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SS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CSSD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重点部门之一,既是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集中处理的场所,同时又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储存和供应的部门,因此,感染及预防控制是重要的管理工作。,2,主要内容,1、标准预防 2、工作区域的医院感染 管理要求 3、职业安全,3,标准预防,一、标准预防概念: 接触所有患者(不论患者是否诊断为感染性疾病)及其污染的器械(不论是否确认器械是被感染疾病患者所使用),都应使用防护用品,建立“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因子的屏障”从而更加有效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大限度的降低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可能造成的疾病传播,实行双向

2、的保护。,4,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1、手卫生: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3、呼吸道卫生,避免喷溅,防止经空气飞沫传播污染; 4、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5、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污染物。,5,二、标准预防实施原则,CSSD的所有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都应视为具有感染性 回收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符合W310.2防护着装要求 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用品执行特殊处理流程。,6,三、标准预防措施,1、手卫生: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手卫生基本原则: 手卫生指征:去污区穿脱防护用品前后;摘脱手套后

3、;污染操作后接触清洁物品前,如设备、门把手、电话、电脑等环境设施;离开污染操作区;各项清洁操作前;进入清洁区前;环境卫生整理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发送和回收物品中。 手卫生方法:E:廖廖燕农ppt2014.3课件洗手图.doc手消毒效果监测细菌数10cfu/c 注意事项:,7,标准预防措施,2、工作服及防护服: 基本原则: 穿脱防护服的指征:进入去污区工作前,在缓冲间或缓冲区内穿防护服。离开去污区时,洗手后进入缓冲间或缓冲区脱防护服,然后再洗手离开。工作时衣服出现渗水或破损及时更换。 防护服穿脱方法:E:廖廖燕农ppt2014.3课件去污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doc 注意:去污区穿防护服;回收人员

4、专用普通工作服;包装区本区域工作服,8,标准预防措施,3、工作帽: 基本原则:圆帽、佩戴时遮住全部头发 使用指征:进工作区域必须戴圆帽 注意事项:各项操作佩戴,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应立即更换清洗。,9,标准预防措施,4、护目镜: 基本原则:防止操作中血液、体液等喷溅到操作人员的眼部和面部 使用指征:手工清洗或倾倒污染液体 注意事项: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10,标准预防措施,5、口罩: 污染区宜选用N95口罩。 佩戴口罩前洗手 口罩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被污染时及时更换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朝外,鼻夹固定在鼻梁上。,11,标准预防措施,6、手套 基本原则: 使用指征:去污区工作人员,两层医用

5、清洁手套(橡胶材质)耐磨性好袖口较长 注意事项:卸载灭菌物品,防烫棉手套 一次性的手套一次性使用 重复使用的橡胶手套每天清洗消毒和干燥,12,标准预防措施,7、工作鞋: 基本原则:防水、防滑、易清洁,保护脚面,不露脚趾 使用指征:进入污染区穿专区使用的工作鞋。 注意事项:污染区专用鞋和清洁区工作鞋应标明放置位置,避免混放,工作人员进出须更鞋。,13,工作区域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一、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要求 (一)去污区: 环境管理: 人员管理: 进缓冲间关门专用鞋洗手防护服戴口罩进污染区关门(口罩面罩) 回收时备速干手消剂清洁手开门物品车递交后手消毒退出去污区关门从缓冲间进入 离开:摘手套洗手摘

6、护目镜、面罩摘口罩换鞋洗手或卫生手消毒离开缓冲间关门 物品管理:,14,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要求,(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环境管理:温度2023,相对湿度30% 60%,换气次数每小时10次 人员管理: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流程 进缓冲间关门换鞋、工作服、圆帽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进入工作区 离开:更换工作服、鞋,洗手 物品管理:物品放置简洁,标识清楚。,15,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要求,(三)无菌物品存放区: 环境管理:区域温湿度防护WS310.1的标准,即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换气次数每小时410次 接触灭菌物品前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清洁卫生,16,职业安全防护,一、职业安全基本要求: 1、

7、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与消毒隔离制度。 2、工作人员应参加预防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及措施、方法及报告程序。 3、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理念和措施,如手卫生。,17,二、CSSD人员防护着装要求,18,三、安全操作及管理要求,(一)安全操作: 1、有效隔离污染源 2、清洗操作中应防止水的喷溅和气溶胶的产生 3、使用隔热手套接触灭菌结束后的设备和移动推车。 安全通道处不能放置箱子和推车 防止电器危害 防止机械危害 防止物理危害,19,(二)预防锐器伤:,1、预防锐器伤 2、使用锐器收集盒 3、污染区、检查区:皮肤消

8、毒剂、无菌敷料、棉签等卫生用品,便于及时处理伤口。,20,(三)突发事件的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每个员工应学习和掌握,有效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工作影响和损害。,21,四、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一)局部紧急处理 1、锐器伤处理方法 2、皮肤粘膜暴露E:廖廖燕农ppt2014.3课件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后的处理流程表.doc (二)报告与记录E:廖廖燕农ppt2014.3课件广西龙潭医院职工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表.doc (三)暴露的评估,22,(四)暴露后预防: 1、暴露后及时进行锐器伤口的局部处理 2、暴露于乙型肝炎感染的锐器伤:HBs10U/ml,不需要进行治疗,否则应注射乙肝高

9、价免疫球蛋白,在48h内注射,最迟不超过1周,并全程注射乙肝预苗。 3、暴露与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没有使用于丙肝的暴露后治疗,但应检查血清转化。 4、暴露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E:廖廖燕农ppt2014.3课件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m 5、梅毒暴露后的预防:长效青霉素120万,每周一次,2周 6、职业暴露于其他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应及时咨询正确的临床诊断和血清学诊断。,23,五、暴露后随访: 1、乙肝:3个月6个月检测抗HBs 2、丙肝:46个月,复查抗-HCV和肝功能 3、艾滋病:4周、8周、12周、6个月查抗HIV,随访咨询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