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13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1页
中药学课件--第13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2页
中药学课件--第13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3页
中药学课件--第13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4页
中药学课件--第13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章利水渗湿药,一、含义: 凡以渗利水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因服用这类药物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加,又称利尿药。又因本类药物性多甘淡,主渗湿利尿通小便故又称淡渗利湿药。,二、通性及作用: 性味:甘、淡、苦、平。归肾、膀胱经(肺脾)。主要有利水渗湿,通淋消肿之功,还有清热、退黄、祛痰、止泻之效。 三、适应证: 用于水湿为患的疾病。 1、用于水湿贮留之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小便不利等证。 2、用于水湿与热相并之呕吐,胀满,黄疸、口疮等证。 3、用于水湿与寒邪相结之小便不利,淋浊水泄,关节不利之证。,四、使用注意: 1、注意选择配伍:多与行气药配用。 2、若使用不当,有耗阴之弊

2、,故阴亏津伤者慎用。 3、有的利水渗湿药能滑利通经堕胎,故孕妇慎用。,第1节 利水消肿药 茯苓本经上品,性能:甘、淡、平,归心、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味淡能利水渗湿,水湿去 则脾胃自健。 即祛邪又扶正 味甘能健脾补中,中气复 则水湿自除。 湿祛脾健,生化充足,心神得养而自宁,故有诸功。,特点:性质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正虚邪胜,必不可缺。 应用: 水肿小便不利 1、用于脾虚湿盛证 用茯苓 消化不良食少 健脾利水之功而治之,如五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桂枝 泽泻)治水肿。或四君子汤(茯苓、人参、白术、甘草)治脾虚食少等。,若属寒湿水肿,茯苓、附子、干姜同用,有热之水肿

3、,茯苓、栀子、黄柏同用。有痰者茯苓、半夏、陈皮、贝母等同用。 2、用于心悸失眠证脾虚化源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用茯苓补后天助生化而宁心安神.如朱雀丹(茯苓沉香)交感丹(茯苓香附)同用。,现代研究:茯苓有利尿镇静保肝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增加心血流量等作用。有抗癌及延年益寿作用。 赤茯苓红色部分偏行血化瘀,治热淋血尿。 白茯苓白色部分偏健脾止泻,治泄泻食少。 茯苓茯神带松根部分偏宁心安神,治心悸失眠。 茯苓皮黑色外皮,功专利水,主利水肿, 小便不利。 用量用法:9-15-30g,入汤剂,歌诀: 赤白神皮茯苓,利水渗湿有名; 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利尿消肿。 猪苓本经中品 性能:甘、淡、平,功专利水渗湿,功

4、同茯苓。现多用来抗癌,抗辐射,增强免疫力、保肝等。 泽泻: 功同茯苓,性甘、淡、寒,偏清热。,茯苓甘平,药力缓和,偏健脾养 心,利水而不伤正,主脾虚 湿盛,心悸失眠等。 利水渗湿猪苓性偏凉,利水作用优于茯 苓,无补益之功,主水湿 停聚证。 泽泻性偏寒,偏泻肾经之虚热, 利膀胱之湿,善治湿热内蕴, 肾经虚火及下焦湿热等。 均主水肿小便不利。,猪苓,泽泻,泽泻,薏苡仁本经中品 处方用名:苡米、苡仁、玉米、六谷子。,性能: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特点: 功近茯苓,偏于清热,善治肠痈肺痈是其特点。,应用: 小便不利,水肿脚气 1、用于脾虚湿盛证 脾虚泄泻,妇女白

5、带 属湿邪内侵脾虚不运所致。用苡仁以渗湿健脾。如苡米、苍术、茯苓、冬瓜皮水煎服治水肿。或苡米、白术、党参、山药等治泄泻白带。,2、用于风湿痹痛,手足挛急用苡米以祛湿清热,如麻杏苡甘汤。若属寒痹可用薏苡仁汤(苡米桂枝苍术白芍等)。 3、用于肺痈肠痈用苡米清热利湿以绝其源,培土生金,以益肺气。如薏苡附子败酱散水煎服治肠痈。或千金苇茎汤(苡米芦根冬瓜仁桃仁)水煎服治肺痈。,现代研究: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毒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抗衰老作用。 用量:930g,入汤剂。 注意:孕妇慎用。 茯苓与苡米的区别: 茯苓利水补脾作用较强,兼可 安神,主惊悸失眠健忘。 利湿健脾苡米利水补脾作用较弱

6、,兼能 清热排脓治湿热痹证及肠 痈肺痈。 共主脾虚湿盛证。,冬瓜皮功专利水,玉米须利湿退黄。降血压。,葫芦功专消肿。,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枳椇子解酒毒,泽漆化痰止咳,解毒散结。,蝼蛄功专利水通淋。,荠菜明目止血。,第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本经中品,车前子,处方用名:前仁、车前饼前仁 性能:甘、淡、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利水通淋,清热明目,渗湿止泻,祛痰止咳。 归肾小肠经以导上彻下清利湿 热下行而通淋。 以清利为功入肝经能祛肝经之湿热而明目 归肺经则清化肺热痰饮而止咳 故有诸功。为清肝肺利尿通淋常用之药。,应用: 热结膀胱,小便不利 1.用于湿热结聚证 淋沥涩痛,暑湿泄泻 用车前子寒滑之

