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OKUTO (Guangzhou)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北斗(),PDCA和QC七大手法学习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管理工具,啥意思?,why使用管理工具?,how使用管理工具?,目 录,一、认识管理工具,二、PDCA管理循环,三、5W1H应用,四、QC七大手法,(3)管理的各项工具,是教我们如何(How)做事的方法,它的目的(What)是解决问题,无论问题的大小或如何复杂性,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而每各种方法各有专精。,(2)管理者所使用的管理工具,包括管理循环PDCA,5W1H、QC七大手法,就像木匠工具箱中的锯子(锯木头)、刨子(刨木头)、墨
2、线盒(拉直线)等等一样;各种工具有它自自己的特性与功能,在解决问题上要根据问题的性质,选对工具,采取全部或部分不同功能的工具,问题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1)管理各项工具,是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已推行多年的管理方法,但由于每一个国家因国情的不同或企业经营环境的差异,各采用管理工具也不同。如今管理的书籍在市面上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不能全部采用。一般原则是寻找最适用企业本身的需求,应该优先考虑。,1、序言,(4)要“灵活”应用管理工具,如果事情已经很明了,不要为管理工具而管理工具。,一、认识管理工具,3、管理工具相关图,二、PDCA管理循环,3、四个特点,特点之一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
3、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特点之二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特点之三大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特点之四统计的工具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4、八个步骤,P阶段: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找出主要要因 拟定措施,制定计划,D阶段:
4、执行措施,执行计划,C阶段: 检查工作,调查效果,A阶段: 标准化,固化成绩 遗留问题转入下期,结语,PDCA是工作的一个思路,每件事都遵循PDCA管理循环,是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三、5 W 1 H,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
5、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6、.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1. 为什么 (Why)? 2. 做什么 (What)? 3. 何人 (Who)? 4. 何时 (When)? 5. 何地 (Where)? 6. 如何 (How)?,针对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发问,例如:,2、5W1H是一个探讨问题的技巧“5X”是告诉我们同样的“5W1H”最好要多问几次“才好”才能将问题的症结所在发掘出来,类似我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之精神。,例1:一台机器突然停了下来,那就沿着这条线
7、索进行一连串的步步紧逼的追问: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为什么保险丝会断呢?”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干涩不够润滑。” 问: “为什么轴承干涩不够润滑?” 答: “因为油泵吸不上润滑油来.” 问: “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润滑油来?” 答: “因为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 问: “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 答: “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了进来.” 追问至此,水落石出,最终的原因找到了!,如果原有没有过滤器,对未安装过滤器进行改善,它就是最高层级,即鱼骨图的小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可能有些时候,why会
8、问不下去了,转变一下思路,针对此问题转换为who或者where或许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制定治本的对策。,3、提问技巧,IE故事 老李的家人在看足球现场直播,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电视机坏了,只好请维修中心的人來修理,修理人员现原來毛病是里面有一电子零件坏了,于是换个新的,可是没过多久电视机又再次故障了,只好再打电话请原來的维修中心的人來修理。毛病一查原來是上次刚换上去的零件又坏了,老李当时没去想多,又换了个新的!但是好景不長,这个电视机隔不久又再坏了,老李真是很生气。认为是原来的修理工技術不好,不知真正问题所在,所以要求修护中心另派高手前來修理,修理中心的老板这次亲自出马。查看后发现电流有过高现象
