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渡荆门送别》课件(2)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渡荆门送别》课件(2)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渡荆门送别》课件(2)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渡荆门送别》课件(2)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渡荆门送别》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渡荆门送别 李白,课文朗读,背景,李白25岁时,离开故乡蜀地,仗剑东游,谋求政治出路。这首诗是他刚出蜀进入荆门时所作。他初次离开家乡远渡荆门到楚地游历,无限依恋养育他的故乡。,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远道乘船,渡过江水,连绵的山岭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了,长江进入广阔的原野,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古人传说蜃能吐气形成楼台城市的景物,叫海市蜃楼。这实际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爱,更加,它不远万里把我乘的船送到这里,下来,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

2、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译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诗人 乘舟顺流而下,刚出三峡,两岸山渐次消 失,长江进入广阔的平野时开阔境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映在 江水里的云彩和月亮的美丽形象。“飞”“结” 是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生动而 优美的画面。诗人用这美丽的景色和辽阔的视野, 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 勃,意气风发。,赏析,写了何景何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水多 可爱啊,你一直

3、送我至万里之外,情意何 长啊!诗人借“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水,抒 发了他热爱和思念故乡的强烈感情。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 活的光彩。,讨论,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 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它怀着深情厚 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 自己的思乡深情。,1、 课题为渡荆门送别,谁为谁送别?,2、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在哪里? 3、文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颔联(比喻),喜悦、惜别,视频欣赏,拓展延伸,请欣赏杜甫的旅夜书怀,【诗文解释】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 高耸着桅杆的小舟在夜里孤 独地停泊着。明亮的星星低 垂着,原野辽阔,水中的月 亮随着波浪涌动,大江奔流 不息。名声哪里

4、是因为文章 写得好才有的呢?做官倒应 该因为年老有病而罢休。漂 流不定像什么呢?就像广阔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公元七六五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在这无所依靠的处境之下,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这首诗大概是他经过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诗人在夜边望着江水与夜色,想起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不得不辞官,心中深感不平。全诗借景抒情,立意深刻含蓄,曲折感人。,【诗文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精彩回放,试比较这两句诗有何异同之处?,爽快 明朗,精严 凝练,都写 了原 野和 长江, 境界 阔大 ,气 象雄 伟,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阴雨白居易,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