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献血服务0818.ppt_第1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献血服务0818.ppt_第2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献血服务0818.ppt_第3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献血服务0818.ppt_第4页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献血服务081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3 献血服务,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总则 质量管理职责 组织与人员 质量体系文件 建筑、设施与环境 设备 物料 安全与卫生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血液的标识及可追溯性,记录 监控和持续改进 献血服务 血液检测 血液制备 血液隔离与放行 血液保存、发放与运输 血液库存管理 血液收回 投诉与输血不良反应报告,13 献血服务(19条),13.1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献血服务质量体系 13.2 建立和实施献血场所管理程序 13.3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招募指南 13.4对健康征询和评估过程的要求 13.5 回告受理和保密性弃血以及对有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的管理 13.6建立和实施血液采集管理程序 13

2、.7采血前核查献血者资料 13.8采血前检查血袋和血液保存液外观,在效期内使用 13.9采用惟一的条形码标识献血记录、血袋(含原袋和转移袋)、标本管,13.10制定静脉穿刺和血液采集工作程序 13.11采血结束时,再次核查献血者和相应血液的资料 13.12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 13.13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 13.14建立和实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 13.15建立并持续完善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实施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程序、献血者投诉、反馈处理程序 13.16献血记录 13.17血液成分献血者的健康要求 13.18血液成分单采工作要求 13.19血液成分单采工作的记录,13

3、献血服务(19条),内容概要,目前采供血的现状 血液工作的链条 教学思路 条款 实施要点 举例说明,目前采供血的现状(1),目前采供血的现状(2),目前采供血的现状(3),目前采供血的现状(4),目前采供血的现状(5),目前采供血的现状(6),目前采供血的现状(7),血液工作的链条,献血者,献血者,采集,分离,检测,冷链,输血,识别,教育,动员,招募,筛选,保留,本章所覆盖的内容,献血者,献血者,采集,分离,检测,冷链,输血,识别,教育,动员,招募,筛选,保留,关爱,条款13.1,13.1 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献血服务质量体系,确保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献血服务,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确保血

4、液的质量。,条款13.1实施要点,要求:建立献血服务质量体系 目的: 确保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献血服务; 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确保血液的质量。,QMP3.1 质量体系 QMP11.1-9 献血者质量体系介绍 应覆盖: 宣传教育培训 招募 登记体检化验(初筛) 采血(全血、成分血) 保留,条款13.1实施要点,质量体系要素( QMP),顾 客,培训,组织管理,质量体系标准,文件化,评价,质量体系,组织管理要求 组织内部人员和设备的管理 献血者管理 质量体系标准要求 献血者招募指南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血液采集 文件化要求 培训要求 评价要求 对材料、设备、程序的评价 对献血者管理工作的评价,

5、条款13.1实施要点,建立和实施献血场所管理程序,保证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献血场所应有充足的设施,布局合理,能满足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献血前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对献血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设施和药品。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条款13.2,场所管理程序参考提纲 目的 适用范围 职责(按固定与流动、屋与车分别阐明职责) 要求 布局与设施要求(业务、宣传、服务) 工作人员要求(按不同功能区分别要求) 物品管理要求(业务、宣传、服务) 环境卫生要求(按不同功能区分别要

6、求) 相关表单,条款13.2实施要点,条款13.2实施要点,场所 站内采血室 装修朴素文雅、色调清淡 整洁、干净 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安静,或播放一些轻音乐 定期消毒 标示清楚 站外采血屋 选择环境和光线较好的房间作为采血地点; 远离厕所和污染区; 采血前打扫干净,消毒; 有标示牌和流程图; 流动采血车 远离厕所和污染区,设施充足,布局合理 目的 满足献血工作 确保健康与安全 基本设施 与宣传工作有关的 宣传板、播放设施、提示语 与服务工作有关的 饮料、食品、礼品 与采血工作有关的 参考血站基本标准的采血车配置,条款13.2实施要点,血站基本标准 (四)采血车、采血点: 1.比照上述