9、,所以显然,问题的根源在设计的问题上。后来他们经过重新设计改变了电流的流量,终于解决了问题。,所以我们在用5W1H质问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完全把握操作的本貌事实,並且经常对之抱持独自的深入思考,以谋解決。如要加以改善就必须针对這些范畴来探讨。改善的提前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待于怀疑的态度。因此,怀疑为改善之母。然而怀疑并非只是笼统的抽象思維,应该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有具体的方向。在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六个方面的问题经过逐轮考虑后,可以运用ECRS原则,即取消,合并,改变和简化原则构思新的工作方法。,生活实例:电视机遥控器取代人工开关电视、及调频道,简化了工作,简化(S
10、),经过取消、合并、重组之后,再对该项工作作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使现行方法尽量地简化,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就是一种工序的改善,也是局部范围的省略,整个范围的省略也就是取消。,结语,1、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这种看似很可笑、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2、5W1H是6个提问技巧,针对某一个项目要用5x,不要单纯的理解为1x。,1、QC七大手法是什么(Wh
11、at)?主要功用?,三、QC七大手法,(1)脑力激荡法,5、脑力激荡法会议准备 (1) 时间:30分左右,不要超过一小时。 (2) 会议室:安静、不受别事打扰,电话最好关掉。 (3) 记录员最好有二人,书写时,字体要清晰,用以启发其它圈员的联想。 (4) 准备小铃,圈员有违反基本规则时,用按铃来管理会议。,4、脑力激荡法的四大原则 (1)摒绝批评构想:对任何观念持有反对意见时,必须保留至稍后之时期,会议中不管别人构想是好是坏,绝不加批评。 (2)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意见,必须毫无拘束,广泛地想,观念愈奇特愈好。 (3)构想愈多愈好,不要顾虑构想内容的好坏。 (4)根据别人的“构想”联想
12、另一个构想,即利用一个灵感激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是把别人的构想加以修正转变成更好的构想。,6、脑力激荡法的实施要领 (1)运用脑力激荡术时,若无适当的题目,是不易成功的。 (2)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题目混在一起。 (3)问题太大时,要分成几个小题。 (4)创造力强,分析力亦要强,更需具有幽默感。 (5)使用脑力激荡,会产生出无数的创意,有时在一小时内会有400条以上的创意,但这些创意不一定均具有实用性。 (6)需要把许多想出来的创意,经过评价,以选取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创意。 (7)评价脑力激荡所想出来的创意,圈员最好受过创造性思考训练,能客观地判断,并对问题有广泛的认识。 (8)评价各种创意时,
13、可用下列分类处理: 1)立即可以实施者; 2)需较长时间,加以研究或调查者; 3)缺少实用性者。,三、QC七大手法,7、脑力激荡法应避免的词句 自主管理活动圈圈长或圈员用脑力激荡法解决问题时,不能使用下列的“绝 句”,如使用这些词句,会把圈员所提出的创意完全抹杀。 (1)理论上可以说得通,但实际上并不如此; (2)恐怕上级主管不会接受; (3)以前试过了; (4)违反公司的基本政策或方针; (5)会被人讥笑的; (6)没有价值吧! (7)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8)可能大家不会赞成; (9)我以前想过了,只是没有多大的把握; (10)以后再想想看,或以后才研究吧!,实例: 家庭费用开支大,一
14、、畅所欲言 1、饭店请客费用多 2、买衣服花费多 3、还买房贷款 4、修理自行车(联想到修理家电、房屋修缮等) 5、丢钱(不允许批评) 6、随礼多 7、给领导送礼(越奇特越好) N、赡养老人(N条,构想越多越好),二、5W1H,挖掘根本原因 why买衣服花费多? 1、who 给谁买衣服费用多?自己、孩子、父母? 2、where 哪里买衣服费用多?品牌店、集贸市场? 3、when 什么时间买衣服费用多?春、夏、秋、冬? 4、What 买什么衣服费用多?上衣、内衣、皮衣? 5、how 寻找对策用,三、不可控因素剔除 如:随礼多,礼仪之邦。 ?,四、归类整理成鱼骨图 1、人、机、料、法、环、其他 2
15、、衣、食、住、行、其他 3、费用类型:娱乐费用、管理费用等等,结语,1、必须召开“诸葛亮会”,不要凭个人意愿编写原因,要集思广益,共同讨论。 2、倡导每个人都能发表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的独立见解。 3、讨论针对一个议题,应用5w1h的提问方式。 4、确定合理的分类方法,要适合活动的主题,如更换换辊时间或减少某件的加工时间,按工序步骤做大骨的方向更合理,如做安全类活动主题,用安全隐患产生的结果做大骨更合理,如灼伤、摔伤、压伤等。 5、不可控因素的剔除。,(2)鱼骨图(找原因),类:大骨要因(方向性) 东南西北、人机料法,一般用名词表示, 理解成是原因的类别,在同一层级 纲:中骨次要因(概念性) 一
16、般用短语或定性的表达 目:小骨问题点(事实) 备注:大骨、中骨、小骨线的粗细 把握,小骨还可以细分,主干,大骨,中骨,小骨,4、绘制鱼骨图应注意事项 1、脑力激荡:要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脑力激荡法,集思广益; 2、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大原因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或另立名目,除人、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外有时还包括其它如动力、管理等方面; 3、原因分析愈细愈好,愈细则更能找出关键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进行原因逐层分解时要充分使用5W1H的方法分析; 5、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6、多加利用过去搜集的资料; 7、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1H原则
