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礼仪知识(课堂PPT)_第1页
人际交往礼仪知识(课堂PPT)_第2页
人际交往礼仪知识(课堂PPT)_第3页
人际交往礼仪知识(课堂PPT)_第4页
人际交往礼仪知识(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交往礼仪,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得先那样对待别人。 -卡耐基,2,致意礼节,一、点头礼 (一)哪些情况需施点头礼 1、在公共场所远离遇到相识的人。 2、与相识者同一场合多次遇见。 3、不太熟的朋友。 4、与众多人见面。 5、在集体活动或开会时,但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走到一起来,如果彼此相遇,也应该点头问好,表示友好之情。,3,(二)施点头礼的规则 1、男士先向女士施礼 2、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施礼 3、未婚者先向已婚者施礼 4、学生先向老师施礼 5、晚辈先向长辈施礼,4,(三)施点头礼时应注意的问题 1、脱帽,面带微笑,头部向下轻轻一点 2、点头时,速度不要快,幅度不 宜过大,也不要反复点头

2、。 3、遇到别人向自己致意时,回礼。 4、距离较远时,可配合手势招呼 一下,使对方更容易看见。,5,二、握手礼 (一)握手的顺序 “尊者为先”。主人、长辈、女士、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 (二)握手标准姿势 1、伸出右手,握住对方手掌,持续35秒。 2、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略向前倾,头微低。 3、两人握手一般距离约一步左右。 4、若和女士握手,不要满手掌相触,轻握女士手指部位即可。,6,(三)注意事项 1、握手前要脱帽、摘手套。 2、与他人握手时,手要洁净。 3、与数人在一起时握手顺序:先贵宾、上级、长辈,后下级、晚辈;先女士、后男士。 4、不要呈十字交叉握手。,7,8,(四)双手握手

3、双手相握,即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适用于亲朋故旧,表达深厚情谊,不适用于初识者或异性。,9,(五)握手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握手。 2、避免十字交叉握手。 3、不要戴着手套握手,女士可戴薄纱手套。 4、不要握手时戴着墨镜。 5、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口袋里。 6、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纯粹应付。 7、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点头哈腰,滥用热情。 8、不要在握手时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9、不要坐着与人握手。 10、不要与人握手后揩拭自己的手掌。 11、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任何情况下。,10,11,12,13,三、鞠躬礼 是一种表示内心的谦恭、谦虚和对他人尊重的礼节。

4、 (一)鞠躬的类型 1、一度鞠躬为15左右的鞠躬。 2、二度鞠躬为30左右的鞠躬,郑重的行礼,接待,服务工作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行礼。 3、三度鞠躬为45左右的鞠躬,诚恳的道歉或深深的敬意。 某些特殊的社交环境中,也可采用90的鞠躬,“追悼会”、“婚礼”。,14,15,(二)鞠躬的适用场合 1、鞠躬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场合。2、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等都可行鞠躬礼。3、领奖人上台领奖时,向授奖者及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4、演员谢幕时,对观众的掌声常以鞠躬致谢。演讲者也用鞠躬来表示对听众的敬意。5、遇到客人或表示感谢或回礼时,或是遇到尊贵 客人,这时可

5、行鞠躬礼。,16,17,(三)施鞠躬礼的动作要求 1、行鞠躬礼时面对客人,并拢双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度礼)或脚前1米处(30度礼)。 2、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3、鞠躬时必须伸直腰、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然后将伸直的腰背,由腰开始的上身向前弯曲。4、鞠躬时,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动作可慢慢做,这样令人感觉很舒服。,18,19,(四)鞠躬时注意的问题 1、鞠躬要脱帽,戴帽子鞠躬是不礼貌的。 2、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谦恭。 3、鞠躬礼毕起身时,双目还应该有礼貌地注视对方。如果视线转移到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

6、人感到是诚心诚意。 4、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 5、上台领奖时,要先向授奖者鞠躬,以示谢意,再接奖品。然后转身面向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以示敬意。,20,21,四、注目礼 是比较庄重的礼节,在严肃、庄重的场合使用。 动作要领: 身体立正站好,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行礼前要求脱帽(军人除外),摘手套。 注意细节: 1、表情庄重沉静,不能嘻嘻哈哈。 2、精神饱满,不应懒散, 不能倚靠它物,不能把手 放在兜里或叉腰。,22,五、挥手致意与挥手道别 (一)挥手致意 1. 全身直立,面带微笑, 目视对方,略略点头。2. 手臂轻缓地由下而上, 向侧上方伸出,手臂可全 部伸