7、设备标准配备开展业务工作的仪器设备; 2.能与所属血站进行及时、可靠联系的通讯设备; 3.应有洗手设施和充分的照明设备及电力供应设备。,条款13.2实施要点,布局合理 合理分区 清洁区 污染区 半污染区 布局原则 确保献血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合理的业务流向,避免交叉重复,减少差错可能 便利的原则 工作区域不能作为过道 献血者筛选应有进行保密性访谈的可能 应有独立的检验区域 应有独立的采血区域,条款13.2实施要点,体检区 (半清洁区),食品饮水区 (清洁区),检验区(污染区),采血区(清洁区),(清洁区) 献血者休息区,献血者休息区,清洁区,食品饮水应保持清洁,座套定期更换。,采血区,新加坡采血

8、车,插入国外车(体采科培训),新加坡采血车,新加坡采血车,条款13.2,建立和实施献血场所管理程序,保证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献血场所应有充足的设施,布局合理,能满足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献血前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对献血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设施和药品。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保密 2个保密环节:献血前征询、体格检查(包括初筛) 保密内容:隐私及相关信息,条款13.2实施要点,隐私权 关于对隐私权的理解 隐私权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内心世界来保护自然人的人格和精

9、神状态,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格权。 隐私权是一种免于受刺探的权利 为隐私权提供保护是为了确保私生活自由与安宁,保护个人生活免受好事之徒的窥视与干扰。 国外通常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对其私人领域的一种控制状态,包括是否允许他人对其进行亲密的接触的决定和他对自己私人事务的决定。 我国学者有的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有的认为隐私权是事关个人生活信息是否公开的权利,是自然人对其隐私的控制权,亦即私人生活不公开权。,条款13.2实施要点,我国宪法上对隐私权的保护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

10、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刑法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条款13.2实施要点,条款13.2实施要点,没有保密所导致的常见后果: 献血者不再详细提供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有过不检行为; 一些适合献血的人不再愿意再次献血; 私人资料被泄密,引起法律纠纷; 引起与献血者有不检行为的另一人受害。,13.2 保密 隐私及相关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 身份

11、证号码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血型、健康资料、化验结果 征询表中采集的其他内容 资料使用用途与授权 用途 用于招募、保留、关爱 用于配合司法取证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不得买卖资料! 使用权 授权可接触资料者 使用方式 告知本人时的保密措施,条款13.2实施要点,保密的措施(WHO远程教材) 1、在固定、流动采血站设计一定的空间,以保证献血者和职员的谈话不被别人听到; 2、不经献血者书面同意,不得向外泄露献血者资料; 3、采血者不允许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并不能接触血清结果; 4、献血者的名字不能在血液的容器上,也不能在样本管上出现; 5、诊所的职员和实验室人员不能直接通知献血者检查结果。,条款1

12、3.2实施要点,条款13.2实施要点,条款13.2实施要点,咨询室,私密性填表,私密性健康咨询,条款13.2实施要点,新加坡,条款13.2,建立和实施献血场所管理程序,保证献血安全和血液质量。献血场所应有充足的设施,布局合理,能满足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献血前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对献血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设施和药品。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献血不良反应 各固定献血点、流动献血车应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其他急救设施并保证这些急救药品和设施充足、有效。 设施 急救箱 急

13、救用床或相应物品(屏风、帷挡等) 药品 药品清单:肾上腺素、654-2、葡萄糖、VB6,风油精、万花油等 注意药品有效期 药品使用资格 非处方药(OTC over-the-counter):是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必须注册的执业医师开据处方才能使用,条款13.2实施要点,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程序参考提纲 目的 适用范围 定义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献血前的护理 献血中的护理 献血后的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急救药品及设施的配备 献血不良反应的判断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相关表单,条款13.2实施

14、要点,独立. 目的: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 关键点 不同时采集两位献血者的血液 若必须同时采集,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 强调的是操作设施和管理。不允许共用采血称、试管架等 缜密流程 提供足够证据,以说明现有操作是经过精心设计,足以避免记录或标识差错。如:不同时采集同型血的献血者 在核实无误前,血液、样品、标签、记录等不得单独拿开。,条款13.2实施要点,13.3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招募指南,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确保献血者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条款13.3,条款13.3实施要点,招募指南 QMP11.1 主要内容