17、执行; 8、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大要因 (大骨)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中要因(中骨)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小要因(小刺)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9、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一支特性要因图就会有24个小要因,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10、影响较大的要因要加以圈注。 11、现场工作或空闲时还想起其它要因,可以随时填上。 12、对要因发问,为什么?(Why?);对对策发问,如何(How)。 13、注明鱼骨图的名称、绘图时间、绘制者、参与分析人员等必要项目。,5、鱼骨图的制作步骤 (1)确定待分析的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 (2
18、)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一般分析工序质量问题,常按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M, (1)人(Man)、(2)设备(Machine)、(3)原料(Material)、(4)方法(Method),另加环境或其它等分类;作图时,依次画出大支,箭头方向从左到右斜指向主干,在箭头尾端写上原因分类项目。 (3)将各分类项目分别展开,每个中支表示各项目中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原因。作 图时,中支平行于主干,箭头指向大支,将原因记在中支后面或上下方;将 原因再展开,分别画小支,小支是造成中支的原因,依次展开,直至细到能采 取措施为止; (4)分析图上标出的原因是否有遗漏,最后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把最可能是
19、问题的重要原因用红笔或特殊符号标识,画上方框,作为质量改进的重点; (5)注明鱼骨图的名称、绘图时间、绘制者、参与分析人员等必要项目。,实例分析,三、QC七大手法,做好鱼骨图,真正发挥鱼骨图的功用,必须把握三点: 1、没有运用脑力激荡不要做鱼骨图。绘制鱼骨图要把握因果关系, 即小骨是原因,中骨是结果,中骨是原因,大骨是结果,大骨是要整个问题的原因类别,无因果关系予以剔除。 2、找到根本的问题点,多用5w1h进行提问,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初期学习者可以从对策进行反推。 3、鱼骨图所谓的要因圈住是根据经验和技能的判定,不一定是事实,要用查检表的数据做验证。如果没有历史数据到
20、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加以确认。,结语,备注: 鱼骨图是用于单一目标的分析,如果是两个或多个目标,需要使用关联图;随着mindmanager软件的应用可以利用mindmanager软件绘制鱼骨图。,(3)查检表(收数据),4、设计查检表的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资料(这里强调问题); (3)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如运用哪种统计方法)和负责人;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 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5、数据定义 所谓数据,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数据事实;以数据追踪品质,让数据说实话。
21、,6、数据的种类 定量数据 计量值:如长度、时间、重量等连续性数据; 计数值:如缺点数、不良品数、样品数、人数等非连续性数据。 定性数据 如衣服的美感等以优先级、等级为依据的数据。,7、收集数据注意事项(代表性、真实性、时效性) (1)收集数据目的要明确。 (2)数据收集目的要适当的加以区别。 (3)数据收集在何时、何地、何人、如何来收集应有明确的规定。 (4)收集的数据应如何记录?事先准备数据表和查检表。 (5)对有关收集应在指定的日期、时间、正确地加以整理。 (6)除了数据以外,应将数据表或查检表的测定条件正确的记录下来。 (7)测定仪器的精度管理。 (8)收集数据应有连贯性、不能连接起来
22、的数据最好不要收集。 (9)原始数据的收集最好由现场第一作业员负责。 (10)数据一定要真实,不要经过人为的修饰。,记录用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小王需要出差,对所携带的物品设计查检表如下:,对于生产延误时间的主题要使用此表,考虑相关的产量因素。 所谓生产延误时间减少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改善。1、通过减少故障次数减少延误时间,效果确认时既要有时间的确认,也要有次数减少的确认。2、通过缩短处理时间来减少延误时间。两者在叙述问题时要分开介绍,叙述清楚。,结语,1、CDA(自主管理活动)查检表要经过全体圈员讨论,个人认为目的有两个,一是收集数据计算基准值用(调查期间数据的平均值),二是查找影响偏离的数据问
23、题点所占比例,做分析用。 2、收集数据要具有代表性、时效性、真实性,严禁人为的修饰,注意数据的连贯性,同时注意异常数据的剔除。 3、没有原始记录的数据,从活动开始时就进行收集。 4、收集方式要正确,结合工作抽样法。 5、查检表实际是找差异的原因,对于一些没有标准的数据,要先建立标准(基准值)再寻找差异(查找的问题点可能在鱼骨图上没有体现,在原始记录是个事实,需要在鱼骨图补充上)。,三、QC七大手法,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