7、品,以利尿通小便清利湿热,如八正散(栀子、大黄、木通、车前子、扁蓄、滑石、瞿麦.生地)治热淋血淋。或车前子散(车前子、茯苓、猪苓、党参、香茹)治暑泻。,2、用于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用车前子以清利湿热而明目,如车前子、大黄、苍术、菊花,水煎服,治目赤。或车前子,熟地、菟丝子、枸杞子等治视物昏花不清。 3、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如车前子入肺经清湿热祛痰如车前子、桔更、杏仁、瓜蒌等。,单方: 1、治高血压:车前子12g夏枯草15g桑寄生12g菊花12g水煎服。 2、治小儿水泻:盐炒车前子20g焦白术12g水煎服。 用量用法:915g入汤剂,布包煎。,现代研究:有利尿作用,并增加尿中尿素,氯化钠及尿酸的排泄,

8、另有止咳,降压、抗菌作用。 附:车前草,功同车前子、偏清热凉血解毒,主血热妄行之衄血,尿血、疮毒、痢疾等,鲜用3060g。 歌括:车前子草功近,清热利尿通淋; 明目祛痰子好,凉血解毒草顺。,滑石本经中品,处方用名:西滑石、画石、飞滑石、 性能: 甘、淡、寒(滑利)归膀胱、肺胃经。 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应用: 热淋便赤 1、用于膀胱湿热证 用滑石通 短涩疼痛 利之性以利尿渗湿通淋。如滑石散(滑石、车前草、冬葵子)或八正散水煎服。,2、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水泻用滑石既能导利暑湿之邪,又能清解暑热之气,如六一散(滑石6份、甘草1份)研细内服,加石膏为碧玉散,清解暑热效果更好。 3、用

9、于湿疹痱子用本品以清热敛疮,单用或同炉甘石、冰片研细外用治湿疹或痱子粉(滑石白芷薄荷)研细外用。,用量用法: 930g入汤剂,布包煎。 注意:内无湿热.脾虚、滑精者、孕妇忌用。 现代研究:有保护粘膜、溶解草酸钙结晶、抑菌等作用,能中和胃酸、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有利尿、解暑、消炎作用。 车前子偏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清热通淋主目疾咳嗽 滑石偏清解暑热,又能敛疮 善治烦渴湿疹痱子。 均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泄泻水肿等。,木通偏清热通经下乳,主膀胱湿 热证,心火上炎证及乳汁不下。 (附通草功同木通,偏通乳) 瞿麦偏破血通经,主血淋、热淋。 海金砂功专清利湿热止痛,主热淋 利尿通淋石淋,优治尿道疼痛。须

10、包煎。 石韦偏清热止咳止血,治伤外出血 扁蓄偏杀虫,止痒,止痢。 地肤子偏祛风止痒,主热淋,湿疮。 萆解偏祛风湿止带,主膏淋、白带等 均主热淋、血淋等证,三叶木通,三叶木通,通草,瞿麦,石韦,有柄石韦,扁蓄,海金沙,地肤子,萆解,冬葵子下乳润肠通便。,灯心草清心火。,第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本经,性能: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特点: 苦降下行,气寒清热,为治黄疸之要药。,应用: 1、用于黄疸湿热内蕴,胆道被阻,肝失疏泄所致,胆汁外溢则周身发黄,下注膀胱则小便黄,波及阳明化热出现阳黄证,波及太阴化寒而出现阴黄证。用本品能清利肝胆湿热以疏肝利胆,如茵陈汤或茵陈四逆汤

11、(茵陈、柴胡、白芍、枳实、甘草)或茵陈术附汤治阴黄。,2、用于湿疮瘙痒,常流黄水茵陈、苦参、蛇床子,水煎服。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茵陈配大枣煎汤久服治慢性肝炎,亦可预防肝炎,还用于胆结石,高脂血,冠心病等证。又用于湿瘟证。 用量用法:61530g,入汤剂。,金钱草本草纲目拾遗,连钱草,处方用名: 连钱草、过路黄、活血丹、马蹄。 性能: 甘、淡、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利湿退黄,通淋排石,解毒消肿。,应用:湿热黄疸 1、用于湿热结聚证 用金钱草 热淋石淋 以清利湿热,如金钱草合茵陈蒿汤治黄疸。或三金汤(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治热淋、石淋,亦可单用金钱草配郁金、茵陈、茯苓、青皮等治胆结

12、石。,2、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用金钱草以解毒消肿,如金钱草(鲜)120克洗净捣烂,取汁内服,药渣外敷。 现代多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如胆道排石汤(金钱草、茵陈蒿、鸡内金、大黄等) 治肾结石验方:金钱草60 g 、石韦30g、 杜仲15 g、核桃仁12g、鱼脑石12g 水煎大量内服。一日一剂。,治胆囊炎验方:金钱草30g、 海金砂15g、 制大黄12g、柴胡12g、甘草6g、水煎服。 现代研究:有利胆利尿作用,能促进胆管输卵管及膀胱结石的排出,用于肝胆、泌尿系结石。 用量:15-60-120g,入汤剂,鲜品加倍外用适量。,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止 咳,主疮痈,蛇咬伤、 水火烫伤、跌打损伤及 肺热咳嗽。 利胆退黄地耳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