7、直,也可稍有弯曲。3. 致意时伸开手掌,掌心 向外对着对方,指尖指向 上方。4. 手臂不要向左右两侧 来回摆动。,23,24,(二)挥手道别的正确做法 1. 身体站直,不要摇晃和走动。2. 目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眼看别处。3. 可用右手,也可双手并用,不要只用左手挥动。4. 手臂尽力向上前伸,不要伸得太低或过分弯曲。5. 掌心向外,指尖朝上,手臂向左右挥动;用双手道别,两手同时由外侧向内侧挥动,不要上下摇动或举而不动。,25,介绍礼仪,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甚至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8、26,(一)自我介绍的方式,1、应酬式 在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如旅行途中、宴会厅里、舞场之上、通电话时,都可以使用应酬式的自我介绍。 应酬式介绍的对象是进行一般接触的交往对象,或者属于泛泛之交,或者早已熟悉,进行自我介绍,只不过是为了确定身份或打招呼而已,所以,此种介绍要简洁精炼,一般只介绍姓名就可以。例如:“您好,我叫周琼。”“我是陆曼。”,27,2、工作式 工作式的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工作和公务交往之中,它是以工作为自我介绍的重点,因工作而交际,因工作而交友。 工作式自我介绍有三要素: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部门、担负的职位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缺一不可,除非确信对方已经熟知。例如,面

9、试介绍姓名时,应当一口报出。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都会显得有失庄得。供职的单位及其部门,最好也全部报;有时,个体的工作部门也可以暂不报出。担负职位的,最好报出;职位较低或无职位的,则可以报出目的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28,3、交流式 有时,在社交活动中,我们希望某个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与自己建立联系时,就可以运用交流式的介绍方法,与心仪的对象进行初步的交流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式的自我介绍,比较随意,可以包括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关系,可以不着痕迹地面面俱到,也可以故意有所隐瞒,造成某种视秘感,激发对方与你进行进一步沟通的兴趣。俗说的“套瓷”就属于此类,而时下网

10、络上的“浪漫邂逅”更是典型代表。,29,(二)自我介绍的分寸 1、力求简洁,尽可能的节省时间 半分钟为宜,为了提高效率,可利用名片、介 绍信等资料加以辅助。 2、在适当的时间进行 选择在对方有兴趣、有空闲、情绪好、干扰少、有要求之时。,30,(三)自我介绍需要注意态度和语言 1、态度要保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整体上讲究落落大方,笑容可掬。 2、语气自然,语速正常,语言清晰。 3、充满信心和勇气。 4、实事求是。过分谦虚和夸大其词都是不可取的。,31,二、介绍他人 (一)介绍的顺序:“尊者拥有优先知情权” 1、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2、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3、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 4

11、、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5、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6、若一方拥有多位人士,则最为标准的方式是由地位高者开始,依次进行。 7、先介绍地位低的群体,后介绍地位高的群体。 8、替一人与另外一个由多人所组成的集体进行介绍时,通常应首先介绍前者。,32,(二)介绍用语 “我来介绍一下” “请允许我向你介绍” “你愿意认识XX吗?” 被介绍人:“你好”“认识你很高兴” “请多指教”“请多关照”,33,(三)介绍的姿态 为他人介绍时,应该站在双方中间,把手掌伸开(掌心向上)去向着被介绍的一方。 在被介绍时,应保持站立,平视对方,握手时要热情,点头致意。,34,35,名片礼仪,名片是当代社会不论是私人交往还是

12、公务往来中最经济实惠、最通用的介绍媒介。被人称作自我的“介绍信”和社交“联谊卡”,具有证明身份,广交朋友、联络感情, 表达情谊等多种功能。,36,一、交换名片的时机 1、希望认识对方 2、表示自己重视对方 3、被介绍给对方 4、对方想要自己的名片 5、提议交换名片 6、初次登门拜访对方 7、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 8、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37,二、递交名片的仪态 1、双方应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面带笑容 2、双手持握名片,将名片举至胸前 3、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便于对方阅读 4、递交名片的同时说“请多多指教”“认识您非常高兴”等敬语 5、递交名片的同时双目注视着对方,以示尊重,38,39,三

13、、接受名片的礼节 1、双手去接,面带笑容,点头并道谢。 2、认真阅读,尽量记住对方的基本信息。 3、精心存放(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上衣口袋内)切不可在名片上放置其他的东西。 4、接受名片后,应即刻回给对方自己的名片。如果没有名片,应及时致歉。,40,四、名片礼仪的禁忌 1、忌使用高档材质、彩色纸张,应简单朴素 2、忌绘有复杂图案、印有自己照片,应简单大方。 3、忌使用繁体汉字、中外文同一面及格言警句。 4、忌职衔繁多,不宜多过两个。 5、忌残损、折皱。 6、忌涂改。 7、忌抛弃他人名片,尊重他人,认真保存。,41,称呼礼仪,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 孟子 称呼? 指人们在日