15、血液需求分析 现有献血者安全性与充足性分析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献血者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阳性率 正常人群相同人口学特征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阳性率 当地流行病和传染病发病的人口学特征 历年供需趋势分析 明确目标人群(低危献血者) 目标人群需求分析(按不同类型献血者) 制订招募策略(按不同类型献血者) 潜在献血者的招募计划(按不同类型献血者),献血者招募指南参考提纲 目的 适用范围 职责 程序(按适当类别分别编制) 血液需求分析 现有献血者安全性与充足性分析 明确目标人群(低危献血者) 目标人群需求分析 制订招募策略 潜在献血者的招募计划 相关表单,条款13.3实施要点,条款13.3实施要点,血液需求分析

16、三种方法 根据以往的用血量进行估算; 1971年WHO提出每年每个急诊床位用6.7单位的血液; 血液的使用单位数大约是国家人口数的2%。,条款13.3实施要点,识别低危献血人群 无偿献血:是人们志愿捐献全血、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受取钱财或其他报酬,比如献血后的休假,除非为献血或往返而休假。 以下几点一般不能作为钱或其他报酬: 徽章、证书等无商业价值的、以示感谢的的小纪念品; 补偿献血者为献血而支付的旅费; 献血前后的小点心。 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比以下献血者安全 家庭互助献血 有偿献血者 非自愿的献血者 献血招募对象应对准低危人群 用流行病数据进行分析,鼓励定期无偿献血的原因 提高血液安全性的

17、需要(首次献血HIV的阳性率比定期献血者高十倍)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需要 建立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的需要,条款13.3实施要点,条款13.3实施要点,献血者血清流行病学结果 定期献血者比新献血者更安全,人类发展指数-人民生活质量指标 人均收入,通常是指人均国际美元值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以反映卫生发展状况; 总入学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反映教育发展程度。,条款13.3实施要点,条款13.3实施要点,低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中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高水平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80 1,国际上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分类:,条款13.3实施要点,195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02年,

18、 .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条款13.3实施要点,中国人类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印度(为,相当于中国年代初期的水平);略低于俄罗斯水平,俄罗斯的人类发展指标是从年转轨初期的下降到年的,在世界位于第位;中国还明显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在个国家和地区排第位,条款13.3实施要点,新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血清病毒阳性率(%)差异,条款13.3实施要点,何为定期献血者? 给出几个国家的定义,条款13.3实施要点,日本 Voluntary, non-remunerated blood donors (VNRBD)are people who give blood, plasma or other blood com

19、ponents of their own free will and receive no payment for it, either in the form of cash, or in kind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 substitute for money. This includes time-off work, other than reasonably needed for the donation and travel. Small tokens, refreshments and reimbursements of direct travel

20、 costs are compatible with voluntary, non-remunerated blood donation.,条款13.3实施要点,Article 2 of Council of Europe Recommendations No.R(95) 14 “Donation is considered voluntary and non-remunerated if the person gives blood, plasma or cellular components of his/her own will and receives no payment for i

21、t, either in the form of cash, or in kind which could be considered a substitute for money. This would include time off work other than that reasonably needed for the donation and travel. Small tokens, refreshments and reimbursements of direct travel costs are compatible with voluntary, non-remunera

22、ted donation.”,小结:定期献血者(WHO最新建议) 核心特征 “定期(regular)”而不是“重复(repeat)” 已有至少三次献血经历 三次献血行为才能证明对献血的一种承诺 最后一次是在一年之内 承诺今后一年至少一次 按国外献血间隔3-4个月 兼顾了我国的献血间隔,条款13.3实施要点,条款13.3实施要点,献血者分类方法 按所献的成分分类 全血 成分血 骨髓干细胞 按血液稀有与否分类 稀有血型 普通血型 按献血方式分类 个人无偿 团体无偿,献血者分类方法(续) 按献血行为分类 新献血者 定期献血者 流失 延期 淘汰 应急,献血者召募策略的评价(1),年采血总量是否上升 每