24、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小常识,20%的人成功 80%的人不成功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 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正面思考 80%的人负面思考20%的人支配别人 80%的人受人支配20%的人做事业 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重视经验 80%的人重视学历20%的人有目标 80%的人爱瞎想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 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20%的人把握机会 80%的人错
25、失机会20%的人计划未来 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生活中的二八原则,(4)柏拉图(抓重点),4、柏拉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 (2)把数据分类好的项目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积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注意纵横坐标要均衡匀称; (4)绘制柱状图(无间隔); (5)绘制累计积分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如总检查数、不良数、检查者、绘制者、日期等); (7)分析柏拉图。,5、柏拉图的注意事项 (1)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23项原因就可以; (2)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49项较合适,最多不超过9项,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
26、于4项,做的柏拉图无实际意义;其他项目要放在最后面。 (3)做成的柏拉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时,柏拉图失去意义,与柏拉图法则不符,应从其它角度收集数据再做分析; (4)柏拉图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类别已经很清楚者,则无需再花时间制作柏拉图。,柏拉图分析:在经过分析筛选之后,用查检表得出影响问题的原因共有8项,在以上8项原因之中,前三项就占到了总影响度的75.1%,若对此问题抓重点,就应该前三项三个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省时高效的解决问题。,1、左轴代表量(金额、时间、次数等),右轴代表累计百分比,无箭头。 2、项目别宽度统一,虚线向上平移。 3、将各矩形
27、连接对角线,填上累计百分比。 4、柏拉图的项目别可以用大骨,也可以用中骨或小骨,但不能混在一起使用 5、其他项目放在最后,不可能高于第二项或第三项,三相表示法,三、QC七大手法,两相表示法,1、重点分析第一项,用鱼骨图查找第一项的原因,找末端因素进行真因验证,把第一项解决,整个问题基本解决(见下图)。 2、看第一项的子项,重新制作柏拉图分析。,提高*空调一次装机合格率,1、当各问题所占比例差不多时,不能起到抓重点的作用,这样的柏拉图基本没有 意义。可以考虑ABCD分类是否合适。 2、柏拉图右侧的次数如果项数太少,也没有实际意义。在qc中要求大于50.,结语,1、不要为柏拉图而柏拉图。 2、柏拉
28、图的其他项是几个子项组成,绘制时放在最后。 3、对于安装、更换备件等主题,合理考虑工序步骤做柏拉图。 4、柏拉图做效果确认有两种表达方式。,1、定义 将多种多样的数据,因应目的,按照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层别, 使之方便以后分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层别法是所有品管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统计方法中最基础的管理工具。 2、功用 可将杂乱无章的数据归纳为有意义的类别,将事物处理的一目了然,这种科学的统计方法可以弥补靠直觉判定管理的不足。 3、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时间层别、作业员层别、机械设备层别、作业条件层别、原材料层别、制程层別、检查层别和地区层别。,(5)层別法,4、层别法使用的三个重点 在收
29、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Problem:在解决日常问题时,经常会发现对于收集来的数据必须浪费相当多的精神来分类,并作再一次的统计工作.在得到不适合的数据,如此又得重新收集,费时又费力。 Action:在收集数据之前应该明确目的,考虑数据的条件背景以后,先把它层别化,再开始收集数据。 QC七大手法都必須以發現的問題或原因來作層別法。 Ex:製作柏拉圖時,如果設定太多項目或設定項目中其他欄所估的比例過高,就不知道問題的重心,這就是層別不良的原因。,直方图的双峰型或高原型都是层别的问题。,管理工作上也应该活用层别法。 Ex:一张营业计划与实际比较图,可以知道营业成绩来达成目标,如果在管理工作上就
30、用层别法的概念先作分类的工作,以商品别作业绩比较表,可查出那种商品出了问题. 如再以营业单位销售落后业绩产品的层别化再比较即可发现各单位 对这种产品的销售状况. 如对业绩不理想的单位,以营业人员别化即可发现各营业人员的状况,如此问题将更加以明确化. 以上的说明中可以发现管理者为了探究问题的真正原因,分别使用了商品别,单位别,人别等层别手法,使得间题更清楚,这就是层别法的观点.,Ex1:商品别业绩比较,结语,1、 数据履历应详细载明; 2、依原因加以层别,直到找出原因; 3、查检表设计应针对怀疑对象来设计; 4、所获得的情报应付诸实际行动; 5、层別前应确认层别之目的。,1、定义 将所收集的测定
31、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叫直方图,亦称之为柱状图。 2、功用 可配合管制图使用或用来订定规格界限.,(6)直方图,例:身高量测,3、制作直方图步骤 (1)搜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 (2)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並計算全距(R=L-S); (3)定組數: K=1+3.23 1gn (n=樣本數); (4)定组距:H= R/K(取最小测定单位的倍数) 如102030204030最小测定单位为10 112315171419最小测定单位为1 1.32.43.72.14.5最小測定單位为0.1,(5)决定各组之上下组
