控制.ppt_第1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控制.ppt_第2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控制.ppt_第3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控制.ppt_第4页
660MW超超临界锅炉燃烧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小组课题,组长:胡 勋 付晓俊 成员:王飞勇 谢金荣 蔡少清 周月其 张 平 徐 兵 制作: 蔡少清,首先把锅炉的受热面布置和燃烧器结构作简单的介绍:,我厂四期锅炉为超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单炉膛,尾部双烟道,全钢、全悬吊结构,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露天布置。,锅 炉 示 意 图 660 MW,储水箱,水冷壁,燃烧器,汽水 分离器,省煤器,空预器,分隔屏,低再,低过,后屏,末过,高再,火下风,端部风,偏置风,A一次风,油二次风,紧凑燃尽风,紧凑燃尽风,偏置风,偏置风,B一次风,辅助风,偏置风,端部风,周界风,轻油枪,直流摆动燃烧器,五层分离燃尽风,二次风喷嘴的摆动范

2、围为30 ,煤粉喷嘴的摆动范围为20,SOFA层喷嘴水平方向摆动范围 15上下摆动范围为 +30-5,锅炉四角切圆燃烧的特点:,1、着火稳定性强。 2、燃烧效率高 3、防止结渣性能好。 4、水冷壁可靠性高。 5、燃烧器具有摆动调温功能。 6、烟气剩余旋流速度对烟气温度偏差影响较大。,中速 磨煤机,下架体,减速机,中架体,润滑站,液压站,分离器电机,煤粉分离器,拉杆,加载架,磨盘磨辊,煤粉分配器,中速磨煤机结构方框图,MPS磨 煤 机 现 场 示 意 图,磨辊是磨煤机稳定运行的关键碾磨部件。,磨盘装配包括磨盘、磨盘瓦、刮板,拉杆是连接液压油缸与加压装置的部件,分离器通过叶片将煤粉进行分离,大颗粒

3、的物质将撞击叶片通过回粉锥回到磨内重新碾磨,MPS磨 煤 机 内部结构 图,磨煤机、给煤机所有检修工作结束 ,且具备启动条件。,打开给煤机出入口电动闸板门,置给煤机转速最小启动给煤机。,开启磨煤机冷、热风调节门,控制磨煤机入口温度150,风量67t/h,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4585;启动磨煤机。,启动磨煤机润滑、液压油泵,全开磨煤机石子煤斗入口气动门。,检测磨煤机点火能量满足。,开启磨煤机、给煤机密封风电动风门。,开启磨煤机出口#1#4气动插板门;开启磨煤机一次冷、热风气动插板门。,启动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将旋转分离器油泵投入自动。,将磨煤机作用力、反作用力控制器投入自动,将磨煤机磨辊提升到位。

4、,当给煤机煤量10t/h,监视磨煤机磨辊下降。,检查磨辊已降到位且火检检测正常,将磨煤机冷热风调节门投入自动。,磨煤机启动步骤,满足机组 负荷需要,锅炉燃烧调整任务,汽温,汽压,严禁超温超压,降低锅炉各项损失,保证机组运行安全,保证高燃烧效率,煤水比,三级减温喷水,燃烧器摆动,烟气挡板,减小热偏差,保持燃烧稳定,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保证机组运行安全,严禁超温超压,减小热偏差,保持燃烧稳定,合理配风。,了解燃煤品种和化学分析。,启停磨煤机时,增减给煤量要缓慢。,给煤机断煤短时间处理不好时应及时停运断煤的制粉系统。,正常运行,维持炉膛压力10050Pa,锅炉各门、孔关闭严密;保证炉底水封工

5、作正常。,正常运行,炉膛火焰呈光亮的金黄色,并处于中间位置,不偏斜贴墙,具有良好的火焰充满度。,同一标高两侧热负荷接近,各段烟温两侧相近,高温过热器出口两侧烟温差50。,热偏大时应检查喷燃器是否存在结焦和损坏,低负荷时,严禁中间相邻层两台磨煤机停运的方式运行。尽量维持一次风集中燃烧。,负荷低于50%或炉内燃烧不稳定时,及时投油或等离子助燃。,燃烧不稳禁止对受热面进行吹灰、打焦工作。,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一),满足机组 负荷需要,协调系统投入的情况下,手动输入负荷指令,控制系统自动完成负荷改变。,协调系统未投入,正常运行时调整升降负荷的速率不超12MW/min,锅炉升负荷前要先加风,后加

6、煤,减负荷要先减煤后减风。,机组正常运行时,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机组负荷需求。,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二),运行磨煤机平均出力超过80%时,应及时增加一台磨煤机运行,运行磨煤机的平均出力低于40%时,应切除一台磨煤机运行。,当负荷变化时,如幅度不大,可用改变磨煤机出力来调整,如果幅度较大可用启、停磨煤机来实现。,保证高燃烧效率,降低锅炉各项损失,降低可燃物损失 q3、q4,排烟损失取决于锅炉排烟温度和排烟量的乘积。,合理地控制炉膛的总风量,维持过量空气系数在最佳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磨煤机出口温度。,降低烟道的漏风及减少空预器漏风。,减少受热面的结渣积灰。,降低

7、q2 排烟损失,降低 q5 散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主要以气态形式CO排放,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以固态形式排放。,煤粉细度的调整和经济煤粉细度的测试。,SOFA与主一次风的比例调整。,合理的燃烧器配风。,燃烧动力场调整。,加强保温,炉墙及汽水管道的保温应完好。,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三),汽压调整,根据负荷运行曲线进行定、滑压。,锅炉湿态运行,用控制燃料量的大小来控制汽压。,燃料量的增减应该保证各部金属温度不超限。,保证最低给水流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给水流量和保持给水流量的稳定。,锅炉直流运行,给水流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汽压的变化,给水流量增加汽压上升。,当汽压低,温度高时应增加

8、给水量,将汽压升到正常范围运行,如果汽压低、温度低,应适增加给煤量,将汽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当ERV打不开且部分安全阀或全部安全阀拒动,造成锅炉压力超过最高压力安全阀动作值且继续上升时,应立即手动MFT。,当机组高压加热器故障切除或机组负荷大幅度变化时,再热汽压升高幅度较大应降低机组负荷,防止再热器系统超压。,超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四),汽温调整,锅炉正常运行时过热汽温在35%100%负荷范围时,保持稳定在605,偏差不超过5。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小于5。机组启、停时,应按机组启、停曲线调整汽温。,水煤比是调整主蒸汽温度的主调手段,中间点温度的变化能快速反应水煤比变化,维持该点温度稳定才能保

9、证主蒸汽温度的稳定。,一、二、三级减温水是主汽温度调节的辅助手段,减温水流量不可大幅度波动,防止汽温急剧波动。,调整主蒸汽温度过程中要加强受热面金属温度监视,以金属温度不超限为前提进行调整。,锅炉湿态运行,一、二、三级减温水是主汽温度调节的主要手段,减温水流量不可大幅度波动,防止汽温急剧波动。,锅炉直流运行,主汽温调整,再热汽温调整,燃烧器摆动对“火球”位置的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时再热汽温在35%100%负荷范围时,保持稳定在603,偏差不超过5。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小于10。机组启、停时,应按机组启、停曲线调整汽温。,再热器主要采用烟气挡板调温、并辅以摆动燃烧器调温,喷水减温仅用于事故减温和锅炉启动阶段。,手动方式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不要猛开、猛关烟气挡板,不要大幅度上下摆动燃烧器摆角,事故减温水的调节注意减温器后蒸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