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课件.ppt_第1页
《把栏杆拍遍》课件.ppt_第2页
《把栏杆拍遍》课件.ppt_第3页
《把栏杆拍遍》课件.ppt_第4页
《把栏杆拍遍》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栏杆拍遍,梁衡,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人杰鬼雄等。 近年来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的写作。散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把栏杆拍遍大无大有周恩来跨越百年的美丽等产生广泛影响。,作者链接 梁衡的散文创作之所以会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因为梁衡对自己的写作要求近乎苛刻。他对散文创作的要求是“背”,就是写出的东西是拿来给人背诵的。他曾引

2、用杜甫的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著书必求传后世,立事当作空前谋。,主张散文要:求真、求美、求新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解题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 此典故出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书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把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阅读课文,思考下列两个问题,1、找出中心句,说说本文围绕辛弃疾着重写了什么? 2、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抓住作者评析时的关键句)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我们,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 2、关键句:“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在作者看来,辛弃疾其实是一位“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一位大词人。,“武人”辛弃疾 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武人”?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他的武人性格的? 作为“武人”的辛弃疾是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爱国志士

4、,“为了光复大业”,他决心“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 写法小结: 选用典型事件(细节)表现人物性格,人物链接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之时,北方爆发了以汉人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随机响应,啸聚两千山东义士,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并随后投奔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密使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怒不可遏,遂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将叛徒交与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其名重一时。,思考:作为“政人

5、”的辛弃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特殊的遭遇? “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 “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工作”,简直是个工作狂。 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政人”辛弃疾,他始终“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他“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 他屡屡“招谤而被弃”,“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人物链接 辛弃

6、疾南归后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也由此踏了上抗争与遭贬的不归之路,这时他二十三岁。此时南宋朝廷中妥协投降势力日趋得势,可谓防抗金将士如防贼,忠君报国却为投降派所不容。郁闷至极的辛弃疾凭一腔热血与投降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复上书,陈述自己的抗敌救国大策。只可惜南宋皇帝小儿受奸臣蛊惑早已放弃抗金大计,偏安一隅,所上之书均未被采纳。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智颇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一个文韬武略的政治家就这样终身落

7、魄,抑郁而终。,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词人”辛弃疾,2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思考: 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的词何以能在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矗立起一座无人能比的颠峰? 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对此作了怎样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词人”辛弃疾,思考: 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作为“武人”,他不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作为“

8、政人”,他虽满怀经略,却招谤被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只能“把栏杆拍遍”,把满腔悲愤之情倾泻于笔端。,“把栏杆拍遍”正是一位忧心如焚的伟大的政治家坎坷一生的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捶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其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由此可见,正是南宋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个人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和遭遇,再加上非凡的才能和思想,使本应为出色的政治家的辛

9、弃疾成为了伟大的词人,并且“也决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辛弃疾由武人变为词人,不变的是什么?,从辛弃疾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一种精神?,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心,梁衡的历史人物散文,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正如梁衡自己所说:“我的散文第二类是历史人物,如范仲淹、诸葛亮、辛弃疾、韩愈、林则徐等,也主要侧重于写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在实现事业中所透出的人格力量。”,本文也是如此,作者紧紧围绕辛弃疾

10、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这一中心,不仅叙述了他不平凡的经历和事迹,而且联系到他所处的特殊时代,并由此探索了他成长为词人的心路历程,从而使这位历史人物活生生地矗立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的政治抱负、人格力量和内心世界。,知人论世,全面考察,深入到人物灵魂深处是我们写好活生生的“这一个”(人物)的重要方法。,诵读体会 “读诗以观心”,作者在探索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伟大的爱国词人的过程时,大量引用了他的词作,充分揭示了辛弃疾的心路历程。下面让我们朗诵文中引用的部分词作来感受辛弃疾伟大的灵魂,体会辛词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让我们欣赏破阵子,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虽

11、然闲居中的辛弃疾手里已失去了钢刀利剑,“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但这首词“充满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其间强烈的爱国热忱、急切的杀敌愿望和英雄迟暮的无奈感叹,让人感动。,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南归后的辛弃疾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从“把栏杆拍遍”的强烈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颗“忧国孤客的悲愤

12、之心”,听到一个伟大的灵魂“悲怆的呼喊”。,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是历史上独特的词人,那么本文在介绍他的时候有什么独特性?,引用大量作者的作品 善于做比较,艺术探究,知人论世,同类作家比较,异类作家比较,与岳飞,与苏轼,与陶渊明,与柳永、李清照,七、布置作业 1、诵读其他几首词,进一步感受辛弃疾由爱国志士成为伟大词人的心路历程。 2、为了突出辛弃疾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找出来作具体分析。 3、本文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文中有许多闪烁着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