32、界 最小一组下组界=最小值(最小测定单位/2) 最小一组上组界=最小一组下组界+组距 第二组下组界=最小一组上组界 第二组上组界=第二组下组界+组距 依此类推 (6)计算组中点,各组组中点=(各组上组界+下组界)/2 (7)作次数分配表(可以采用点检符号) (8)划上下线制作直方图(横轴为组距,纵軸为计量数据) (9)记录数据履历等相关条件,例题 某公司为了要设计新工衣,因此总务单位根据员工身高进行研究及测量以设计型号,本次测量采抽样方式,样本数共100名,请制作一份直方图, 并订下规格. 158 156 166 160 156 158 170 180 183 170 166 155 158
33、173 163 166 173 170 180 170 158 156 166 160 158 158 170 180 158 173 166 160 158 173 163 166 163 166 180 163 158 156 163 160 150 158 168 170 166 170 166 155 158 170 163 166 156 168 166 160 166 160 158 173 163 166 163 166 180 163 158 156 163 160 150 158 168 160 166 163 166 160 158 173 163 166 163 166
34、180 163 158 156 163 160 166 158 168 160 166 163,1、最大值:L=183 最小值:S=150 全距: R=183-150=33 2、组数:K=7 3、组距:H=R/K=33/75 4、组界、中心距: 下组界 上组界 组中点 数据次数 一组 149.5 154.5 152 二组 154.5 159.5 157 三组 159.5 164.5 162 四组 164.5 169.5 167 五组 169.5 174.5 172 六组 174.5 179.5 177 七组 179.5 184.5 182,4、直方图常见形态 (1)正常型: 说明:中间高两边低
35、,有集中趋势 结论:制程在正常运转下 (2)缺齿型 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 结论:分组过细或是数据造假,(3)偏态型: 偏右型 偏左型 说明:高处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尾巴(偏态分配) 结论:尾巴拖长时,应检讨是否在技术上能够接收,多由工具磨损、松动及加工习 惯引起,(4)绝壁型(切边型或断裂型) 说明:有一端被切断 结论:数据经过全检过或制程本身经过全检 (5)双峰型 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 结论:有两种分配混合,( 6)离岛型 说明:在左端或右端形成小岛 结论: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误或不同原料引起 ( 7)高原型 说明:平顶状 结论: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5、直方图的应用 (1)
36、侧枝制程能力,作为改善依据; (2)计算不良率; (3)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的群体; (4)测知有无假数据; (5)测知分配形态; (6)订出规格界限; (7)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8) 研判管制界限是否适用于制程管制。,结语,1、异常值应去除后再分组; 2、从样品测定值推断群体,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数据必须考虑完整性; 4、进行制程管理及分析时可采用层别法。,1、SPC发展史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进质量管理的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
37、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7)管制图,2、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 的指南。,3、SPC相关术语 (1)Xi :实测数据, X1X5 是指一个样组中的5个实测数据 (2)Xbar:表示5个数据的平均值,即:X =(X1+X5)/5 (3)T:表示公差值,即:公差值
38、=规格最大值 规格最小值 (T=USL LSL) (4):表示规格中心值,即: 规格中心值=(规格最大值+规格最小值)/2,=(USL+LSL)/2 (5)R:表示极差值,即:极差值=样组中之最大值样组中最小值 (6)Rm:表示样组之极差值,即:第二组Rm值=第二组X值第一组X 值,依此类推。 (7)Cpk:表示制程能力指数。 (8)s:样本标准差 。,4、管制图基本概念 (1)数据分类 计数值数据-以个数计算的数据或数据是间断的,不连续的.例:不良数,检验批等. 计量值数据-可以连续量测的数据或数据呈连续性.例:尺寸,插拔力等. (2)数据变异 测量值真值 误差: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测定误差
39、(人、仪器、时、地) 抽样误差,引起变异的原因 (1)普通原因 是造成随着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受统计控制”,或有时简称“受控”,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 (2)特殊原因 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过程的分布改变。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用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普通原因 合格原料的微小变化 机械的微小震动 刀具的
