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任期:19531964),戈尔巴乔夫(任期:19851991),导入,斯大林逝世翻开了苏联历史新的一页.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先后几次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勃列日涅夫(任期:19641982),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改 革 势 在 必 行,苏联的经济改革,1.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 3.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1.背景,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
2、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3)农业的相对落后; 4)斯大林的逝世。,一、赫鲁晓夫改革,2.措施,(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 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
3、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情况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材料展示:,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 信中写道:“人民还没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39年,战争结束也11年了.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我们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我们目前还只是为未来活着,而不是为自己.所有的人都应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
4、决绝不能拖延.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 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材料展示:,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缩短工人工作时间,某些部门的工人每天工作时间改为7小时,井下、地下施工工人及从事某些特别危险的工作的工人改为每天6个小时;提高工资,全国产业工人年平均收入由1953年的925卢布到1959年上升到1160卢布;,“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广泛地利用玉蜀黍作饲料,这并不是偶然的.而在苏联,即使是在最适于种植玉蜀黍的地方,玉蜀黍也只
5、占极少的面积.”“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来扩大粮食玉米的生产,并大大扩大种植青饲料玉米的地区”.,材料展示:,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苏联农业获得丰收,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已经制成由苏联发射成功 。,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邮票),加加林在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内,加加林,3.评价,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 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失败,4.失败的原因,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
6、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1.措施,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二、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2.探究: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
7、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签订华盛顿条约,结束了双方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 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 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
8、降,1989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时间: 1985年 改革背景: 指导思想: 内容: 结果: 影响:,苏联经济全面滑坡,加速发展战略(重工业),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失败,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评价(失败原因),1)“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9、效果不佳。 3)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代之以严格的间接控制,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现; 4)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政局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他承认,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国家失去了前途”.他强调,“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
10、面的异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都没有脱离“左”倾教条主义和“左”的理论框架的限制,而戈尔巴乔夫虽然看到了必须对此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在实际改革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宏观规划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没能在客观上跳出“左”的的理论束缚。,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 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异: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练习,(1)二战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苏联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是 a.斯大林体制弊端的日益暴露 b.农业全盘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特色化发展路径报告
- 诗歌约定150字(15篇)
- 二零二五年度P2P借贷平台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三子女离婚抚养协议财产分割及监护权规定
- 2025版体育产业项目标准保证担保合同
- 2025至2030家庭影音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版茶叶市场调研与销售策略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环保公益活动赞助合同
- 二零二五版汽车抵押贷款贷前审查合同
- 2025年度重型货物搬厂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职学校教材管理制度
-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BIM技术应用实例
- 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 员工定岗定员管理制度
-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及解析(2025年)
- DB32/ 3559-2019铅蓄电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不锈钢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王瑞元版本)运动生理学-课件-3-第三章-血液
- 济南世创友联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 吨特种硅弹性体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