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理).ppt_第1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理).ppt_第2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理).ppt_第3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理).ppt_第4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 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续表),1,_,2.三个距离公式,1.如果直线 ax2y20 与直线 3xy20 平行,那么,),B,D,实数 a( A.3,B.6,2.已知两条直线 yax2 和 y(a2)x1 互相垂直,则 a,(,),A.2,B.1,C.0,D.1,3.圆C:x2y22x4y40的圆心到直线3x4y40 的距离 d_. 4.若点 A(3,m)与点 B(0,4)的距离为 5,则 m_.,3,0 或 8,考点 1,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例1:已知直线l1:xmy60,l2:(m2)x3y2m 0,求 m 的值,使得: (1)l1与l2相交;(2)l1l2

2、;(3)l1l2;(4)l1,l2重合.,解:(1)由已知13m(m2), 即m22m30,解得m1,且m3. 故当m1,且m3时,l1与l2相交.,(3)当13m(m2)且12m6(m2)或m2m 36,即m1时,l1l2. (4)当13m(m2)且12m6(m2), 即m3时,l1与l2重合. 【规律方法】(1)充分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和l2,l1l2k1k2,l1l2k1k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多少一定要特别注意. (2)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l2A1A2B1

3、B20.,1.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2,l1l2,直线l2过点(1,1),且与,y 轴交于点 P,则点 P 的坐标为(,),D,A.(3,0) C.(0,3),B.(3,0) D.(0,3),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2的方程为y12(x1),令x0, 得 y3,即点 P 的坐标为(0,3).,【互动探究】,2.(2013年山东)过点(3,1)作圆(x2)2(y2)24的弦,其,中最短弦的长为_.,考点 2,直线系中的过定点问题,例 2:求证:不论 m 取什么实数,直线(m1)x(2m1)y m5 都通过一定点. 证明:方法一,取 m1,得直线方程 y4; 从而得两条直线的交点为(9,4). 又当

4、x9,y4 时, 有9(m1)(4)(2m1)m5,,即点(9,4)在直线(m1)x(2m1)ym5 上. 故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 方法二,(m1)x(2m1)ym5, m(x2y1)(xy5)0. 则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直线 x2y10 与 xy50 的交点.,直线(m1)x(2m1)ym5 通过定点(9,4).,方法三,(m1)x(2m1)ym5, m(x2y1)xy5. 由 m 为任意实数知,关于 m 的一元一次方程 m(x2y1) xy5 的解集为 R,,直线(m1)x(2m1)ym5 都通过定点(9,4). 【规律方法】本题考查了方

5、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构建 方程组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很多学生不理解直线过定点的 含义,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无法下手.,【互动探究】,B,3.直线(2k1)x(k3)y(k11)0(kR)所经过的定点,是(,),A.(5,2),B.(2,3),D.(5,9),考点 3,对称问题,例 3:已知在直线 l:3xy10 上存在一点 P,使得 P 到点 A(4,1)和点 B(3,4)的距离之和最小.求此时的距离之和. 解:设点B 关于直线3xy10 的对称点为B(a,b), 如图7-2-1, 图 7-2-1,【规律方法】在直线上求一点,使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问题:,当两定点分别在直线

6、的异侧时,两点连线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当两定点在直线的同一侧时,可借助点关于直线对称,,将问题转化为情形来解决.,【互动探究】,B,4.(2012年大纲)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 P 第一次碰到 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8,B.6,C.4,D.3,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 E,F 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 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 图,可以得到回到 E 点时,需要碰撞 6 次即可.,易错、易混、易漏,忽略直线方程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形致误,例题:过点 P(1,

7、2)引一条直线 l,使它到点 A(2,3)与到点,B(4,5)的距离相等,求该直线 l 的方程.,错因分析:设直线方程,只要涉及直线的斜率,易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形,要注意分类讨论.,正解:方法一,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x1,显然与点 A(2,3),B(4,5)的距离相等;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 k,,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y2k(x1), 即 kxy2k0.,故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50 或 x1.,当直线 l 过 AB 的中点时,AB 的中点为(1,4), 直线 l 的方程为 x1.,故所求直线 l 的方程为 x3y50 或 x1.,【失误与防范】方法一是

8、常规解法,本题可以利用代数方 法求解,即设点斜式方程,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 等式求斜率 k,但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很容易漏解且计 算量较大;方法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运算量大为减少,即 A,B 两点到直线 l 的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直线 l 与 AB 平行;直线 l 过 AB 的中点.,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要考虑平行、垂直和重合.对于斜率都 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l1l2k1k2;l1l2k1k2 1. 根据两直线的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要特别注意 斜率是否存在,对于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要单独考虑.注意斜率相 等并不是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斜率互为负倒数也不是两直 线垂直的充要条件.,2.直线系., 与直线 AxByC0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 AxBy,C0;,与直线 AxByC0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 BxAy,C0;,过两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的交 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c1(a2xb2yc2)0.(为参数),3.对称问题包括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情形,其中, 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