23、年自愿无偿献血者、家庭互助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的比例 自愿无偿献血者人数是否上升 固定献血者数量是否上升 新/偶然的献血者与固定献血者比例,献血者召募策略的评价(2),每年每人平均捐血量是否提高(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 家庭替代献血者的数量是否下降 每年有偿献血者的数量是否下降 家庭替代献血者转变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数量 流失的献血者比例 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又成为固定献血者的数量,13.4 由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依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和评估,保证不影响献血者健康以及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健康征询和健康检查完成后应由献血者和检查者共同签名。检查者应做出献血者是否能够献血的判断。,条

24、款13.4,条款13.4实施要点,人员资质 接受过培训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培训考核 培训结论与结果 培训等级 站、科两级培训相结合 考核部门:至少是站级 国家级考试 培训审核 查看记录 现场观察 现场提问,医护 附件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血源管理、献血者招募岗 体检医师岗:大学本科以上,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血液安全、急救培训 采血护士岗:具有执业护师资格,经血液安全、急救培训 检验岗. 岗位要求 保证不影响献血者健康以及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保每个献血者都得到了正确的健康征询和评估 提供保障能力的证明材料 确保每张健康征询表上都有执业医师的评估与签名,条款13.4实施要点,献血者健

25、康检查要求 健康检查细则 境外人员献血 疫区 高危人群 献血者和检查者共同签名。 在健康征询表上签名 在健康检查表上签名 检查者应做出献血者是否能够献血的判断。,条款13.4实施要点,13.5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献血后回告受理和保密性弃血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实施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的报告工作程序、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条款13.5,条款13.5实施要点,为什么需要献血后回告和保密性弃血 有危险行为或明知血液不安全 迫于压力献血,回告受理 对回告路径的要求 方便使用 多样性 留有回告痕迹 人工接听记录 无人电话录音 网络 回告路径的可及性 回告受理应形成闭环,条款13.5实

26、施要点,保密性弃血 程序 规定回告时限,并严格遵守 未发出的:弃血(包括与之相关联的成分血),并按医疗废弃物相关规定处理 已发出的:按19血液收回的相应程序办理,并应有相应的记录 对献血者实行屏蔽或淘汰 记录,条款13.5实施要点,献血屏蔽 多层屏蔽 献血前咨询 初筛 献血后回报 正规的两遍检查 层层把关,确保血液安全,条款13.5实施要点,条款13.5实施要点,淘汰制度 永久不能献血者 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注意隐私保密 采血车上,13.6建立和实施血液采集管理程序,确保献血者安全和血液质量。,条款13.6,条款13.6实施要点,采集管理程序 参考提纲 目的 范围 职责 程序 相关表单,13.7

27、 采血前应对献血者资料进行核查,确保从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中采集血液。,条款13.7,条款13.7实施要点,核查 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实名制献血 必要性 有利于保留献血者 有利于血液安全 种类 身份证 护照 驾照 军官证,13.8 在采血前对血袋和血液保存液外观进行检查,以确保血袋无破损、无霉变,在有效期内;血液保存液外观符合要求。,条款13.8,条款13.8实施要点,外观检查 采血前 检查方法 无破损:将血袋夹在两张白纸之间,轻轻挤压 外观检查:抗凝剂颜色正常、护针帽、输血插口保护件无脱落 采血针正常 记录,有效期内 GB1423

28、2.1-2004/ISO3826-1:2003 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 3 术语和定义 3.2 贮存寿命:灭菌和失效日期之间的期限,超过失效日期后塑料血袋不能用于采血。 采血前,塑料血袋有效期按上述国标执行 采血后,血液与抗凝剂混合,形成新的产品。新产品的有效期有赖于新的体系(操作、贮存条件等)。按血站相关规定执行。,条款13.8实施要点,13.9 应采用惟一的条形码标识献血记录、血袋(含原袋和转移袋)、标本管。应对贴标签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同一献血者的血袋、标本管、献血记录一一对应,贴签无误。,条款13.9,条款13.9实施要点,严格控制 采血前应确认无上次采