40、微量磨损 工艺的局限性 气候、环境的微小变化等,特殊原因 使用不合格原料 设备调整不当 新手作业,违背操作规程 刀具过量磨损 加工方法的改变,5、群体、样本、批、变异 (1)群体(N):统计调查对象的全部 有限群体-群体数为有限个数单位体之群体 无限群体-群体数为无限大的单位体之群体或10倍以上样本(N=10n)之群体 (2)样本(n) 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之样品.n=30叫大样本; n30叫小样本 (3)批:同一条件下的一群集合,可是群体或群体的一部分 (4)变异:同一条件下执行同一动作多次,其间有许多变动性的存在,6、基本统计量数 (1)平均值 : (2)中位數 ( or Me) 将数据依大小
41、排列,位居中间之数据 例1: 9,7,8,8,9 例2: 9,4,6,8,5,7 (3)众数(Mo) 次数分配中出现次数最多组之值,7、管制图的内容与制作 (1)定义 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判明制程能力与管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 (2)作用 维持制程稳定, 防止异常原因再发生 配合直方图可以判断制程数据分布情形及制程能力 与层别法组合可以查出真正影响质量的因素,减少变异 用于决定制造工程所达到目标或标准 提前发现制程中潜伏不良 配合柏拉图控制较大因素能有效解决问题,(3)管制图的制作 管制图是一种质量的图解记录。在图上有中心线(规格值)及二条管制界限,中心线是一
42、种规格值,二条管制界限是容许产品的质量特性在其间变动的范围。在制造过程中用抽查的方式,将样本的统计量,点绘于图上,用以判断质量的变异是否显著。管制图有多种分类,现仅介绍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制作方法:,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解析用管制图) 选定管制项目 收集数据100个以上,并予适当分组后记入数据记录表. 样本大小(n)=2-5 (解析用) 组数(k)=20-25 计算各组平均值( X ) X= 计算各组全距( R ) R=Xmax-Xmin (各组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总平均值( X ) 计算全距之平均值( R ) 计算管制界限及绘出 X管制图 中心线 CLx =X 上 限 UCLx =X+A2R
43、 下 限 LCLx = X-A2R,R管制圖 中心线 CLR =R 上 限 UCLR=D4R 下 限 LCLR=D3R 点图:将数据点绘管制图上,相邻两点用直线连接。 管制界限检讨。 记入其它注意事项。,1、定义 将两个种类的数据显示在坐标图上,借以判断两者是否相关-这种图表称之为散布图,又称散点图。 2、功用 可用来判定不同种类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8)直方图,相关性,1078对父子的身高,相关性,正相关,3、相关性分类,负相关,不相关,曲线相关,4、散布图制作步骤 (1)搜集成对的数据(x1,y1)(x2,y2); (2)找出数据中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以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建立x-y坐标并决定适当刻度便于绘点; (4)将数据依次点于x-y坐标中两组数据重复时以“。”表示三组数据重复时以“X”表示 (5)必要时可将相关资料注记于散布图上。,某种产品的硬度作为CTQ管理,其生产工艺中有一项为熔烧温度,收集了以下数据,用散布图验证其是否用来作CTP管理(X为熔烧温度,Y为硬度)。,示例,散布图应用注意事项 (1)是注意有无异常点, 原因查明后及删除 (2)看不出有任何关系时,可以先层别再确认相关性 (3)注意是否为假相关 (4)勿依据技术,经驗作直觉的判断 (5)数据太少则容易误判 (6)图中如有很大的空隙即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汽车知识技能大赛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经济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二级消防工程师模拟练习及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安全生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安徽初级保育员理论及技能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80题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语音合成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考核试卷
- 医药行业风险管理中的新兴技术影响分析考核试卷
- 专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考核试卷
- 眼镜行计量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电机控制中心(MC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药品检验检测机构 光度检测技术鲎试剂质量标准
- 2025-2030年中国杀线虫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投顾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边坡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蒸气产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清版)DB62∕T 25-3069-2013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2025年呼和浩特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5建筑工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群体观点演化的心理机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