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2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2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2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高中历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时2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自主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学习礼乐(15岁):苦研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 为己任。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 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 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 ,削弱 ,抑制 ,结果失败。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

2、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 ,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 社会向 社会转变的时期。(2)、违背 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2、内容:(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 ”,匡正社会秩序。(2)、仁的思想: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 ,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 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

3、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 ”,要恰到好处“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 礼、 中庸思想核心思想基础中介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 ,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 ”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

4、想也被整理为 ,成为儒家经典。四、多后世的影响1、积极意义:(1)对中国: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3、总 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合作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当堂检测】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

5、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二单元第一课 孔子【合作探究】1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思想文化名人,伟大的教育家。2.影响: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6、。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古代文化: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对这些国家产生深远影响。(2)西方:明清以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当堂检测】(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