29、血遗留物; 确认粘贴牢固 核对,13.10 制定静脉穿刺和血液采集工作程序。严格采用无菌操作技术进行静脉穿刺。血液采集过程中必须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血液采集量应采用称量方法加以控制,应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规定范围。,条款13.10,条款13.10实施要点,静脉穿刺 消毒方法 22.5%碘酒消毒 75%酒精脱碘 消毒面积6cm8cm 穿刺前消毒剂应完全晾干,至少30秒 消毒后,进针区域不能再用手指触摸 二次进针的要求 新针 新部位 重新消毒,肘部血管解剖图,上肢静脉 1)深V:从手掌至腋腔都与同名A伴行。臂以下双伴行。 2)浅V: 头V 贵要V 肘正中V 肘正中V和贵要V是最常用,

30、头V易滑动。,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v,充分混合均匀 全过程 采血开始、采血中、采血结束前 血液一经流出,应立即与抗凝剂接触,并充分混合 血液流畅、不间断。 血站基本标准: 3分钟/200ml , 6分钟/400ml 欧标7th(p50):10分钟/450ml,大于12分钟不能 用于血小板制备。 混合方式 (欧标): 手工混合:摇动1次/30-45秒 机器混合:调整适当程序,并确保启动 远程教材 采血开始后的第一分钟就频繁摇动,以后大约每增加100ml混匀一次 血液采集量的控制,条款13.10实施要点,13.11 采血结束时,再次核查献血者身份、血袋、血液标本和相关记录,确保准确无误。,条款

31、13.11,条款13.11实施要点,再次核查 核查痕迹 记录 现场观察 审查记录,13.12 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条款13.12,条款13.12实施要点,标本留取程序 5W1H 多少份标本? 颜色标识 抗凝剂 有独立留样设施 在最短时间间隔内留样 确认正确留样后,才能将血袋和相关样品分开,13.13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条款13.13,接待和护理程序参考提纲 目的 使用范围 职责 工作内容 基本要求(仪容仪表、着装、规范用语与

32、禁语) 献血前 献血中 献血后 献血不良反应 相关表单,条款13.13实施要点,条款13.13实施要点,献血者服务的重要性: 有人对服务的后果作出相关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个满意的顾客: 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将它的愉快经历告诉1-5个人; 100个满意的顾客会带来25个新顾客; 更多地购买并且长时间地对该公司的商品保持忠 诚; 购买公司推荐的其他产品并且提高产品的等级;,条款13.13实施要点,一个不满意的顾客: 一个投诉的顾客背后有25个不满的顾客; 24个不满但并不投诉; 6个有严重问题但未发出抱怨声; 70%的购物者将到别处购买; 一个不满的顾客会把它的糟糕经历告诉10-20人; 好事不

33、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更是瞬间传万里; 人类对负面情感的反应要比正面情感的反应强烈,因此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跟朋友谈论他们从某个企业得到的负面情感。,条款13.13实施要点,共性服务技巧 (一)个人形象设计 (二)礼貌服务 (三)微笑服务 细节决定成败!,条款13.13实施要点,(一)个人形象设计 1、个人形象: 2、形象的构成: 3、形象的重要性: 4、形象要注意的方面:,条款13.13实施要点,(二)礼貌服务 礼貌是人在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和言行规范。礼貌就是一种尊重,是礼仪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1、 接待三声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2、文明十字

34、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3、热情三到 眼到、口到、意到。,条款13.13实施要点,(三)微笑服务 微笑是面部略带笑容,这是一种不出声的笑,是 无声的语言,是世界货币。 微笑是善意的标志,友好的使者,成功的桥梁。 服务人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客人的阳光,服 务员应以平静的心情,多给客人和蔼而甜美的微 笑。,条款13.13实施要点,13.13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献血知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十六条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

35、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4号血站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条款13.13实施要点,纽伦堡法典 知情选择和知情同意并非一个新颖的概念。早在1947年8月,国际纽伦堡军事法庭就颁布了纽伦堡法典,作为全世界各国政府、科学家和医生必须遵循的原则,这其中最基本的原则便是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即一切治疗或实验都必须向病人或受试者说明情况,包括所施程序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然后,在没有威胁利诱的