14、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间的称谓语。,42,例子: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有一次与丈夫吵架,丈夫闭门不出,她只好敲门。里边问:“谁?”她傲然回答:“女王。”里面悄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还是没有动静。第三次,里边再问:“谁?“ 女王柔声回道:“你的妻子。”这一次,门开了。 想一想:一个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称呼?,43,一、称呼的方式 (一)姓名性称谓 1、直呼姓名。 2、只呼其姓,不称其名,姓前加“老”、“大”“小”等,如“老张”。 3、只称其名,不呼其姓。 (二)性别性称谓 小姐、女士、先生 (三)职称性称谓 姓氏加职称,如“张工程师”、“陈教授”,44

15、,(四)职务性称谓 这是最常见的称谓。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 1、只称职务:“董事长”、“经理”、“主任” 等。 2、姓氏+职务:“赵经理”、“孙主任”等。 3、姓名+职务:“赵某某部长”、“孙某某主任”等,用于特别正式的场合。 (五)行业性称谓 特定行业的人,姓氏加职业。“朱老师”、“齐律师”、“韩会计”等。,45,言谈技巧,人际沟通能力测试 测试说明:善于交谈的人,能够左右逢源,不善于表达的人,总是很被动。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与他人的交谈能力,就请进行以下测试。,46,测试题: 1:你是否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你认为别人根本不会理解你?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2:你是否觉

16、得需要自己的时间、空间,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3:与一大群人或朋友在一起时,你是否时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肯定B. 有时C. 否定,47,4:当一些你与之交往不深的人对你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你是否会觉得厌烦甚至直接表现出这种情绪?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5:当有人与你交谈或对你讲解一些事情时,你是否时常觉得百无聊赖,很难聚精会神地听下去?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6:你是否只会对那些相处长久,认为绝对可靠的朋友才吐露自己的心事与秘密?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48,7:在与一群人交谈时,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驾驭不住自己

17、的思路,常常表现得注意力涣散,不断走神?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8:别人问你一些复杂的事,你是否时常觉得跟他多谈简直是对牛弹琴?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 9:你是否觉得那些过于喜爱出风头的人是肤浅的和不诚恳的? A. 肯定B. 有时C. 否定,49,评分标准:A:3分 B:2分C:1分 诊断结果: 9-14分:你很善于与人交谈,因为你是一个爱交际的人; 15-21分:你比较喜欢与人交朋友。假如你和对方不太熟,刚开始可能比较少言寡语,可一旦你们熟起来,你的话匣子就再也关不上了; 22-27分:你一般情况下不愿与人交谈,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与人交谈。你较喜欢一个人的世界。

18、,50,一、语言要文明 粗话,脏话,黑话,荤话,怪话,气话 二、用语要礼貌 1、常用口语化的礼貌语 您好, 请, 谢谢, 对不起, 再见。,51,2、常用书面化的礼貌语 初次见面,要说“久仰”。许久不见,要说“久违”。 客人到来,要说“光临”。等待客人,要说“恭候”。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52,三、语言要准确 1、发音准确;2、语速适中; 3、口气谦和;4、内容简明;

19、 5、少用方言;6、慎用外语。 四、交谈中的主题 1、适合的主题 轻松、时尚、高雅、擅长 2、忌谈的主题 个人隐私、非议旁人、捉弄对方、格调不高的主题,53,五、善于倾听 “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 倾听的秘密 1、身体前倾,表示对谈话感兴趣。 2、要“所答即所问”,这表示你在与人交流。 3、在倾听的过程中,适时加上自己的见解,以使给予和吸收两个方面平衡。 4、以头部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回应说话者。,54,六、赞美 喜欢赞美,是人的天性。 1、赞美要真诚:实事求是 2、从细微处入手:发型、服饰或对方的特色,优势 3、赞美要找准切入点:雪中送炭,55,通讯礼仪,王琦是一家文化公司的

20、部门经理,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下班回到家中就不愿再考虑工作上的事情。王琦无奈的说:“回到家,就想休息,不愿接电话。”公司的员工也知道他的脾气,除非有十分紧急的情况,晚上10点以后从不给他打电话。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时间是不适宜给别人打电话的吗?,56,一、电话礼仪 (一)电话礼仪一般要求 1、态度礼貌友善 2、传递信息简洁 3、控制语速语调 4、使用礼貌用语,57,(二)接打电话的礼仪 1、铃响不过三声接听 一般在响铃第二声后接听。“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一般通话不宜超过3分钟 3、礼貌的开头语和结束语 “您好,我是XX”。“现在与您谈话方便吗?” “再见”。 4、通话时宜细语柔声 切勿音量过高,口部离话筒3cm左右。 5、通话中发生掉线,双方应尽快恢复通话 地位低的一方主动恢复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