36、条件下获得病人亲自表示的同意,或在可能的多种选择办法中作出自由的选择。当病人无行为能力时,应该由与他们没有利益或感情冲突的监护人表示“代理同意”。,条款13.13实施要点,人类基因组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发表 任何有关人类基因组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生物学、遗传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都必须以尊重个人或在某种情况下尊重有关群体的人权、基本自由和人的尊严为前提。,条款13.13实施要点,知情同意原则 知情权 选择权 决策权,条款13.13实施要点,告知义务 国际上关于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有两种立法 无限告知主义 所谓无限告知主义,是指法律对告知的内容没有确定的规定,只要事实上与保险标的

37、危险状况有关的任何重要事实,投保人都有义务告知保险人,这一告知形式对投保人要求相当苛刻,目前,仅有少数国家采用,并都有所调整。 询问回答告知主义 所谓询问回答告知主义,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告知范围仅限于保险人询问的问题,对于未作询问的,则不必陈述。,条款13.13实施要点,告知义务 无偿献血招募中的告知义务 无限告知主义 注意告知技巧 应杜绝告而不知的现象 避免程式化、走过场 非本地语言献血者(外国人、少数民族等) 应注意的问题 告知内容应当记录存档 未尽告知义务可能引起的纠纷,条款13.13实施要点,条款13.13实施要点,13.13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

38、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条款13.13实施要点,对献血者的护理 1、用胶布固定穿刺针眼的棉球,12小时后才能取走; 2、观察穿刺口是否有继续出血; 3、献血前后4小时比平时多喝一些饮品; 4、让献血者休息片刻(20min); 5、24小时内不要做激烈运动; 6、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对应处理。注意迟发反应的发生。,13.14 应建立和实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包括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处理、记录、报告、评价和随访,以正确处理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条款13.14,条款13.14实施要点,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程序参考

39、提纲 目的 适用范围 定义 职责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献血前的护理 献血中的护理 献血后的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急救药品及设施的配备 献血不良反应的判断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相关表单,条款13.14实施要点,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1、精神因素 2、献血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肌饿 3、献血环境差 4、等候时间过长 5、医护人员态度、技术差,条款13.14实施要点,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 1、晕厥 2、恶心、呕吐:平卧、头侧位、药物 3、肌肉痉挛或抽搐:嘱其平静,面罩呼吸 4、局部不良反应: 1)血肿 2)局部感染 5、其它,13.15 建立并持续完善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实施献血者满意

40、度调查程序、献血者投诉、反馈处理程序,确保献血服务的持续改进。,条款13.15,条款13.15实施要点,献血者跟踪和回访的重要性 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是献血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血站对献血者表示感谢和祝福; 有助于提醒暂时延期的献血者或适合献血的献血者(再次)献血; 有助于发现上一次有不愉快经历的献血者;并向他们保证我们已采取了行动,从而使他们再次献血; 有助于了解双方情况的变化; 有助于献血者了解相关知识。,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参考提纲 目的 范围 献血后关爱 合格检测结果 不合格检测结果 Rh阴性血型知识 节日问候与生日祝福 献血间隔提醒 献血后回访 有献血反应者 无献血反应者 职

41、责 程序 相关表单,条款13.15实施要点,条款13.15实施要点,献血者满意度调查作用 改进工作流程; 改进服务态度; 使献血者产生信任感;,条款13.15实施要点,献血者投诉和反馈 反馈 受到欢迎的和肯定 正面的和负面的反馈都将得到妥善处理 在适当的场合给献血者答复 投诉 认真对待 可能涉及任何与血站相关的领域 程度可能轻重不一 得到记录和认可,条款13.15实施要点,处理抱怨的标准程序 由经培训过的员工来处理抱怨 迅速、有效的处理 调查的结果必须反馈给献血者,无论调查的结果是什么 采取措施保证找出的差错/问题得到纠正,并预防其复发,条款13.15实施要点,献血者抱怨的结果 献血者的抱怨对识别不当行为、不良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